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攀枝花学院Panzhihua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院 (系):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 级: 07测控(二)班 学生姓名: 马 洪 权 学 号: 200710504044 年 月 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综述名称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 价 项 目优良合格不合格综述结构01文献综述结构完整、符合格式规范综述内容02能准确如实地阐述参考文献作者的论点和实验结果03文字通顺、精练、可读性和实用性强04反映题目所在知识领域内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新技术等参考文献0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数量符合规定要求,格式符合规范06围绕所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搜集文献成绩综合评语: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文献综述:基于单片机的车载IC卡读卡器设计1 前言 1.1 发展状况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及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单片机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进步,最终人们可能发现:单片机与微机系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难以辨认。在我国的一些领域,如电信、交通、医疗等部门,使用IC卡也已经很普遍。在车载系统领域的应用已普及,但是由于IC卡的诸多优点,在不久将来用IC长取代磁卡已经是必然趋势。目前正值中国IC卡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研究开发IC卡的使用,无论是对于中国IC卡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IC卡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1.2 研究意义Philips公司的Mifare技术是当今非接触式IC智能射频卡的主流技术。Mifare智能IC卡具有高度安全、高可靠性及分区的存储结构特点,支持一卡多用,结合以单片机和读卡模块为核心的系统,可应用于广泛领域。2 可行性研究2.1基本内容介绍非接触式IC卡及其读写器的工作原理,并采用PHILIPS公司的Mifiire卡作为IC卡,实现以射频课别技术为核心、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的设计。制作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将应用在车载自动收费系统中,可以实现制卡、售卡、自动收费等功能,具有安全、实用、方便、快捷、可靠性高的特点,以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行业既频繁又琐碎的收费管理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信接口卡采用双路RS232接口卡,插在管理机扩充槽内,利用该卡扩展了两路异步串行接口,用于与车载IC卡之间的数据传递。卡上串行接口采用RS232电气标准,与车载IC卡机的通信口一致,不必经过转换可以直接相连。lC卡读卡器以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构成,主要用于从乘车人员携带的IC卡扣除就车载费用,具有统计结算和联网通信功能。读写器接在管理机的RS232串口上,在发行、增款及查询时,用于对IC卡进行读写操作。2.2 IC卡原理IC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射频读写器向IC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IC串联协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激励下,LC协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荷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作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2.3 硬件设计2.3.1 控制电路 主要负责将读卡电路中读取IC卡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储存在自身的RAM中或是通过RS232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存储。控制电路的主要芯片为AT89C51,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l闪速存储器,256字节内部RAM, 32个1/0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2.3.2 读卡电路读卡电路根据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对IC卡进行读或写操作,并可实时检测IC卡的插入或是拔出。并将读出的数据通过驱动电路传送到控制电路或将控制电路所传送的数据写入IC卡。2.3.3 上位机通讯电路上位机通讯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与上位机通讯,将IC卡中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中或是将上位机中的数据存储到IC卡中。由于AT89C51的电平为05V,无法和上位计算机直接相连,必须同过转换芯片MAX232将电平转换为-5+5V,可以和计算机进行通信。2.4 软件程序软件程序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位机为计算机,采用串口调试软件完成串行通讯仿真。下位机为读卡器的AT89C51,采用C言完成串行通讯3在课题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困难:当今非接触式IC智能射频卡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不了解。尤其是理论和实践应用存在很大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和导师沟通及大量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车载IC卡读写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参 考 文 献1 陆永宁 IC卡应用系统。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2 张毅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3 杨林国、姜印平 智能仪表的可靠性设计 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2003年9月4 王蓉 智能IC卡电能计量控制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