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环境分析.doc_第1页
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环境分析.doc_第2页
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环境分析.doc_第3页
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环境分析.doc_第4页
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环境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环境分析城糖建彳殳文章编号1672-7045(2007)10-0113-04摘要:本文主要从产业经济转型,城市形象,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论述抚顺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化工园区建设的机遇,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关键词:化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环境分析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B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区(化工园区)位于抚顺市东部地区,东起石油二厂东山,南至丁家子,西与郎士村相连,北至青年路.该区域距沈阳市中心区约45km,距抚顺市中心区约1Okra,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约50km.规划用地面积为42.77km.,总人口1O.29万人.1化工园区的现状概述规划区现有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该区的东部和北部区域.据刘锦钢不完全统计,规划区内现有石化企业66户,国有企业13户,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59.13亿元,占98%,地方企业53户,销售收入3.26亿元,只占2%;规模以上企业23户,销售收入161.8亿元,其中抚顺石化公司和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石化两公司)所属企业(不含合资企业)6户,销售收入153.4亿元,占94.5%,地方企业8.99亿元,只占5.5%.在区内的石化企业中,民营,股份,合资企业39户,占59%,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在地方的53户企业中还有2o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其中民营企业12户.在抚顺东部地区的石化企业中,抚顺石化两公司的GDP25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而区属石化企业虽然多达6O多户,但正常生产只有26户,GDP只有5000多万元,实现利税只有2000多万元,与该市拥有大石化为依托的析条件很不相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化工园区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地方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传统产业逐渐萎缩,致使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社会失业人员大幅增加.虽然近几年抚顺石油化工产业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但也存在优势产品不强和对地方经济带动有限的不足之处.因此,通过化工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地方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2.1实现产业经济转型,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2o世纪5o年代,抚顺工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煤炭工业为主导,以石油加工,电力,冶金,机械等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成为当时全国主要的能Jl.广顺辐建设源,原材料基地,曾有煤都之称响誉国内外.6O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抚顺石油加工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石油加工工业重要的基地之一.8O年代中期,针对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问题,抚顺市提出了立足资源和技术的优势,走深加工,综合利用的路子,确立了石油加工业为主导地位.经过5O多年的发展,抚顺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以冶金,电力,煤炭,机械为骨干的重化工工业体系,产品除供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在成功完成了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两次大发展之后,目前抚顺经济已进入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的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以加工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建设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来完成激活传统产业存量,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增量,实现以高制胜,从而带动抚顺经济的跨跃式发展,更好地推进抚顺市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带动抚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树立城市新形象,扩大招商引资抚顺市曾经是一个以煤为主的城市,石化工业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其作为原材料城市的形象.这一格局和形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着抚顺市对外经济交流,制约着自身的经济发展.抚顺作为老工业城市,已成为国内重要大型的石化基地之一,但要想尽快地适应参与国际国内经济竞争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重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新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按照石油化工产业向集约化,园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通过园区建设,有效利用资源,能源,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建设高效,节能,无污染的现代化,示范性的石油和化学生态工业开发区,从总体上有利于树立抚顺市的新形象,扩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与城市间的经济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城市的整体实力.2.3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就地深Nr从抚顺市产业结构看,资源日渐枯竭,部分地方企业停产,下岗人员较多,再就业压力沉重,而以石油炼制为基础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成为主体产业,其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6O%,地位与优势十分突出,许多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甚至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进一步推进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的发展,将对抚顺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作为抚顺市的主体产业,目前产业结构并不完全合理,现有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及结构效益较低.当前抚顺石化工业仍以抚顺石化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地方企业和民营经济所占份额很小,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的建设将为其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即依托大炼油和大乙烯,在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石油化工产业的同时,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本,显着提高地方企业在石化下游产业中的比重,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和企业结构,将优势资源就地转化为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通过园区建设推进上下游一起发展,最大限度地,最快地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和谐.2.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目前辽宁省以沈阳为中心1501n半径范围内形成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包括鞍山,抚顺,辽阳,本溪,丹东,营口,铁岭等8个城市构成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大的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各城市间经济互补性较强,是中国未来极具潜力的区域经济体,消费人口达2400万.因此,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区域特色的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将带动与石化工业相关的加工制造业,综合贸易及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推动沈阳经济口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抚顺市的经济实力,有效地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是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3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3.1发展机遇3.I.I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计划管理,财政,税收,金融,引进外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及教育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这为抚顺提供了发展良机.3.1.2抚顺石化基地建设提供了战略发展机遇抚顺市的石化工业将围绕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的发展而发展.抚顺石化公司十一五期间将投资约200亿元建成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的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和具有世界级规模的石蜡,合成洗涤剂原料及合成树脂等产业特色鲜明的产品基地.按照目前发展计划,大乙烯投产后地区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大幅上升,产品的品种和档次可以满足多种加工需求,地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塑料和橡胶后加工业,同时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抚顺石化公司每年提供一定量的丙烯,碳五及碳九等其它资源,这为抚顺市配套企业和石化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化工园区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基础.3.1.3化工集聚化发展已成必然,化工园区建设是手段以乙烯为代表的重化工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大宗原料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和加工深度化是世界乙烯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石化工业基地化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乙烯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很多联产品和副产品,随着加工深度的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在二次产业城携圣役中提供的利润和税收较多.因此,世界发达国家石化工业都在迅速地调整产业结构,借助化工园区这个平台,吸纳社会各方投资,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即大幅度地提高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在整个石化工业中所占的比例,并且园区化还能够实现化工过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综合利用,通过公用工程集中配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三废的集中处理,又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有利于环境保护.3.1.4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又一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把环渤海经济口建设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石化工业将是其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抚顺高新区化工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机遇.3.1.5我国主要石化产品自给率较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石化工业的支持,石化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有效地推动农业,机械,建筑及轻纺等相关部门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石化工业发展比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这是目前主要石化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重要原因,如2005年乙烯的国内市场满足率约38%(折合乙烯当量),合成树脂满足率约56%,合成橡胶满足率约60%,精细化工产品的国内满足率更低,许多产品国内仍有空白.基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国民经济各领域对各种化学品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情况,预计未来1o年化工产品的市场规模总体上仍会以6%一8%的速度增长,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1o年,中国石化工业在以乙烯为龙头的带动下将快速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原料等产品产量将大幅增加.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带动下,电子信息,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将为我国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5年,主要石化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国内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2优势条件3.2.1抚顺市产业基础优势为园区建设奠定了基础抚顺市石化工业在乙烯,合成树脂,石蜡,烷基苯和洗涤剂等行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石蜡和烷基苯系列产品在国内独具特色,并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随着大.JID.墨固国团_;CitiesandTownsConstructioninGuangxii尸移城糖建设型石化基地的建设,抚顺发展化工和精细化工的要素密集度更高,完全具备进一步扩张的条件.该地区在石蜡,烷基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多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居于或将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些特色和优势为化工园区建设预设了良好的起点.3.2.2抚顺市周边石化工业较发达,为化工园区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按照辽宁省产业整体发展规划,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七城市群(沈阳,鞍山,本溪,营口,铁岭,辽阳和抚顺)将根据各自的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优化区域一体化的资源配置,发展各有侧重.其中,抚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及深加工产业.因此,在辽宁省有关石化产业布局政策的指导下,辽宁省发达的石化工业将为抚顺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建设奠定广泛的原料基础,同时也将为化工园区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3.2.3园区地域优势相对明显园区位于抚顺市东部地区,紧邻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厂,北有大庆油田,南临辽河,胜利和渤海油田,规划中的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东北线也临近抚顺,并且抚顺市东邻吉林省,西连沈阳市,南接本溪市,北面与铁岭市相邻,周边地区工业非常发达.抚顺市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通讯设施先进,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距沈阳桃仙机场50kin.抚顺市与沈阳相距仅45kin并有沈抚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而沈阳市又是联系东北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运输十分便利.企业产品不仅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向全国各地销售,还可以通过大连港和鲅鱼圈港下海,具有陆路海运的双重优势,地域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3.2.4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强大的化工生产和管理人才队伍在发展化工与精细化工方面,抚顺已形成由国家,省,市,企业所属教学与科研院所组成的人才,技术体系,将为化工园区的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保证.其中,国家级石油化工技术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承担各种炼油催化剂及加氢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应用基础研究,工艺及成套技术开发等石油化工领域确立了全国领先地位,不断推出研究成果;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作为石油化工专业教学单位,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与多家大型石化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关系,每年为社会输送数千名石化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专业人才.从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来看,中国石油抚顺石化两大公司具有1o多年的化工生产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石化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业务精英和专家团队,他们是该地区化工行业继续发展并得以壮大的财富,依托这样一支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队伍,可以大幅提高化工业务的竞争优势.另外,抚顺工矿企业萎缩,造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等待就业,并且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为化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3.3不利因素3.3.1没有掌控原料资源资源依赖于外部,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抚顺市发展石化行业主要依托抚顺石化两公司,但这两个公司的主要原料资源掌握在中国石油的手中,由公司综合平衡,统一调配,抚顺市没有掌控油气资源和产品的调配权,其发展化工及精细化工需要的主要原料来源及数量将成为制约瓶颈之一.3.3.2环境保护日趋严格,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化学工业是环境污染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