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的饮食.doc_第1页
乳腺癌术后的饮食.doc_第2页
乳腺癌术后的饮食.doc_第3页
乳腺癌术后的饮食.doc_第4页
乳腺癌术后的饮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手术后的饮食全网发布:2012-07-20 18:03 发表者:肖晖(访问人次:16800) 1.任何乳腺疾病当然乳腺癌也不例外,无论术前术后均可多食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2.术后早期:饮食调养可以给予益气养血、理气散结之品,巩固疗效,促进身体康复。如山药粉、糯米、苡仁、菠菜、丝瓜、海带、泥鳅、鲫鱼、大枣、橘子、山楂等。3.术后放疗期间:饮食宜食用甘凉滋润之品,如枇杷、梨、香蕉、莲藕、胡萝卜、海蜇等。4.术后化疗期间:因为容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现象,可多食和胃降逆、益气养血之品,如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番茄、粳米、白扁豆、灵芝、黑木耳等。5.除上述食品外,术后还应该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鲫鱼、蚕蛹、及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葱、洋葱、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以免助火生痰。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全网发布:2011-06-23 20:45 发表者:杨世昕(访问人次:3369)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时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比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如消化道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临床上除必要的药物预防外,饮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下面分类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1、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营养一定要充足,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2、多吃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如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可以起到抗癌作用;豆腐、豆浆、黄豆芽等豆类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类雌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癌效果,经常食用对于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益处。3、适当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杏、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4、合理安排饮食与化疗的时间,化疗常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因此化疗时要合理安排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化疗当天,饮食应清淡可口;经静脉化疗时空腹进行,因此应在化疗前3小时进食,此时食物已经基本消化排空,化疗结束后晚餐晚些吃,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口服化疗药物时,饭后半小时服用较好,血药浓度达高峰时,此时已呈空腹状态,消化道反应会轻些。化疗呕吐时可将生姜片含在嘴里,对于止吐有一定帮助。乳腺癌化疗怎样调理饮食全网发布:2011-06-23 20:22 发表者:吴建华(访问人次:3184)乳腺癌化疗的药物繁多,不同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不同,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或RNA的合成,或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微管解聚而阻止细胞的分裂繁殖,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杀死或杀伤肿瘤细胞,药物到达体内各部位使肿瘤的原发灶及转移病灶缩小或消失。但是,体内一些分裂增殖迅速的正常细胞或组织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及皮肤的表皮细胞可能被错误攻击,从而引起化疗最常发生的血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化疗副作用。因此在化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注意乳腺癌化疗饮食: 乳腺癌化疗饮食1.营养要充足 乳腺癌病人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化疗期间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忌食油炸类食物,少吃腌渍食品,严禁食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饮食上讲究多样化,荤素搭配、酸碱平衡,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厌食的病人可适当吃一些山楂、萝卜、金橘等健胃食品,增加病人食欲。 乳腺癌化疗饮食2.多吃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 研究表明以下几类食物对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含有抗癌物质吲哚3甲醇,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同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癌作用;豆腐、豆浆、黄豆芽等豆类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类雌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癌效果;芦笋中含有组蛋白,实验证明能够有效控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另外,海带、紫菜、西红柿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抗癌成分,经常食用对于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益处。 乳腺癌化疗饮食3.适当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 新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杏、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维生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大枣不仅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抗癌成分,同时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因此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可以经常食用大枣。 乳腺癌化疗饮食4.合理安排饮食与化疗的时间 化疗常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因此化疗时要合理安排饮食。化疗当天,饮食应清淡可口;经静脉化疗时空腹进行,因此应在化疗前3小时进食,此时食物已经基本消化排空,化疗结束后晚餐晚些吃,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口服化疗药物时,饭后半小时服用较好,血药浓度达高峰时,此时已呈空腹状态,消化道反应会轻些。化疗呕吐时可将生姜片含在嘴里,对于止吐有一定帮助。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全网发布:2011-06-23 02:30 发表者:薛兴阳(访问人次:8998)乳腺癌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科学安排,循序渐进,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卧床期、下床活动期及出院后。1 卧床期的功能锻炼乳腺癌根治术后,为了使皮肤愈合良好,避免发生积液,术后须放置橡胶引流管,并用胸带加压包扎。回病房后,即将橡胶引流管接通负压吸引器,故术后1-3天为患者卧床期。此期主要应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可做伸指、握拳和屈腕屈肘等锻炼。2 下床期活动的功能锻炼下床活动期为拔除皮瓣下的负压吸引管后,患者开始下床活动至出院时为止。此期主要为肩关节的锻炼,由于接近腋下切口处的癍痕组织尚为形成,故早期进行锻炼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尽快恢复功能。这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锻炼的方法为:(1)术后的3-4天,患者可坐起,开始进行屈肘运动;(2)术后5天解除固定患者上肢的胸带后,可练习患者手掌扪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动作;(3)术后9-10天以拆除切口缝线。此时,可锻炼抬高患肢上肢,将患侧的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初时可用建侧手掌托扶患侧肘部,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与肩平;(4)术后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使患责侧上肢逐渐抬高至患者自开始锻炼时的低头位,达抬头、挺胸位、进而能以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为了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此时还可做扶墙锻炼,加强抬高患侧上肢的功能。3 出院后上肢功能的锻炼患者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患肢的功能锻炼。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患肢上肢自然下垂,无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亦可从反方向进行锻炼;(2)上肢后伸运动: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此外,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提、拉、抬、举、物体的各种负重锻炼,以增强患侧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30M。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不可停止练习。*治疗后复查时间及内容:手术后大部分患者还需要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复查时间内容应听从主治医生的安排。治疗后饮食特点:饮食要合乎卫生、营养 , 多摄取营养均衡的完整食品,如蛋、肝、脑、鱼贝类、干果类、四神、纤维的食品及红色、紫色或削皮后会发黑的蔬菜水果。不要抽烟、喝酒及食用人工甘味剂之类。治疗后工作及锻炼强度:可进行轻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治疗后的保养: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 。大多数乳癌患者会有情志不遂,忧思郁结之情况,且心中充满恐惧感,乳癌不是不治之症,手术切除乳房后亦不用自卑,生命是美好的,即使是末期也可因治疗而延长相当的生命。治疗后的自我体检内容及方法:乳腺癌治疗后应坚持自查和定期到医院检查。自查主要包括皮肤结节,术侧胸壁皮下结节,腋窝锁骨上淋巴结等问题。乳腺癌术后常规复查全网发布:2011-06-23 20:16 发表者:闫敏(访问人次:3897)NCCN指南推荐乳腺癌患者术后:每46个月进行一次病情随访和体格检查,持续5年,此后每12个月1次;每12个月进行一次乳腺钼靶X线摄片(接受保乳手术者放疗后每612个月一次);接受他莫西芬者,若子宫仍保留,每12个月进行一次妇科检查;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者,应在基线状态及之后定期监测骨密度。乳腺癌患者经标准的手术、术前/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达到彻底治愈,尤其早期患者治愈率更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标准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无病生存期,会出现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有淋巴结(同侧锁骨上下区、对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胸壁、肺及胸膜、肝、骨、脑,这些部位都是病情随访需要关注的。需要强调的是当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骨痛(常见腰痛)时,一定要考虑到骨转移的可能性,不要盲目行仪器理疗、按摩等治疗,而应先到专科医院就诊,排除骨转移后再考虑其它治疗,否则可能会加快病情的发展。复发转移最初常常没有症状,因此只有定期复查才能早期发现,并尽早开始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多,经合理有序的治疗,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因此不要在复发转移后轻易放弃治疗,或轻信一些非专科医师的评判,到专科医院接受标准的治疗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18条建议全网发布:2011-06-23 20:27 发表者:孙春雷(访问人次:4297)乳腺癌手术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有步骤的患肢系统训练是防治疗水肿最有效的。除了这,专家们还提出了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18条建议(美国淋巴网站,2003年)1决不能忽视上肢或胸部轻微的水肿,如有加重,及时告诉医生2避免患肢抽血和注射l3避免患肢测量血压,如果双侧上肢淋巴水肿,可在下肢测量血压4保持患肢皮肤尤其是褶皱处和手指间隙清洁干燥,洗浴后擦润肤露5避免做增加患肢阻力的剧烈重复运动,如擦洗或推拉6不提过重的物体(5kg),在健侧挎包7不戴过紧的项链和弹力手镯8淋浴或洗碗盘时,避免温度过高,避免桑拿或热浴,使用防晒产品9避免患肢损伤,如割伤、灼伤、运动伤、昆虫咬伤、抓伤等,修剪指甲时避免任何损伤;10保持理想体重,进低盐、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吸烟、饮酒11做家务或种花时可戴手套12避免患肢过度疲劳,当肢体感到疼痛时要休息,抬高肢体13建议进行一些运动,如散步、游泳、有氧健身,骑自行车、做健身操或瑜伽14淋巴水肿的患者乘飞机时戴弹力袖套,远距离飞行时还要加用弹力绷带,增加液体摄入15戴轻重量的假乳或合适的、没有钢托的乳罩16使用电动剃须刀除去腋毛17淋巴水肿患者日间要戴弹力袖套,46个月请医师检查一次,如果袖套过松,可能是上肢周径变小或袖套破旧造成18出现任何感染症状,如皮疹、瘙痒、发红、疼痛、皮温增高或发热时要及时报告乳腺癌的化疗全网发布:2011-06-23 20:33 发表者:程琳(访问人次:6494)目前乳腺癌的化疗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第二是术后辅助化疗。第三是对复发转移进行的解救化疗。新辅助化疗有以下作用:第一可以缩小肿瘤增加保乳机会。第二,可以减少肿瘤的增殖活性,防止在手术过程中播散。第三新辅助化疗后如果病灶完全消失可以明显提高生存。最后新辅助化疗可以了解这个方案在人体内的有效性,为今后的化疗提供明确指导。辅助化疗的作用主要是针对临床目前未发现的微转移,杀灭或者抑制这些微转移,达到提高诊断治疗的效果,提高生存率。化疗可以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首先就是骨髓抑制,就是引起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甚至有的出现贫血,医生会监测患者血细胞情况,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这个副反应是可以控制的。其次就是胃肠道的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我们可以给予止吐药物,并需要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第三个方面,化疗以后可以引起一些口腔黏膜的炎症,有些出现口腔溃疡、黏膜溃疡。可以在化疗期间注意饮食清单、避免辛辣,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及对症治疗。第四个方面是脱发,可采用化疗期间戴上冰帽,降低代谢。这种脱发不是永久性的脱发,在化疗结束以后大多数病人还可以头发再生。第五,就是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化疗前应检查肝肾功能,一般轻度的损害不影响后续化疗,化疗结束后一般肝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第六是心脏毒性,尤其是蒽环类药物。病人可以出现心慌、胸闷,甚至心率失常、心脏缺血的改变,需要检测化疗期间心功能,严重时需要减量或停药。第七过敏反应,急性的超过敏反应多见于紫杉类药物,应严格按照医生提供的抗过敏预处理方案进行。第八是对末梢神经的损害,如紫杉类、长春碱类。化疗以后病人感觉到手脚发木、发麻。可以通过补充B族维生素来缓解症状。再者就是有的病人可以引起腹泻,可对大便进行化验鉴别,对症治疗。还有就是对内分泌的影响,化疗以后可能使得卵巢功能受影响,可能会提前绝经。另外化疗的时候,如果药物外渗,可以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一些坏死,化学药物刺激静脉,可以引起静脉炎,所以目前多推荐建立深静脉通路来进行化疗如PICC、输液港装置、锁骨下插管等。对于化疗相关问题,一定要和我们专业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获得解答,最终我们一起配合完成乳腺癌的化疗。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可能出现哪些副作用?1、骨髓抑制,就是引起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甚至有贫血出现;2、胃肠道反应,如如恶心、呕吐等。3、化疗以后可以引起一些口腔黏膜的炎症,有些出现口腔溃疡、黏膜溃疡。4、脱发5、对末梢神经的损害,病人感觉到手脚发木、发麻。6、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心脏毒性,过敏反应等。提问:化疗期间,感冒怎样用药?所患疾病:侵润性乳腺导管癌2级刘主任: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白忙中及时回复我的问题。还有一事想请教刘主任,我母亲化疗期间,口腔溃疡挺严重,是正常的药物反映吗?还有就是近日口腔溃疡有所缓解,但是喉咙疼,吞咽有困难。同时说话时有鼻音,怀疑是感冒初期症状,我想问以下问题:1、口腔溃疡怎样缓解?用药物或是食疗?2、如果感冒了怎样用药?药物方面有什么禁忌?答:化疗药物对口腔粘膜会有损伤,尤其化疗期间免疫力低,愈合较慢,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用漱口液漱口,服用复合维生素B类,必要时用些口腔含片如华素片应该有缓解作用,清淡饮食,少进辛辣及甜食。化疗期间出现感冒症状,多和免疫力降低有关系,注意保暖,可选用常用感冒药物,一般对化疗没太大影响。提问:化疗时手发麻脚发麻能否控制,能否吃白萝卜?答:用紫衫醇类药物后,手脚发麻较常见,服用复合维生素B有好处,也可用双氯芬酸钠栓。化疗期间最好不吃白萝卜。乳腺癌手术后是否要化疗全网发布:2011-06-23 20:12 发表者:李冬云(访问人次:4138)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全身治疗是必需的。适合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体可以减少全身肿瘤负荷量,防止复发,控制血行转移。但应该权衡每个患者复发风险、治疗可能带来的毒性风险和获益。根据患者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以及不同分类的乳癌考虑优先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体现个体化原则。化疗一般应该完成6个周期。 2009NCCN指南将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分为2大类:优先选择方案和其他选择方案。优先选择方案包括TAC方案(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AC(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的剂量密度方案(2周方案),AC序贯每周紫杉醇方案,TC方案(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和AC方案。指出优先原则是综合考虑了疗效、毒性和治疗方案时间安排确定的。乳腺癌化疗全网发布:2011-06-23 19:35 发表者:薛兴阳(访问人次:5764)一、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往认为乳腺癌的扩散是按一定时间和距离的次序许进行的,近年生物学研究表明, 乳腺癌从单细胞分裂繁殖到直径1cm大小肿块,倍增30次,生长至少超过3年,给全身血行播散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因而全身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乳腺癌是容易发生血道转移的疾病,局部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血道转移,血道转移有时在肿瘤早期即可发生,有50%6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可能有远处转移。临床上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亦有20%30%复发或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因而手术前后应用全身性的化疗以杀灭亚临床型的转移灶是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的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尤其对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手术前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更明显。二、乳腺癌化疗的目的: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放疗、内分泌疗法、免疫疗法及中医药疗法的综合治疗措施,是目前治疗乳腺癌高效低毒的优化方案。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证候类型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目前,在乳腺癌的治疗中, 除了0期和部分期的患者以外,几乎各期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手术后治疗的目的为减少远处播散,小的手术与放射综合常可取得良好疗效和较佳生活质量,但更要以全身化疗作为保驾。目前,先期化疗(primary chemotherapy)很受重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趋向。期是指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原则上应以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主。三、乳腺癌化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随着近年来新药的出现以及化疗地位的加强,乳腺癌的治愈率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化疗有它本身的缺点,主要是副作用过大,患者难以接受.另外,对晚期病人而言,它和内分泌治疗一样,也存在着缓解期过短的缺点. 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化疗的盲目性减少了,可预见性有了提高,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了原代乳癌体外药敏实验,并用它指导化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未来化疗将主要朝着高有效性及高选择性的方向发展.四、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在提高乳腺癌尤其是中晚期癌的局部缓解率的同时,改善其QOF,保持其女性特征美,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中的难点之一。提高早期癌的治愈率;在保证清除乳腺癌肿瘤灶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手术范围;合理、有效地安排治疗方案,改善中期或局部晚期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手术切除率,避免或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控制乳腺癌复发和转移,提高无病生存率和远期疗效;控制晚期乳腺癌症状,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实施姑息治疗时,应以追求良好的QOF为其最高准则;重视患者的心理、生活护理,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精神.化疗的适应症根据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受体状态等,做进一步调整:一、临床II期以上;二、部分临床I期患者,腋窝淋巴结(+)或绝经前受体(-)者;三、 对于临床I期淋巴结(-)者, 病理分类恶性程度较低者(如粘液癌,大汗腺样癌,腺样囊性癌等), 绝经后受体(+)者可适当减少化疗周期.四、对于高危患者,如绝经前受体(-)淋巴结(+)的患者应坚决做足化疗.五、能耐受化疗者,术后辅助化疗一般以6个周期为宜,再多并不能增加疗效. 一般教科书把WBC=4000/mm3作为化疗条件,国内肿瘤医院较为普遍的标准为3000/mm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一、新辅助化疗的提出:1982年Frei提出早期辅助化疗的概念,对于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人应尽早应用辅助化疗,在肿瘤诊断明确后即予以化疗,即术前化疗, 然后再行手术治疗,目前已称其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已是目前世界上乳癌治疗的一种新趋势。二、新辅助化疗的优点:1、有助于了解肿瘤对化疗的敏感程度,为进一步化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2、有可能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3、能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降低分期,使更多的病例能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4、能防止新转移灶的形成和刺激免疫活性等。5、新辅助化疗能帮助患者消灭潜在的亚临床病灶,也为局部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条件。6、提供了一次明确的体内药物实验,为术后化疗提供了依据。三、术前化疗的注意事项:1、手术前随便应用几周低剂量化疗,既未设计统一方案,也不做近远期疗效观察,这种做法既无助于治疗水平的提高,还有碍于术后系统治疗的开展。2、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尽可能正规、系统地进行术前化疗,并做好疗效观察。乳腺癌手术后的辅助化疗一、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对预后指标好,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病人给予TAM治疗;对有腋下淋巴结的转移及其他预后指标也差的病人,不论其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都应给予辅助化疗。与化疗情况相反,内分泌治疗的主要受益者是绝经后的病人。二、辅助化疗的原因:乳腺癌血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全身化疗可控制血行转移,无疑是提高乳腺癌远期疗效的合理性措施。此外,乳腺癌血行转移常在早期即可发生,推断乳腺癌在临床确诊时间50%60%已经发生了血行转移,以微小癌灶隐藏于体内,故应将乳腺癌视为全身性疾病以加强全身治疗如全身化疗。三、辅助化疗的个体化: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根据:1、病人的个体身体状况体质,年龄,月经,妊娠或哺育,伴随疾病或各脏腑和系统功能,尤其是免疫和骨髓功能状况等2、疾病情况病理类型,病期,发展趋势等四、辅助化疗的应用原则:有计划、合理、有效地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和康复手段及研究成果。注意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对各种治疗的反应进行合理调整。使治疗更安全、有效,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融会贯通,优势互补。化疗的毒性反应及其预防一、化疗的毒性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肝.肾毒性静脉炎, 等等二、毒性反应分度:毒性反应按WHO标准分0度三、如何预防,避免造成严重损害:关键是医生在化疗前要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特殊情况,医护要互相提醒一下.四、骨髓抑制:按照恢复的快慢大致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CTX. MTX. 5-FU. ADM为代表,粒细胞在第810天左右降到最低点,1720能恢复,第二种是以亚硝脲(如司莫司丁)为代表, 粒细胞有两个低谷,最低点在第四周,第4250天能恢复.了解到这些规律,我们就不难明白,何时查血象更能真实反映其外周血的状况。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一、临床疗效评价的分类:按WHO肿瘤化疗疗效,标准评价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只有CR+PR才是有效病例;CR是通过X光片及同位素扫描证实,病灶全部消失至少4周;PR指溶骨性病灶缩小,再钙化,或成骨性病灶密度减低至少4周,但对程度未做具体要求.二、观察方法:有的医生对骨转移的评价标准不是很熟悉,这里特别提一下。在对晚期病人进行解救治疗时,首先要确定用何种手段进行追踪观察:骨转移用X光片比ECT更好进行对比,肺转移或胸腔积液用X光片比CT更经济直观.局部晚期及复发最好用彩色照片记录对比.晚期乳腺癌的化疗策略及方法一、晚期乳腺癌化疗的发展:从60年代非蒽环类单药化疗联合化疗蒽环类单药治疗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90年代的紫杉醇、长春花碱类的联合化疗,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有效率的提高和缓解期的延长,为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开拓了良好的前景。二、晚期乳腺癌化疗错误观点:1、 消极观点,认为已经转移了,反正治不好,随便开一种化疗药口服一下(当然受经济条件限制者另当别论). 而实际上,经过积极的规范化治疗,某些病人还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带瘤生存.2、 过于积极的观点, 他们常常将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生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一并同时使用,以期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这种做法看似积极,实际上是对某一项治疗没有信心.一方面它无法观察化疗的疗效,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治疗资源的浪费,使其中几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几步并作了一步走,造成日后再复发时治疗手段的缺乏.三、晚期乳腺癌化疗的条件如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首先考虑化疗:1、病变发展迅速;2、内脏转移如肝、肺广泛转移或皮肤受侵伴淋巴管转移;3、无病生存少于2年;4、既往内分泌治疗无效;5、和阴性。5、对于年龄35岁辅助治疗后无病生存期2年、出现骨和软组织转移,同时和阳性,应考虑内分泌治疗。四、局部晚期乳癌的术前介入化疗模式:1、动脉插管化疗:疗效不错,但并发症较多,风险较大.现很少使用.2、DSA引导下的介入化疗: 国内有少数报道,疗效突出.五、晚期乳腺癌治疗的观察病灶:对于晚期乳腺癌,多数是经过首次或多次治疗后复发的,很多化疗方案常常无效,这时,做好疗效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两周期化疗后无效,不能再进行下去。如几个周期化疗下来,肿瘤消了不少,但病人也差不多了,这时应停下来,换用内分泌治疗,休息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卷土重来.六、几种常见情况下的化疗方案:肺及胸膜转移: CAP方案,NVB+PDD(或ADM)方案。胸腔积液可用腔内PDD. 揽香烯, OK432等。一般效果都不错.皮肤及软组织转移: 全身化疗效果大多较好,(NVB单用或与PDD,ADM连用,CAP等.肝转移: 全身化疗效果大多较差,应以介入化疗为主. 全身化疗可用泰索帝或NVB.骨转移: 大多疗效较差, 没有那一种药物或方案对其疗效具有优势,有报道光辉霉素相对好一些.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单纯只有骨转移的患者,其ER.PR多为阳性,单用内分泌治疗常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带瘤生存。脑转移: 一般以放疗为主,化疗只作为辅助。以往认为血脑屏障会阻止水溶性药物进入脑内,但目前研究证实,在此类病人中,癌细胞破坏了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化疗同样可以凑效。可考虑联用PDN,或者含VP16的化疗方案.七、晚期乳腺癌的联合化疗联合多柔比星的方案的疗效略优于CMF方案,但缓解率及生存率两者相仿。CMF方案应用的剂量所产生的毒性与多柔比星组相似,两组的疗效也基本相似。随着新的抗癌药物应用于临床,有些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如紫杉醇、异长春花碱等目前已作为第二线或第一线药物。对乳腺癌有效的常用药物乳腺癌对化疗中度敏感,过去单药化疗效果大约在20%,70年代组成CMF为主的联合化疗,疗效有所提高,80年代加ADM等蒽环类及铂类药物,疗效达50%以上,近年又出现紫杉醇,NVB,长春花碱酰胺,并开展了体外药敏测定,逆转耐药的研究,使得化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对乳腺癌有效的药物很多,单药有效率可分为3组:一、有效率超过50%的有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 泰索帝(docetaxel, taxotere)、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 去甲长春花碱(诺威本,navcelbine, NVB)。二、有效率在20%50%的有顺铂(DDP)、 环磷酰胺(CTX)、 异环磷酰胺(IFO)、氟脲嘧啶(5-Fu)、 氨甲喋呤(MTX)、 丝裂霉素(MMC)、咪托蒽醌、 吡柔比星(Pirarubicin)、 雌莫司汀(Estramustine)、泼尼莫司汀(Pudnimnstine)、 噻派(TSPA)、长春花碱(VLB)、 长春新碱(VCR)、 长春酰胺(VDS)。三、效率在20%左右的有更生霉素、 安吖啶、 阿糖胞苷、卡铂、 卡氮芥(BCNU)、 苯丁酰氮芥、氮烯咪胺(DTIC)、 VP-16、 Gemcitabine(氟胞苷)、六甲密胺(HHM)、 羟基脲、 CPT-11、伊达比星(Edarubicin)、 CCNU、6-巯基嘌呤、 美法伦、 氯尼达明(Lonidamine)、美诺立尔(Monogaril)。四、目前的新药主要是:紫杉类,包括紫杉醇和泰索帝,其疗效明显超过蒽环类药物。泰索帝对肝转移的疗效比较突出。去甲长春花碱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特别是和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超过50%。五、几种疗效比较突出的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 taxol)、泰索帝(docetaxel, taxotere):机制独特, 作用于微管系统,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其解聚,使细胞周期移行阻断在M期. 国内有人做过体外实验,发现它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其作用大小并不依赖药物浓度. 因而它是一个很有研究前途的药. 缺点是价格很贵,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高.使用前需服用DXM,甲氢咪呱等,化疗时需做好抢救准备,并有专人特护.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 最常用的蒽环类化疗药,主要毒性为心脏毒性及脱发.当累计剂量达800mg以上时,心衰的发生率可高达30%. EPI的上述毒性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化疗指数.去甲长春花碱(诺威本,navcelbine, NVB)。 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NVB)又名长春瑞宾.为法国研究者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新药,抗瘤谱广。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高达41,联合ADM治疗晚期乳腺癌,初治患者有效率高达70,复治患者达4274。这个药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还不长,但其很高的有效率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主要不良反应是化学性静脉炎等。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象普通药物那样对待使用.顺铂(DDP): 疗效较高,特别是对于肺.胸膜及皮肤软组织转移的患者. 它的疗效与其剂量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由重金属铂所带来的肾毒性限制了其大剂量的使用. 主要毒性包括严重的消化道反应,肾毒性,及耳神经毒性,相对来说,对外周血的影响较小一些. 预防方法是大剂量时水化,或小剂量连续给药。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 许多乳腺癌病人术后要进行一定周期的化疗,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免疫力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细胞降低等等,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因此在化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顺利完成化疗。营养要充足 乳腺癌病人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化疗期间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忌食油炸类食物,少吃腌渍食品,严禁食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饮食上讲究多样化,荤素搭配、酸碱平衡,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厌食的病人可适当吃一些山楂、萝卜、金橘等健胃食品,增加病人食欲。(2)多吃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 研究表明以下几类食物对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含有抗癌物质吲哚3甲醇,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同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癌作用,豆腐、豆浆、黄豆芽等豆类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类雌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癌效果,芦笋中含有组蛋白,实验证明能够有效控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另外,海带、紫菜、西红柿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抗癌成分,经常食用对于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益处。(3)适当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 新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杏、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维生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大枣不仅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抗癌成分,同时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因此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可以经常食用大枣。(4)合理安排饮食与化疗的时间 化疗常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因此化疗时要合理安排饮食。化疗当天,饮食应清淡可口;经静脉化疗时空腹进行,因此应在化疗前3小时进食,此时食物已经基本消化排空,化疗结束后晚餐晚些吃,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口服化疗药物时,饭后半小时服用较好,血药浓度达高峰时,此时已呈空腹状态,消化道反应会轻些。化疗呕吐时可将生姜片含在嘴里,对于止吐有一定帮助。如何解读乳腺癌免疫组化中的项目?全网发布:2011-06-23 21:20 发表者:肖晖(访问人次:11248)乳腺癌术后病理中除描述有肿瘤具体分类名称、肿瘤大小、各切缘是否切除干净、淋巴结转移部位和数目以及血管淋巴管内和其他组织中有无侵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可以提示预后的免疫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以下是各医院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常用免疫指标以及对它们的解读,仅供参考: 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加号越多越好。 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两者都是阴性预后不好。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Her-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原癌基因。它的过度表达即出现加号表明患者预后不好。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但Fish检测两个加号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的可能。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以上三个都是阴性患者,医学上目前被叫做“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缺乏药物治疗。 E-Cadherin:E-钙粘附蛋白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的一种,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极性、形态和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它的高表达表明预后良好。 Ki-67index:是反应细胞增殖的一种增殖抗原,它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数值越高预后越不好。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突变预示预后不良。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CK5/6:是一种细胞角蛋白,组织学分级越高及肿瘤分期越高其表达率越高,总的讲阳性预后差。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织学分级越高及肿瘤分期越高其表达率越高,总的讲也是阳性提示临床预后差。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提示预后差。TOP-II:DNA拓扑异构酶II,高表达提示肿瘤增殖和恶性度较高。 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预后不好。P170:是一种多药耐药基因,它的过度表达不利于治疗。nm23:是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 相关的基因,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为乳腺癌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 Her-1:和前面的Her-2类似,阳性不好。DNA倍体:非整倍体预示肿瘤发生。CD44V6:是一种蛋白,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Ck14、Ck17和CK7:与前面的Ck5/6有类似参考标准。Bcl-2:是一种抑凋亡基因,它的阳性表达提示肿瘤分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少。 PS2: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P63: 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Calponin: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从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它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Cyclin D1:Cyclin D1的高表达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是: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34E12:是一种细胞角蛋白,它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恶性生物学指标相关,乳腺癌组织中34E12阴性表达提示预后不佳,可用于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P120膜:在乳腺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并与E-cadherin表达相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120膜与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和发展更为密切。乳腺癌的预后都与那些因素有关?全网发布:2012-07-20 18:01 发表者:肖晖(访问人次:10544)乳腺癌的预后与下列因素相关:1. 年龄:越年轻预后越差。2.妊娠及哺乳:此期间发生的乳腺癌预后差。3.肿瘤大小:在无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预后较好。4.肿瘤部位:在无淋巴结转移时,位于乳腺外侧及中央区的肿瘤较乳腺内侧预后好。5.肿瘤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有侵犯时预后差。6.区域淋巴结:无淋巴结转移者10年生存率为75-90%,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仅为30%左右。预后好坏也与受累淋巴结绝对数有关,一般以腋窝淋巴结有3-4个淋巴结转移为界,少于此数目预后较好,大于此数目预后较差。7.病理组织类型:管内癌、黏液癌预后较佳,而广泛小叶及浸润性癌预后较差,髓样癌及管状癌介于两者之间。分化好的肿瘤比分化差的预后好,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100%。8.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两者均阳性者预后最好,均为阴性最差,任一单项阳性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ER阳性PR阴性的患者预后比ER阴性PR阳性者好。9.肿瘤细胞增殖状态:增殖快时有丝分裂能力强、预后差,增殖慢时有丝分裂能力底、预后好。10.其他:癌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这些因素包括p53(+)预后好,HER-2neu(erbB-2)阳性预后差。化疗会出现的反应及护理:胃肠道反应多数抗肿瘤药物对胃肠道粘膜上皮有损害,所以化疗后病人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出现反应的时间与病人的体质和所用的化学药物有关.有的药物一开始用就出现恶心呕吐,有的药物在用后几天开始出现反应,逐渐加重,停药后可消失.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流食,半流食,减少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增加吸收.可甩黄瓜片及桔皮贴在迎香穴上(鼻翼旁),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反应重不能进食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