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下的泡桐树(2005.doc_第1页
前人栽下的泡桐树(2005.doc_第2页
前人栽下的泡桐树(2005.doc_第3页
前人栽下的泡桐树(200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人栽下的泡桐树(2005.4.13)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3日 16:37) 在河南兰考,有一棵特殊的树,这棵树叫焦桐。人们所说的焦桐并不是桐树的新品种,它原本是为了纪念一个人。 兰考县工业局局长 代鑫桥:“这棵树是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治理风沙 盐碱 内涝三害时,他亲手栽下的一棵泡桐,如今,我们称它为焦桐。现在的兰考,桐树种植面积已达到26万多亩,但是现在的泡桐树不再是治理风沙 盐碱其它的作用了。” 20世纪80年代,焦裕禄书记当年领导全县干群种下的泡桐成材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兰考人在泡桐板材加工上做起了文章,兰考出现了三家大型泡桐加工企业,专给日本的家具厂商提供板材。 然而,这种好光景到了2000年就不再属于兰考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配额制取消,出口贸易不再是一些大企业的专利。 一时间,低成本低价格的个体加工户遍地开花,行业内硝烟四起。 个体加工户:“大概有3000多家。” 记者:“这么多啊。” 个体加工户:“多得很,竞争也很强。” 因为竞争,小厂家竞相将板材廉价地出口到国外。 个体加工户:“以前我们办板材厂都是各自为战。” 王其命是桐木加工企业的老板,2000年前后,他感觉经营板材越来越困难。 桐木加工公司总经理 王其命:“到2000年时,加工桐木拼板的很多,山东鲁西南和河南这一块,大概有1000家,全部出口到日本,竞争非常激烈。” 板材加工公司经理 王胜林:“今年跌200元,明年又跌200元,特别前年,一次跌500多元。” 板材加工公司经理 周留柱:“1994年,同样的板子,1立方米600到700美金,2001年只能卖到200到300美金,大一点的工厂无法维持。” 3000个厂子同时生产板材,表面看来农民致富经济繁荣了,背后却危机四伏。 兰考县工业局局长 代鑫桥:“我们大量的板材,包括桐木原材料,利润整个给外国人拿走了,我们本国并没有得到利润,实际上对我们的农民致富这一块,对我们的桐木种植这一块,由于收购价格低,收购这一块价格也压了,原材料也压了,农民相应就减少了收入。” 此时,大型加工企业别无选择地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王其命长年给日本家具厂商供应板材,他率先从中看出了商机。 王其命:“日本木材加工和家具行业,现在是急剧地走下坡路,因为他们的劳动力太贵了,在他们那个地方,一个劳动力1个月工资1万多人民币,当然 他们的消费也高,所以他们生产成本就高,他们没有竞争力。” 看准了日本企业的弱点后,王其命决定转型与日方进行另一种合作。一方面他可以利用日本的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他也深知兰考大量的桐木原材和劳动力,对日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日本客商 津隈重信:“以前我们是自己加工家具,但人工费太高,后来我们就跟他们合作,利用他们的劳动力,我们进行技术指导。 ” 2001年,王其命开始以中日合资的方式经营,生产他们需要的家具。 王其命:“桐木家具不变形,花纹好看,也不生虫。日本人从文化传统上把泡桐树视为吉祥木。再富的家庭,如果没有泡桐的装饰和家具,不算富裕,不吉祥。 ” 日本客商 津隈重信:“现在年交易额大概在200万到300万美金。” 除了家具,他们生产的另一种桐木制品一时间也风靡日本。 记者:“你们这儿生产有好多棺木,这也是出口的吗?” 王其命:“是啊,我们生产的这种棺木,是公司的一种主要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棺木分布棺和木棺,咱们看的这是木棺。全日本大约一年需要120万套,我们公司生产的就占10万套。” 在王其命的企业突出重围之时,也有人在产品的品种上寻求突破,将桐木加工成了家具以外的东西。戴宝民家以前是上海民族乐器厂的供货商,在给对方送货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戴宝民:“后来有一次我爸去送货,到工厂供销部,看到有人在买古筝,当时一台古筝是400多元钱,我们供应一套板材也就20几元钱,我们还要千里迢迢运到上海,才能挣几元钱的利润。后来我爸想,这个东西如果我们能做的话,不就挣大钱了吗?” 赚钱的想法是挺好,可做这种高雅的乐器,毕竟不同于做家具,当地人连见都少见,更别说做了。戴宝民的父亲就跑到上海乐器厂以高薪挖来了师傅传授技艺。一下子打破了上海、江苏等地民族乐器厂的垄断局面。 工人:“以前不会,是跟上海师傅学的。” 乐器做出来了,不仅工艺和音色都不比上海那边的差,而且在材料上,还占据了先天优势。 公司业务经理:“因为这个泡桐木材疏松,上面的年轮非常清晰,顺直,木材疏松,共振性就好,所以要用泡桐做面板,共振好的话它音色就好。” 用兰考优质桐木做的乐器,投放市场后却令戴宝民父子大失所望。 戴宝民:“当时做出产品后,我父亲背着去卖,人家说,兰考的东西,人家看都不看。” 戴宝民父子就将乐器带到上海、北京等地请一些民乐专家试音,鉴定质量。得到肯定之后,借助“名人效应”,兰考生产的乐器打开了市场。 戴宝民:“它在市场上的售价,声音好的话可以卖到1万多元,像这款琴在市场上也要卖到七八千元,要是单单卖这个泡桐板,那就价格很低了。” 像这样生产家具和乐器的大小企业,在兰考地区异军突起,一下子发展到100多家。以前的一些板材加工户也纷纷转变思路。 周建国以前是专给山东供应板材的个体户,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家具加工企业的供货商。 个体加工户 周建国:“我最起码不往外面跑销售了,在家踏踏实实干,费用也减少了,给我们的价格也不低。” 个体加工户 王二朝:“我们靠他们出口,我们各家加工半成品,他们再搞深加工,以便我们好交货。” 兰考县工业局局长 代鑫桥:“大的企业搞深加工,搞深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