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爱莲说听课笔记: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一)用多媒体出示两个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2、结合书下注解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圈出文中你不懂的字或句子。 (二)1、师播放配乐指名朗读全文,请学生来点评。 生1:语速太快。 生2:没有情感。? 2、师提醒同学注意,再指名朗读并点评。 3、师有感情的范读后,强调重音和停顿 4、生自由朗读把握重音和停顿 5、师播放配乐,生有感情的齐读 (三)文言字词 师:对文中的字词或句子有没有不懂的,如有请提问 师生就文中不懂的字词及句子的意思进行交流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师: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生1;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生2: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生3: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生1:当然不是,文中作者自喻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师:还有吗? 生2:作者在这里还自喻不与俗人为伍,和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师:说的不错,还有补充么? 生3: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生齐说:托物喻人 师:那么,下面我们结合“时代与环境资料”(打开多媒体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生1;这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师:这个问题哪个同学会回答? 生2:起对比、衬托的作用 ? 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 (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五、作业1、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它物件。 2、背诵并默写课文。 评课内容: 前面听了我校王老师的一堂课,总的来说这堂课亮点不少,我就其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本文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可以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王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上课伊始,王老师没有直接把文言文的翻译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的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朗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第二,师生与作者的关系。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读者只是咀嚼作者的口中之食,岂不索然寡味?只要是个性化的阅读,读者总会读出 新来,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我认为王老师让学生去多读课文,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第三,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王老师让学生去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正是连接阅读和生活的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然,上好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的激情非常重要。假如能多一些激情,这堂课会更有价值。 爱莲说 周敦颐 托物言志菊隐逸者 (正衬)莲君子牡丹富贵者 (反衬) 七下期中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二) 10.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2)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1分) (3)理解填空。(4分) 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 本文运用了_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_的生活态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五)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下蔚的选文,回答1113题。(8分) 【甲】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浊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嚣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宣乎众矣。 【乙】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之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出淤泥币不染() (2)待到山花烂漫时()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13【甲】文用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美好的形象。(4分)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四) 7、阅读爱莲说一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句话(2分)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作者从生长环境、()、()三个方面描写莲花,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生活态度(2分) (3)本文的主旨句是_(1分) 7.(1)a.在污泥里出来没有染上污点,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b.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3)莲花之君子也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 9.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1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推荐打开)爱牡丹。予独爱莲之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舟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可爱者甚蕃()亭亭净植()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文。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3)完成下列各题: 将第一段中所缺的句子填正确。(2分)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2分)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作用是:(3分)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3分) 9(1)多,竖立。(2)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用菊花正衬,用牡丹花反衬,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五) 10.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2分)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2)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2分) (3)理解填空。(4分) 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 本文运用了_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丁作者_的生活态度。 10.(1)多洗涤(2)略(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衬托莲花的高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二、略三、略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四) 9.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12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选文作者是北宋著名哲学家_。(2分) (2)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停顿处。(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画线句子。(2分)_ (4)本文的主旨句是:_(2分) (5)本文的名句是:_(2分) (6)作者在文章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2分) 你最喜爱的花:_ 喜爱的原因是:_ 9(1)周敦颐(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只可以在远处看着,而不可以在近处玩弄。(4)莲,花之君子者也(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略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三) 四、阅读(满分36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2-14题。(6分) 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于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2分) (1)濯清涟而不妖(2)陶后鲜有闻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2分) 14.选出下文中关于爱莲说)的主题评说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表述的是作者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 b.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c.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美好的品行。 d.作者借爱莲表达了自己渴望隐逸、不慕富贵,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12(”濯:洗涤。鲜:少。(各1分) 13.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分) 14.d(2分)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三)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0.爱莲说作者(),本文表达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2分) 七下期末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二、阅读(共45分) (一)阅读下西的选文,回答912题。(7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丽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选文作者是_(朝代)的_。(2分) 10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亭亭净植:_宜乎众矣:_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_ 12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1分) (一)9北宋周敦颐(每空1分) 10竖立当然(每词1分) 11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12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每词o5分)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012题。(6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2分) 可爱者甚蕃陶后鲜有闻 11把下面甸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为什么又写菊和牡丹?(2分) (一)lo多少11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12衬托莲的高洁可爱。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9.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6)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此段文字选自_的爱莲说。(1)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1) 可爱者甚蕃_亭亭净植_ (3)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4)选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2) (5)你学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是与莲有关的?请写出一句。(1)(多写奖励1,本题最多可得2) 9.(1)周敦颐1(2)多;竖立1(3)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1(4)不愿隐逸、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2(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荷才露尖尖角”1(多写奖励1,本题最多可得2) 爱莲说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得很远,(使人觉得)越发清幽,笔挺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它。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宋代大哲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 主要从内容: 通过写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牡丹的富贵,菊花的婉约相比,莲花可谓花中君子者也,作者高度赞誉莲花的气节和品格。 : 作者虽写的是莲花,但他却是借莲花来说做人的道理。“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君子就是道德高尚,品格正直的人。文中说:“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楚怀王时,屈原被怀王理解,被自私的士大夫们排挤,他是孤独的,但屈原爱国爱民的志向矢志不渝,他像莲花-花中之君子者也,将永垂不朽矣! 爱莲说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说”的文体知识2.感情读文,把握文意 3.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正反映衬”的写法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周敦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字茂叔。他在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做太守的时候,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二、课文生字: 蕃()濯()涟()亵()三、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四、重点词语解释: 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3、亭亭净植植:树立。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7、宜乎众矣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五、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2395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loud computing - Best practices for using the cloud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metric model
- 【正版授权】 ISO 2903-2:2025 EN ISO metric trapezoidal screw threads - Tolerances - Part 2: Limits of sizes
- 【正版授权】 ISO 9917-1:2025 EN Dentistry - Water-based cements - Part 1: Acid-base cements
- 【正版授权】 ISO 25110:2025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Interface definition for on-board account us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 【正版授权】 ISO 22002-100:2025 EN Prerequisite programmes on food safety - Part 100: Requirements for the food,feed and packaging supply chain
- GB/T 46003-2025动物油脂羊油
- 北欧知识城电商培训课件
- 校运会面试题及答案
- 氨纶工厂面试题及答案
- 昏迷患者护理试题及答案
- 余华《活着》人物介绍
- 教师法治素养提升专题讲座
- 广西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含答案及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
- 2025年中考冲刺模拟数学(云南卷)(考试版A3)
- DeepSeek+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端到端采购供应链及财务管控业务流程蓝图规划方案
- 2025年征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西红柿移栽和管理》课件
- 《肺癌早期筛查与干预》课件
-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