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知识点.doc_第1页
旅游地理知识点.doc_第2页
旅游地理知识点.doc_第3页
旅游地理知识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三 旅游地理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考点二、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1.旅游资源的内涵: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2、旅游资源的特性:(1)多样性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2)非凡性 (3)可创造性 (4)永续性考点三、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1、.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分为: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宇宙类(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分为: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休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2、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考点四、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旅游景区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景观的主要类型;景观有何地方特色、审美特色;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的。(1)山地景观黄山旅游资源丰富。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景观特点 72峰:崔巍雄浑、峻峭秀丽、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于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成因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显著,常出现云海景观。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因素造就。(2)海域景观-大堡礁风景区(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热带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珊瑚通常生长在温暖的浅海,大堡礁的形成条件:海水温度较高,变化小,海水透明,阳光充足,地壳缓慢沉降美国夏威夷旅游资源丰富,由8个大岛和100多小岛组成。景观特点 热带海域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世界罕见的休憩风景胜地。 由火山爆发形成,盾形火山利于观赏和考察; 成因 地处热带,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植物茂盛; 多种文化融合:海岛文化、移民文化(3)历史遗产中国长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特点 中国人文景观第一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奇观。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举世无匹。 成因:古代军事防卫工 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因地制宜思想,与自然环境和谐;是自然地理界线(中段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4)城市景观法国巴黎世界十大名城之一;景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凡尔赛宫、爱丽舍宫、卢浮宫。景观布局体现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位于广场中央。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1、评价原则 全面分析、综合评价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2、评价内容(1)、四大价值评估: 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2)、三大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3)、五大条件的评价 (1)游览价值 (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四大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客源市场 影响旅游地的开发价值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是最基本的指标。 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多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分布地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经济距离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游览价值不一定呈正比。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较大。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原因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和条件 旅游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生活消费活动,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可见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3)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性 (4)地区接待能力 :基础设施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包括两方面: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旅游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过大,造成资金、旅游设施等的浪费 ,过小对景区社会秩序、生态环境、背景环境等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 (5)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指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用容人量表示,即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其一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 其二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游览价值高、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通达性好、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量大,则认为该地区旅游价值开发条件好,反之则差。考点五、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等。(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2)旅游者主体地位。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通信和购物等.旅游景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影响):(1)旅游者影响和制约景区吸引物的开发利用,以及景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景区吸引物是旅游者旅游的前提条件和景区服务业的基础;(3)景区服务业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合理开发利用景区吸引物,完善和提高其吸引力。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对某旅游景区的交通、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1)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例:P60 平遥古城的形象设计:理念、行为识别、视觉识别。(2)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交通线:便捷、经济、安全、可靠;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3)空间布局 服务设施:与交通线相连;在旅游区附近选址;集聚与分散需具体分析3、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与亲戚朋友交谈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2)选择旅游线路: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突出特色;讲究韵律保持兴奋度;“冷热”兼顾“以热带冷”;发展创新适应需求;安全可靠。选择线路要注意的问题:突出主题;尽可能使景区串联,避免形成重复;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考点六、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3)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3)对环境的影响(1)利:合理发展,有利于保护(2)弊:破坏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1)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2)提高环境质量(3)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污染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视觉)自然环境 破坏生态系统(景观、动植物)人文环境:扰乱社会秩序、损毁文物古迹3)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旅游(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禁止破坏背景环境 (4)加强生态建设,如建自然保护区,防治环境污染(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6)旅游活动规模应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以内,对游客人数应采取分流、限流的措施考点七、旅游景观的欣赏天时把握观赏时机最佳观赏时间: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鸟岛-5月份 日出、日落-雨过天晴为什么我国名山(尤其是南方)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