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_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ocx_第1页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_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ocx_第2页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_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ocx_第3页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_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ocx_第4页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_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气地质学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 、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夏明军1 ,2 ,3 ,曾大乾4 ,邓瑞健2 ,姜贻伟2 ,毕建霞2 ,靳秀菊2 ,谭国华2 ,苗(1 . 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河南 濮阳 457001 ;2 .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河南 濮阳 457001 ;3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100083 ;4 .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四川 达州 635000)菁2摘 要 :普光气田长兴组不仅发育生物礁相储层 ,而且随着普光 6 井生屑滩相 、砂砾屑滩相储层和30221 井鲕粒滩相储层的发现 ,表明滩相也是长兴组重要的沉积相类型 。普光气田长兴组晚期演 化为台地边缘 ,以发育台地边缘礁 、滩相为特征 ,结合开发井礁滩相的测井模式聚类识别 ,生物礁相 发育在普光 5 、普光 6 、普光 8 、普光 9 、毛坝 3 等井区 ,滩相分布在普光 2 、普光 4 、普光 6 、普光 7 、10221 、30223 、30221 等井区 ,其相带狭窄 ,近似呈北西 南东向条带状分布 。长兴组储层主要为一套礁白云岩 、亮晶鲕粒云岩和残余颗粒云岩 ,以高中孔 、中高渗 ,孔隙型储层为主 ,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 孔 、晶间溶孔 、粒间溶孔 、粒内溶孔 、铸模孔以及溶蚀扩大孔为主 ,裂缝和压溶缝合线次之 ,具有较好 的物性特征 。长兴组生物礁和边缘滩相储层是普光气田继飞仙关组鲕粒滩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勘探 潜力的储层类型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长兴组 ;生物礁 ;浅滩 ;模式聚类中图分类号 : T E122 . 2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167221926 (2009) 0420549208 4 粒滩后又一大有潜力的储层类型 。0引言川东地区长兴组主体相区是碳酸盐缓坡相 ,但长兴组中后期在开江 梁平地区形成了具深水沉积 特征的开江 梁平海槽及环海槽带状分布的陆棚边 缘相 ,陆棚边缘相是边缘礁发育相带 122 。普光气田长兴期正处于此陆棚边缘相带上 ,不仅发育传统认 识上的生物礁 ,还发育大套的边缘滩储层 。而且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 ,前人对鲕粒滩只发育于飞仙关地层中的 认 识 3 也 逐 渐 改 变 。如 毛 坝 3 井 、普 光5 井 、普光 6 井 、普光 8 井长兴组发育大套溶孔型生 物礁云岩和边缘滩储层 , 10221 井发育了 3 m 厚的 鲕粒滩储层 , 30221 井更是发 育 了大 套的 鲕粒 滩 储层 。良好的孔隙空间为油气储存提供了条件 。长兴 组生物礁和边缘滩相储层是普光气田继飞仙关组鲕1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 、滩沉积相长兴组沉积时 ,达县 宣汉地区由东部的碳酸盐台地及西部的陆棚组成 。沉积相丰富 ,发育有局限台地相 、开阔台地相 、台地边缘相 、斜坡相及陆棚 相 5 。亚相有台地蒸发岩相 、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台 地边缘浅滩相等 。其中形成规模以上储层的是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台地边缘滩相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相带以台缘礁 、滩体 发育为特征 ,礁滩相具有近南北向呈带状 、单个礁滩体孤立点状分布 、少 见 横向 迁移 的 特征 , 其 相带 狭 窄 ,近似呈北西 南东向条带状分布 。礁体下部多收稿日期 :2009204210 ; 修回日期 : 20092052201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编号 :2008 ZX050172001) 资助.第一作者 E2ma il : x_ m_j si na . co m. 550 天然气地球科学Vo l . 20 数发育生物礁相 灰岩 , 上 部 发育 海绵 障 积礁 云岩 。普光 6 、30223 、30221 、10221 等井区为台缘滩相 ,发育 鲕粒 、内碎屑滩 ,也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图 1) 。为 30 %左右 。附礁生物多为腕足和有孔虫 ,含量在5 %10 %之间 。海绵很少形成骨架 。生物间填隙 物多为泥 微晶白云石 , 含量在 50 % 60 %之间 。 溶孔及溶洞发育 ,尤其礁白云岩中溶孔丰富 ; 海绵 骨架岩微相 ,岩性为深灰色海绵骨架礁白云质灰岩 。 造礁生物以海绵为主 ,次为叠层石 , 含量在 40 %50 %之间 。附 礁 生 物 多 为 腕 足 和 有 孔 虫 , 含 量 在5 %15 %之间 。海绵多具有一定的生长方向 ,被藻 类粘结形成骨架 。礁骨架间填隙物多为泥 微晶白 云石 ,含量在 35 %55 %之间 。1 . 2 台地边缘滩相沉积特征长兴组边缘滩相位于碳酸盐台地边缘 ,为高能 沉积环境 。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二段 6 。平面上分布 于普光 5 井 、普光 6 井 、30221 井 、30223 井 、10221 井 等地区 。浅滩以沉积亮晶生屑白云岩 、亮晶砂屑白 云岩 、鲕粒白云岩 、残余鲕粒白云岩 、滞留角砾岩等颗粒岩为主 。地震剖面上 ,边缘滩相沉积形态为透 镜状 ,具有中强变振幅 不连续等特征 。普光 6 井 长兴组在 5 2785 315 m 井段为典型的浅滩沉积 (图 2) ,主要由生屑滩 、砂屑滩及砾屑滩等组成 。台 地边缘滩相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相 : 生屑滩 ,岩性为浅灰色亮晶生屑白云岩及残余生屑白云岩 ,是长兴 组浅滩沉积主体 。生物种类以有孔虫及 为主 ,生 屑含量在 50 %60 %之间 ,残余生屑含量在 30 %40 %之间 ,亮晶白云石胶结 ; 鲕粒滩 ,岩性为残迹 鲕粒白云岩 、残余亮晶鲕粒白云岩 、亮晶鲕粒白云岩夹含鲕粒亮晶砂屑白云岩 、含砾屑泥 亮晶鲕粒白 云岩等 ,在 30221 井 、10221 井等发育 ; 砂屑滩 ,岩 性为灰色溶孔中晶白云岩 ,含少量残余砂屑 ,发育于 普光 6 井 、10221 井等 ,多作为夹层出现 。1 . 3 长兴组礁 、滩相沉积序列从露头上来看 ,通江诺水河剖面 ,长二段主要发 育浅灰色至灰白色中至厚层灰质砾屑白云岩 ,浅灰 色至灰色中层白云岩 ,灰白色溶孔砂屑白云岩 ,块状 针孔状白云岩 ,交错层理发育 。长一段主要发育浅 灰色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生屑泥晶灰岩 ,含砂屑泥晶灰岩 ,燧石结核和燧石条带发育 ,可见生物化石 碎片和腹足类生物化石 。普光 6 井长二段顶部发育含砾砂屑滩 ,上部主 要发育生物礁相 ,岩性为灰色溶孔灰质白云岩 ,下部 发育浅滩相 ,岩性以灰色砂屑云岩 、含砾砂屑云岩等颗粒岩为主 ,夹泥晶灰岩 。长一段主要为开阔台地 相滩间亚相 ,主要由泥晶灰岩及生屑灰岩所组成 ,白 云岩发育则相对较少 。图 1 普光气田长兴组礁 、滩沉积相平面展布1 . 1台地边缘礁相沉积特征长兴组礁相位于碳酸盐台地边缘 ,往往与台缘 滩相共生 。长兴组生物礁相分布于长兴组一段上亚段 627 。平面上分布于普光 5 井 、普光 6 井 、毛坝 3井等地区 。地震剖面上 ,生物礁形态为透镜状 ,具有 中强变振幅 不连续等特征 。普光 6 井下部为典型的生物礁沉积 ,主要由海绵障积岩亚相及海绵骨架岩亚相组成 ,以障积岩为主 ,骨架岩次之 (图 2) 。台 地边缘礁相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相 : 海绵障积岩微相 ,岩性为深灰色海绵障积礁白云岩 、深灰色海绵障 积礁灰岩 。造礁生物以海绵为主 ,次为叠层石 ,含量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No . 4 夏明军等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 、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551 图 2 普光气田普光 6 井长兴组取心段沉积序列10221 井长兴组第 11 次 取 心位 于长 兴组 顶 部与飞仙关组底部间高 GR 曲线段 ,主要为灰质粉晶 白云岩与深灰色云质灰岩 ,以粉晶与泥质结构为主 。 为二叠纪晚期海侵时沉积的一套泥质含量较重的泥 晶灰岩 ,后期由于海 平面 下 降暴 露白 云 化而 形成 。 第 12 次 、第 13 次取心顶部岩性包括一套 3 m 厚的鲕粒白云岩 ,鲕粒分选较差 ,下部 14 . 4 m 为粉晶白 云岩 ,岩心富含瓣腮类贝壳化石 。沉积环境应属于 礁体边缘 ,水体较浅 ,后期演变为鲕粒滩沉积 。30221 井长兴组取心段 , 上部岩性为亮晶 鲕 粒 白云岩 、含灰亮晶鲕 粒白 云 岩 、灰质 亮晶 鲕粒 白 云岩 、鲕粒粉晶白云岩 、砾屑鲕粒白云岩 、砂屑鲕粒白 云岩 、鲕粒砂屑白云岩不等厚互层 ,夹粉晶白云岩 , 多处见瓣鳃及腕足类化石 (图 3) 。为一套台地边缘 滩亚相 ,主要发育鲕 粒滩 微 相 , 局部 发育 砂屑 滩 微 相 。下部为深灰色含泥泥晶白云岩 、含泥泥晶灰岩 、灰岩 ,灰色泥灰岩不等厚互层 ,夹薄层深灰色含角砾 泥晶白云岩 、灰质泥岩 ,处于滩间海和台地边缘斜坡 沉积环境 。毛坝 3 井长兴组位于井深 4 203 . 04 940 . 0 m之间 ,分为 6 个岩性段 ,即顶部灰岩段 、云岩段 、中部 生物屑 生物灰岩段 、云岩夹灰岩 生屑灰岩段 、生物灰 岩 段 、底 部 含 泥 灰 岩 段 。连 续 取 心 井 段 在4 326 . 294 601 . 0 m 之间较好地反映了该井生物礁的生长旋回 8 : 由下往上主要发育 2 个旋回性的 生物礁组合 :礁基 生物礁 白云岩 生物礁 白 云岩 顶部泥晶灰岩 ,对应沉积亚相为台地边缘礁 亚相 ,微相为礁间 、礁核 、障积岩 、礁盖等组合 。据上述露头和单井沉积序列以及普光气田有关资料分析 ,普光气田长兴组早期沉积相以开阔台地 、 滩间海沉积为主 ;晚期演化为以台地边缘为主 ,以发 育台地边缘礁 、滩体为特征 。礁体下部多发育生物 礁相灰岩 ,上部发育海绵障积礁白云岩 。长兴组早 期礁 、滩体不发育的井区 ,长兴组后期由于海平面的下降 ,逐渐处于高能带 ,滩体开始发育 ,如普光 2 、普 光 4 、普光 7 等井长兴组后期发育粒屑滩 。1 . 4 长兴组礁 、滩沉积相的模式聚类识别针对取心资料的限制 ,要进一步研究礁 、滩沉积 相在平面上的分 布 , 就 需要 利用 测井 资 料来 实现 。其基本原理是礁 、滩沉积相形成的不同岩石类别 ,其 矿物成分 、结构 、构造 、生物含量 、次生改造等存在差 异 ,进而造成空隙结构和物性差异 ,这些差异可在测 井曲线上出现差别响应 ,因而可根据各种测井信息 的汇总 ,建立取心井的礁 、滩沉积相不同岩相的测井模型 ,再利用模式聚类手段定性识别未取心井的礁 、 滩沉积相 9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52 天然气地球科学Vo l . 20 图 3普光气田 30221 井长兴组取心段沉积序列1 . 4 . 1礁 、滩沉积相典型岩相的电性特征根据普光气田长兴组钻井取心 、录井岩屑资料 , 在取心段选取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厚度的层段作为 岩相标准层段 ,确认礁滩沉积相 4 种典型岩相与测 井相的对应关系 :鲕粒云岩 :测井曲线 GR 、K 、U 值变化较平缓 ,T h 值略有增幅 ,井径明显缩径 ,而三孔隙曲线以及 双侧向受物性影响变化较为剧烈 。砂屑云岩 : 与鲕 粒 云岩 相比 , GR 值 背景 相同 , 但砂屑云岩的 U 值略大于鲕粒云岩 , 而 K 、T h 值则 小于鲕粒云岩 , 井径略有扩径 。障积礁云岩 :测井曲线 GR 、K 、T h 值变化平缓 , U 值略有起伏 , 井径略微扩径 , 自然电位平缓起伏 ,三孔隙曲线及双侧向曲线较为平直 (图 4 a) 。骨架礁灰岩 :测井曲线 GR 、K 、T h 、U 值变化平 缓 ,井径扩径明显 ,自然电位在高值平缓起伏 ,三孔 隙曲线较为平直 ,双侧向曲线 、光电指数及微球聚焦 起伏较大 (图 4 b) 。1 . 4 . 2 礁 、滩沉积相典型岩相特征图版及模式聚类识别 由于各类岩性在双侧向及自然伽马曲线上的特征差异不大 ,通过对关键井的测井曲线进行组合变 化 ,进一步提取了 3 个较能明显反映岩性差异的测 井参数 : T h/ K 、l g R D 和 l g R D S ,与常规测井值一起建立礁滩相测井相 岩相库统计识别模式 。再将岩 相标准层段的测井变量加权求和 ,建立了含有各种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No . 4 夏明军等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 、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553 岩性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礁滩相测井相 岩相聚类中心模式 ,各模式对应的特征均值在高维空间中的 点即为模式的凝聚点 (图 5) 。模式聚类从图形的角度来看就是将需要判别岩相的测井数据套用在各模式岩相的特征图版上 ,判断其相似程度 ,找出与其最 相似的模式做为这个数据点的模式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54 天然气地球科学Vo l . 20 采用下式分别计算各模式 与测 井数 据点 的 离差 ,选择计算为最小离差的模式作为该层的岩相 。普光 6 井平均面孔率约为 2 % 3 % , 储集性一般 ,毛坝 3 井为 1 . 6 %左右 。海绵礁白云岩 : 位于长一段上部 。主要造礁生 物有海绵 、苔藓虫及少量珊瑚 ,含量在 35 %左右 ,具 有一定的生长方向 ,被藻纹层包卷粘结 ,形成障积结 构和骨架结构 ,附礁生物为藻纹层 、腕足 、瓣鳃及有 孔虫 ,孔隙类型以生物体腔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 (图6a) ,少量晶间溶孔 。面孔率一般为 6 %10 % 。普光 6 井平均面孔率约为 9 % ,毛坝 3 井约为 6 % ,储 集性能好 。亮晶鲕粒云岩 : 为鲕粒滩沉积 。鲕粒含量多少 不等 ,最高可达 80 % ,分选磨圆好 ( 图 6 b) 。多遭受 强烈的选择性溶蚀作用 ,形成大量粒内溶孔及部分 鲕模孔 。残余颗粒结晶云岩 : 主要位于长二段礁云岩的上部 ,为暴露浅滩沉积 。颗粒类型有残余鲕粒 、残余 砂屑 、残余生屑和残余藻屑 ,胶结物为亮晶白云石 。 岩石孔隙以晶间孔 、晶间溶孔 、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 为主 。面孔率为 4 %9 % ,储集能力较高 。结晶白云岩 :多出现在长二段 ,形成于台地边缘 暴露浅滩相带中 。重结晶作用强烈 ,以中 细晶为主 ,粉晶次 之 ( 图 6c ) , 溶 孔 丰 富 , 孔 壁 常 有 沥 青 残余 。面孔率在 6 %12 %之间 ,部分在 4 %6 %之 间 ,储集性较好 。泥 粉晶云岩 :多出现在长二段 ,形成于局限台 地或台地蒸发台 地相 中 。该类 储层 孔隙 度 范围 在1 . 5 %7 %之间 ,平均孔隙度约为 3 %左右 ,主要分 布于毛坝 3 井 、普光 6 井区 ,多与残余颗粒结晶云岩 储层共生 。砾屑 白 云 岩 : 为 潮 道 沉 积 。砾 屑 含 量 大 于60 % 。砾屑以残余鲕粒粉细晶云岩 、粉细晶云岩及 残余生屑云岩为主 ,偶见残余生物礁 。杂基成分以 粉微晶的白云石为主 ,少量砂屑及生屑等 。溶孔较 发育 ,面孔率在 3 %10 %之间 ,储集性较好 。普光6 井砾屑云岩较多 。2 . 2 储层物性统计分析普光 气 田等 10 余口 井长 兴 组 1 000余个岩心实测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 ,长兴组具有较 好的物性特征 。2 . 2 . 1物性变化较大 ,以高中孔 、中高渗储层为主 长兴组海绵礁白云岩 、砾屑白云岩物性较好 ,平均孔隙度分别达到 9 . 5 % 、9 . 55 % ,平均渗透率分别n ( z - Zi )MO D = mi nPi,Zii = 1式中 : Zi 为模式的特征值 ; z 为样品层点对应模式特征值的数据 ; Pi 为该模式特征的权值 。正如前面所 述的 , 当样品点的某些特征值品质较差或缺乏时 , 可以降低聚类模型的维数 ,减小由于数据的问题造 成的误判 。应用模式聚类识别礁 、滩沉积相不同岩相的方 法 ,进行大量未取心开发井礁 、滩相的识别 ,结合取心探井的礁 、滩相划 分 , 能够 较 精细 地进 行长 兴 组礁 、滩相展布特征研究 。1 . 5 普光气田长兴组礁 、滩沉积相展布在晚二叠世长兴期 ,普光气田具有西深东浅的 三分沉积格局的特点 : 普光气田主体以西为台缘斜坡 陆棚相分布区 , 毛 坝 3 井 普 光 6 井 普光 5井 普光 9 井一带为台地边缘礁 、滩分布区 ,普光 4井 普光 10 井一带以东为开阔台地相区 。礁 、滩体 在各井区分布不稳定 ,规模变化大 ,总体上表现为小 规模点状分布的特征 。生物礁分别发育在普光 5 、普光 6 、普光 8 、普光 9 、毛坝 3 等井区 ,其相带狭窄 ,近似呈北西 南东向条带状分布 。台地边缘浅滩也 是长兴组重要的沉积相 ,分布在普光 2 、普光 4 、普光6 、普光 7 、10221 、30223 、30221 等井区 ,从普光气田长 兴组礁 、滩沉积相平面展布图看 ,具有礁间发育浅滩的特点 (图 1) 。2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特征开江 梁平海槽东段长兴组储层主要发育于长兴组中上部的海绵礁白云岩 、晶粒白云岩 、含残余生物屑粉 细晶白云岩中 10 ,普光气田长兴组还发育 亮晶鲕粒云岩和残余颗粒结晶云岩储层 。长兴组储层具有厚度大 、溶孔发育 、物性好 、气显示极为丰富的特点 ,是继飞仙关组鲕粒滩后又一套重要的储层 类型 。2 . 1储层岩石类型海绵礁灰岩 :位于长一段上部 ,主要造礁生物有 海绵及苔藓虫 ,含量为 55 %左右 , 具一定的生长方向 ,被藻纹层包卷粘结 ,形成障积结构和骨架结构 。 附礁生物为藻纹层 、腕足 、瓣鳃及有孔虫 。溶孔少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No . 4 夏明军等 :普光气田长兴组台地边缘礁 、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555 达到 4 . 57 10 - 3m2 、6 . 31 10 - 3m2 ; 其次为中粗晶白云岩 、生屑白云岩 、泥晶白云岩 ,平均孔隙度在5 . 45 %7 . 1 %之间 ,平均渗透率在 (2 . 453 . 02) 10 - 3m2 之间 ;鲕粒白云岩 、细粉晶白云岩尽管孔隙度较高 , 分 别 达 到 15 . 8 % 、9 . 74 % , 但 渗 透 率 却 较 低 ,反映储层孔隙之间连通性差 。图 6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岩石类型( a) 普光 6 井 ,5 375 m ,溶孔海绵障积礁白云岩 ; ( b) 普光 30221 井 ,5 383 m ,亮晶鲕粒白云岩 ,2 3 ,粒间溶孔 、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分布于鲕粒之间或鲕粒内部 ; (c) 普光 6 井 ,5 365 m ,粉 细晶白云岩 ,1 25 ,晶间孔及晶间溶孔发育但长兴组仍以高中孔 、中高渗储层为主 ,普光气田长 兴 组 1 068 块 样 品 孔 隙 度 处 于 1 . 11 % 28 . 84 %之间 ,平均为 7 . 99 % ; 1 029 块样品渗透率 变化大 ,介于 (0 . 039 664 . 89) 10 - 3m2 之间 ,平 均为 0 . 896 10 - 3m2 。分 类 统 计 , 以 孔 隙 度 大 于5 %为主 ( 占65 . 2 %) ,孔隙度大于 10 % 、10 %5 %的样品分别占 28 . 2 %和 37 . 0 % ; 渗透率大于 1 . 0 10 - 3m2 和 (0 . 0310) 10 - 3m2 之间的样品分别 占 42 . 8 %和73 . 8 % ( 图 7) ,说明储层部分溶孔较为发育 ,但连通性不好 ,同时裂缝较为发育 。图 7 普光气田长兴组分析物性统计分布频率2 . 2 . 2孔 、渗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 以孔隙 ( 溶孔) 型储层为主 普光气田大部分储层孔渗相关性较好 ,呈正线性相关 ,即随着孔隙度的增加 ,渗透率均匀增大 ,以孔隙 (溶孔) 型储层为主 ,主要分布于长二段中下部 和长一段上部礁白云岩段 ; 而另外一部分储层孔渗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56 天然气地球科学Vo l . 20 相关性较差 ,即孔隙度变化不大 ,而渗透率却成倍增大 ,属裂缝 孔隙型储层或孔隙 裂缝型储层 ,整个 长兴组均有分布 ,主要分布于长二段上部 、长一段中 上部礁灰岩段 。2 . 2 . 3岩石密度与孔渗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普光气田长兴组储层岩石密度总体较小 ,主要分布于 2 . 22 . 8 g/ c m3 之间 ,与孔隙度之间呈明显 的负相关 ,即孔隙度越高 、密度越低 ,反之亦反 ;渗透 率也有类似的特点 ,渗透率越高 ,密度总体降低 ,但 部分层段密度高 ,而渗透率高 ,或者密度低 ,但渗透 率也低 ,说明储层具有一定的不均质性 ,前者反映发育微细裂隙 ,后者以孤立的溶孔为主 。2 . 3 储集空间类型普光气田长兴组储集空间类型极其发育 ,以晶 间孔 、晶间溶孔 、粒间溶孔 、粒内溶孔 、铸模孔以及溶 蚀扩大孔为主 ,裂缝和压溶缝合线次之 。铸模孔隙 :由颗粒全部溶蚀形成 ,溶孔保存了颗 粒的形态及大小 。主要发育于生屑云岩及鲕粒云岩 中 ,如鲕模孔及生物模孔等 (图 6 b) 。粒间溶孔 :由颗粒间胶结物或部分颗粒溶蚀扩 大形成 。这 种 孔 隙 比 较 常 见 , 主 要 发 育 于 生 屑 云岩 、鲕 粒 云 岩 、砂 屑 云 岩 及 生 物 礁 云 岩 中 ( 图 6a 、 图 6 b) 。粒内溶孔 :是各种颗粒内部因溶蚀形成的孔隙 , 孔隙直径小于颗粒直径 。主要发育于生屑云岩 、鲕 粒云岩及砂屑云岩中 ,如生物体腔内溶孔 、鲕粒内溶孔以及砾屑内溶孔等 (图 6 b) 。晶间溶孔 : 非常 普 遍 , 是最 主要 的 储 集 空 间 之 一 ,发育于各种结晶云岩中 (图 6c) 。溶洞 :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之一 。溶洞形态不 规则 ,大小以 34 cm 为主 ,大者 10 c m ,洞壁除有少量白云石 、方解石 及石 英 生长 外 , 大部 分未 被 充 填 ,洞壁因沥青污染而呈黑色 。晶间孔 :比较常见 ,除了溶孔之外 ,是长兴组主 要的储集空间 ,广泛发育在各类云岩中 (图 6c) 。粒间孔 : 由于成岩过程中的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 ,几乎全部被充填 ,很少能成为有效的储集空间 。 压溶缝合线 :主要发育有 2 期缝合线 ,早期缝合 线多被有机泥质或其它不溶残余物充填 ,对储层物 性没有贡献 ;晚期缝合线多被沥青充填 ,只有极少量 的为半充填 ,它主要为烃类物质进入提供通道 ,主要在长兴组下部较发育 。构造裂缝 :长兴组宏观 、微观裂缝相对都较为发 育 。发育有 3 期裂缝 ,即早期白云石脉或方解石脉裂缝以及泥质充填裂缝 、中期沥青充填裂缝与晚期未充填裂缝 。3结论(1) 普光气田长兴组不仅发育生物礁相 ,滩相也是重要的沉积相类型 。长兴期早期以开阔台地 、滩间海沉积为主 ,台地边缘礁滩相不太发育 ;晚期演化 为台地边缘相 ,以发育台地边缘礁 、滩体为特征 。(2) 长兴组生物礁相发育在普光 5 、普光 6 、普光8 、普光 9 、毛坝 3 等井区 ,台地边缘浅滩相分布在普 光 2 、普光 4 、普光 6 、普光 7 、10221 、30223 、30221 等井区 ,部分井区发育 大 套的 生屑 滩和 鲕 粒滩 储层 。 总体上台地边缘礁滩相带狭窄 ,近似呈北西 南东 向条带状分布 。(3) 长兴组礁 、滩相储层以高中孔 、中高渗 、孔隙 型储层为主 ,孔渗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具有较好的物性特征 。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 、晶间溶孔 、粒 间溶孔 、粒内溶孔 、铸模孔以及溶蚀扩大孔为主 ,裂 缝和压溶缝合线次之 。(4) 长兴组储层主要为一套礁滩相云岩 ,具有厚 度大 、溶孔发育 、物性好的特点 ,除礁白云岩外 ,亮晶鲕粒云岩和残余颗粒云岩也是重要的储层岩石类型 。 长兴组生物礁和边缘滩相储层是普光气田继飞仙关 组鲕粒滩后又一个具有巨大勘探潜力的储层类型 。参考文献 : 1 强子同 ,文应初 ,唐杰 ,等.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J . 沉积学报 ,1990 ,8 ( 1) :79289 .王一刚 ,文应初 ,张帆 ,等.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 布规律J . 天然气工业 ,1998 ,18 ( 6) : 10215 .蒋志斌 , 王兴志 , 张帆 , 等. 四川盆地北部长兴组 飞仙关组 礁 、滩分 布 及 其 控 制 因 素 J . 中 国 地 质 , 2008 , 35 ( 5 ) : 9402949 .杨威 ,魏国齐 ,金惠 ,等.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发育的主控 因素和成因模式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 ( 2) :1922196 . 赵俊兴 ,李凤杰 ,刘琪 ,等. 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及其 演化分析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 ( 4) :4442451 .马永生 ,牟传龙 ,谭钦银 ,等. 达县 宣汉地区长兴组 飞仙关 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J . 地学前缘 ,2007 ,14 ( 1) :1822192 .林辉 ,周凯. 毛坝场构造二叠系长兴组气藏特征J . 岩性油气 藏 ,2008 ,20 ( 4) :80285 .孙利 ,毕建霞 ,刘志远 ,等. 模式聚类识别碳酸盐岩台地浅滩岩 相 J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 ,17 :1282131 .耿威 ,郑荣才 ,李爽 ,等. 开江 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礁 、 滩相储层特征J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8 , 35 2 3 4 5 6 7 8 9 (下转第 562 页)( 6) :6392647 .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562 天然气地球科学Vo l . 20 5 蒲秀刚 ,吴永平 ,周建生 ,等. 歧口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J . 石油学报 ,2007 ,28 ( 2) :35239 . 6 杨占龙 ,陈启林. 岩性圈闭与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 J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 ( 5) :6162621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D istr ibution Rules of L ithologic Reservoirsin the South west Margin of Qikou Sag , and Some Representative Exa mplesL I Ho ng2j un , L IU Guo2qua n , S H I Qia n2r u , XIA O Mei , D U A N Run2mei ,YA N G Zi2yu , CA O Guo2mi ng , Z H A O L i n2Fe ng( E x p l orat i on & De vel o p me nt R esea rc h I ns t i t ute , D a g a n g Oi l f iel d , T i an j i n 300280 , Chi na)Abstract : The so ut hwe st ma r gi n of t he Qi ko u sa g i s a n a rea w here st r uct ural2lit holo gic re ser voi r s devel2op ed , a nd t hey a re co nt rolled by slop e a nd c ha ract e rize d by unco nfo r mit y , up dip pi nchi ng , i solat e d sa nd2 bo dy , grai n sto ne ca r bo nat e a nd so o n . The e xp lo ratio n po t e ntial i s great a nd f avo ra ble . Thi s a r ticle a nal y2 se s t he fo r matio n co nditio n s of t he hydroca r bo n pool s at t he so ut hwe st ma r gi n of t he Qi ko u sa g , sums upt he hydroca r bo n di st ri butio n r ule s a nd re ser voi r2fo r mi ng p at t e r n s , a nd poi nt s o ut a f ea si ble di rectio n fo r e xp lo ri ng lit hlo gic re ser voi r s. Hop ef ull y , t he met ho ds w hic h we u sed i n t hi s p ap e r will be helpf ul fo r oil fiel d s of Bo hai Bay Ba si n .Key words : So ut hwe st Qi ko u sa g ; L it holo gic re se r voi r ; Fo r matio n co nditio n s ; Di st ri butio n r ule s.(上接第 556 页)Reef and Shallo w Fac ie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 icsin Changxing Formation Platf orm Margin , Puguang Ga s Fiel dXIA Mi ng2j un1 ,2 ,3 , ZEN G Da2qia n4 , D EN G Rui2jia n2 ,J IA N G Yi2wei2 , B I J ia n2xia2 , J IN Xi u2j u2 , TA N Guo2h ua2 , M IA O J i ng2( 1 . Pos t doct o ral Rese a rc h W o rks t at i on , Z hon g y u a n Oi l f iel d , P u y a n g 457001 , Chi n a; 2 . R esea rc h I ns t i t ute o fPet role um E x p l o rat i on & Devel o p me nt , Z hon g y u a n Oi l f iel d , P u y a n g 457001 , Chi n a; 3 . Post d oct oral R esea rc hS t at i on , Rese a rc h I ns t i t ute o f Pet role u m E x p l orat i on & De vel o p ment , Pet roChi n a , B ei j i n g 100083 , Chi na ;4 . P u g u an g Com p an y , Z hon g y u an Oi l f iel d , D az hou 635000 , Chi n a)Abstract : The di sco ve r y of biocla stic a nd grit beac h f acie s re ser voi r s i n t he P G6 well , a nd oolitic beach f aci2e s re se r voi r i n 30221 well , sho w s t hat t he Pugua ng ga s fiel d Cha ngxi ng Fo r matio n develop s bo t h reef a nd be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