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雕塑艺术鉴赏.ppt_第1页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ppt_第2页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ppt_第3页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ppt_第4页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西方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上 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也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 从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来讲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雕塑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都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特别是其中的古希腊雕塑 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则更为突出 1 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缘流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在那时 人类不但已经克服了生存的困难 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艺术 这尊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就是人们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 这尊小圆雕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中 距今已有约三万年的历史了 这尊雕像被公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开端 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的十分笼统 脸部特征基本忽略 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 但胸部突出 腹部宽大 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 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 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 同时 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石灰石圆雕 高约10厘米 宽5厘米 环形巨石群 大约公元前2100年左右 19块巨大的青石板从威尔士山中被拖到300公里以外的索尔兹伯里平原 矗立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 构成了一个环形栅栏状的墙体 它占地面积极广 结构庞大而复杂 整个巨石阵的结构是由环状列石及环状沟所组成 它或许是一个重要的祭祀中心 巨石正好同夏至那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排成一线 部分的学者认为古代民族用巨石阵来记录太阳的运行 这些标志着季节运动规律的时刻 对于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氏族群体来说 既有实用意义又有重要的宗教意义 这一建筑形式显示出原始人对复杂的空间结构的巧妙安排 它那十分惊人的准确性 匀称和统一的整体效果 以及建筑者的技术能力 显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发展 它那单纯雄伟的造型美 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 发射出人类心灵试图拥抱苍穹 超越自身的魄力 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 英国的旅游热点 每年都有100万人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参观 巨石阵是英国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 它的建造起因和方法至今在考古界仍是个不解之谜 2 古代埃及 两河流域的雕塑艺术 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表明 古代埃及 两河流域 旧称 美索不达米亚 今伊拉克地区 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古埃及雕塑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 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埃及雕刻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 姿势必须保持直立 装束和色彩 类似立体绘画的浮雕 头部呈侧面像 眼睛为正面形 肩胸上半身为正面 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 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 程式化标准是 正面律 法则 国王与王妃 这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双人立像 国王夫妇并肩而立 都是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 但没有行进的动势 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 在埃及雕刻中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腿上 而另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 这种站立姿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 国王两臂垂直 双手握拳 以表示力量的集中 王妃左手弯曲放在国王左胳膊上 右手臂搂抱着国王的腰 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 尽管立姿呆板 但人物的面部隐露微笑的表情还是生动的 雕刻家对男女躯体作了不同的对比处理 通过薄而紧身的长衣刻画出女性柔软起伏的曲线和优美的体形 而国王的体形则是雄健和刚直的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 约公元前2600年拉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王子 他和妻子诺佛列特的坐像集中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 人物正襟危坐 双腿并齐 男子右手横陈胸前 左手置于膝上 女子双手护胸 面容平静严肃 没有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 王子除短裤外全身裸露 肩阔胸厚 肌肉丰健 蕴含着征服一切的力量 皮肤呈棕红色 可能是因为男子常常出征和常受日晒雨淋 女像则为淡黄肤色 娇嫩白皙 这是由于长期闺房生活养成的 这两尊像有不同的美感 王子具有力的健美 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 清秀的面容两边分列浓密短发 身着白色连衣长裙 整个体态造型富有对称的匀衡美 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 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 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 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 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 用铜做眼睑 乳白石英作角膜 透明水晶作虹彩 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 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村长像 约公元前2400年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 按宗教规则严格遵循 正面律 程式 所以这类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 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 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写实 这类人物大多是作为俑陪葬的 比较杰出的有 村长像 村长像 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木雕之一 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米 属第四王朝作品 原名叫卡别尔王子 当时 王子作为王家族庄园的管理者 类似工头的地位 在田间监督奴隶劳动 兼及组织人力筑坝修水渠 据说这件雕像出土时一个旁观者惊叫道 这是我们的村长 事实上他也像个村长 他那肥头胖脑的神气使人联想到一个乡村小吏的典型 涅菲尔蒂王后像 约公元前1365年 涅菲尔蒂王后像 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 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 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 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 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 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 自然生动 长圆型的面孔 五官端正 线条柔和清秀 修长的颈项 变化微妙的曲线构成庄重 优雅的仪态 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 体现出埃及人对女性美的理想 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为了创造形象的真实感 雕像施加了色彩 浅红色的肤色 浓黑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 显得美丽而又雅致 雕刻家十分重视传达人物心灵的眼睛的制作 据史料称该像的眼睛是用铜料镶边 雪花石膏填白 并用下面垫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的水晶石做眼球 使双目极富神气 显得非常明媚动人 她那色彩优雅的高冠和胸饰具有极高的工艺装饰性 从这一形象可以见得古埃及文明的程度 狮身人面像 又译 斯芬克斯 sphinx 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字塔近旁 是埃及著名古迹 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 像高 米 长 米 耳朵就有 米长 除了前伸达 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 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 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 即国王 海夫拉的脸型 相传公元前 年 海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 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时 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 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 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 在古埃及 狮子是力量的象征 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 雕像坐西向东 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 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 西方人因此以 斯芬克斯 称呼它 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 额套圣蛇浮雕 颏留长须 脖围项圈 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打和沙土掩埋 皇冠 项圈不见踪影 圣蛇浮雕于 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亚在雕像下掘出 献给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胡子脱落四分五裂 埃及博物馆存有两块 大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块 现已归还埃及 像的鼻部已缺损了一大块 据说是拿破仑士兵侵略埃及时打掉的 实为讹传 它是被朝圣游客中世纪伊斯兰苏菲派教徒砸掉的 历经 多年的狮身人面像 现已痼疾缠身 千疮百孔 颈部 胸部腐蚀的尤其厉害 年 月 石像左后腿塌方 形成一个 米宽 米长的大窟窿 年 月 石像右肩上掉下两块巨石 其中一块重达 公斤 阿布辛贝勒神庙巨型雕像 约公元前1257年埃及阿布辛贝勒神庙位于阿斯旺以南的尼罗河畔 它是古埃及闻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 被雕刻进沙岩峭壁而建成的 庙高30米 宽36米 纵深60米 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 每尊高20米 像旁有其母 妻 子女的小雕像 无不栩栩如生 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 四尊法老雕像占满了石窟的外立面 而在其内部则设有各种房间 用于祭奠和存放庆典用品 据说 升起的太阳的光线 可以照亮最内部的避难所的三个神的雕像以及RamsesII的雕像 这个大庙宇的内部由一系列通向中心避难所的大厅和房间所组成 它是古埃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人首翼牛像 公元前742 前706年 人首翼牛像 是亚述帝国时期流行的安置在城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转角处的一种装饰性石雕 正面为圆雕 侧面为浮雕 从正面看 只看见前面并列的两条腿 从侧面看 它有4条腿 加上转角处有作共用的1条腿 成了5条腿 受伤的母狮 约公元前7世纪浮雕 大理石 通高约 厘米 公元前的 年左右 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 这是亚述帝国时期最精彩的浮雕 是描纶亚述帝国国王巴尼帕狩猎场面的一部分 身中三箭的母狮 满身鲜血淋漓 后半身已经瘫痪在地 似乎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 但它仍撑起结实的前脚 昂首吼 既痛苦 又不甘心就此倒下去 形象极其悲壮 它突出地体现了亚述帝国的艺术家善于细致入微地刻画形象的高度艺术才能 同时 从这受伤的母狮的形象上 也体现了亚述人顽强 刚毅的性格 3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 重点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则是欧洲以至整个西方古典雕塑学习的典范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 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 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 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 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 因此 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 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雅典娜神像 古希腊菲狄亚斯 总体特征 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 简朴的 强调共性的 典雅精致的 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掷铁饼者 米隆 掷铁饼者 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 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 即将抛出的一刹那 有着强烈的 引而不发 的吸引力 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 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 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 运动感 的效果 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运动员之所以呈现出裸体的形态 是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的 因为 古希腊人在从事体育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时 男子往往赤身裸体 他们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 是神性的体现 这种社会风俗反过来也促进了希腊人体雕像的发展 并且形成了西方美术史中崇尚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里切亚战士1号像 约公元前5世纪这是被西方学者称为 近五百年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的青铜雕像 因为是在意大利南部里切亚市附近海域发现 因此而得名 根据古希腊的运动员不留胡须也不戴头盔的习俗判断 确认它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 因此有人称之为 青铜武士 共有两尊形象相似 只是一尊束发 一尊戴头盔 这一尊是束发武士 铜像的牙齿和眼圈是用银镶的 嘴唇 头发等是用铜镶贴 眼球是用象牙制成 铸造工艺十分高明 人体雕塑精美 技巧娴熟 不仅表现在雕像的整体形象 而且表现在每一个局部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大理石 高328厘米 公元前200年左右 巴黎卢浮宫藏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是1863年在爱琴海北部的萨莫德拉克小岛上被发现而得名 雕像出土时已成碎块 经过四年的精心修复 才重新站立起来 但仍然缺头无臂 它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 它原安放在萨莫德拉克岛海边的悬崖上 面对着茫茫大海 胜利女神虽是古希腊雕塑常用的题材 但与其他胜利女神雕像有重要的区别 首先 这尊雕像的构思非常新颖 作者将底座制成一艘战舰的船头 胜利女神从天而降 飞立船头 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它既符合纪念一场海战胜利的需要 又形象地表达了战斗胜利的主题 其次 作品充分发挥了雕塑立体造型的特点 尽管雕像已失去头与双臂 但不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 雕像上身呈前倾姿势 静中见动 从侧面看 女神的乳峰为最高点 脸和双翼的波状线构成一钝三角形 从而加强了前进的态势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约公元前150年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因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名 它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的 接缝处在裸露的躯干与衣服的交界处 端庄的身材 丰腴的肌肤 典雅的脸庞 娟美的笑容 微微扭转的站势 这一切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姿态 尽管雕像的双臂残缺 但由于年代久远 人们鉴赏的心理已产生积淀 断臂反而诱发出人们美好的想像 从而增强了人们的鉴赏趣味 使人们愈发觉得它非同凡响 命运三女神 是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刻杰作之一 是巴特农神庙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像残片 题材来自希腊神话 所谓命运三女神 是指掌管着人的命运的阿特洛波斯 克罗托和拉刻西斯三个女神 古希腊雕刻十分重视形象的整体不可分割性 人体各部分都充分发挥出造型特性 力求表现形象的内在生命 所以尽管形体残缺 但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生命不息的精神 观赏者可以通过可视部分的动作姿态联想残缺的部分 从而获得完美的审美感受 雕刻家运用高超的雕刻语言 真实而细腻地刻画了透过女神衣褶隐现出来的丰满 柔美的肉体 雕刻采用不同的曲线变化造型 坐立女神 松软的连衣裙由于肉体的起伏而形成横竖疏密的变化 丰满的酥胸和乳峰处上平下褶 束腰向下揉褶繁复 从整体看疏密变化有致 躺卧的女神袒胸露出圆浑柔软的肌肤 身体的动势显出优美的体形和波浪式的衣纹曲线疏密节奏的流动 既平稳又柔和 命运三女神 公元前499 前400年 拉奥孔 约公元前1世纪末 拉奥孔 是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在罗马旧皇宫的地基上挖掘葡萄园时发掘出土的一尊希腊雕刻原作 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传说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作战 10年不分胜负 后来希腊人巧施木马计 攻人了特洛伊城 该城神庙祭司拉奥孔在特洛伊城被攻陷前 曾识破这木马计 并提出警告 他的这一行动违背神意 宙斯派巨蛇将拉奥孔父子3人活活咬死 二 西方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下 这里所鉴赏的是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雕塑作品 1 古罗马的雕塑艺术 古罗马是欧洲仅次于古希腊的文明古国 论历史 古罗马晚于古希腊 但是 公元前146年 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 然而 古罗马在军事上虽然征服了古希腊 但在文化艺术上却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热烈崇拜者 罗马的统治者和贵族认识到通过肖像的传播可以炫耀个人的权威 制造个人崇拜 这是罗马肖像雕塑发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罗马雕塑艺术进入帝国时期以后 鲜明地成为歌颂君权 颂扬帝国武功的重要手段 从而使帝王贵族的肖像雕刻极为发达 奥古斯多像 公元1世纪 奥古斯多像 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屋大维的肖像 奥古斯多 是当时元老院送给屋大维的一个尊称 意为 至高无上的 这尊雕像着意美化这位大皇帝 身着罗马式盔甲 左手持着象征无上权力的权杖 右手指引方向 有趣的是在右腿边雕着一个小爱神 造成高矮的强烈对比 以爱神象征仁爱 以此表明奥古斯都不仅是伟大的军事统帅 而且是仁爱之君 渥大维护胸的铠甲上装饰浮雕 寓意着罗马对全球的征服和统治 雕像的姿式和表情有明显的理想化和神化的倾向 不过面容还是很像渥大维本人的 他那僧侣式的小平头 清瘦严肃的面容 表现出他执政时仍然崇尚简朴 目光中透现出足智多谋 卡拉卡拉像 约公元209年 材质 大理石 规格 高50厘米 现藏地 巴黎卢浮宫 卡拉卡拉像 是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第二代皇帝的肖像 卡拉卡拉本名安敦尼努 卡拉卡拉是他的绰号 他为人凶残 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嗜血成性的暴君之一 罗马帝国前期的肖像雕塑作品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方面曾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雕塑家们往往采用丰富的构图来加强形象的个性特征 不仅眼球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而且在脸部肌肉处理上也赋予某种情绪 使人物的个性通过脸部的各个细节展现得惟妙惟肖 在这尊雕像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 方方的脸庞 嘴角内收 头部低斜 紧锁的双眉 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 雕像五官轮廓清晰 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 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 凶恶 暴躁 多疑 恐惧 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 同时也造就了他那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 一头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 这一雕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 达到了罗马雕塑的最高成就 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马可 奥莱略骑马像 约公元2世纪 马可 奥莱略骑马像 是罗马帝国 五贤君 之一马可 奥莱略的肖像 他是希腊斯多葛派哲学的忠实信奉者 主张人们通过自我教育而达到无私互爱 企图实践柏拉图的理想国 这是罗马帝国前期著名的一座帝王肖像 这座青铜骑马像 虽然姿势有些程式化 但整个雕像比较庄重 深厚 较好地表现了这位具有哲学家和文学家气质的帝王形象 是迄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罗马帝国时期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帝王骑马像 也是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名人骑马像的范本 弗拉维王朝时代的妇女像 约公元1世纪末当时的奴隶主贵族都以在住宅的客厅中摆放肖像雕塑为时尚 公元一世纪后期 罗马的肖像雕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尤其是在弗拉维王朝时期 肖像的多样化和严格的写实主义风格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雕像所塑造的人物已无从考证 但很显然是一名出身名门的贵族妇女 作品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十分成功 她梳着当时最时髦的高高的发髻 头部微微向左侧扭转 表情严肃 矜持 神态高傲 显示出高贵门第的雍容华贵 我们似乎从中可以看出隐藏在高贵端庄背后她那冷漠的内心世界 雕塑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煞费苦心的 并深入地研究了大理石表面的微妙变化和明暗光影映衬下的视觉效果 雕像中发卷上强烈的凹凸造型反衬出女性脸部的柔润和光洁 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而秀美 在雕刻妇女复杂的发式上 作者使用了钻子钻孔的方法 将那一卷一卷的头发都钻了孔 这些孔在光线的映衬下显示出丰富的光影变化 大大增强了雕像的艺术魅力 母狼 青铜 青铜雕像 母狼 取材于罗马建城的传说 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 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岛 建立了阿尔巴城 世代相传 后来 一个名叫努米托耳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 儿子被杀 但他的女儿为战神所爱 生下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穆斯 却被阿木留斯放入篮子中丢入台伯河 这对兄弟后来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收留抚养 不久 被牧人发现收养 他们长大以后 杀死仇人 救出外祖父 创建了新的城市 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穆斯 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 这尊雕像所刻划的就是曾经哺育了罗马创始人的母狼的形象 雕像形体结构严谨 是一尊高度写实的艺术作品 体现了外表凶残内心仁慈的性格主题 母狼四肢健壮 神态凶残 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 那颈部卷曲的毛 下垂的乳房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极为真实 母狼整体的神情是警觉而威严的 似乎正是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的象征 公元十六世纪时 有人又在狼的腹部下制作了两个婴儿的雕像 更完整得表达了罗马建城的传说 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雕塑艺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14一16世纪 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因发生了一场提倡复兴希腊和罗马文化 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思想意识和以神为中心的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而被称作 文艺复兴 时期 天堂之门 青铜浮雕15世纪 意 吉贝尔蒂现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洗礼堂东面大门上 吉贝尔蒂 约1378 1455年 的 天堂之门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早期雕塑方面的代表作 大门共有两扇 每扇门上的浮雕作品都分为五块 采用圣经旧约传说中的十组故事为题材 虽然表现的内容仍然是宗教故事 但却具有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艺术语言 在浮雕作品中 吉贝尔蒂成功地借鉴了绘画的艺术手法 利用高低不同的凸起 细腻地塑造了一个个人物形象 利用透视的手段来再现人物的位置 空间的环境和深度 近处的人物最大 远处的较小 直到最远方融入背景 造成了很强的景深感 镀金的表面则使整个浮雕洋溢着一种黄金色的空气和轻雾的感觉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对这组浮雕作品赞赏不已 也是他给予了作品以 天堂之门 的名称 大卫 青铜15世纪中期 意 多纳太罗多纳太罗 1386年 1466年 是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塑家 现实主义美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青铜雕像 大卫 是他重要的代表作 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全裸的人体雕刻 它标志着希腊 罗马的人体美术传统又得到了恢复 出自 圣经 传说中的大卫的这一形象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经常表现的题材 传说古代犹太人的国王大卫 在少年时就以甩石绝技击杀了巨人歌利亚 因而闻名 多纳太罗的这一 大卫 正是表现少年大卫杀死巨人后 用脚踩在巨人首级上 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自豪的情景 大卫这一形象 不仅人体比例正确 而且体态优美 线条流畅 表现了多纳太罗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青铜1457年 意 波拉约洛波拉约洛 约1431 1498年 的 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乌斯 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中 安泰乌斯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该亚所生的巨人儿子 住在利比亚 力大无穷 并向每一个路过的人挑战格斗 所向无敌 希腊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路过利比亚时与之决斗 发现只要安泰乌斯不离开地面 就可以从大地母亲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得力量 于是将他举在空中用强有力的臂膀将其杀死 雕塑表现的就是希腊英雄战胜敌人的最后瞬间 赫拉克勒斯表情坚毅 双臂紧紧抱住敌人的腰部 全身肌肉紧绷 体内力量的使用似乎已经到达了极限 安泰乌斯则正处于濒死的挣扎中 他张嘴狂叫着 全身的肌肉是近乎痉挛的 左手按住赫拉克勒斯的头 似乎还在为能他的手臂中逃脱而作出最后的努力 这件作品是西方雕塑史上第一次让人体脱离底座的约束而飞舞在空中 两个人物紧凑地扭结在一起 体现了力量的对抗和平衡 给人以力量和节奏的美感 青铜材质反射出的光影效果 则更增加了雕塑的紧张动态和生动感 大卫 大理石1504年 意 米开朗琪罗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 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 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 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 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在这件作品中 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 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 英姿飒爽 左手抓住投石带 右手下垂 头向左侧转动着 面容英俊 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 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 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大卫体格雄伟健美 神态勇敢坚强 身体 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 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 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 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 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 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 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 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 使人有强烈的 静中有动 的感觉 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 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 使的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 充满了巨人感 这一雕像成为西方雕塑史上最著名的男性人体雕像 成为美术院校学生学习美术基本功的典范作品之一 摩西 大理石1515年 意 米开朗琪罗 摩西 是为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创作的最著名的雕像 摩西是基督教 圣经 中所传说的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 宗教领袖和立法者 圣经 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 米开朗基罗用壮年摩西来表现 因为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龄 老年是衰颓的时期 只有壮年才能为整个民族的领袖 为上帝的意志作宣导使 摩西的态度是一个领袖的神气 头威严地竖立着 奕奕有神的目光 曲着的右腿 宛如要举足站起的模样 牙齿咬紧着 像要吞噬什么东西 摩西头上的角 在拉丁文中 角在某种意义上是 力 的象征 也许就因为这缘故 米开朗基罗采取这小枝节使摩西态度更为奇特 怪异 粗野 摩西的眼睛又大又美 固定着直望着 射出火焰似的光 头发很短 如西斯廷天顶上的人物一样 胡须如浪花般直垂下来 长得要把手去支拂 摩西的衣服纯粹是一种假想的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写实 而是适应造型上衬托的需要 因了这些衣褶 腿部的力量更加显著 雕像下部的体积亦随之加增 使全体的基础愈形坚固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 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 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作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十分隐觅 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四肢的形状 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的实际比例 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比例的矛盾问题 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统一而富有变化 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 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 并对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 甚至还使用了天鹅绒进行摩擦 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 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 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 米开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 圣母玛丽亚是纯洁 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 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 作者突破了以往苍白衰老的模式 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 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 她的美是直观的 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 她所体现出的青春 永恒和不朽的美 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 哀悼基督 米开朗琪罗 三 西方近现代雕塑艺术鉴赏 这里所说的西方近现代雕塑 是指17世纪至20世纪末的雕塑 3 1 西方近代雕塑作品鉴赏 这里所说的近代雕塑 按照通常美术史的分期方法 是指从17世纪开始至19世纪末的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罗丹为止 阿波罗与达芙妮 大理石1622 1625年 意 贝尔尼尼贝尔尼尼 1598一1680年 的 阿波罗与达芙妮 是17世纪流行的巴洛克风格的雕塑 彼得大帝纪念碑 青铜1782年 法 法尔孔涅 彼得大帝纪念碑 是为当时俄国创作的纪念俄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彼得大帝 1672 1725年 的具有世界声誉纪念碑雕刻 现在仍安放在圣彼得堡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