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经济林研究.doc_第1页
香椿经济林研究.doc_第2页
香椿经济林研究.doc_第3页
香椿经济林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椿的种质资源分布和最新栽培技术 简介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是高大的乔木树木,原产中国。人们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古代农市上把香椿称椿,把 臭椿称为樗。【科属】为楝科植物香椿春天生长的嫩芽、叶。【别名】山椿、虎目树、虎眼、大眼桐、椿花、香椿头、香椿芽。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种质资源的分布香椿具有比较明显的自然分布界限和中心产区,北界始于辽宁省的辽阳至锦州一线,经北京市的密云县,河北的埠平县,山西省的盂县、阳曲县、汾阳县、向西延伸达陕西省的延安市,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县、定西县,抵兰州市。西界由兰州市向南至云南省、贵州省;南界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亚热带地区;东界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各省和台湾省。从气候学角度看,香椿的自然分布区域,跨越了我国从南温带至南亚热带和部分北亚热带的广阔地域。香椿的分布区域界线,大体是北纬22。-42。,东经100。一125。之间。与年平均温度8的等温线、3 500的积温等值线及年降水量400一600 mm等值线大致相吻合。在区域内,年平均气温为87一234,绝对最低气温为一25,年平均降水量600一2 000 mm,平均相对湿度63一85引。香椿的中心乡土区域为黄河与长江流域之间,其中以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等省为集中产区,栽培最多,历史悠久。陕西秦岭、甘肃小陇山和康南、河南、栾川和西峡仍有天然分布。目前香椿的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内蒙古南部、西北部分省区和海南省等地也有引种,生长尚可。随着食用香椿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栽培香椿已远远超出了它原先的分布区域,正在向更为广泛的地区发展。最新栽培技术(1)栽培方式: 普通栽培。香椿的繁殖分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称根蘖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的由于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因此,播种前,要将种子在30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起后,置于25处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时播种(播种时的地温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后,23片真叶时间苗,45片真叶时定苗,行株距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当次年苗长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采用断根分蘖方法,于冬末春初,在成树周围挖60厘米深的圆形沟,切断部分侧根,而后将沟填平,由于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断根先端萌发新苗,次年即可移栽。 香椿苗育成后,都在早春发芽前定植。大片营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于河渠、宅后的,都为单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后要浇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矮化密植栽培。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栽培方式。它的育苗方法与普通裁培相同,只是在栽植密度和树型修剪方面不同。一般每6667平方米栽6000株左右。树型可分为多层型和丛生型两种:多层型是当苗高2米时摘除顶梢,促使侧芽萌发,形成3层骨干枝,第1层距地面70厘米,第2层距第1层60厘米,第3层距第2层40厘米。这种多层型树干较 高,木质化充分,产量较稳定。丛生型是苗高1米左右时即去顶梢,刘新发枝只采嫩叶不去顶芽,待枝长2030厘米时再抹头。特点是树干较矮,主枝较多。 保护地栽培。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栽植在温室(或管棚)的矮化密植香椿,到11月中旬(指华北南部)进行扣膜。另一种是将已通过休眠的二三年苗木假植于温室(或管棚)内。室(棚)内温度白天保持1824,夜温不低于12,经4045天,就可采食嫩叶。 (2)管理:香椿的田间管理虽属粗放,但为了使生长快、产量高,还要注意肥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每年要中耕松土,在行间最好套种绿肥,5月间翻压入土或者浇施人畜粪尿。 虫害有香椿毛虫、云斑天牛、草履介壳虫等,可用杀螟杆菌等农药防治;病害有叶锈病、白粉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药剂防治。 (3)采摘: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隔1520天,采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至于保护地栽培的,通过加温,冬季也可采摘,如不加温的,可在早春提前供应树芽。 香椿矮化栽培一、育苗1.选择优质种子:选当年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黄色,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40%以上。2.保温催芽:为了出苗整齐,需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温水,浸种5分钟左右,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2030的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控去多余水分,放到干净的苇席上,摊3厘米厚,再覆盖干净布,放在2025环境下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余的水分。有3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3.适时播种: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结合整地施肥,撒匀,翻透。在1米宽畦内按30厘米行距开沟,沟宽56厘米,沟深5厘米,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盖2厘米厚的土。4.幼苗管理:播后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严格控制浇水,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当小苗出土长出46片真叶时,应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用15%多效哩2004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控制徒长,促苗矮化,增加物质积累。在进行多效唑处理的同时结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数。二、定植后管理1.整地施肥:日光温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过磷酸钙不少于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匀深翻。然后整畦栽苗,一般畦宽80100厘米2.定植密度:定植密度以每亩定植3万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为宜。3.精细管理:温度管理:开始几天可不加温,使温度保持在15以利缓苗。定植810天后在大棚上加盖草苫,白天揭开,晚上盖好。使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824、晚间1214。在这种条件下经4050天即可长出香椿芽。激素调节:定植缓苗后用抽枝宝进行处理对香椿苗上部45个休眠芽用抽枝宝定位涂药,1克药涂100120个芽,涂药可使芽体饱满,嫩芽健壮,产量可提高10%20%。湿度调节:初栽到温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定植后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浇小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发后生长期间,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好。光照调节:日光温室香椿生产,要有较好的光照才能促进生长。采用无滴膜,并保持棚膜清洁。4.椿芽采收:香椿芽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白天1824、晚上1214),生长快,呈紫红色,香味浓。温室加盖草苫后4050天,当香椿芽长到1520厘米,而且着色良好时开始采收。第一茬椿芽要摘取丛生在芽薹上的顶芽,采摘时要稍留芽薹而把顶芽采下,让留下的芽薹基部继续分生叶片。采收宜在早晚进行。温室里香椿芽每隔710天可采1次,共采45次,每次采芽后要追肥浇水。 应用前景香椿这一原产我国的优良乡土树种,不仅是速生用材林的优良造林树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