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雕塑与音乐的共通之处【摘要】 千百年来,雕塑和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两个重要门类,并同时存在、共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典雕塑的种种原则与教条被统统颠覆与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具有崭新观念和形态的现代雕塑。这样,雕塑与音乐这两个看似两级对立的艺术门类逐渐开始相互融合,使得雕塑的音乐性美感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关键词】 音乐 雕塑 特征 共通之处 一、音乐的特征音乐是一种非再现性的,心灵性的,直接表达内在情感的艺术。雕塑是一种永恒的艺术,力求最大限度的占领空间。而音乐则是一种时间艺术,转眼即逝,不可再现。人们欣赏雕塑是靠眼睛看,而欣赏音乐则是靠耳朵听。这样,与雕塑相比音乐就具有了一种抽象性,需要每一个欣赏者用心灵去细细的品味。比如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心灵震撼,热血沸腾,感觉他的音乐之中气象万千,犹如万马奔腾。但细细想来贝多芬的音乐并无明显的意向,只是欣赏者内心被他的旋律所感染,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音乐是一种结构性的。音乐所使用的语言是结构性的,且较为抽象。它有很多种艺术语言,包括旋律、音调、节奏等,但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节奏。原始人类其实并没有音乐,他们有的只是一种节奏,通过不同频率的打击乐器来产生一种音乐性的美感,使自己的身心愉悦。而节奏是结构性的这就是最根本的艺术语言。二、雕塑的特征雕塑是指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而雕塑的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就是点、线、面。而音乐恰恰体现了相同的特征,音乐的每个音符以点的特点呈现,其内部材料结构中旋律的是具有线性特征的,而调性、乐段之间的关系可以体现出面积感和体积感。通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最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雕塑是具像的,无论雕塑作品要表现多么抽象的内容,其形式必然是具体可感的物件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这是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现,冲破了由牛顿学说建立的世界观,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使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突破三维的、视觉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 三、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相通性艺术可以划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间艺术:音乐、诗,时空艺术:舞蹈、戏剧等三类。在美学家莱辛的著作拉奥孔(1766)中,莱辛对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界限作了比较清楚地划分。他认为雕塑、绘画这类空间艺术应该表达出最精彩的“固定的一瞬间”,而诗则应模拟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的行动。实质上,尽管说雕塑归为空间艺术,但它其中也存在着时空交叉的审美体验,音乐虽然归为时间艺术,但它其中又有空间艺术因素包含在内。以雕塑而言,雕塑艺术的空间层次随着人们视点的移动在时间过程中不断展开,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形成节奏较强的视觉韵律,这就使时间渗透到空间之中,使雕塑艺术有了四维空间特性,雕塑的空间序列越丰富,时间的因素就发挥越充分,在时空交汇中构成的艺术形象也就越鲜明。以音乐而论,乐音通过空气波动传到人的耳朵里,在这个过程中,人耳辨别出声源空间位置的能力,就会产生一种空间感。并且,一些音乐作品中往往运用多种节奏的变化交错、比较广阔的音域、各种不同音程之间的结合、各种变化的音色,从而让听者在头脑知觉中塑造出深邃的音乐空间形象。雕塑作品与音乐作品都离不开想象。在字典里,对想象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一件雕塑作品的创作和人们对雕塑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想象,从欣赏着的角度来说,想象着作品的时代背景,想象着的历史作品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刻了解作品的意义,而从创造者的角度来说,没有了想象,他创作不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作品。雕塑艺术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音乐作品亦是如此,想象贯穿着音乐的始终。赋予想象的音乐创作。总是灵动而舒展,给人无限的畅想。以贝多芬分的田园交响曲为例,在他耳朵完全失聪的情况下,仅仅凭着想象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交响曲,悠扬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里,从这种意义上讲,说田园交响曲是作曲家丰富艺术想象力的映象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音乐是抽象的,音乐的创造、表演和欣赏都需要想象。如上所述艺术上的分类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反,各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具有非绝对性和有条件性,它们在审美感受、表现手段、相互共通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发展。审美特征有许多共通之处,要实现艺术通感的审美体验,必须牢牢把握住各种艺术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感觉之间的相通使审美特征在各种艺术间的审美感受中相互沟通,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音乐和雕塑,会发现它们的美其实都存在于起伏的旋律和错落有致的结构中,艺术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雕塑讲究结构协调。音乐同样是这样,而且音乐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结构,欣赏音乐时不仅仅是听到了优美的旋律,而且还从音乐的结构中领略到了美感。音乐家豪普德曼说“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雕塑艺术作为表现性艺术,有 “凝固的音乐”之称。同为表现性艺术,雕塑与音乐在诸如旋律,节奏等许多艺术手段上的处理极为相似,能够直击心扉,使心灵直接接受情感的撞击,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作品,它首先是在结构上构思安排的十分巧妙,也其中也包括主题思想及音乐语言的的表达等等各个方面。他用一个极小的音乐动机构建了整个摩天大楼。他应合了宇宙万物内部生成的结构规律,也应和了雕塑中的结构原则。雕塑中也存在着旋律和节奏,那些或优美或健硕的外形和起伏有序的轮廓本身就包含着韵律和节奏,一处优秀的雕塑,我们能从它的建筑轮廓中欣赏到它的线条美、韵律美,而且这些好的雕塑往往都能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达到完美的和谐,雕塑的“旋律”就存在于起伏、变化、交错之中,如同音乐上的旋律线条一样。欣赏一座优秀的建筑如同欣赏一首精致的乐曲一样,会使人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使人心潮起伏。四、小结雕塑是高度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雕塑和音乐作为艺术的两个载体,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形式,有各自的特点,但对情感的抒发仍具有相通之处。雕塑和音乐所要表达的主题,如将自然和人文协调统一,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那必定是佳作佳品。由此可见,雕塑和音乐美的外在形式虽然可以有很多种,但深藏其中的审美规律和美学意蕴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难怪歌德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大教堂前广场的廊柱内散步时深切感到了音乐的旋律,贝多芬也声称他在创作英雄交响曲的时候曾受到巴黎某些建筑雕塑群的影响,舒曼也在他的第三交响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蒲江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土木建筑大类】模拟练习
- 2025广东广州医科大学校本部招聘工作人员8人(第一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卫生健康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Human-VEGFA-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IV-1-IN-8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州铁路安全大数据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水利监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8)
- 培训学校前台工作
- 2025党风廉政建设知识题库(含参考答案)
- 第五课 网络的搭建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初中二年级(上册)教科版(云南)
- 东岸文化传媒劳务合同4篇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GB/T 45951-2025科技馆常设展览实施通用流程
- 医院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名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