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货梯控制柜装配工艺_第1页
变频货梯控制柜装配工艺_第2页
变频货梯控制柜装配工艺_第3页
变频货梯控制柜装配工艺_第4页
变频货梯控制柜装配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屏装配工艺守则耐压试验功能试验绝缘试验自检接6mm2软线过程检查排列安装元件核对检查接0.75mm2软线按图纸备料终检11一、装配的先决条件1 装配及试验时车间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2 湿度月平均最高不超过90%,且该月平均最底温度不高于25。3 试验时电网输入电压应正常。电压波动范围应在额定电压值的7%范围内。4 环境空气中不能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存在。二、装配前的准备及装配工序1 配人员根据生产任务单,选定吨位、速度和控制方式相应的图纸把将要装配的电控屏的元器件备齐,与图纸核对一次,确保无误。2 万用表对各接触器,继电器进行触点和线圈的检查,看是否有粘连或不能吸合的现象。确保装配的器件是完好的。3 准备好后,把所有元器件包括线槽按图纸在电控屏柜体上排列好,要求排列整齐,位置合理。排列好后标记各元器件、线槽及安装导轨的固定孔位置。4 将所有的元件、线槽等卸下,按标记钻固定孔,钻孔后用锉将固定孔的毛刺祛除,之后用干净的油刷和磁铁将剩余的铁屑打扫干净,以免引起元件短路。5 将所有元件,线槽等用螺丝紧固在控制屏的安装板上,手感无松动,六厘以上的螺丝应加弹垫。6 用油性笔在输出、输入端子牌上清晰写上出、入线端子号,将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分开排列。7 用油性笔在每个接触器上写上功能代号,并用印有功能代号的不干胶纸贴在各个元件上或附近,以识别该元件的具体功能。8 准备接线,对于0.75mm2线可用剥线钳剥开约5mm线芯,根据图纸如应套线号管的先套上相应的线号,最后套上铜线耳用压线钳压紧。压紧后用手试拉一下确保无松动。对于6 mm210 mm2 可用电工刀剥开约1cm线芯根据图纸若应套线号管的先套上相应的线号,最后套上铜线耳用压线钳压紧。压紧后用手试拉确保无松动。9 接线:用红色0.75 mm2软线连接220V,380V控制线路。a) NJM21,JM22DC5,DC6N1DCA1,DCA2NK1b) DB380VDC1,DC2SD2,SD1NK3c) DB0VDC3,DC4SD3,SD4NK5d) TLD,LDNK4e) DB220VS2201,S2202BZ2PLC L101f) DB0VBZ2PLC NPLC COM2PLC COM3YJA2JMA2TMA2g) TMA1109 , JMA1ZDCA2ZCA2108 , YJA1110h) KMCA2GMCA2ICA2GTA11107 , GTA2108 , ZDCA1Y7 ,2CA1Y7 , 2CA1Y11 , KMCA1GMC22 , GMJ21Y4 , GMCA1KMJ22 ,KMJ21Y5 401AB220V , 420AB0V至此220V,380V回路已完成.用万用表欧姆200档对刚才接线进行测量,确保与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再用螺丝刀检查所有接线,确定无松动现象,连接可靠。用黄色0.75 mm2软线连接125V控制线路。 DB125VS1101 , S1102BZ1 125 , DB125 0VBZ1 125 BZ1 124+YJ301 , YJ42C14 , 2C13ZDC1ZDC3 ,ZDC2ZDC4D+21 , D-RZL ,RZLBZ1 124V- 02至此125V回路已完成.用万用表欧姆200档对刚才接线进行测量,确保与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再用螺丝刀检查所有接线,确定无松动现象,连接可靠。用绿色0.75 mm2软线连接36V、24V控制线路。 215COMTM5YJ52C21VF20VF27VF10 TM6JM5 , JM6X4 KKX5 , GKX6 , ZKX7 , JSKX10 , CZKX11 ,GMAX12 ,KMAX13 212GJK常开1GJK常闭1GJK常开2NSA1NXA1 , GJK常闭2X14NSA1X15SA ,NXA1X16XA , X17PGVF19X20 , VF25X21 , VF9X22 ,YJ6X23 SHKX24 , XHKX25 , 2C22ZDC21 , ZDC22JM51JM52X26 BZ1 +24COM1 , BZ1 -24DLFM201 COM5VF11 , Y20SWK , VF1VF1 , Y21XWKVF2VF2 , Y22VF5 , Y23VF6 , Y24VF7Y25VF8 BZ2 +串行适配器24A , BZ2- 串行适配器20A 串行适配器V10V10 , 串行适配器V0V0 串行适配器V24V24 , 31KMJ1 , KMJ2GMJ230 , GMJ232至此24V,36V回路已完成.用万用表欧姆200档对刚才接线进行测量,确保与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再用螺丝刀检查所有接线,确定无松动现象,连接可靠。把变频器、制动单元、PLC、变压器的接地端用1mm2黄绿双色线通过黄铜接地排接在电控屏箱体上。在开始接主回路前先整理好所有的0.75mm2的软线,并且用扎带扎好,把多余的扎带用斜口钳剪掉。开始接主回路电路(380V动力电源) 用6mm2红色软线接RNK2 , NK11C1 , 1C2变频器的R 变频器的U2C1 , 2C2U 用6mm2绿色软线接SNK4 , NK31C3 , 1C4变频器的S变频器的V2C3 , 2C4V 用6mm2黄色软线接TNK6 , NK51C5 , 1C6变频器的T变频器的W2C5 , 2C6W盖上线槽盖。至此所有接线工作完成,用万用表仔细检查所有的接线是否有误,用手及螺丝刀检查线头压接是否松动,接线螺丝是否紧固连接可靠。三对控制柜进行试验1进行绝缘试验,具体试验方法,控制柜不接上任何回路,用绝缘表G88-12C试验,测量其导体间、导体对地、动力及电气安全回路和照明电路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导体间、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大于1000/V动力及电气安全电路不得小于0.5M,其它控制照明电路不得小于0.25M。2 行耐压试验。具体试验方法:控制柜不接上任何回路,利用台式耐压试验机(ZNY-13B)在导体对地之间施以2Vmax1000V的电压,历时1min。要求不得有击穿,闪烁现象。 (ZNY-13B)使用注意事项:a) 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 本仪器输出高电压,为确保安全,仪器外壳必须与大地良好连接;c) 高压危险该仪器试验高压触及人身时,将造成人身致命危险。高压输出由专用高压电线输出,或者由高压输出端经专用插头输出,高压线输出端的金属部分必须妥善放置。在确保仪器断电情况下,操作人员方可触及高压线的输出端;为确保安全起见,操作时一般现场应有两人以上,地面应铺绝缘垫,操作者采用单手操作高压棒,另一手悬空。试验过程中,人体绝不可触及试验端子;d) 仪器使用前应检查其各性能是否正常;e) 检查或调试前,应将试验电压调节旋纽4旋至零位,以确保安全;f) 整定电流在3mA以下时,试品外壳不能接地,否则影响试验结果。3 功能试验(1) 修状态的开关门:在检修状态下,按开门、关门钮,电梯门应作点动运行。(2) 行状态的开关门:在平层位置按开门、关门,电梯门应自动运行到终端;在非平层位置、按开门、关门钮,开门按钮应失效。(3)安全触板开门功能:在关门过程中按动触板开关(GMA),门应从关门转为开门。 (4) 障重开门功能:关门闭合后,人为将门锁继电器(MSJ)断开,门应立即重开门。(5)关门故障显示功能:人为多次重开门(MSJ不吸合),数码管应由02闪动。(6)检修上行和检修下行试验:将NJK检修开关旋至检修位置,按慢上NSA按钮或慢下NXA按钮,接触器和按钮方向应一致。(7) 延时自动关门功能:将自动/司机开关扳向司机位置,电梯门应无延时自动关门。(8) 层内指令运行试验:按动各层站内指按钮,按照所给内指令运行,并自动减速停车。(9) 外召运行和截梯功能:运引中给外招梯指令,电梯应有外招显示,但不停梯。(10) 动延时关门功能:将自动/司机开关NWK扳向自动位置,电梯应延时自动关门。(11) 站厅外开门功能:门关闭后按本站外招钮,门应即自动开启。(12) 关门过程中响应本站厅外顺向招开门能:当已有运行方向,在关门过程中按本站同向招梯钮,门应即从关门转为开门功能。(13) 应外召梯运行功能:给本站以外的召信号,关门后电梯应起动运行减速停止开门。(14) 向截停反向保留功能:在运行中给厅外上下召梯指令,电梯应运行到有外招的层站,即减速停梯开门,而反召信号保留。(15) 梯运行至顶站强减速:人为将上强减速开关SHK动作,电梯应立即减速停梯开门。(16) 梯运行至基站强减速:人为将下强减速开关XHK动作,电梯应即减速停梯开门。(17) 梯上引中试上限位:人为将上限位开关SXK动作,电梯应即停运行。(18) 梯下行中试下限位:人为将下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