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班级:考号: 高二历史第一单元检测 2011、9、9第一部分:随堂练习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2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诸子百家考中说:“就全世界观之-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故予又曰孔子为世界大圣人也。”孔子获得“世界大圣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孔子一生历尽坎坷而不气馁的坚强意志B孔子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后世人们的认可 C办学成功使自己的学说得以后继传播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国家强化(09-10学年洛阳期中)3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它反映出来的思想核心是( )礼 B仁 C德 D孝(09-10学年洛阳期中)4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按照才能选拔人才的要求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 C提高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要求 D建立小国寡民社会的要求(09-10学年洛阳期中)5“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天体运行法则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社会发展规律 “天人感应”理论(09-10学年洛阳期中)7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诏。这最有可能是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仁政 B天人感应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09-10学年洛阳质检)8“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传至十代很少有不失去的);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只有废除分封制,社会秩序才能稳定 只有无为而治才能使社会和平安宁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规范 西周统治者腐败无能导致社会动荡不安(09-10学年洛阳期末)9“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战国时期的( )墨家思想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道家思想(09-10学年洛阳期中)10“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 致良知 穷理格物(09-10学年洛阳期中)11“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段材料的作者应该是(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09-10学年洛阳期末)12宋明理学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圣成贤德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认识自然的发展规律为导向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09-10学年洛阳质检)13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到来,“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得只是实践”。下列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明本心格物致知 致良知14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这主要是基于( )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君主专制日益强盛八股取士使得知识分子不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图1(前551-前479) 图2董仲舒(前179-前104)材料 有这样一副对联:山东出的上联是: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对的下联是: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东人以孔子为骄傲,其实孔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所以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去了解儒家文化。(1)图1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2)图2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8分)(3)明清之际的儒学有什么新发展?(5分)(09-10学年洛阳期中)2(16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久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 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张岱年、方可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末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访谈录(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儒家学说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6分)(2) 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8分)(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辩证的看待?(2分)第二部分:走近高考一、选择题(09年安徽)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09山东)2.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到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互利 B仁者爱人 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抱法处势则治,背道去势则乱(10北京)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10天津)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10山东)5.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10浙江)6.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10浙江)7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0上海)8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09年海南)9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 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09年海南卷)10.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这部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10上海)11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09江苏)12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10广东)1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0江苏)14“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11年新课标卷)1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11年北京卷)16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1年天津卷)17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1年福建卷)18.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 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二、非选择题(09年福建高考,有删减)(23分)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检测试题及答案
- 高效协作:夫妻二人合资开设书店的详细合伙合同
- 建设工程项目结算与审计:施工合同履行及结算规范
- 教育机构线下校区扩建2025年教育行业教育培训机构财务分析与投资价值报告
- 离婚夫妻共同债务清算及财产分割补充协议
- 节能减排型办公楼租赁与智能化物业管理合同
- 离婚协议中的子女抚养费用调整与支付方式解析
- 计算机软件许可证协议3篇
- 施工组织设计文档10买卖、租赁合同4篇
- 云域解析故障恢复机制-洞察及研究
- 北京理工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
- 供销社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校外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2025年)解读课件
- 发热护理课件
- 村卫生室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库房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智能城市建设中的能源消耗预测与节能措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