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物理教程(唐海燕)课后习题答案全解(绝版word).doc_第1页
工科物理教程(唐海燕)课后习题答案全解(绝版word).doc_第2页
工科物理教程(唐海燕)课后习题答案全解(绝版word).doc_第3页
工科物理教程(唐海燕)课后习题答案全解(绝版word).doc_第4页
工科物理教程(唐海燕)课后习题答案全解(绝版word).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13 光的波动性13.2 填空:( 1) 光的波动性的典型表现是_。( 2)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_; 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u =_。( 3)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在介质中的波长n =_。( 4) 光的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为r , 则光程为_。( 5) 可见光(由红光到紫光)的波长范围是从_ m到_m。频率范围是从_Hz到_Hz。(6)中央一台的发射频率为v = 550 KHz,其波长=_m.分析与解答 (1)光的波动性的典型表现是具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特性。(2)真空中光速c=3108m/s。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介质中的波长。(4)光程为折射率与几何路程的乘积,即nr。(5)真空中可见光(从红光到紫光)的波长范围是从760 nm到400 nm(1nm=10-9m).频率范围是从4.3Hz到7.5Hz。(6)波长 m.光的干涉13.3 光的干涉与前面讨论的波的干涉是相似, 当然也有不同之处, 试讨论:( 1) 光的干涉的特征;( 2) 相干光应符合什么条件?( 3) 如何获得相干光(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4) 写出用光程差表示的光干涉明纹、暗纹条件的一般表达式。( 5) 试述处理光的干涉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以及注意点。分析与解答 参阅教程下册P177-179.13.4 相位差与光程差有什么关系? 并求解:(1) S1和S2为频率为、初相位相同的相干光源,发射两束相干光,在P点相遇,试求在P214题13.4(1)图(a)和图(b)情况下,它们的光程差和相位差(图中n1,n2,n为介质的折射率)。题13.4(1)图分析与解答(a)光程差为:相位差为:(b)光程差为:相位差:( 2) 一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安装在海岸上, 距海平面的高度为h。现有一射电星发出波长为的电磁波,一部分直接射到天线上的P点,另一部分经海面反射后到P点(见图)。试求它们到达P点的光程差和相位差。 分析与解答由图13.4(2)可知,并考虑在海面反射的波有半波损失、则光程差为则它们的相位差为 ( 3) 如图所示, 一束单色光(波长为)射到A,B两个缝上,并最后到达P点。已知试求它们的光程差和相位差。分析与解答这是一个斜入射问题。在到达双缝前已有了光程差。因此,到达P点的总光程差应为于是,相位差为( 4) 波长为 = 500 nm 的单色光从空气中垂直地入射到水泥路上的n=1.38、厚度d = 10-6 m的油膜上,入射光的一部分进入油膜,并在下表面上反射。试问: 光在油膜内的路程上有几个波长? 光线离开油膜时与进入时的相位差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光线在油膜内的光程为2nd,则波长数k为光线由上表面进入,经下表面反射后再由上表面射出,考虑到在下表面反射的光有相位突变,则它们的相位差为光的干涉13.5 图示一双缝干涉装置, 试求:(1) 到达点P的两束光的光程差;(2) 点P为明纹的条件及距点O的距离;(3) 点P为暗纹的条件及距点O的距离;(4) 如图有人说“按干涉条件算出的明、暗纹位置指的是a,b,c, 这些位置, 表明是最亮或最暗的位置,也就是说,b为最亮处(光强最大) ,由b向a, c逐渐变暗,到a,c为最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分析与解答(1)(2);(推证见教程下册P179-181)(3);(4)正确。13.6 在杨氏双缝干涉中,改变下列条件,干涉条纹如何变化( 包括条纹分布、光强、零级条纹等)?( 1) 将双缝S1,S2的间距d 加大;( 2) 缝S1加宽一倍, 缝S2不变;( 3) 将原先的入射紫光改为用氦氖()激光照射;(4)在缝S1,S2 分别装上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分析与解答(1)由双缝条纹间距公式,可得当d加大时,条纹间距变小(即条纹变密),但亮条纹强度、零级条纹位置等均不变化。(2)当缝S1加宽,而缝S2不变时,由于双缝中心间距d未变,故条纹间距不变,同时零级条纹位置也不变。但由于两缝宽度不同,通过两缝的光振幅不再相同,有A1A2.因此,暗纹(干涉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而是有一定的亮度,同时亮纹(干涉极大)处的亮度也有所增加。(3)当将紫光()改为氦氖激光()时,由于波长变长,使条纹间距增大(条纹变疏).(4)此时,两束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不符合相干光的条件,故干涉条纹消失。13.8 将波长= 632.8nm的一束水平的He-Ne激光垂直照射一双缝,在缝后D= 2m处的屏上,观察到中央明纹和第1级明纹的间距为14mm。试求:(1) 两缝的间距d;(2) 在中央明纹以上还能看到几条明纹。分析与解答 (1)由双缝干涉两相邻明纹的间距公式可知 (2)根据双缝干涉的明纹条件可知,当,即时,k有最大值,即 表明在中央明纹以上,还能看到142条明纹.13.10 试述劈尖问题的一般求解方法。两块10cm长的玻璃片,一端用直径为0.410-3m的金属丝夹着,形成一空气劈尖。用镉灯(=643.8nm)垂直照到玻璃片上,能呈现多少条明条纹?分析与解答 由劈尖等厚干涉规律可知,相邻两明纹的间距L:m则在D=10cm内呈现的明条纹数目为:故呈现1242条。13.11 牛顿环的干涉图像是怎样形成的? 作图说明之。并讨论:( 1) 牛顿环的干涉条件;( 2) 干涉图像的特征;( 3) 用牛顿环测平凸镜的曲率半径R, 观察到第2 级暗环半径为1 . 6mm,= 450 nm, 则R = 。分析与解答 (1)(2)见下册P186-188例13.3.3(3)由牛顿环暗纹半径公式有13.17 水银灯发出的波长为= 546nm的绿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宽a = 0.437mm的单缝上,缝后放置一焦距为f =40cm的凸透镜。试求在透镜焦面上出现的衍射条纹中:( 1) 中央明条纹的宽度;( 2) 相邻两暗纹间的距离x。分析与解答 (1)由夫琅禾费单缝衍射的暗纹条件,第一级(k=1)暗纹对应的衍射角满足: 因很小, ,所以中央明纹的角宽度为于是,透镜焦平面上出现的中央明纹宽度为(2)由,则13.18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中, 若用波长为1 的入射光照射时, 其第3 级明纹位置正好与用2 = 600nm 的光照射时的第2 级明纹位置一样, 试求1为多少?分析与解答 根据单缝衍射的明纹条件,有: 按题设条件可知以k1=3,k2=2代入,则得13.23 一双缝夫琅禾费装置,缝距d =0.10mm, 透光缝宽a = 0.02mm,透镜焦距f = 50cm。现用波长=480nm的光照射,试求:(1) 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2) 单缝衍射的中央明纹的宽度。(3) 在单缝衍射中央包线内有多少条明纹?分析与解答(1)干涉条纹的间距为:(2)单缝衍射的中央明纹宽度为:(3)中央明纹内干涉主极大(明纹)的数目为: 13.24 用1cm有5 000条栅纹的衍射光栅,观察钠光谱线(= 590nm),试问:(1) 光线垂直入射时,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条纹?(2) 若a = b,则能见到几条明纹?分析与解答 (1)由光栅衍射公式 ,得 (3分)可见,k可能的最大值相应于,按题意,1cm刻有5000条刻痕,所以光栅常数为将式值及代入式,并设,得因此,最多能看到第3级条纹。 (4分)(2)当时,有,根据缺级公式,则有,时缺级,因此,k2,4,6,缺级。此时,实际能看到的明纹条数为k0,1,3共5条。 (6分)练习15量子物理基础(4) 已知红光的波长为= 700nm, 其光子的能量为E = ;动量为p = ; 质量为m= 。(4)红光,时能量动量动质量15.5 波长为450nm 的单色光射到纯钠的表面上,求:(1) 这种光的光子的能量和动量;(2) 光电子逸出钠表面时的动能;(3) 若光子的能量为2.40eV,其波长为多少?分析与解答(1)光子的能量为光子的动量为(2)钠的功函数为 A=2.29eV,由爱因斯坦方程,得光电子的初动能为(3)光子能量为2.40eV 时,其波长为15.7 何谓康普顿效应? 并讨论:(1) 康普顿波长 = ;(2) 散射光波长的改变量= ;(3) 说明康普顿效应在量子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在康普顿散射中,入射光子的波长为,散射光子的波长,则散射角= ;(5) 已知X射线的能量为0.60 MeV,在康普顿散射之后,波长变化了20%,则反冲电子的能量 = ;(6) 一个质子的康普顿波长为 ;分析与解答(1)(电子:)(2)(数量级,越小,越小)(3)要点:证实了光子学说;证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在微观世界也适用。(4)由,故=54。(5)由题设X射线的能量则散射波长 ,反冲电子获得的能量为(6)质子的15.10 分别计算下列各题:(1) 动能为1GeV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2) 一个质子从静止开始,通过1kV的电压受到加速, 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 若考虑相对论效应,则该波长为 。(3) 通常,把室温(300K)下的中子称为“热中子”, 其动能,k为玻耳兹曼常量, 则其静止能量为 ;德布罗意波长为 。分析与解答(1)1GeV=109eV电子的静止能量由于此时电子动能远大于电子的静止能,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电子总能量。由,因为,近似取,得德布罗意波长(2) 质子静止能量经电场加速,电子获得动能Ek=1keV由于动能远小于静止能,不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由得 德布罗意波长 (3) 中子的静止能量 动能 由于,故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由得(4)以速度v运动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为,在研究其波动性时,又引入波速u,有 ,证毕。由于,所以相速。15.12 1927年, 海森伯提出了一个著名关系式 , 称为不确定关系。试根据这个关系式, 分析下述说法的正误。(1)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位置x是不能精确确定的;(2)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速度v或动量p是不能精确确定的;(3) 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两者是不能同时精确确定的,因为速度v不依赖于位置x ;(4) 仪器精度提高了,不确定度就会减小;(5) 测量误差是造成不确定度的原因;(6) 宏观物体也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存在不确定关系,因此,不确定关系与波粒二象性没有联系。分析与解答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式为,它说明: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即速度)是不能同时精确确定的,这是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缘故,而与测量精度无关。因此,以上(1)(2)(4)(5)(6)是错误的,只有(3)是正确的。15.13 计算与证明:(1) 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枪枪口的直径取x = 0.1 mm,射出电子的速率约为, 试求射出电子的速度不确定量为多少?(2) 设质子的动量不确定量是其动量的千分之一,即。其运动速度,则其位置不确定量的最小值为x = ;德布罗意波长为= 。(3) 试证明:如粒子的位置不确定量等于其德布罗意波长,则其速度不确定量等于其速度。(4) 试以一束电子通过狭缝发生电子衍射为例,分析说明对微观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