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简便之水浇计算技能之花.doc_第1页
引简便之水浇计算技能之花.doc_第2页
引简便之水浇计算技能之花.doc_第3页
引简便之水浇计算技能之花.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简便之水浇计算技能之花 钟永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技能。而简便计算在培养学生运算技能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记载“约而达,微而减”,这是我国最早的简约教育思想论述。简便计算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与记忆力,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那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怎样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技能呢?一、备一备,培养简算的意识与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简便计算的意识要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灵活捕捉数据特点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变通的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数感敏锐度才会大大增强,这就为简算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此外,还需在日常的学习中让学生储备好常用数据,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牢记常用的一些特殊数据:254=100、258=200、1258=1000;98=1002、999=10001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土壤中,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大树才能根深叶茂,树壮果稠。二、诱一诱,激发简算的好奇与兴趣小学数学课程指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进行活动的基础,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一切活动的导火索,是探究的助燃剂。在简便计算教学开始之际,要让简便计算充满神秘色彩,让学生对简便计算充满好奇,并产生浓厚兴趣。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1)出示25474= ,12532= 等算式;(2)与学生比赛,看谁先算出答案。学生在奋笔疾书列竖式计算时,老师早已算出答案。学生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时,纷纷猜测老师为什么能算得如此快,此时可故弄玄虚地说此乃一种“魔法”也,你们想学吗?学生带着好奇心与浓厚兴趣来学习乘法结合律,那学习效率可就事半功倍了。学生对简便计算产生了好奇和兴趣,简便计算的教学便有了良好的开端。三、学一学,掌握简算的方法与技巧 简便计算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乘法和加法的相关定律、除法和减法的相关性质等。用简便计算来提高计算效率,就要授予学生简便计算之“渔”。简算之“渔”如何授之,视情况而定。1、对比探索,择优算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伊始,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暗示,创设教学留白,放手让学生探索情境,体验计算方法的生成,经历算法的“择优”过程,强化简算意识。如:爸爸带着297元钱去买书包,一个书包是99元,售货员应找多少元?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算法大致如下:20099+97=198,297100+1=198,297909=198等方法。接下让学生说一说:(1)每一种方法都对吗?为什么?(2)对比一下,三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讨论,认可第种算法并观察算式分析总结出:把减数99看成整百数100,多加的1再减去1,这样计算会比较简便。学生充分讨论了各种算法,自主对比择优算法,强化了学生的简算意识。2、遵循规律,构建数模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依据特点,构建数学模型,促进问题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让学生计算一定的相关练习,引导学生从这些算式的计算过程中对比、发现出能快速计算的规律,并遵循发现的规律编写简算的顺口溜,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出简便计算的数学模型,也就是乘法和加法的定律,除法和减法的性质。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1)、出示:298+561,561+298=;(2)、竖式计算;(3)、思考:为什么它们的答案相同?观察算式说说你的发现。(4)、根据你的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归纳出用文字表示加法交换律的数模: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构建出用字母表示的数模:a+b=b+a;再如:在教学除法的简便计算时,先计算:400254,400(254);再对比结果和算式,得出规律;最后遵循规律构建出用文字和字母表示的数学模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a(bc)。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简便计算的数学模型高速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体验运用数学模型带来的喜悦,进而对简便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四、赛一赛,呈现简便计算无穷的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学完简便计算定律后组织一场相关知识的竞赛,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又能通过对计算方法的比较,不由自主地选取简便适用的计算方法。如计算48998,对快速答出是391的学生,让他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展示其思维过程489100+2,再给予肯定倡导。再如一件儿童上衣76元,一条儿童裤子49元,售货员阿姨上午卖了8套衣服,一共卖了多少元?学生的答案有两种:1、上衣和裤子分开算,再相加:498+7681000(元);2、先算一套,再算8套:(76+49)81000(元)。学生对比两种方法所花的时间、计算量和易出错的情况,发现第2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方法所花的时间少,计算量小,一般不易出错,学生易接受。让学生充分体验简算过程,感受简算的速度与正确,也是教师需要让学生运用体验的方法。“有竞争才有活力”。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速度,在成功中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正是简便算法无穷的魅力。五、用一用,让简算融入生活细微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很重视“学以致用”,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定为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简便计算不能仅限于学校内、课堂中、教材上,与社会生活相隔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走进生活,帮父母或独自灵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此,在学完乘法和加法运算定律后,让学生与父母一起上街买东西,参与商品价钱的计算,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这样的实践活动既锻炼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考验了知识方法的运用,何乐而不为?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不可离。总之,只有让学生喜欢上简便计算,并从内心真正接受并认可简便计算的优势。在学习生活中自发地将乘法和加法的各种定律、除法和减法的性质灵活地加以运用,将大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计算的效率,学生的计算技巧也将别有一番洞天。 自我简介:钟永标(1976-),男,学历本科,小学高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