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图解.doc_第1页
巴拿马运河图解.doc_第2页
巴拿马运河图解.doc_第3页
巴拿马运河图解.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拿馬運河為何有船閘?我學生時,很困惑:巴拿馬運河有船閘,蘇伊士運河卻沒有?同學都說:蘇伊士運河兩端沒有水位差,巴拿馬運河則是太平洋端水位較高,所以需要有船閘。我再問:地球上所有海洋都是互通的,為什麼還會出現水位差?同學們語塞了,當時無資料可查,答案始終是個謎。(大西洋端的加通閘(Gatun Locks)。為三段式船閘,遠方為加通湖)【認知差很多】多年後,我才知蘇伊士運河兩端其實也有25公分水位差,巴拿馬運河則有50公分。高潮時兩端水位差,蘇伊士運河僅2米,巴拿馬運河則高達5、6米。巴拿馬運河,長度僅是蘇伊士運河的一半,高潮時兩端水位差卻大很多,水位差產生的流速衝擊會影響航行安全,所以航道需用船閘升降,以保障船隻航行。【相關數據】巴拿馬運河,北接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南接太平洋,地處巴拿馬地峽最狹窄段,全長81.3公里,寬150至304米,水深13.5至26.5米。由於運河有38公里在海拔26米的加通湖(Gatun Lake,如下圖)中,加通湖的兩端各有設船閘,以便船隻從低水位上升到高水位。巴拿馬運河平面、剖面圖。淺綠圈,是三組船閘(Gatun閘、Pedro Miguel閘、Miraflores閘)的位置【雷賽布的失算】巴拿馬運河,始建於1880年1月1日。法國人斐迪南德雷賽布(Ferdinand de Lesseps,如上圖),1869年成功建造蘇伊士運河,名利雙收之餘,1879年成立了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以74歲高齡擔任總經理,準備再大幹一場。比照蘇伊士運河興建方式,直接鑿穿巴拿馬地峽。斐迪南低估了工程的難度,開挖量遠超過預期;而且,該地區屬於熱帶叢林氣候,天氣潮濕悶熱,多暴雨洪水,不利工程進行;加上瘧疾、黃熱病肆虐,導致二萬工人死亡。1889年,運河公司最後破產停工。【直接鑿穿 船閘抬高水位】1904年,美國買下運河公司的資產,接續興建。首先大舉撲滅蚊子,使瘧疾、黃熱病疫情得到控制。1906年,史蒂文斯(John Frank Stevens,如右圖)接任第二任總工程師,他在任僅兩年,但對於運河興建貢獻卓著。他鑑於法國直接鑿穿巴拿馬地峽的方案問題重重,決定改為多組船閘抬高水位的方案;也由於他是鐵路工程師出身,有效地改善施工鐵路系統,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使開挖的土方迅速運走,工程因此取得很大進展。儘管後來改採船閘抬高水位的方案,減少了開挖量,整個工程的土方量,竟然還是高達法國原先估計的三倍半!(施工鐵路系統。同時鋪設了五、六線,運輸效率大增)【水位差高的原因】巴拿馬運河兩端水位差,之所以比蘇伊士運兩端水位差高很多,主要原因是:太平洋端的雨量十分充沛,太平洋端的鹽分濃度因此低於大西洋端,海水密度變小,相對體積變較大,因此海平面產生了水位差。太平洋端的信風對升高水位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大西洋端,圭亞那洋流沿著巴拿馬北側海域,向西流向墨西哥灣。因這股海流產生的水位傾斜,使巴拿馬運河大西洋端沿岸水域的水位降低了。(2005年,美國布希總統夫婦,由巴拿馬總統夫婦陪同,參觀Miraflores閘的控制中心)圖左,為太平洋端新建的三段式船閘,巴拿馬運河擴建計劃,於2006年動工,在運河南北兩端各新建一個大型船隻專用的船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