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饲料的使用.doc_第1页
浓缩饲料的使用.doc_第2页
浓缩饲料的使用.doc_第3页
浓缩饲料的使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浓缩饲料的使用摘要:浓缩饲料有诸多优点,很适合一些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地区,如山区多,交通不便,缺乏蛋白原料和种类繁多的添加剂,而比较富有谷实及其加工副产物和青、粗饲料的地方。我国多数农村经济尚不富裕,因而,浓缩饲料正在成为广大农村养殖业的迫切需要。所以,发展浓缩饲料,正确地生产和使用浓缩饲料,就是饲料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全体饲料工作者应该认真对待的科学和实际问题。关键词:浓缩饲料 蛋白质 使用 使用误区一、 什么是浓缩料又称为蛋白质补充饲料, 是由蛋白质饲料(鱼粉、豆饼等)、矿物质饲料(骨粉石粉等) 及添加剂预混料配制而成的配合饲料半成品。 再掺入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 就成为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30%50%之间)、营养成分全面、使用方便等优点。一般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为20%40%。用浓缩饲料配制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农户养殖和小型农场。二、 浓缩料的选购与使用1、选好厂家和品牌要选购信誉高、质量好的厂家的产品。购买时要货比三家,确保质优价廉。同时,还要索要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作为投诉和索赔的凭证和依据。2、根据饲养的畜禽品种购买相应的浓缩饲料。不同品种的畜禽所使用的浓缩饲料的配方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品种选购相应的浓缩饲料。不同畜禽品种的浓缩饲料不要通用。如果通用,要么饲养效益会降低,要么饲养成本要提高。3、正确配置复混料。应该严格按照浓缩饲料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比例进行配混,不可随意改动配混比例,添加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饲喂效果,降低饲养效益。4、避免重复使用添加剂。浓缩饲料中均添加了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防病保健添加剂。因此,使用时不需要再添加添加剂。否则,不但提高了饲料成本,而且还会造成营养失衡,甚至引起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5、勤购少买保管好。这点对养殖户非常重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饲养实践中,有些养殖户只图省事方便而不顾保质期和自己的贮存保管条件,一买几袋,致使浓缩饲料因保管不好而降效或失效,枉花钱不说,还无端地延长了饲养周期。浓缩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其保质期均较短。因此,购买饲料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贮藏保管条件,尽量不要一次购买过多,最好勤购少买,这样可以保证浓缩饲料的品质,防止因保管不当造成浓缩饲料降效或失效。三、计算方法近几年来,我国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浓缩饲料推广应用日趋广泛,对养禽业的发展和科学饲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推广使用浓缩饲料不仅可以减少农村中能量饲料的重复运输,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弥补当前农村养禽户的蛋白质饲料短缺问题然而养禽户在使用浓缩饲料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就合理使用浓缩饲料饲养家禽的正确方法以及配比的简易实。一要注意对浓缩饲料的选择目,我国生产浓缩饲料的厂家很多,品种不少,质量也有差别,有的甚至是不合格的伪劣产品,因此,一定要选购产品质量可靠的厂家生产的浓缩饲料,同时应根据家禽的不同种类、品种、用途等选购相应的产品,不能把猪用的浓缩饲料用于家禽,也不能把肉禽的浓缩饲料用于蛋禽。根据国家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凡质量可靠的合格浓缩饲料,一是要有产品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饲用对象产品登记号或批准文号、主要饲料原料类别营养成分保证值 (通常要求蛋白质含量 30%以上,水分含量 13%以下,粗纤维 8%以下粗脂肪 2%以上,还有钙、磷含量指标)、用法与用量、净重、生产年月日、厂名和厂址。二是要有产品说明书。内容包括推荐饲喂方法、预计饲养效果、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三是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必须加盖检定人员印章和检验日期,四是要有注册商标,并应标志在产品标签、说明书和外包装上。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能选购到合格的产品,才不会上当受骗。此外,一次购买的数量不宜过多,以保证其新鲜度和适口性。二、浓缩饲料不能直接饲喂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再与一定比例的能量饲料配合,即成为营养基本平衡的配合饲料。家禽用浓缩饲料,一般粗蛋白质在30%以上,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家禽需要量的两倍以上,因此不能直接饲喂,而必须按一定比例与能量饲料相互配合才可饲喂,才能发挥浓缩饲料的真正效果和作用。配合时不需要再添加任何添加剂。饲喂时要与粉碎的能量饲料搅拌均匀,采用生干粉投喂,并供足清洁的饮水。三、浓缩饲料与饲料原料配比计算方法浓缩饲料与养禽户自产的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一定要合理,才能达到配合后的饲料营养平衡。通常在浓饲料产品说明书中,也推荐有与常用饲料原料配合的比例,可以参照使用。但往往所推荐的常用饲料原料与养禽户自产饲料原料不相符,这就需要自己计算配合比例,因此掌握配比的计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通常都采用简单而易掌握的对角线法。现以产蛋率 65%-80%的产蛋鸡为例,说明这种计算方法。第一步:确定配合饲料营养水平。查鸡的饲养标准,得知产蛋率 65%80%的产蛋鸡营养需要为:代谢能 11.50兆焦耳 /千克饲料,粗蛋白质为 15%。第二步:列出自有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查鸡用饲料营养价值表得知,玉米的代谢能为 14.04兆焦耳 /千克、粗蛋白质 8.;米糠饼的代谢能为9.36兆焦耳 /千克、粗蛋白质 15.2%;小麦麸的代谢能为 6.56兆焦耳/千克,粗蛋白质 14.4%。浓缩料的代谢能约为8.36兆焦耳 /千克。第三步:根据当地原料和以往经验,初步确定浓缩料的大概配比,在此假设为 25%,然后计算出要配的能量饲料的代谢能:11.5-25%8.36=12.55(兆焦耳/千克)75%计算方法是:先在正方形左边将用量大的玉米置于中间,并标出代谢能值;用量小的米糠饼和小麦麸置于玉米的上下,也分别标出代谢能值。再把饲养标准中要求的代谢能值标在两饲料原料中的右边,并将对角线上的数值按大减去小,减去后的差值标在右边,中间的两个差值应相加。然后就可以计算出三种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小麦麸在混合饲料中的比例 =米在混合饲料中的比例=米糠饼在混合饲料中的比例=三种混合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为:l2.2%14.4%+75.6%8.6% +12+15.2%=10.1%如果养禽户只有玉米和米糠饼两种饲料原料,配制混合饲料配比的计算就更简单,即为两种原料的对角线计算。 第四步:计算浓缩饲料与混合饲料的配合比例第五步:计算三种饲料原料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玉米的比例为 75.4%75.6%=57小麦麸的比例为 75.4%12.2%=9.米糠饼的比例为 75.4%12.2%=9.2第六步:配制成所需的配合饲料。用24.6%的蛋鸡用浓缩饲料,57%的玉米,9.2的小麦麸和 9.2%的米糠饼,就可配制成产量蛋率 65%-80%的产量鸡所需要的含粗蛋白质 15%的配合饲料,代谢能也基本符合饲养标准的要求。四、使用误区浓缩饲料是由蛋白饲料、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和非营养添加剂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由于它使用方便,便于运输贮存,配制科学,很适合农村的养殖户使用。有些农户因不了解浓缩饲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据笔者了解,在使用浓缩饲料时,容易误入以下几种误区。误区一:配料不合理浓缩料是半成品饲料,不能直接饲喂,而是用来配制全价饲料,供畜禽使用。在配制全价料时,要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比例进行,不能随意改动,也不要加入别的添加剂。如再加入别的添加剂,不但造成浪费,甚至还可能引起畜禽中毒。误区二:混料不均匀浓缩饲料与玉米等能量饲料混合一定要均匀。方法是先将一部分能量饲料与浓缩料混合,充分搅拌,达到均匀一致,然后再加一部分能量饲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这样经过多次混合搅拌,配制均匀一致的全价料。如混合不均匀,则可造成畜禽营养不良,影响饲养效果,甚至导致畜禽中毒。误区三:不选厂家和品牌:生产浓缩饲料的厂家遍及全国各地,品牌种类繁多,质量优劣不一,有些农户不注意这些,结果花钱不少,收效甚微。因此,要选购信誉高,质量好的厂家产品。购买时要货比三家,确保质优价廉。同时要索取发货票,以便出现问题时作为投诉和索赔的依据。误区四:盲目购料:浓缩料品种繁多,它是按不同畜种、不同经济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配制而成的。所以在选择浓缩饲料时,要仔细了解产品的适用对象,根据饲养的畜禽对号选购适宜的浓缩料,以达到最佳饲喂效果。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浓缩料不能通用,不可相互替代。误区五:加热饲喂:用浓缩料配成的全价料,经过加热或进行发酵处理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严重破坏其营养平衡,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饲喂时应生料干喂或拌湿后饲喂误区六:保存不妥善:浓缩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