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多台水泵控制系统故障排除.docx_第1页
第3章 多台水泵控制系统故障排除.docx_第2页
第3章 多台水泵控制系统故障排除.docx_第3页
第3章 多台水泵控制系统故障排除.docx_第4页
第3章 多台水泵控制系统故障排除.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多台水泵控制系统故障排除3.1故障描述3.1.1水泵现存的问题一、现场水泵二次控制电路不正确;二、现场水泵不能启动;三、行程开关问题;3.1.2水泵的技术要求首先要看杨程,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一般偏差不超过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使用会更经济。如果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水泵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即便能抽上水来,水量也小得可怜。但反过来,高扬程的水泵用于低扬程时,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图3.1 水泵实物图3.1.3老式水泵控制系统的缺陷1.老式水泵控制比较单一,在控制原理方面智能化较低,智能单台水泵启动或运行,在某些时刻,单台水泵并不能解决实际的抽放水的问题,往往这个时候需要人为的区加电机设备,去人为的投入运行,这样不能达到一个全智能化的目的,而新的水泵控制系统,加了许多其他液位的水泵,和备用水泵。并且有专业的自动检测装置。当液位达到检测值时,二次回路会有一个信号的输入,使二次回路的其他电机的接触器吸合,使其他电机也投入使用。从而解决了实际的抽水问题。并且,老式水泵,在水泵损坏或者二次回路故障的时候,只能等待厂家来进行维修,而在新的控制接线方式,可以使用备用水泵,备用水泵可以短时间的代替原来的工作水泵的工作。从而达到备用的效果。2.老式水泵的安全较低,老式水泵用的是一般接触器由于永磁接触器的吸合原理导致其存在如下天生缺点:a、外界铁磁物、铁质粉尘吸入并粘附在永磁的接触面上造成磁阻增加,保持力下降,使动静触头保持不了正常吸合状态。 b、普通交流接触器是电流控制元件,抗干扰性强,一般感应电干扰不会造成问题。但永磁接触器不行,在吸合状态时电流非常小(0.8mA-1.5mA),即永磁接触器是电压控制元件,抗干扰性能差,控制回路极易受到干扰,微弱的感应也会造成错误判断,致使接触器出现误动作(主要是使接触器无法释放)。事实上,控制回路的感应电压相当大,一般都在几十伏特,高者可达上百伏特。除感应电压外,变频器等谐波源对其的干扰也是不容忽视的。 FS20系列加装延时模块的接触器仍属于电流控制元件,抗干扰性能强,不存在永磁接触器的缺点。而且,FS20系列接触器由施耐德接触器改制而成,保持了进口接触器的优点。其延时模块的寿命在10年之上。 C、长期使用后,铁心容易存在强度较高的剩磁,使接触器的分断不可靠。 在现实应用中,曾发现多起永磁接触器无法断开的案例,其后果也是非常可怕的。 因此,永磁接触器的最大优点是节电功能,但接触器的主要任务是分合所控制的负载线路,当节电与安全可靠的控制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以安全可靠的控制为根本。永磁接触器只是强调了其节电性能,但忽落了其安全性。现在用的都是控制保护开关,控制保护开关是结合了接触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的优点于一身的保护开关,也叫XCPS。XCPS(KB0)系列控制与保护开关有那些优点: a. 配套附件齐全 辅助触头与信号报警触头、分励脱扣器、远距离再扣器、门或抽屉的面板操作机构、控制电路转换模块等,在单一产品上可构成完整的控制与保护单元,实现协调配合的控制与保护功能。 b. 安装灵活 横装、垂直安装、水平安装均不影响使用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紧凑型成套装置中,包括固定式或抽屉式的MCC柜中,特别是XCPS(KB0)12、16、18、32、45在1/4和1/2抽屉中应用,具有分离元器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 安全可靠、防护等级高板前、插入式板后接线的接线端子均具有防触指功能,配备高防护等级外壳后,可适用于民用建筑的潮湿场所、地下室、水泵房、煤矿、港口、船舶、石化等领域,是替代目前的电磁起动器、保护式和组合式起动器的理想产品相对比,XCPS比老式的接触器有更好的保护效果,总的来说可以保护电流过载,短路,欠流,欠压,过压,缺项。可以达到很好的好糊功能。3.2 问题的解决方案3.2.1 控制不正确的电路原理分析一机多地控制电路:当1#控制点需要开泵时,可先合上本点控制开关S12,然后按启动按纽 SB11,则中间继电器K1得电吸合并自锁,其触点K1(3-4)接通,使接触器KM1得电吸合,水泵电动机M启动;K1(5-6)接通,使进水阀 YV1打开,为设备供水。红色信号灯HR1亮,表示水泵电源已接通。而k1的常开触点K1(3-4)闭合,使KM1锁住,以防止其它控制点关泵而使KM1失电释放。假如2#控制点也要用水,则合上开关S2后灯HG2亮(通过已闭合的触点K1(3-4)),表示水泵已被别人启动。这时,只要按SB21,继电器K2得电吸合并自锁,其触点K2(5-6)闭合,使水阀YV2开阀供水,同时使K2的常开触点K2(3-4)闭合使KM1锁住,以防别人关泵造成KM1失电。假如1#控制点不用水时,只要按自己的停止按钮SB12,断开S1,K1失电释放,则1#控制点的灯熄.阀关.水停。在断开S1前,若HG1未熄灭,表示别处尚在用水。这时,由于2#控制点的K2(3-4)仍处于接通状态,因此1#控制点关掉后并不切断2#控制点的供水。这就实现了每个控制点都可以单独开泵,停泵,而当多台设备都正在用水时,每个控制点都能防止别的控制点关泵,形成“自锁”,只有最后一个控制点关掉时,循环泵才会停止。为检修实验方便,泵房装有总控制部分。接触器KM1线圈通过中间继电器K0的常开触点控制而不是KM1的常开触点自锁,否则各控制点使KM吸合后无法关泵。3.2.2水泵不能启动问题分析查看控制保护开关有无正常启动,如果正常启动,则为一次线路问题,如果没有正常启动,则看行程开关有无接通,接通无误的话则从控制保护开关向前检查。图3.1 多台水泵接线原理图3.2.3.行程开关问题及分析由于有些厂家的要求,在要求我们的时候,会要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往往要加上行程开关,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行程开关的问题,水泵往往启动不了,原因是客户在启动水泵的时候,行程开关哪边需要接的消防阀往往没有接,导致二次回路的主线路部分接通不了,在商家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会到现场查看现场实际情况,考虑在行程开关这里进行短接。先让行程开关哪里进行短接。先让水泵启动,用来应急。泵安装规范一般规定:第1条 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第2条 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第3条 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档的规定执行。第4条 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第5条 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档的规定进行。第6条 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0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第7条 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档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定;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第8条 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 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数据进行复检。 第9条 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一、原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二、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三、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档的规定进行预润。四、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冷却、加热、液压、气动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五、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六、盘车应灵活、正常;七、泵起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开启位置:入口阀门:全开;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口阀全闭)。第10条 泵的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试运转正常后进行。第11条 泵的起动和停止应按设备技术档的规定进行。第12条 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附属系统运转应正常,压力、流量、温度和其他要求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二、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三、各静密封部位不应泄漏;四、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五、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高于7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六、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泄漏(每分钟不超过 1020滴);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于10亳升/时(每分钟约3滴);七、原动机的功率或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八、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九、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档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档无规定规定而又需测振动时,可参照V-3.1的规定执行;泵的径向振幅(双向) 表3.1 转速转速(转/分) 375 >375600 >600750 >7501000 >10001500 >15003000 >30006000 >600012000 >12000振幅不应超过(毫米)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0.03 0.04十、其他特殊要求应设备技术档的规定。第13条 试运转结速后,应做好下列工作一、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系统的阀门;二、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路,防止堵塞;三、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四、如长时间停泵泵放置,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设备玷污、锈蚀和损坏。第14条 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第15条 找平应以水平中开面、轴的外伸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等为基准进行测量。第16条 对于非中心支承的原动机如汽轮机或输送高液体的泵(如烟炉给水泵、热油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计及工作状态下轴心线位置的变化。第17条 起动前,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起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不需充满液体。第18条 输送高、低温液体的泵,起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档的规定进行预热或预冷。第19条 离心泵不应在出口阀门全闭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也不应在性能曲线中驼峰处运转。第20条 管道泵和其他直联泵(电动机与泵同轴的泵)的转向点动方法检查。第21条 屏蔽泵的转向应用下述方法检查:泵起动后,如泵的实际关死扬程与性能曲线规定的关死扬程相符,表示转向无误;如相差太大,且确认并非由于泵内(包括屏蔽电机内)气体未排尽而引起,则表示转向有误。第22条 水泵涡轮机组中的涡轮机的安装要求可参照同类型离心泵的规定执行。第23条 水泵涡轮机组试运转时,当涡轮机尚未回收能量前,应确保电动机的电流小于额定值,严防电机超载。第24条 适用于长轴深井水泵和湿式潜水电泵的安装。第25条 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第26条 泵就位前应作下列检查:一、井管内径和不直度应符合泵入井部分外形尺寸的要求;井管内径一般应比泵入井部分的最大外形尺寸大50毫米左右,使泵体在井内能自由上下,并不得损伤潜水电缆;二、井管管口伸出基础相应平面不应小于25毫米;三、井管与基础间应垫放软质隔离层;四、基础中部顶留空的尺寸应满足扬水管与泵座连接的需要;五、井管内应无油泥和污、杂物;六、扬水管应平直,螺纹和法兰端面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七、长轴深井泵尚应作下列检查;1泵的传动轴端面应平整,传动轴在两端支承的情况下,中部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2毫米;螺纹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2轴承支架和橡胶轴承应完好无损,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八、潜水电泵尚应作下列检查:1.法兰上保护电缆的凹槽,不得有毛刺或尖角,并应清理干净;2.电接头应浸入水中6小时,用50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兆欧;3.电机定子绕组在室温水中浸渍48小时后,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应低于40兆欧。第27条 泵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组装泵、扬水管、传动轴时,应在连接件切实紧固后逐步放入井中,严防机件和工具落入井内,潜水电泵的电缆应捆绑在扬水管上;二、螺纹连接的扬水管相互连接时,应加润油,不应填入麻丝、铅油;管子端面应与轴承支架贴合(长轴深井泵)或直接贴合,两管旋入联管器的深度应相等;法兰连接的扬水管,法兰端面间应加垫片;三、泵座与扬水管连接后放在基础上时,若井管略有偏斜,泵座应有相应的偏斜(切勿单纯校正泵座的水平);泵座与基础间的间隙应以楔铁填实。四、长轴深井示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传动轴相互连接时,两轴端面应贴合,两轴旋入联轴节的深度应相等;2电动机与泵座应紧密贴合,其间不得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