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分50分 不定项选择题 2*10 问答题 5*5 绘图题 2.5*2一、触角类型1、线状(丝状)触角:触角细长,各节呈圆筒形,除柄节、梗节稍大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变细。如蝗虫、蝽象及一些蛾类等。天牛、蝼蛄(待核实)2、念珠状触角:鞭节由近似圆珠形的小节组成,大小一致,状如串珠。如白蚁、褐蛉等。、3、锯齿状触角:鞭节各亚节鞭节各节端部的一角向外突出,形如锯条。如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4、栉齿状触角:鞭节各亚节向一边突出很长,形如梳子。如雄性绿豆象等。5、双栉齿状(羽状)触角:鞭节各亚节向两边突出成细枝状,状如羽毛。如雄性蚕蛾、毒蛾等。6、棒状(球杆状)触角:触角细长,基部若干节细长,近端部数节逐渐膨大。如蝶类、蚁蛉等。7、锤状触角:鞭节端部数节突然膨大,形状如锤。如瓢虫、郭公虫等。8、鳃叶状触角:端部数节扩大成片状,可以开合,状似鱼鳃。为鞘翅目金龟子类所特有。9、膝状(肘状)触角: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成肘状或膝状弯曲。例蜜蜂、小蜂等。10、环毛状触角:除基部两节外,每节环生一圈细毛,近基部的毛较长。如雄性的蚊、摇蚊等。11、刚毛状触角:短小如刚毛,基部的一、二节较大,其余的节突然缩小,细似刚毛。例如蜻蜓、蝉和飞虱等。12、具芒状触角:触角短,鞭节仅一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根刚毛状或芒状构造,称为触角芒。触角芒有的光滑,有的具毛或呈羽状。为双翅目蝇类所特有。触角的类型是鉴定昆虫的重要依据。例如白蚁的触角是念珠状,金龟子的触角是鳃叶状,蝶类的触角是棒状,蛾类的触角有丝状、羽状等。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叩头虫具有梳状或锯齿状触角小地老虎(成虫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蛾类的触角有丝状、羽状(老师最后一节课上说的是丝状)金龟子的幼虫蛴螬二、口器的类型1、咀嚼式口器:最原始的口器类型,适合取食固体食物。由上唇、下唇、舌各1片,上颚、下颚各2个组成。上颚极为坚硬,适于咀嚼;下颚和下唇各生有2条具有触觉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蟋蟀、天牛、蝼蛄、金龟子等的口器。2、虹吸式口器为鳞翅目成虫(除少数原始蛾类外)所特有,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弯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蝶和蛾所特有3、刺吸式口器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的昆虫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体内又能吸食寄主体液的口器,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属于刺吸式。蚊子、蝉、蚜虫4、舐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家蝇的口器是其典型代表。5、刮吸式口器见于双翅目蝇类幼虫中。此类口器十分退化,外观仅见一对口钩。蝇蛆6、捕吸式口器为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一对刺吸构造,因而又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7、锉吸式口器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各部分的不对称性是其显著的特点。8、嚼吸式口器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功能,为蜜蜂所特有。老师最后一节课所列举实例:咀嚼、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翘翅目(咀嚼)(瓢虫、天牛、叶蝉、金龟子);刺吸式、同翅目(蚜虫、蚧壳虫、飞虱、蝉)、半翅目(蝽象);缨翅目(锉吸式)(蓟马);虹吸式(鳞翅目(蝶、蛾);蜂类口器有差别三、胸足1、开掘足:蝼蛄的前足。粗而大,胫节膨大,其端部具4齿,跗节短阔呈铲状,便于掘土。2、跳跃足:如蝗虫、跳甲、跳蚤等的后足,腿节特别发达,便于跳跃,胫节细长,末端有坚硬的距。3、步行足:是常见的一类胸足,其基节较大,其他各节细长。如步甲、虎甲、蜚蠊3对足。4、捕捉足:基节特别长大,腿节的腹面有一条槽,槽边缘有两排刺,胫节的腹面也有一排刺,胫节弯曲时,与腿节相合,如折刀,便于捕捉。螳螂的前足。5、游泳足:如龙虱的中、后足,各节变扁而阔,胫节及跗节生有长毛,适于游泳。如龙虱。 6、抱握足:如雄龙虱前足,其跗节特别膨大,上有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用以挟持雌虫。7、攀缘足:其胫节末端有突出的齿与跗节和弯曲的爪合抱,能握持动物毛发有利于寄生。体虱和猪虱的足。8、携粉足:蜜蜂的后足,第一跗节特别大,内侧有数列整齐的刚毛称花粉刷,胫节宽扁,外缘有密集的长刚毛,形成一花粉篮,能把全身粘来的花粉收集成团状携带回巢。老师列举实例:螳螂-捕捉足;蝗虫、蟋蟀-跳跃足;蜜蜂-携粉足;龙虱游泳足四、翅1、膜翅,膜质,薄而透明,如蜻蜓、草蛉、蜂类的前后翅,蝗虫、甲虫、蝽类的后翅。2、毛翅,膜质,翅面被毛,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毛翅目昆虫的翅。3、缨翅,膜质透明,翅脉退化,翅源具缨状长毛。如蓟马的翅。4、鳞翅,膜质,翅面被鳞片,多不透明。蝶和蛾的翅。5、鞘翅,全部骨化前或角质,坚硬,如鞘翅目昆虫的前翅。6、半鞘翅 ,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的前翅。7、棒翅(平衡棒),呈棍棒状,能栖感觉和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昆虫与雄蚧的后翅,捻翅目昆虫的前翅。8、覆翅,革质,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蝗虫和叶蝉类的前翅。9、半覆翅 臀前区革质,其余部分膜质。如大部分竹节虫的前翅。直翅目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成扇状折叠,口器咀嚼式,不完全变态。蝗科、蝼虫科、蟋蟀科、螽斯科同翅目(多项选择题)口器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近革质,有翅或无翅,不完全变态。叶蝉科、飞虱科、蚜科。蚜虫、蚧壳虫、飞虱、蝉、粉虱鳞翅目鳞翅目包括蛾、蝶两类昆虫鞘翅目体躯坚硬,前翅鞘质,静止时覆盖于身体背面,口器咀嚼式,前胸发达,完全变态。通称“甲虫”。步甲科、虎甲科、金龟甲科、叶甲科、瓢甲科、芫菁科半翅目口器刺吸式,前翅基部增厚为革质,端部为膜质。此类昆虫俗称蝽或椿象膜翅目翅膜质二对,前翅常较后翅为大,脉少,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完全变态。包括蜂类和蚂蚁双翅目口器刺吸式、刮吸式或舐吸式,仅具一对膜质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完全变态。缨蚊科、食虫虻科、食蚜蝇科。包括蚊、蠓、蚋、虻、蝇等缨翅目蓟马科五、内部构造(考试范围相对较少),只要能知道是属于哪个系统就行,不必深究1、消化系统:消化道:前肠(咽喉、食道、嗉囔 、前胃),中肠 ,后肠(回肠、结肠和直肠)。2、循环系统:背血管3、呼吸系统:气管、气门4、排泄器官:马氏管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5、生殖系统: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6、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腹神经索)7、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器官和外激素腺体消化器官消化道,中枢神经神紧缩,血液循环背血管六、生物学特性变态类型有有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此来自百度,待核实)。1、不完全变态(没有蛹期)特点:卵幼虫成虫;翅在幼期虫态的体外;成虫的特征随幼期虫态的生长逐步显现。1.1 渐变态成虫与幼虫不仅在外部形态,而且在生活习性上也很相似。幼虫又称“若虫”,如蝗虫、蟋蟀、蝽象、叶蝉、蝉等。1.2 半变态幼虫水生,成虫陆生,以至于幼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都差别很大。幼虫又称“稚虫”,如蜻蜓。1.3 过渐变态在幼虫期有一个类似于 蛹的不食不动的称为拟蛹阶段,是不完全变态向完全变态过渡的一种变态。如蚧壳虫、蓟马、粉虱。(二)全变态特点: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不仅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尚很不相同,而且食性和生活习性上也差异很大。如金龟子、天牛、瓢虫、蝶、蛾、蜂、蚂蚁等。1、复变态: 在全变态昆虫中,幼虫各龄间形态、生活方式等明显不同。如鞘翅目的芫菁科等。老师说:掌握变态类型,各目的变态类型,什么目有什么昆虫蜻蜓、蓟马、蚧壳虫、粉虱、玉米螟、小地老虎七、幼虫类型(1)原足型幼虫:象发育不完全的胚胎,腹部尚未分节,胸足等附肢只是简单的突起。(2)多足型幼虫:既有胸足又有腹足的幼虫。(3)寡足型幼虫:只有3对胸足,没有腹足的幼虫。(4)无足型幼虫:既无胸足又无腹足的幼虫。多足、寡足、无足八、蛹的类型离蛹(Exarate pupa):足等附肢游离悬垂于蛹体,可以活动,腹部也可以活动。被蛹(Object pupa):足等附肢紧贴蛹体,不能活动。围蛹(Coarctte pupa):蛹体本身是离蛹,但被幼虫最后蜕下的皮所做成的蛹壳包被着。*九、四个不同虫态时期的生命活动特点(卵、幼虫、蛹、成虫)卵:卵是个体发育的第1个虫态,又是一个表面不活动的虫态。幼虫期的生命活动特点:大量取食和以惊人的速率增大体积,为发育成性成熟的、能生殖的成虫创造条件。对有些昆虫而言,幼虫期甚至是一生中唯一的取食时期。因此幼虫期是大多数害虫的为害虫期,也是防治的重点虫期。此外,低龄幼虫和刚脱皮的幼虫,体壁薄,抗药力差,药剂易于侵入,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期。蛹期的特点:外表上不取食、不活动,一般不作主动移动的一个虫态,但是内部却进行着剧烈的旧的组织器官解离,新的组织器官形成的生命活动。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特点:成虫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生命的中心任务是交配和产卵。十、掌握虫龄、世代划分(课件有图)的概念,数据类型的选择题虫龄:幼虫的大小或生长进程称为虫龄。虫龄以蜕皮次数作为指标,虫龄脱皮次数1。龄期:相邻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称为龄期(天)。昆虫的世代:一个新幼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能繁殖后代时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世代划分的标准:越冬后出现的虫态为越冬代,由越冬代成虫产下的卵为第一代卵,以此类推。昆虫的年生活史:昆虫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昆虫年生活史包括昆虫的越夏、越冬虫态、世代数、生活习性和栖息场所。 十一、不同科目昆虫的口器(取食)与生物防治(资料未收集)天敌昆虫的繁殖与释放 赤眼蜂 鳞翅目幼虫 肿腿峰天牛生态防治措施、原理:1、频振杀虫: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将光波设置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2、黄板:利用害虫对某些特殊化学气味和特定颜色的趋性达到诱捕和杀死害虫。黄板表面涂有一薄层胶粘剂,黄色背景起到引诱害虫的作用,害虫飞向黄板后,被胶粘剂牢牢粘住,起到捕捉和杀灭害虫的作用。3、性诱剂:将有机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简称性诱剂)用释放器释放到田间,通过干扰雌雄交配,减少受精卵数量,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十二、各论:小地老虎不同虫龄的防治方法(小地老虎,鳞翅目夜蛾科)防治技术:黑光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 叶面喷药法(低龄幼虫)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5%抑太宝乳油。 毒饵法(高龄幼虫) 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拌鲜草。性诱剂应用 一般掌握在成虫始盛期开始,利用每枚含70微克性信息素的小地老虎人工合成性诱剂(江苏省金坛激素研究所生产),按8个/hm2诱捕器计,把制作好的诱捕器用三角架支撑在田间,距地面约1米高。一般10 d更换一次诱芯。十三、绘图题(差两个)脉序(不知是原始还是什么目)、胸足(蝗虫)、胡蜂触角、玉米螟和桃柱螟幼虫十四、昆虫分类:1、白蚁与蚂蚁的区别?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变态昆虫,白蚁体软而小,通常长而圆,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头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动。触角念珠状,腹基粗壮,前后翅等长;蚂蚁:属于较高级的全变态昆虫,蚂蚁触角膝状,腹基瘦细,前翅大于后翅。2、蚜虫、螨、蚧壳虫的区别? 蚜:体小而柔软,触角丝状,翅膜质,前翅有翅痣。腹部第6或第7节背面两侧有一对腹管,腹末突出呈尾片。螨:头胸和腹通常是一整块,分节不明显,躯体前端有突出的口器。腹部有足四对。蚧壳虫:同翅目,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体外被有蜡质蚧壳。3、叶蝉与飞虱?都是同翅目的。叶蝉:头部宽圆,触角刚毛状于两复眼间,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后足胫节密生两列刺。飞虱:头部窄于胸,触角锥状,于两复眼之下,前翅膜质,后足胫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新疆伊犁州奎屯一中 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家电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 家电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细则
- 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2.2.1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教学课件)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模拟卷二(苏教版)答案解析
-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英语试题
- 保安手册掌握要点课件
- 机关薪酬方案(3篇)
- 浙江宁波市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科技孵化器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文字版)
- 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课件 6.2 RPA银企对账机器人
- 粮油食材配送投标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Unit3Timeschange!Developingidea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年辽宁中考语文复习专项训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重点实验知识总结
- 低空经济:应急救援的新力量
- 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正式版)
- NBT《核动力厂场内应急设施设计规范》
- 老年晚期肺癌内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