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晋 第一课时 文体知识 序 文体名 也叫前言 属实用文体 同 跋 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 附于卷末叫 跋 序有两种 一是赠序 一是书序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 说明写作过程 写作目的 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 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 有自己作的 叫 自序 也有请他人写的 叫 他序 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 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这类文章 以叙事为主 夹叙夹议的 不多见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 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例如本文 走近作者 王羲之 303 361 字逸少 祖籍琅邪临沂 今属山东 善书法 有 书圣 之称 官至右军将军 会稽内史 故后世称为 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 即有所悟 儿时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 观摩学习 兼撮 cu 众法 备成一家 达到了 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 的高度 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 他的书法圆转凝重 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 被后代尊为 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 我们所看到的多是摹本 羲之其事 袒腹东床 东床快婿 晋代的大士族郗 x 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 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 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 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 都一个个神态矜持 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 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 说 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 后来一打听 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 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晋书 王羲之传 记下了这样一件事 性爱鹅 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 善鸣 求市未能得 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 烹以待之 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 便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 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 一一题款落印 然后对老婆婆说 老人家 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 我很是过意不去 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 卖上几串钱 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 鹅池 传说 鹅池 两字出自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两人的手笔 当年 王羲之在池边刚写完 鹅 字 忽然听到 圣旨到 便搁笔迎旨 一旁正在练字的儿子王献之 趁父亲离开之际 提笔补上了 池 字 一碑两字 父子合璧 成了千古佳话 鹅池的左旁 是一座式样别致的三角形石质碑亭 碑上镌刻 鹅池 两字 气势磅震荡礡 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 q ngy 残杀现象时有发生 士大夫不满 普遍崇尚老庄 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玄学盛行 对士人的思想 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 文学创作内容消沉 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东晋时期 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 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但王羲之一反 清虚寡欲 尤善玄言 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 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 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 兰亭集序 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东晋穆帝 司马聃d n 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初三日 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 谢安等四十一人 为禊事活动 在兰亭宴集 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 共成诗37首 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 兰亭集 兰亭集序 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 修禊 这一习俗本是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溪水边洗濯 拔除不祥 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 拔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 生词注音 癸丑 会稽山 修禊事 激湍 流觞 骋怀 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 一契 嗟悼 彭殇 u ku ij x tu n sh n ch n h i q q ji d o sh n 第二课时 兰亭集序 是一篇诗集序言 作者以情感饱含的笔触 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会盛况 进而抒发了对世事变幻 死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 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 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与珍惜 这在崇尚老庄 沉迷玄学的时代 是难能可贵的 全文仅320余字 先记兰亭盛会 再论人间死生 情景互见 淋漓满纸 也启人思考 整体感知 课文研读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 之 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1自然段 介词结构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后置 春季的末一个月 一种祭礼 高高的竹子 都 县名 映衬 围绕 酒杯 排列 旁边 乐器 繁盛 作诗 省略动词宾语 举行 的 都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 这年是癸丑年 晚春三月初 名士们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 举行修禊活动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 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地方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 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水流 辉映环绕 在兰亭 左右 把水 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 大家 依次排列坐在岸边 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盛况 但 一边饮酒一边赋诗 也足以尽情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暮春之初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畅叙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第2自然段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 和风 用来 放开 敞开 穷尽 实在 自然万物 值得 这 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这一天 天气晴朗 空气清新 和风温暖舒爽 抬头纵观宇宙的广阔 低头察看万物的繁多 借以纵展眼力 开畅胸怀 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欢娱 实在 令人 欢愉快乐啊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第3自然段 助词 引起下文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俯一仰之间 之于 通 晤 有的人 通 取 取向 不一样 一时 高兴的样子 满足 对 到达 动词 等到 到 及 过去 附着 因 指 向之 句 自然 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交往 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 在室内畅谈 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 寄托自己的情怀 不受约束 自由放纵地生活 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 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 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 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 等到他们对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 以前感到高兴的事情 转眼之间 已成为旧迹 还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何况人的寿命长短 听凭造化 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 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 这怎么能不叫人悲痛万分呢 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符契 两半 可合在一起 面对 悲伤 明白 本来 一 齐 作动词 把 看做一样 相等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无根据 情趣 一个个 即使 这次 集会 的诗文 参考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 对死生 发生感慨的原因 跟我所感慨的 如同符契那样相合 总是面对着 他们的 文章而嗟叹哀伤 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我 本来知道 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人 就像今人看待古人 多么可悲啊 因此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抄录下他们的诗作 纵使时代变了 世事不同了 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 后世的读者 也会对这次集会的诗文产生同样的感慨吧 古今异义 1 列坐其次 古义 它的旁边 今义 次第较后 第二个次要的位置 2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 文化或文人 3 或取诸怀抱 古义 胸怀抱负 今义 胸前 4 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 来作为 今义 认为 5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用来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6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自然万物 今义 品种 种类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贤士 年轻年长的人 死生亦大矣 大事2 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把 看做相等3 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围绕 一觞一咏 喝酒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 看做一样 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4 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 使 放纵 使 开畅 一词多义 一 临1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 引申为 阅读 2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 引申为 迎 3 临不测之渊 以为固 面对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二 一1 若合一契 一起2 其致一也 一样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 看做一样4 一觞一咏 一边 一边 三 次1 列坐其次 旁边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行军途中驻地3 凡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次一等4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5 太上不辱先 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 四 致1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情致 情趣2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达到3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五 修1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高2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长3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修建4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品德高尚 六 期1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至 及2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期望 要求3 会天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4 期 j 年之后 周 满5 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二 状语后置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不能喻之于怀 不能于怀 在内心 喻之 亦将有感于斯文 亦将于 对 斯文有感 当其欣于所遇 当其于所遇欣 三 定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无盛丝竹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仰观大宇宙 俯察盛品类 四 省略句 1 省略主语 群贤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群贤 引以为流觞曲水 2 省略宾语 引 之 以 之 为流觞曲水 3 省略介词 于 映带 于 左右 悟言 于 一室之内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第三课时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1 2自然段 叙事 写景 先叙述集会的时间 地点 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 3 4自然段 抒情 议论 由欣赏良辰美景 流觞畅饮 而引发出乐与忧 生与死的感慨 行文脉络 一叙兰亭盛况 修禊 之 乐 二抒人生感慨 死生 之 痛 三记作序目的 今昔 之 悲 集会盛况 时间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地点 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 修禊 环境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人物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信可乐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活动 天气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死生之 痛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两种处世 一种情怀 静者躁者不管生活方式怎样不同 人总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时光易逝世事无常 人生短暂 痛 妄作 齐彭殇 知 故 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悲 作序缘由 一死生 虚诞 1 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先总叙时间 地点及集会 再叙人 地 事 乐 问题探究 2 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 如开头总叙 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 地点 目的 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 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 朴素清新 3 第一 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如叙说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列坐其次 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亦足以畅叙幽情 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 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由良辰 美景 赏心 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4 文章1 2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 作者为什么会有 信可乐也 的感受 第一 前来聚会的人多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第二 聚会环境优美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第三 聚会活动雅洁有趣 流觞曲水 第四 聚会时天气晴朗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5 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死生亦大矣 6 第三自然段中 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句承上启下 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 自然之极 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 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事过境迁 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 即留恋于生之乐 再接着笔锋一转 由生说到死 终期于尽 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 多让人心痛 不免感慨横生 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 至此 作者 死生之大 的观点水到渠成 7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千古同心 千古同慨 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 又归结到 兰亭集 的撰集上 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 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随着时光的流逝 人的生命也终有尽期 作者在感时之余 转为伤逝 作者认为生命会在不知不觉中逝去 所以生就是生 活着要能享受乐趣 死就是死 死后一切皆无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 暗含有生之年当做些实事 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本文三个特点 1 立意高远 蕴藉深长 2 文笔洗练 自然有致 3 多用短句 节奏简洁明快 对偶修辞 句型上的分类句中对 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 清流激湍 游目骋怀 单句对 上下两句互相对偶 例如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隔句对 第一句对第三句 第二句对第四句 例如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引用 1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述而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死生亦大矣 庄子 德充符 引孔子之言 死生亦大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策略研究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综合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监理合同协议
- 109.教育预算编制精细化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102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维修技能考核试卷
- 商品预售合同(标准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大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实战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山东滨州市2025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
- 北京大学《药物毒理学》10神经和神经行为毒理学-药物毒理学
- 《组织的力量 增长的隐性曲线》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第六章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
- YY/T 0299-2022医用超声耦合剂
- 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免费答案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浙江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安装300条)新版
- 七年级(上 )生物实验通知单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系统部署报告(共6页)
- cvc和picc导管的维护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