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2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3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6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7 .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 8 .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原则。9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 10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B.读经 C.讲故事D.游戏 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12 .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1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 15 .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17 .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18 .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 19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20 .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21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22 .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23 .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千字文 24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是训诫类 25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蒙求)。26 .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后?宋代 27 .把太子教育分为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四阶段的是贾谊 28 .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 29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30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氏家训 31 .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 32 .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重要问题。33 .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34 .提出学“眼前事”主张的思想家是朱熹 35 .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朱熹 36 .提出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朱熹 37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王守仁38 王守仁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39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示范与讲解,观察与模仿,奖励与批评。40 .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 )A.母系家庭B.原始家庭C.氏族公社D.军事民主制4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 )A.监督法B.小劳法C.猴戏法D.瘦身法42 .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胎产书)43 .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是( )A.示范与讲解B.实验与讲解C.奖励与批评D.观察与模仿44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随着下列哪一项的变化而变化?( )A.生产模式B.家庭模式 C.生活模式 D.社会道德观念3,庠,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虞舜时期。4,母系氏族公社,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5,父系氏族公社,用儿童的家庭教育代替了儿童社会公育。6,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7,中国封建社会,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道德至上,是古代传统教育特点,“传道”的儒家教育传统。8,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见于礼记 内则9,西周时,形成了学前教育计划,按年龄大小和身心发育状况提出内容,其中突出了礼仪训练。10,司马光居家杂仪教男女中,阐述了10岁以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11,中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经验: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12,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13,古代对儿童进行的常规教育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礼教是儿童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14,日常生活中,养成卫生习惯,是生活常规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15,古代儿童生活常规教育,处处带有向幼儿灌输封建礼教的色彩。18,中国古代教育家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立志、养志成为儒家教育传统。古代有“试儿”风俗,就是观察小儿志向的一种方式。19,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子弟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20,孝悌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要特点。21,为推行孝道,二十四孝图曾是最被推崇的儿童读物。22,“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家庭普遍重视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23,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语言教育,识字教育,计算,自然常识。24,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严格家教的儿童,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25,唐代,儿童参加科举考试,称“应神童举”。宋代为童子科。26,儿童教育,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要本着“早喻教”的原则。27,教子义方,或叫“教子以正”。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为子女指出出路。28,潜移默化,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被认为是“无言之教”。29,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称为“内外夹持”。30,量资循序,就是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及时教育,不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31,“孟母三迁”,说明改变教育环境,最后取得良好教育效果。32,司马光家范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33,宫廷儿童教育,主要介绍以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34,西周,有“三公”、“三少”的设置。35,贾谊,贾子新书,有傅职保职,在中国古代宫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6,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未来帝王的教育。37,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的训练,即为保傅制度。38,大戴礼记 保傅,对师、保、傅的具体责任和对太子教育的内容做了细微说明。39,太保主要职责:保证太子的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有规律,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40,太傅主要职责: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41,太师主要职责: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如诗书礼乐之类的经籍。42,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姆负责安置料理睡眠。43,宫廷中还为幼小的太子设乳母,以其乳汁喂太子。44,胎教最早的记载,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曾行胎教。45,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有“胎病”的记载。46,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经验。47,王充的论衡提出“元气”,阐明了古代胎教学说的哲学原理。48,徐之才得胎产书提出“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52,胎教体现了中国传统“正本慎始”的思想传统。体现了教育要早,教育贵豫的原则。53,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古代胎教所特别强调的目的。古代胎教的核心目的是对母亲的道德修养的要求。54,良好的生长发育是养胎与胎教的首要任务。55,古代儿童教材又叫蒙养教材。56,古代蒙养教育包括小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和入学前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也是蒙养教育。57,史游的急就篇是汉唐主要识字教材。58,吕德胜小儿语,吕坤续小儿语。59,历史知识性的蒙书,蒙求最为流传。故事性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60,元明清,儿童故事配以图画,如二十四孝图说61,图画类蒙学读物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养正图解蒙养图说养蒙图说62,宋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文雅游戏,如围棋、象棋类被重视。63. 贾谊关于太子教育理论,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中。64,贾谊,“天下之命,悬于太子。”66,贾谊认为,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67,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早,一是要行胎教,一是要实施学前教育。68,贾谊,在贾子新书 傅职篇,专门讨论了太子这些老师的职责、任务。70,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71,颜之推提出家教要“德艺同厚”和“修以学艺”。72,颜之推在严格教育上,主张体罚。73,朱熹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74,朱熹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将儿童教育比喻为打“坯模”。75,朱熹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76,朱熹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77,朱熹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78,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79,王守仁继承了儒家关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80,王守仁的教育理论是“自然教育论”。81,贾谊,是中国古代胎教奠基人之一。宫廷儿童教育:1,宫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2,主要以介绍太子、王子为对象的教育。3,有独特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体现在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上。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1,核心是对未来帝王的教育,所培养的君主合格与否,会影响到国家命运。2,一个明君可创造太平盛世,一个昏君可招致国家灭亡。从太子、王子幼小时起教诲,目的就是为他们自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3,宫廷儿童教育是为了维护皇家统治,太子、王子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国家安危,具有国家意义。保傅制度:1, 这是宫廷儿童教育制度之一。2, 选择贵族和大臣中出类拔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身体、道德知识的训练。3, 师保傅,分为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称“三公”和“三少”。4, 太保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太师负责太子的学业知识。胎教: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的和外部的措施,有意识地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以便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是一种早期教育措施。(二)胎教的方法 1,监督法。主要用于宫廷。由太师、太宰等监督王后。 2,小劳法。孕妇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流通血脉。 3,瘦身法。孕妇控制饮食,使胎儿不过于肥胖。贾谊论太子教育的意义 1, 从国家兴亡的历史分析了太子教育的成败,会关系到国家命运。2,从教育可改变民性的观点,阐明了对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3,贾谊认为,人的早期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是人格品行陶冶的最重要时期,此时儿童易接受正确思想熏陶。颜之推论家庭教育的内容。1, 颜之推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如朝廷大臣、兴造之臣等六种人才。这种主张在儒学包揽一切的时代,具有突破性意义。2, 提出“德艺同厚”,既要进行封建德行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从小进行忠孝仁义礼节的教育。“孝是百行之首”。3, 学艺:广习经史百家书本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各种杂艺,如文章、算术、医方等。德行与学艺,互为联系,德行是根本,学艺也不是可有可无。贾谊论“早喻教”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属于幼儿教育。(一)胎教 1,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2,对孕妇要进行“正礼”教育。3,安排适宜的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易拉宝订购合同范本
- 租给学生租赁合同范本
- 货车租赁合作合同范本
- 玻璃销售合同范本
- 简单瓷砖购销合同范本
- 贷款购车抵押合同范本
- 做柜子的合同范本
- 房租租赁合同范本样本
- 农村雇佣保洁合同范本
- 停车棚安装合同范本
- 坏死性筋膜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新型医药销售外包(CSO)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口腔诊室6S管理
- 急性胆囊炎疾病概述
- 从零开始讲装置布置:建规、石化规、精细规在工程设计时如何合理选用
- 2025-2030年中国外墙外保温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危险品水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共500题)
- 安全总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