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正弦波的设计(QuartusII版).doc_第1页
实验五 正弦波的设计(QuartusII版).doc_第2页
实验五 正弦波的设计(QuartusII版).doc_第3页
实验五 正弦波的设计(QuartusII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五 正弦波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ROM的设计方法2、熟悉D/A转换二实验内容1、设计正弦波发生器三实验步骤1、在E盘建立个人文件夹,如 E:EDADX05SIN_WAVE。2、在QuartusII下用文本方式设计64进制计数器模块,即CNT64,注意按照先建立工程后建立文件的做法进行,且要求将工程置于上述文件夹下面,如下图: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lr是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清零,注意仿真时间=20us。 最后一步一定不能忘记,即创建CNT64在元件库中的符号,即选择File-Create/Update-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3. 在QuartusII下用文本方式设计正弦波数据储存模块,即SIN_ROM,注意按照先建立工程后建立文件的做法进行,且要求将工程置于最开始建立的文件夹下面,如下图: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选择“否”,以后步骤略。波形数据ROM中存有波形发生器的波形数据。64个点构成正弦波波型数据ROM用VHDL实现如下,其中Q是输入端口,D是输出端口,都是整数类型。下面程序需要补充完整。- start - CASE Q IS -选择地址以生成相应数据WHEN 00=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NULL ; -结束选择END CASE;- end - 最后一步一定同样不能忘记,即创建SIN_ROM在元件库中的符号,即选择File-Create/Update-Create Symbol Files for current File4、在QuartusII下用原理图方式设计最终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顶层设计),取名为“SIN_WAVE”。注意按照先建立工程后建立文件的做法进行,且要求将工程置于最开始建立的文件夹下面。原理图连接结果如下图:5、 编译及仿真,仿真时间=20us,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6、芯片选择及引脚锁定 模式选择“模式5”,模式5电路如下图所示:原理图输入/输出端口实验板对应位置引脚号CLRPIO7?CLKCLOCK0126WAV0PIO24?WAV1PIO25?WAV2PIO26?WAV3PIO27?WAV4PIO28?WAV5PIO29?WAV6PIO30?WAV7PIO31?7、下载 在进行下载时,由于要使用D/A转换,则拨码开关6和7均拨向“OFF”,拨码8拨向“ON”,此外系统板左上角的“+/- 12V”电源打开。四、实验报告包含内容如下: 1. 实验名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