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大学863项目基因调控信息集成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1 成果内容简介研制出基因调控信息集成数据库以及分析软件平台。该平台一方面集成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包括基因序列数据、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转录调控元件、基因表达数据等,同时通过分析原始的基因组数据,产生了大量的新数据,形成新的组合数据,这些新形式的数据便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该平台另一方面集成查询工具、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和可视化工具,为用户提供基因调控信息分析服务。研究出动态数据更新技术,设计出面向基因调控信息的智能代理软件。研制出跨平台的基因表达数据通用分析软件IEAS,该软件提供多种表达数据分析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已经获得软件著作权。提出了基于内插马尔可夫模型识别转录调控元件的Gibbs方法,该方法在识别保守性差的调控元件和抗噪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提出了聚类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的基因表达数据谱聚类分析方法。发现了新的基因组序列特征,研制出基于特征的全新的基因组序列搜索工具。2 应用前景本系统的用户主要是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和生物学研究人员。无论是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还是生物学家,都需要一个基因调控信息查询和分析的平台。因此,本成果对于基因调控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另外,在我们所研制的集成数据库中含有单碱基多态性数据、表观遗传学数据、调控因子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疾病机理的分析、药物分子设计都有一定的帮助。微型MEMS致冷器1、成果内容简介(1)研制了单级、多级微致冷器的设计、结构优化、制造、封装及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时(300K),采用SiGeC/Si超晶格材料,最大冷却温差能达到10K左右;冷却功率密度近450。(2)研制了3微纳米薄膜热电特性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对纳米至微米厚的薄膜的热电特性进行测试。对于微器件来讲,由于热电单元本身的厚度在微米级,热电单元与热池间的接触热阻、热电单元与致冷端的接触电阻是影响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单元的结构、制造工艺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这些非理想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设计的理念,提出并设计、制造了串联式阵列微型致冷器。本发明的多级固态热电材料致冷器是利用电子的珀尔贴 (Peltier)效应带走多余的热量,提高致冷效率,不用严格控制热电单元的厚度,即在键合过程中热电单元的厚度可以不同。采用电化学镀工艺,使得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提高了金属薄膜覆盖的一致性和降低了接触电阻。第二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致冷单元阵列的设计;体态的温差电器件是多级的,以提高致冷效果,设计、制造多级(阵列式)致冷单元是微致冷器走向工业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系统评价微致冷器性能的基础性工作,本项目将电化学镀工艺、氧化物隔离工艺相结合研制出串、并联混合阵列式多单元的微致冷器件。本发明采用氧化物隔离工艺形成多级并联结构的微型致冷器,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二氧化硅隔离P型(或N型)热电单元,二氧化硅可以隔离电流流动,实现电流的单一并联流动方式,解决了单级热电单元截面面积过大而引起表面接触热阻很大的问题,同时也为制造工艺带来很大的方便。2、成果应用前景可应用在半导体芯片、下一代计算机CPU芯片、半导体激光器、固体发光器(LED)等高功率发热器件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微纳米薄膜热电特性测试试验台能够在半导体制造业上获得应用,主要用来评价薄膜的热传导系数、热电系数。3、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微致冷器投资规模在50万元。3微纳米薄膜热电特性测试试验台投资规模在10万元。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共存与兼容技术1、成果内容简介本课题主要研究了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多址方式、编码调制方式、实现技术、系统性能和共存问题。设计了链路速率在20Mbps以上的TH-PPM和DS-BPSK直接脉冲超宽带系统方案和链路速率在100Mbps以上的多子带MBOK脉冲方案。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对系统核心部件进行实现电路的设计,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关键电路的实现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三篇为EI检索文章。已获得国家专利申请号的专利4项,其中1项为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得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已获得授权。本项目的圆满进行直接导致了二期预研项目以第一名获得与完成,并正在办理三期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期间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6名,本科生近10人。课题成果对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以及本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影响。863专家组验收评定成绩Ab。2、 成果应用前景鉴于本项目的超前性和预研性,本阶段研究期间尚无法形成成熟产品和获得用户支持,但我们和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意向。本项目在863后续阶段若能获得国家进一步大力资助,将非常有利于将这项革命性的新兴无线通信技术实用化、产品化。3、 投资规模、经济效益项目经费总额30万人民币。已获后续项目经费20万。已达成意向后续项目经费15万,正在受理后续项目经费约500万等。超宽带(UWB)无线传输技术研究与开发1、成果内容简介本课题对超宽带我想传输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DC-OFDM的超宽带无线传输系统方案,并与MB-OFDM系统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设计报告和性能分析结果。对基于DC-OFDM方案的超宽带无线传输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在此基础上对关键技术单元进行了设计和优化,给出了相关仿真结果。对系统中的关键电路单元和关键算法进行了设计,并分析论证了其实现可行性。2、成果应用前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今无线通信的热点技术之一,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线多媒体局域网/家域网/个域网,无线传感网,雷达定位和成像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应用于军事、公安、救援、医疗、测量等多个领域。其主要应用包括无线通信、定位等等。利用超宽带技术,可以实现超过1000 Mbps的无线通信速率。超宽带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3、投资规模、经济效益美国In-Stat/MDR: 20052008年超宽带设备将以每年400的增长率增加;ABI公司预测,2007年全球基于超宽带的电子产品和芯片组的出货量将达到4500万个,2007年全球超宽带设备和芯片收益将达到13.7亿美元;WTRS预测,2007年通信市场的超宽带芯片市场总值将达到6300万美元。目前我国尚无自主研发的超宽带芯片问世。本课题组和国内其它高校的超宽带课题组,正在国家863计划的组织、领导和支持下,从事这方面的科研工作。预计研发出芯片的总投资规模为5000万元人民币,这里面除了国家的投资,大部分还需要感兴趣的企业的共同参与。嵌入式旋转机械智能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装置成果内容简介:应用DSP及嵌入式计算机构成主从式系统,具有1路转速、16路模拟信号输入通道,可以直接对常见的振动传感器信号或其它缓变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对旋转机械可根据测量的转速实现16通道模拟信号同步整周期采集,采集频率每通道达75KHz。具有硬件在线自检功能,并通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现嵌入式网络服务、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软件升级、系统维护。其内嵌的诊断软件运用模糊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自动进行故障分类,获取设备出现异常的原因。该故障诊断软件通过嵌入式代理和移动代理技术实现,可以通过嵌入式计算机提供的网络接口由局域网或Internet与远程故障诊断中心自动交互诊断信息,实现协同诊断,并且可以通过代码移动,实现该装置诊断软件的更新和升级。装置硬件逻辑设计通过一片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确保了装置小型化和嵌入式,使之能够与设备融为一体,实现机械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并可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状态监控与诊断。目前推广及其应用前景:目前该装置已完成样机设计及制造,并正与澳大利亚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商讨合作推广及商品化事宜。压缩机组远程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成果内容简介:机电设备远程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具有多参数、多功能、多通道并行检测与实时工况判别、在线工况状态分析等功能,并具有基于因特网的远程监测与诊断功能,为预知管理与预知维修提供科学依据。其特点如下:(1)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远程压缩机组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为远程多专家协同诊断提供了平台,并可通过局域网与工厂MIS/ERP系统连网;(2)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保存机组的运行情况和专家知识、诊断报告等,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3)提出并采用了与MIMOSA标准兼容机器信息交换标准MIES 1.0作为系统信息存储格式,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接口;(4)组态化软件设计,提供完善的数据采集、灵活的实时监视图形接口和强大的时域、频域及时频域信号分析功能。(5)“黑匣子”功能;(6)硬件自检功能。本成果目前推广应用情况及其应用前景:本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业现场,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在冶金、电力、石化等行业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机群状态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软件成果内容简介:本软件将传感检测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状态监测及诊断系统,实现各个局部现场分布设备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分散监测和集中操作、管理、诊断,同时,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监测及诊断系统的数据管理,不但能实现整个机群监测数据的高效集中管理与不同监测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而且也能够更方便地与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为企业管理的各级用户提供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主要运行参数通过网络传输到机群监控中心;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构建远程监控中心,解析上传的数据,并构建数据、知识等的数据库;通过Web浏览器监测机器的运行状况;运用浏览器根据专家知识进行工况分析、诊断,给出诊断报告;具有对诊断专家知识进行修改、扩充、删除等知识库维护功能,协同各诊断资源的工作,能够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通过改变机群信息文件,可以灵活变更机群以及机群中各机器的配置参数。本成果目前推广应用情况及其应用前景:本软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工业现场,在高速公路施工,以及冶金、电力、石化等行业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低成本荫罩式PDP结构成果简介: 针对现有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技术中存在的成本、显示性能等问题,在东南大学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荫罩型彩色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基础上,进一步解决该技术实现产业化前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完成14英寸新型彩色荫罩型等离子体显示器样机两台,显示容量为240360,像素尺寸0.36RGB0.54,亮度400cd/m2,对比度1000:1,无严重色纯问题,实现256级灰度(16M色)视频显示。该结构具有低成本、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点,是目前极具竞争力的结构。应用前景: 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厂商前来洽谈购买该技术事宜,普遍看好该技术的产业化前景。该技术可望成为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成本低、性能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使我国在世界PDP领域占据一席之地。14英寸全彩色高亮度荫罩式PDP新型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成果简介: 针对14英寸全彩色高亮度荫罩式PDP研制项目的开发,自行设计了适用于该显示屏的新型驱动方法并制作了整套视频显示驱动系统。驱动方法基于寻址期与维持期相分离的工作方式,将显示过程划分为多个子场进行工作。每个子场包含了寻址期、维持期、擦除期三个部分。维持期负责发光,其长短不同的组合构成了显示图像的灰度级。由于放弃了传统的全屏放电初始化加上优化的擦除波形,显示屏获得了高亮度下的高对比度。本驱动方法中还包含了特有的悬浮维持方案和相应的能量复得电路。前者能有效降低系统对集成高压驱动芯片的带负载能力要求,后者能有效降低电路系统的功耗。全套视频显示电路系统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视频采集电路、图像存储和核心控制电路、电源和高压调整电路,以及行列驱动电路。它们相互配合以实现上述驱动方法。其中控制电路核心采用FPGA技术设计,程序完全自主开发并便于将来的专用芯片设计。应用前景: 本成果为SMPDP提高了优化的驱动方式,大大提高了SMPDP的各项性能。14英寸全彩色高亮度荫罩式PDP静电喷涂法荧光粉三色精密对准技术成果简介: 三基色荧光粉层制备技术是荫罩式PDP实现彩色显示的关键技术之一,要求在荫罩显示单元内壁制备均匀荧光粉层,三色精确套准、无混色现象。该项成果将静电喷涂技术应用于PDP显示领域,自行设计并完成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喷涂装置,提出金属掩膜的方案并设计完成相应的金属掩膜,从而解决了三基色喷涂中精密对准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三基色的套准,同时摸索得到静电喷涂三色荧光粉的工艺参数并建立了相应的工艺规范,在荫罩显示单元内壁制备出完全满足PDP显示用的荧光粉层。该项成果申请专利4项。应用前景: 本成果为SMPDP的产业化扫清了障碍,大大提高了SMPDP的性能。14英寸全彩色高亮度荫罩式PDP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成果简介: 根据彩色PDP的放电机理,建立了彩色PDP放电单元的放电数理方程。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彩色PDP放电过程全三维(包括二维、仿三维、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包。该软件可从理论上对彩色PDP放电单元结构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本软件充分注意通用性,可对不同结构、不同气体成分、不同驱动电压以及不同介质材料的PDP放电单元的放电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具有二维、三维动态实时显示放电过程的功能。软件采用简单而直观的可视化输入方式。软件具有“中断-恢复”功能,可随时控制计算过程。该软件不仅可研究放电过程,还可模拟光子分布情况、谱线分布等。应用前景: 本成果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效的研发手段,对SMPDP进行了结构优化及放电特性的研究,为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效益: 荫罩式PDP技术的研究为能利用我国现有巨大的CRT生产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既节约了大量的国家投资,又为我国在显示器件这一重大领域占领国内市场乃至国外市场创造了技术基础,对促进国内相关的原材料、机械、化学等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当的牵引作用,同时为打破我国在显示技术这一领域长期被动落后的现状,占领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彩色PDP主要应用市场是40-60英寸大屏幕电视机市场。因具备数字化工作特点,更适合多媒体、HDTV以及各种数字化显示系统。随着产量的扩大,42英寸彩色PDP电视机将从现有的300美元/ 英寸降至100美元/英寸。随着DVD、多媒体显示以及HDTV的需求和普及,彩色PDP在计算机及多媒体显示应用市场占有相当份额。荫罩式PDP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然而随着PDP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生产,使得现有PDP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必须在三年之内将该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国外公司对PDP产业的垄断,自主开发关键材料,特别是PDP专用玻璃基板、各种电子浆料、真空紫外荧光粉等专用材料的研究;尽快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加以改进,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驱动芯片和驱动技术,降低驱动成本;深入研究PDP的工作机理,提高设计能力,缩短更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荫罩式PDP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HDTV,数字显示,台式、便携式计算机显示终端,广场大屏幕、超大屏幕等显示领域,也可用于特殊照明领域,具有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34英寸SMPDP显示器的彩色荧光粉喷涂技术成果简介: 在大面积SMPDP显示器的研制中,彩色荧光粉层的制备,三色荧光粉层的精确套准,是确保SMPDP具有高亮度,良好色纯和白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14彩色SMPDP显示屏研制基础上,根据34SMPDP显示屏的研制要求,我们采用喷涂方法与金属掩膜相结合的技术,自行研制和制造了SMPDP彩色荧光粉专用喷涂设备,同时设计了专用金属掩膜,该项成果突破了大面积SMPDP彩色层制造技术的瓶颈,实现了彩色荧光粉层的制备和三色荧光粉的精确套准,使之厚度可控,无混色现象,并建立了工艺规范。同时,该项成果已开始向大规模生产转化。在研制过程中,该项成果申请国家专利2项。应用前景: 本成果为大屏幕SMPDP的产业化扫清了障碍,大大提高了SMPDP的性能。34英寸大屏幕荫罩式PDP显示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成果简介:设计改进了适用于该显示屏的新型驱动方法并制作了整套视频显示驱动系统。改进后的驱动方法中提升了能量复得电路的效能,增加了功耗自动调整电路,使驱动系统能很好的控制整机最大功耗的指标,同时实现高亮度显示。图像信号的控制与存储技术也得到了改进,以满足高分辨率图像的显示要求。全套视频显示电路系统仍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图像采集与存储控制电路、维持及能量复得电路、行列驱动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控制电路核心仍采用FPGA技术,以便于将来的系统性能改进和专用芯片设计。系统最终实现的显示性能如下:峰值亮度900坎特那/平方米,对比度5000:1,功耗小于160瓦。应用前景: 本成果为SMPDP的大屏幕显示和高分辨率显示优化了驱动方法,解决了大屏幕SMPDP显示的功耗和亮度问题,并大大提高了SMPDP的各项性能。构成系统的部件也都与国外现有工业应用的情况靠拢,对加速本项目的推广应用有直接的优势。经济效益: 荫罩式PDP技术的研究为能利用我国现有巨大的CRT生产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彩色PDP主要应用市场是40-60英寸大屏幕电视机市场。因具备数字化工作特点,更适合多媒体、HDTV以及各种数字化显示系统。随着产量的扩大,42英寸彩色PDP电视机将从现有的300美元/ 英寸降至100美元/英寸。随着DVD、多媒体显示以及HDTV的需求和普及,彩色PDP在计算机及多媒体显示应用市场占有相当份额。荫罩式PDP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然而随着PDP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生产,使得现有PDP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因此必须在三年之内将该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国外公司对PDP产业的垄断,自主开发关键材料,特别是PDP专用玻璃基板、各种电子浆料、真空紫外荧光粉等专用材料的研究;尽快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加以改进,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驱动芯片和驱动技术,降低驱动成本;深入研究PDP的工作机理,提高设计能力,缩短更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荫罩式PDP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HDTV,数字显示,台式、便携式计算机显示终端,广场大屏幕、超大屏幕等显示领域,也可用于特殊照明领域,具有极其诱人的应用前景。东南大学鉴定成果基于GPS/DR/MM的车辆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本研究成果将GPS、DR、GIS、MM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保证了车辆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准确、实时、低成本地导航与定位,应用的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ITS)中交通信息的采集、车辆指挥与调度、道路几何参数的快速测量等许多领域。该项成果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在无GPS的条件下,15分钟内DR定位精度可达到20米。 (1)提出了一种利用GPS的输出信息对陀螺仪和里程表进行自动标定和误差在线校正的方法,提高了DR的定位精度。(2) 提出了一种基于Q(k)阵和R(k)阵取值的GPS/DR组合导航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了滤波器性能、定位精度和可靠性。(3)研制开发了适合于车载导航与定位的GIS专用平台,建立了用于MM的道路网络模型,在该GIS平台上所建立的MM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较高的定位精度。 (4)建立了无限长及有限长可微道路MM算法的统一数学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概率估计的MM算法。(5)根据数据通信网络和实时交通信息的特点,解决了通信数据传输中的拥塞问题,采用循环冗余码和奇校验相结合的纠错编码方式,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新型贴片式高聚物可恢复保险元件(RFC)及其应用该成果的技术说明和性能指标如下:对原材料的选取进行了多项对比试验,对其配比运用多因素优化处理方法,配合材料的选取,以最少的试验次数,达到了最佳的试验结果。与此同时,摸索出材料的配比与高聚物RFC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电极与高聚物导电性粘合技术难度较大。本项目通过多种方法对电极表面进行处理,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表面形态,最终选择在镍箔上刷上镍粉,通过电化学方法增强镍粉表面活性等工艺,解决了该项目的技术难题。根据电极处理方法及贴片式高聚物RFC的性能要求,本项目成功地采用了热压、冲切工艺,经测试满足元件的成型要求。运用热老化与电老化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高聚物RFC的稳定性。针对不同使用场合对高聚物RFC过流保护的要求,本项目分析了程控交换机、音响、手机电池、微型马达等过流故障的情况,从工艺、技术指标上研究出适合这些场合使用的高聚物RFC。新型贴片式高聚物RFC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如手机用电池、音响设备、通讯产品、电脑周边及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过流保护器件,采用的都是这类可恢复保险元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对这类元件的需求量在上亿只。由于该元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洽谈合作开发与生产该元件。今后将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技术入股方式与企业合作生产,同时我们将继续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汽车牌照识别系统及应用研究本项目围绕汽车牌照识别系统中的图像采集、车牌定位、车牌字符分割与识别等进行了研究,研制了车牌识别实验演示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图像采集:采用Matrox Meteor-/Standard 图像采集卡和WV-CP450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开发了图像采集应用程序,实现了车辆图像的采集。2车牌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本项目提出了一种车牌图像预处理方法,实现了车牌图像倾斜检测与矫正、车牌图像阴影消除。3车牌定位研究:提出二值化方法;根据车牌字符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二值纹理基元分析方法,生成车牌侯选区域;基于小波分析提取车牌区域竖笔画特征,采用隶属度定量表征车牌竖笔画特征、位置特征及形状特征,并给出了综合这些特征,从侯选区域提取车牌区域的方法。4车牌字符分割:本项目采用字符块分割法对车牌字符进行分割,采用神经网络判定分割结果,为下一步字符特征提取和分类奠定了基础。5车牌字符识别方法研究:本项目针对车牌字符识别的特点,首次将二维小波包变换应用于车牌字符识别,提出了基于二维小波包的车牌字符特征提取方法,给出了寻找最优小波包基的准则及具体算法,将获得的最优小波包基作为车牌字符的特征,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车牌字符分类。等离子显示器用高效稀土荧光粉的研制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P显示用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粉,解决了荧光粉合成中的助熔剂、共沉淀工艺、高温合成工艺、粒度降低及荧光粉颗粒形貌等一整套关键技术,其发射波长、相对亮度、中心粒径等主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硼酸盐红粉合成过程中引入了添加剂来控制荧光粉粒径及颗粒形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硅酸盐绿色合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解决了该荧光粉合成中容易出现的粉色不均匀问题;成功研制出发光亮度高且粒度细小的BAM蓝色荧光粉; 2)该套生产技术立足产业化,方法简便、适宜工业化生产。2、主要技术与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产品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研制出的PDP用红色、绿色及蓝色荧光粉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相对亮度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荧光粉已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阴罩式全彩色PDP”上进行了涂屏试验,涂覆效果良好,涂屏后的整屏亮度达到500cd/m2。节能环保型颗粒氧化铅移动床深度氧化和快速冷却新工艺颗粒氧化铅生产由熔融打粉、(造粒)和深度氧化三个工序组成,深度氧化是其关键步骤。目行国内外生产上大多数采用巴顿炉连续熔融打粉,粉状和粒状半成品在耙式电炉中间隙操作氧化经自然冷却或气流冷却得到成品的工艺,少数为粒状半成品进入电热回转炉中连续氧化再经自然冷却得到成品的工艺。本工艺的生产过程则为:巴顿炉连续熔融制粉造粒移动床深度氧化和快速冷却的新工艺。采用移动床煅烧和移动床快速工艺,固体颗粒是密集状态连续向下运动,避免了物料的碰撞和剧烈磨擦,因此破碎率很低;移动床反应器热惯性大,温度波动小,完全满足反应温度要求;物料在移动床中停留时间长且停留时间分布比较均匀,能够保证反应所需的较长时间;物料和热烟气作逆向换热,可以控制排烟温度,高效利用热能,系统简单;物料在床内从低温逐步移向高温,再逐渐移向低温,杜绝了铅蒸汽的产生。与电炉法相比,该工艺能耗仅为原工艺的30%,能源费用仅为原工艺的20%。该工艺已先后有12套不同规模的生产装置在企业投产,经过长时间考核,装置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能源消耗少,全密封生产,负压运行,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排放达标,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本项目研究包括钙磷生物陶瓷粉末的合成,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的合成,以及生物陶瓷、聚乳酸及天然聚合物材料多孔体的制备,应用多孔支架对兔胫骨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研究。合成的生物陶瓷和聚乳酸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研制的多孔体可应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及用作药物缓释载体。1) 对钙磷生物陶瓷粉末的合成工艺过程进行了改进,应用Ca(OH)2与H3PO4中和反应,成功制备了-TCP和HA粉末,具有工艺简单、合成量大的优点。2)以Al、Mg酸式磷酸盐为粘结剂,钙磷陶瓷粉体为原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通过对原料和成形过程的控制,可以改变支架中磷酸盐组成,调控支架的降解速度。3)以冰微粒为致孔剂,开发了制备块状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冷冻干燥-粒子滤出复合方法,用此方法制备的聚乳酸块状多孔支架无致孔剂残留,可解决目前国际上大孔、块状聚合物多孔支架成形的工艺难题。4)将种子细胞种植于多孔支架上进行培养,构成种子细胞-支架复合体,研究了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并制备了动物骨缺损模型,将种子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修复骨缺损,初步结果满意。5)掌握了纳米抗菌材料粒子单分散工艺,在天然聚合物多孔膜片上复合纳米抗菌材料,制备了多孔生物材料复合膜片,可作为新型密闭性伤口敷料用于伤口治疗。高孔隙率泡沫铝合金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采用铝合金熔体泡沫化方法制备的高孔隙率、高比强泡沫铝合金是当前超轻型金属结构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在同样孔结构条件下,与日本领先开发成功的不控制孔隙率的泡沫纯铝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及能量吸收性能。本研究针对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需求,获得多项专利。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制及采用高精度粘度仪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增粘过程中的熔体粘度进行实时监控,以确定何种新型多组元铝合金适合泡沫化制备又可以获得高孔隙率、高比强泡沫铝合金。揭示该种铝合金熔体泡沫的生长规律及凝固过程中导致其收缩的原因,采用物理归纳法、数学演绎法揭示凝固过程中的附加力场是导致其收缩的主要原因,从而为研究采用合适的凝固冷却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基础上成功制备了高成品率(80)。研究了新型多组元高比强泡沫铝合金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及能量吸收,其屈服应力超过泡沫纯铝40以上;研究了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冲击性能,揭示其应力应变曲线对应变速率不敏感,从而为国家实验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在小型件制备的基础上,发展了大型件制备的设备及方法,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制备成功254mm300mm高孔隙率(85)、高比强泡沫铝合金,尺寸类似于美国波音、格罗曼公司对我们需求的10吋8吋的高比强泡沫铝硅合金。SOFIM发动机质量在线综合测控与管理信息系统1)针对单机独立封闭运行的两类发动机试车测试系统,研究、设计和构建覆盖整个发动机测试车间和厂部大楼有关职能部门的“SOFIM发动机在线(实时)质量综合测试与管理信息网络”硬件系统;2)设计和开发既能满足工厂各有关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对整个发动机测试车间所有17个试车测试台架试车测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又针对它们具体职能特点且协调、高效的分析、统计和处理系列应用软件;3)通过有关职能部门专用计算机终端应能对17套进口和国产测试系统所有发动机出厂试车测试磨合过程按工艺要求进行实时监视,并对测量参数与校准参数进行对比,提示超差参数;4)系统能进行各类统计计算,如一次合格率、显示各参数偏差、操作者的试车数量、合格率、操作者试车工艺规范执行合格率、各台架一次合格中各参数的平均值及偏差,以及日产、周产、月产、季产和年产等;5)系统有良好的检索功能,能按不同管理权限进行检索,提取相关资料;6)系统应能分别对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所测发动机全部测试测参数进行自动采集、监视、转换、存档、统计和发送;7)系统能对所连底层所有试车测试系统所有测量通道进行长期跟踪监视与故障辨识8)分别对现有模拟指针式和点对点烟度测量仪进行技改,以实现烟度测量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发动机出厂试验测量数据全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9)实现自由加速下的烟度自动测量、处理、存储和数据发送。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技术及其手控器设计主要针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和人机接口感知设备即手控器的设计开展研究,技术成果和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首次提出一种多操作模式和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技术可保证在020秒固定大时延和010秒随机大时延以及数据有丢失的不良情况下,远程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操作性能。2.完成了远程操作机器人的监控模式、临场感模式、远程规划模式、预见显示模式、局部自主模式、远程示教等操作模式之间的模式合成和转换关系的研究。将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等智能技术同预测控制、无源控制、鲁棒控制相结合,利用人机交互技术,实现了远程操作机器人上述多种操作模式之间的平稳切换和合成。3.提出一6自由度机器人手控器结构,实现了三维平动和转动之间的分离,其工作空间不小于300mm300mm300mm,在x、y、z三个方向位置测量精度为1F.S.,最大力反馈12N。4.研制了一种具有新型弹性梁结构的直接输出型机器人4维力传感器,可有效克服维间信号耦合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5.研制了一种基于弹性梁有效变形长度控制的新型柔性触觉再现装置。6.研究主从异构式远程操作机器人控制过程中的各关节控制参数和力反馈参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7.构建了远程操作机器人实验演示平台,可实现抓取、移动、放置等作业任务。该技术成果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空间探索、海洋开发、原子能应用、军事战场等危险或有害环境中的作业任务,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虚拟现实、远程医疗、远程制造、远程教育、家庭娱乐等领域。目前已利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开发了一套5自由度的力/触觉反馈手控器用于遥操作机器人的控制,为江苏科技大学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主从式单自由度的力觉临场感机械手实验系统,用于遥操作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和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多家从事遥操作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单位的关注,已有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国防科技大学和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希望本实验室为他们开发力反馈手控器装置,用于遥操作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开发和教学实验。此外南京军区也和本课题组签署了意向性的协议,利用该技术成果开发远程控制防核防化机器人系统。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高体积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片材的制备技术本课题针对热固性FRP的缺陷,提出用热塑性树脂作为新一代加固用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开发环保型韧性良好的新型加固片材。重点解决热塑性树脂高温熔融粘度过高,对增强纤维的浸润性差的难题。并改善该热塑性树脂的热稳定性,确保树脂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通过以上的研究工作,简化现有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复杂的预浸渍工序,开发高效的连续拉挤工艺。1. 选择树脂X具有突出的高强度、冲击强度、耐热性、耐磨、自润滑性、耐化学腐蚀性、优良的流动加工性、同时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为改性提供重要条件等。2 研究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降低氧气对热塑性树脂X的热氧化降解,延缓或抑制树脂劣化过程,从而改善热塑性树脂X的高温加工性能。通过选择的助剂以及调控最佳温度范围,使基体具有极佳的流动性和浸润性,能够保证与增强纤维良好的粘接。通过实验确定了模压成型主要工艺参数,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3. 结合实验室的研究,进行熔融浸渍装置、成型模具的设计,并确定了拉挤速度以及牵引力、熔融浸渍温度、成型温度、纤维体积率等工艺参数。4. 通过研究实现了热塑性拉挤成型在线熔融浸渍并高速拉挤,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别的成型方法相比,拉挤成型产品成本可以明显降低, 5. 混凝土粘接性试验表明,本FRP片材与工程结构较配伍性能良好,与混凝土粘接强度极高,并超过了2.5Mpa的标准,达到了3.5Mpa。经济效益:房屋、桥梁、隧道等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市场越来越兴旺,本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在工程上具有明显的性价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并且加固的效果将更加可靠、安全。在加工技术方面,对于其他高体积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产品的制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型热泵空调机组关键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及系统节能优化采用可控热气旁通融霜方式,解决了四通阀切换融霜时对于压缩机冲击和机组出水温度波动大等弊端;采用电子膨胀阀的热气旁通除霜方式除霜的风冷螺杆冷热水机组产品及整机化研究。该项目成功地将有关理论和技术应用于RSFG160M风冷热泵螺杆冷水机组新产品研发中,实现了产业化。使整机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可靠性和运行特性得到改善。RSFG160MA风冷热泵螺杆冷热水机组经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际检测,制冷能效比达到2.85,优于国家现行标准要求,节能效果明显。机组的自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水平高等等。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有:1、本项目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研制开发相应的基于模糊控制的算法和控制策略,开发了控制器。国内虽然有电子膨胀法模糊控制以及控制器的理论研究,但是没用实际研制电子膨胀阀控制器作为节流元件的应用报道。2、本项目采用充分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后,利用电子膨胀阀对于制冷剂回气过热度控制精确的特点(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可控制在2以内,控制精度在1以内),使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得以充分利用,使干式蒸发器具有接近满液式蒸发器的效果。整机性能得以改进。这在文献中也未见报道,是全新的尝试。 3、本项目在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设计螺杆热泵系统,开发了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系统运行可靠,调节方便。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的成本低,国内未见同类产品的报道,与国外同类产品(德国卡乐公司)相比,性能更为优越而成本只有其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4、本项目采用电子膨胀阀的热气旁通除霜方式,最大限度避免除霜工况剧烈变化对螺杆压缩机和机组的冲击,从根本上解决了四通阀切换融霜时对于机组冲击大、温度波动显著,压缩机奔油、缺油的弊端,也大大提高了热泵机组的使用可靠性。是一个有潜力的新型除霜方式;国内虽然有热气旁通除霜的相关文献的报道,但是未见应用电子膨胀阀进行可控热气旁通除霜的应用的报道。5、本项目研究出了一种冷热水机组部分负荷节能优化运行的的策略与模式,有效地实现了部分负荷条件下的节能优化运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机组部分负荷条件下的COP比额定工况高50以上,尤其是应用电子膨胀阀等来实现部分负荷节能优化运行国内未见报道。纳米亲水铝箔涂覆材料及其工业涂覆技术近年来,空调器正朝着高性能、小型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其有效措施就是减少空调器换热翅片间的间距,当翅片间距小于2mm时,翅片的水珠搭桥现象就比较严重,造成动力消耗和噪声增加,同时为了提高空调器的广泛环境适用性,适当的防腐性能也是对亲水铝箔的要求之一,另外加工的适用性及对模具磨损小也是对亲水铝箔的要求之一。本项目就是提供制造亲水铝箔的全有机纳米亲水铝箔涂覆材料,使生产的亲水铝箔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纳米亲水铝箔涂覆材料包括底涂和面涂两种。其中底涂提供铝箔耐腐蚀、耐酸和耐碱等性能;面涂提供铝箔亲水性能。本产品生产创造了纳米技术应用的新范畴,它应用了纳米材料粒径小、表面积大和附着力强等的特点,采用本项技术生产的亲水铝箔涂覆材料在铝箔表面形成的膜致密,耐腐蚀和持续亲水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技术指标:下表是本技术生产的纳米亲水铝箔涂覆材料在春兰公司涂覆后获得的亲水铝箔产品性能测试结果及其与进口日本帕卡公司产品的对比结果。测试项目本技术日本帕卡春兰企标接触角(初始)79101115水濡性合格合格水膜完整润滑油涂布适应性合格合格油膜完整室温干燥(挥发油)89121320加温干燥(挥发油)898920高、低温试验19-20161930流水干燥试验2829232540耐酸性合格合格无脱落、起泡耐碱性合格合格无脱落、起泡、溶解、粉化耐盐雾合格表面无变化湿热试验合格合格无脱落水膜完整,20附着力试验合格合格脱落率5%弯曲试验合格合格无裂纹、剥落冲击试验合格合格无裂纹、皱纹、剥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智能交通、安保、水利、航运、消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抛弃了传统的网络和电缆,降低了网络布线的成本,大大增强了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可以实时动态地汇报被监测点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完整的备份资料可以随时进行分析调查。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区域或远程地点的监视和控制,具有可无人值守、无需外接电源、传输速率高、组网灵活快捷等特点。该系统由无线视频监控终端、无线网桥、监控服务器、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采用太阳能电源负责对无线视频监控终端进行供电。可实现无人值守、无需外接电源、无线联接,适合野外应用。无线视频监控终端能够对现场进行远程的单点和多点实时监控,监控终端位置可移动,监控服务器能够实时显示、记录视频信息。该系统基于IEEE802.11b WLAN构建,实现了单点和多点实时无线视频监控,采用MD5散列函数算法的访问控制,支持WEPWPAWPA2IEEE802.11i几种先进安全标准,保密性强;图象采集支持JPEG、Motion JPEG格式,能够实现640480的图象分辨率,图象质量高。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动态地址分配功能,使得无线监控网络更易于管理。经过测试,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能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方式将多处监控点实时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点到点通信速率为5.018Mb/s。管理控制软件实现监控参数设置及完整的控制管理功能。控制中心可实现单画面模式和四画面模式的视频监控,可进行硬盘数字录像和视频截图。测试情况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可靠, 图像传输清晰连贯,达到了监控要求。监控点架构灵活方便,可根据要求随意放置和更换,提高了监控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无线零售终端主控制器本产品应用于电子、通信和自动控制领域,为自动售货机运营商提供了带无线传输功能的终端控制设备。其功能上集通信和控制于一身,包括了终端操作系统、GPRS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液晶键盘用户接口、开关量输入输出等。设计采用了嵌入式系统、外设控制器和GPRS通信模块的组合方案。外设控制器模块完成面向销售的所有控制任务,包括维护人机界面和控制各种I/O事件。MC35i是Siemens公司生产的GPRS通信模块,在该设计中起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作用,用于完成无线通信。MPC860为Motorola公司生产的PowerPC处理器,它通过外接FLASH和SDRAM构成了嵌入式最小系统平台,并且在平台上运行了嵌入式的PPCLinux操作系统,通过使用该操作系统的PPP驱动程序包和AT指令集可以实现对MC35i的控制,完成和移动ISP点对点拨号的过程,从而给该控制器提供网络功能。利用系统内的TCP/IP协议栈,完成基于TCP/IP网络的应用程序。本产品完成的性能指标为:32-bit XPC860 RISC 处理器;16MB SDRAM/4MB FLASH;RS232、80路开关量输入和80路开关量输出、液晶显示接口、音频开关接口、88键盘接口、10M以太网接口(可扩展);GPRS/GSM 900/1800 MHz SMS。与同类产品相比较,本产品在设计中使用了先进的嵌入式技术,包括高性能的PowerPC系列处理器和PPC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可靠的运行稳定性。本产品完成的是具有完整结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其提供的强大事件处理能力、便捷的网络接入能力、丰富的外部接口资源以及完善的软件功能,给自动售货机设备经营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使其能够迅速的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完成系统开发。本产品完成的基于GPRS的无线零售终端主控制器可以灵活地布置于各种应用场所,并且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方式,可以实现主控中心对零售终端的实时采集和集中管理。本产品已由深圳威尔特公司推广应用于烟草零售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该控制器运用于实际应用场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经营者的现代化水平,降低自动零售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从业人员的劳动效率,从而推动整个自动零售业向自动化、信息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人员出入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为提高信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漆器金银漆雕刻嵌银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磷肥酸沉槽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微电子制造工艺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材碱洗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金属导体挤制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第17课 水蒸发
- AI智能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
- 影像技术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 气象观测业务测试卷附答案
- 银行征信试题及答案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外辅导计划
- 幼儿教育中彝族元素的使用
- 心理健康 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
- 2025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股东出资合同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查房
- DB3203-T 1043-2023 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规范
- 教学课件-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王庆春)
- 2024考研数二真题及答案
- 《业务员基本素质》课件
- (建筑工程管理)主体分部工程验收方案
- 餐饮业合伙人入股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