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勘察野外编录.doc_第1页
浅谈岩土勘察野外编录.doc_第2页
浅谈岩土勘察野外编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期 总1期 宏 基 建 设 No.1 Total 12010年12月 HONGJI CONSTRUCTION Dce. 201浅谈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余泽云(云南宏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察部,云南昆明,650051)摘要:该文先阐述了各种岩土的野外编录应该描述的内容,以此作为出发点,介绍各种岩土的鉴别以及钻探质量检查。关键词:野外描述、岩土鉴别、岩土定名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expounds various geotechnical wild logging should describe the content, as a starting point, introduce various geotechnical identified and drilling quality inspection. Keywords: field description, geo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geotechnical method.based on 3野外编录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一项前期工作,是岩土勘察成果的原始依据,具有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的特点。因此,野外编录工作应认真、准确、完整地完成。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均匀.不均匀)、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稍密.中密.密实)等; (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稍湿.很湿.饱和)、密实度等。 (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稍湿、湿、很湿)、密实度、摇震反应(取一块土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敲打这只手背看土中水分是否出来。强.弱)、光泽反应、干强度(强、中、低)韧性(高、中、低)等; (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各类岩土的鉴别应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地区行业特点进行,下面就常见的几种岩土的鉴别进行一一描述: (1)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2)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符。 (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夹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 (4) 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分为下列四类; 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 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 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 压实填土:按一定标准控制材料成分、密度、含水量、分层压实或夯实而成。 野外钻探质量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钻探质量达到要求,才能保证编录质量和勘察报告的质量。(1)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 设钻具总长为L,机台高度为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c,则本回次孔深H2 H 2= L - P c本回次进尺L1为本回次孔深H1与上一回次孔深H2之差 L1 = H1 - H2(2)检查岩心,主要包括:检查岩心的放置是否按岩心自然顺序正确放在平整地面上; 岩心编号是否正确及岩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 核对岩心标签上的数据。 (3)岩(土)心采取率计算 岩(土)心采取率是单位进尺的岩(土)心长度的百分数,即 (VI-1)根据取心孔段的不同情况分为回次采取率和分层采取率。 回次岩心采取率计算 图VI-1是钻孔采取岩心示意图。上一回次的孔深为H1,残留进尺为S1。从孔深H1继续向下钻进,本回次的孔深达到H2,残留进尺为S2。 从钻孔中取出岩心,其长度为m, m=m1 + m2(图VI1),与这一段岩心相应的进尺M为: 回次岩心采取率则k为: (VI2) 分层岩心采取率计算 图6-1岩心采取率示意图 (VI3) 分层岩心长度由统计各回次同一岩性的岩心长获得。分层进尺则是该分层底的孔深与顶的孔深之差。 (4)换层深度计算 图61中岩心有两种不同的岩性,上部的岩心长度为m1,其代表进尺M1为: (VI4) 换层孔深H为: (VI5) 或根据下部的岩心长度为m2,其代表进尺M2为: (VI6) 换层孔深H为: (VI7) 参考文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 (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