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ppt_第1页
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ppt_第2页
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ppt_第3页
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ppt_第4页
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 本章重点 功分器的原理及技术指标集总参数功分器的设计及仿真Wilkinson功分器的设计及仿真 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在射频 微波电路中 为了将功率按一定比例分成两路或多路 需要使用功率分配器 简称功分器 反过来使用的功率分配器是功率合成器 在近代射频 微波大功率固态发射源的功率放大器中广泛地使用功分器 而且通常功分器是成对使用 先将功率分成若干份 然后分别放大 再合成输出 在20世纪40年代 MIT辐射实验室 RadiationLaboratory 发明和制造了种类繁多的波导型功分器 它们包括E和H平面波导T型结 波导魔T和使用同轴探针的各种类型的功分器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 又发明了多种采用带状线或微波技术的功分器 平面型传输线应用的增加 也导致了新型功分器的开发 诸如Wilkinson分配器 分支线混合网络等 本章分析功分器的设计方法 并利用ADS2009设计中心频率为750MHz的集总参数比例型功分器和中心频率为1GHz的集总参数等分型功分器 进而给出中心频率为1GHz分布参数 Wilkinson 功分器的电路和版图设计实例 图9 1功分器意图 9 1功分器的基本原理 一分为二功分器是三端口网络结构 如图9 1所示 信号输入端的功率为P1 而其他两个端口的功率分别为P2和P3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P1 P2 P3 9 1 如果P2 dBm P3 dBm 三端口功率间的关系可写成P2 dBm P3 dBm P1 dBm 3dB当然 P2并不一定要等于P3 只是相等的情况在实际电路中最常用 因此 功分器可分为等分型 P2 P3 和比例型 P2 kP3 两种类型 9 11主要技术指标功分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频率范围 承受功率 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损耗 输入输出间的插入损耗 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带 每个端口的电压驻波比等 1 频率范围这是各种射频 微波电路的工作前提 功分器的设计结构与工作频率密切相关 必须首先明确功分器的工作频率 才能进行下面的设计 2 承受功率 在功分器 合成器中 电路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核心指标 它决定了采用什么形式的传输线才能实现设计任务 一般地 传输线承受功率由小到大的次序是微带线 带状线 同轴线 空气带状线 空气同轴线 要根据设计任务来选择用何种传输线 3 分配损耗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损耗实质上与功分器的主路分配比Ad有关 其定义为 9 2 式中 例如两等分功分器的分配损耗是3dB 四等分功分器的分配损耗是6dB 4 插入损耗输入输出间的插入损耗是由于传输线 如微带线 的介质或导体不理想等因素产生的 考虑输入端的驻波比所带来的损耗 插入损耗Ai定义为 9 3 A是在其他支路端口接匹配负载 主路到某一支路间的传输损耗 其为实测值 A在理想状态下为Ad 在功分器的实际工作中 几乎都是用A作为研究对象 5 隔离带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带是功分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从每个支路端口输入功率只能从主路端口输出 而不应该从其他支路输出 这就是求支路之间有足够的隔离度 在主路和其他支路都接匹配负载的情况下 i口和j口的隔离度定义 9 4 隔离度的测量也可按照这个定义进行 6 驻波比每个端口的电压驻波比越小越好 9 2集总参数功分器设计及仿真9 2 1等分型功分器根据电路使用元件的不同 功分器可分为电阻式和L C式两种类型 1 电阻式电阻式电路仅利用电阻设计 按结构分成 形和Y形 图9 2所示 a 形 b Y形图9 2电阻式功分器 图9 2中Z0是电路特性阻抗 在高频电路中 不同频段的特性阻抗不同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频宽大 布线面积小 设计简单 缺点是功率衰减较大 6dB 如图9 2 b 所示 设Z0 50 则 2 L C式这种电路利用电感及电容进行设计 按结构分成低通型和高通型两种类型 如图9 3所示 下面分别给出其参数的计算公式 a 低通型 b 高通型图9 3L C式集总参数功分器 1 低通型 9 5 2 高通型 9 6 集总参数功分器的设计过程是先确定电路结构 再计算出各个电感 电容或电阻的值 最后 按照确定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 9 2 2等分型功分器设计实例设计工作频率f0 1GHz的功分器 特性阻抗为Z0 50 功率比例为k 0 5 且要求在1 0 02GHz的范围内S11 14dB S21 4dB S31 4dB 1 电路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计算选择高通型L C式电路结构如图9 3 b 所示 按照式 9 6 计算得 2 ADS设计与仿真 1 创建新项目启动ADS2009选择Mainwindows菜单栏 File NewProject 按照提示选择项目保存的路径和输入文件名点击 按钮创建新项目 点击 新建电路原理图窗口 开始设计功分器 2 功分器电路设计在 Lumped Components 类中 分别选择控件 在 Simulation S Param 类中 分别选择控件 放置到原理图中合适位置 在工具栏中单击 按钮 放置各端口接地 双击 修改属性 要求扫描频率从0 9GHz到1 1GHz 扫描步长为0 01GHz 功分器仿真电路原理图如图9 4所示 图9 4功分器仿真电路原理图 3 功分器电路仿真点击工具栏中 按钮进行仿真 仿真结束后会出现数据显示窗口 点击显示窗口左侧工具栏中 按钮 弹出设置窗口 在窗口左侧的列表里选择S 1 1 即S11 参数 点击 按钮 弹出设置单位 这里选择dB 窗口 点击两次 按钮后 窗口中显示出S11参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入S31 S21 得到波形图如图9 5所示 图9 5功分器仿真曲线 9 2 3比例型功分器比例型功分器的两个输出端口功率不相等 假定一个支路端口与主路端口的功率比为k 可按照下面公式计算低通式L C式集总参数比例功分器 其他形式的比例型功分器参数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9 2 4比例型功分器设计实例设计工作频率f0 750MHz的功分器 特性阻抗为Z0 50 功率比例为k 0 1 且要求在750 50MHz的范围内 1 电路结构选择及参数计算选择低通型L C式电路结构如9 3 a 所示 代入参数计算得 2 ADS设计与仿真 1 创建新项目启动ADS2009选择Mainwindows菜单栏 File NewProject 按照提示选择项目保存的路径和输入文件名点击 按钮创建新项目 点击 新建电路原理图窗口 开始设计功分器 2 功分器电路设计在 Lumped Components 类中 分别选择控件 在 Simulation S Param 类中 分别选择控件 放置到原理图中合适位置点击 图标 放置两个地 双击 修改属性 要求扫描频率从0 6GHz到0 8GHz扫描步长设为0 01GHz 功分器仿真电路原理图如图9 6所示 图9 6功分器电路图原理图 3 功分器电路仿真点击工具栏中 按钮进行仿真 仿真结束后会出现数据显示窗口点击数据显示窗口左侧工具栏中的 按钮 弹出设置窗口 在窗口左侧的列表里选择S 1 1 即S11参数 点击 按钮弹出单位 这里选择dB 设置窗口 点击两次 按钮后 窗口中显示出S11参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入S22 S21 S12参数的曲线 由于功分器的对称结构 S11与S22 以及S21与S12曲线是相同的 仿真曲线如图9 7所示 图9 7仿真曲线 9 3Wilkinson功分器设计及仿真分布参数功分器最简单的类型是T型结 它是具有一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的三端口网络 可用做功率分配或功率合成 实际上 T型结分布参数功分器可用任意类型的传输线制作 图9 8给出了一些常用的波导型和微带型或带状线型的T型结 由于存在传输线损耗 这种结的缺点是不能同时在全部端口匹配 同时 在输出端口之间没有任何隔离 a E平面波导T型结 b H平面波导T型结 c 微带T型结图9 8各种T型结功分器 根据微波工程的理论可知 有耗三端口网络可制成全部端口匹配 并在输出端口之间有隔离 Wilkinson功分器就是这样一种网络 Wilkinson功分器可制成任意比例功分器 但一般考虑等分情况 这种功分器常制作成微带线或带状线形式 如图9 9 a 所示 图9 9 b 给出了相应的等效传输线电路 可以利用两个较简单的电路 在输出端口用对称和反对称源驱动 对电路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过程请读者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a 等分微带线形式功分器 b 等效传输线电路图9 9Wilkinson功分器 9 3 1Wilkinson功分器设计利用 厚度h 0 8mm的介质基板 设计Wilkinson功分器 通带0 9 1 1GHz 功分比为1 1 带内各端口反射系数S11 S22 S33小于 20dB 两输出端隔离度S23小于 25dB 传输损耗S21和S31小于3 1dB 根据设计要求 中心频率1 0GHz 输入阻抗50欧姆 并联电阻为50欧姆 1 创建新项目启动ADS2009选择Mainwindows菜单栏 File NewProject 按照提示选择项目保存的路径和输入文件名点击 按钮创建新项目 点击 新建电路原理图窗口 开始设计功分器 2 在 Tlines Microstrip 类中 选择 双击并修改属性 选择微带控件 以及 分别放置在原理图区中 选择画线工具 按照图9 10所示将电路连接好 并双击每个元件设置参数 3 滤波器两边的引出线是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 它的宽度W由微带线计算工具得到 点击菜单栏 Tools LineCalc StartLinecalc 出现新窗口 如图9 11所示在窗口的 SubstrateParameters 栏中填入与MSUB中相同的微带线参数在 ComponentParameters 栏中填入中心频率1GHz Physical 栏中的W和L分别表示微带线的宽和长 Electrical 栏中的Z0和E Eff分别表示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和相位延迟点击 Synthesize 和 Analyze 栏中 箭头 完成W L与Z0 E Eff的换算计算过程中 出现另一个窗口显示当前运算状态以及错误信息 图9 10Wilkinson功分器连接方式 图9 11LineCalc主界面 填入Z0 50Ohm可以算出微带线的线宽1 52mm 填入Z0 70 7Ohm和E Eff 90deg可以算出微带线的线宽0 79mm和长度42 9mm 4 单击工具栏 图标 在原理图中放置VAR控件 双击该图标弹出设置窗口 依次添加微带线的W L S参数 如图9 12所示 在 InstanceName 栏中填变量名称 VariableValue栏中填变量的初值 点击 按钮添加变量单击单击 弹出菜单 选择 Tuning 选项卡 按钮设置变量的取值范围Enabled Disabled表示该变量是否能被优化 图9 12变量设置 中间微带线长度L1及宽度W1为优化变量 设L1初始值 15mm 由于W1为微带线的宽度最窄只能取0 2mm 最好取0 5mm以上 50欧姆微带线宽W2 1 52mm 9 3 2电路仿真与优化 1 在原理图设计窗口中选择 Simulation S Param 元件类 在面板中选择Term 放置在功分器三个端口上 用定义端口1 2和3 点击 图标 放置三个地 并按照图9 13连接电路 选择 控件放置在原理图中 并设置扫描的频率范围和步长 频率范围根据功分器的指标确定 图9 13Wilkinson功分器仿真电路 2 在原理图设计窗口中选择 Optim Stat Yield DOE 类 在面板中选择 控件放置在原理图中 双击该控件设置优化方法及优化次数 如图9 14所示 图9 14优化属性设置常用的优化方法有Random 随机 Gradient 梯度 等 随机法通常用于大范围搜索 梯度法则用于局部收敛 本例选择随机法优化 优化次数为25次 3 选择 控件 设置四个优化目标 由于电路的对称性 S31和S33不用设置优化 S11和S22分别设定输入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 S21设定功分器通带内的衰减情况 S23设定两个输出端口的隔离度 加入优化目标后的原理图如图9 15所示 图9 15加入优化目标的原理图 4 设置完优化目标后 保存电路图 然后进行参数优化仿真 点击工具栏 按钮 开始优化仿真 优化过程中 在状态显示窗口观察优化状态 其中的 CurrentEF 表示与优化目标的偏差 数值越小表示越接近优化目标 0表示达到了优化目标 下面还列出了各优化变量的值 当优化结束时还会打开数据显示窗口在优化完成后 点击菜单栏中 Simulate UpdateOptimizationValues 保存优化后的变量值 在VAR控件上可以看到变量的当前值 否则优化后的值将不保存 5 优化完成后必须关掉优化控件 才能观察仿真的曲线 点击原理图工具栏中 按钮 然后点击优化控件OPTIM 则控件打上红叉表示已关掉 关闭优化控件后原理图 如图9 16所示 图9 16关闭控件后的原理图 6 点击工具栏 按钮进行仿真 仿真结束后会出现数据显示窗口 7 点击数据显示窗口左侧工具栏中的 按钮 弹出设置窗口 在窗口左侧的列表里选择S 1 1 即S11参数 点击 按钮弹出单位 这里选择dB 设置窗口 点击两次 按钮后 数据显示窗口中显示出S11参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加入S31 S21 S23参数曲线 如图9 17所示 图9 17仿真曲线 观察S参数曲线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如果已经达到指标要求 可以进行版图的仿真 版图的仿真是采用矩量法直接对电磁场进行计算 其结果比在原理图中仿真要准确 但是它的计算比较复杂 需要较长的时间 9 3 3版图仿真 1 由原理图生成版图 先要把原理图中用于S参数仿真的两个 Term 以及 接地 去掉 不让他们出现在生成的原理图中 去掉的方法与前面关掉优化控件的相同 使用 按钮 把这些元件打上红叉 如图9 18所示 图9 18生成版图前的原理图 2 点击菜单栏 Layout Generate UpdateLayout 弹出设置窗口 如图9 19所示 直接单击 按钮 出现另一个窗口 如图9 20所示 再单击 按钮 完成版图生成 如图9 21所示 图9 19Layout层设置窗口图9 20Layout层状态窗口 图9 21Wilkinson功分器版图图9 22微带介质参数设置 3 版图生成后 设置微带电路基板的基本参数 点击版图窗口菜单栏 Momentum Substrate UpdateFromSchematic 从原理图中获得参数点击 Momentum Substrate Create Modify 可以修改这些参数 如图9 22所示 4 为了进行S参数仿真在功分器两侧添加两个端口 点击工具栏上的Port 按钮 弹出port设置窗口 点击 按钮 关闭该窗口 在功分器三个端点加上port 5 点击 Momentum Simulation S parame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