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转).doc_第1页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转).doc_第2页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转).doc_第3页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转).doc_第4页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租婆、物管王软件 昆明汇笨科技有限公司西双版纳自助游攻略)机票预定:去哪儿(/)或者酷讯(/)购买机票。这两网站基本可以找到最便宜的机票了。2)租车或包车:小P孩(/)可以提供服务。如果从小P孩定酒店,可以机场接送,市内景区也可送。3)景区内完全可以步行,不需要坐电瓶车或者索道,年老体弱者除外。门票:小P孩(/)400-6262-015或者驴妈妈(/)可以提供打折门票,不需要交定金。景点门票都不能刷卡。住宿:小P孩(/)可以提供便宜的酒店。(下面详述)美食:尽量当地人去的美食店。当然,特色也不能错过。到了景洪飞机场,包车司机杨师傅已经过来接我们了。我们从小P孩包了一辆桑塔纳,全程一共800元。我们住的是傣园酒店附楼,属于三星160元一间,性价比很高,该酒店还有5星和4星的楼。额外贴一点其他帖子关于住宿的内容,以供参考:鑫盛酒店:二星,位于著名的烧烤夜市曼听小寨对面、房间设施在二星中相比较还可以。距昆明到西双版纳的长途客运站不远。注意:不是到西双版纳范围内各个景区的客运站。到各个景区的客运站叫做翻胎厂客运站。最近经过调整,到曼飞龙百塔的客运车到南站发车。国盛大酒店:准三星,位置好,刚刚重新装修完毕试营业,大家都知道刚开业半年内的酒店设施最好。按照准三星标准重装修,有电梯,尚未挂牌,位于游客必到的水果市场旁,到旅游购物夜市场5分钟到达,背后的纳昆康小区(我们最后一天去了,推荐一下,够味好吃)内餐馆密布、白天本地傣族“骚哆哩”成排的在小区街边卖水果,晚上本地人吃正宗傣味烧烤的集中地,这里的烧烤没有传说中的曼听小寨、三味楼、金沙滩那么如雷贯耳,但是本地人聚居小坐对饮,不会搞出“大菜单、小菜单”两个价格的实惠之选。一点遗憾是这个酒店生意火爆,时常预定不到。傣园酒店附楼:三星,傣园酒店、皇冠大酒店、新傣园酒店同属于云南最“不差钱”的企业云南烟草,统一由新傣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坚强的经济后盾,使得他们的诞生都是“干干的”,傣园酒店一开始就是与美国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合作建设,最早的总经理都是地道的老美。用美式武装起来的服务,目前老外虽然撤退了,但仍然是西双版纳唯一的“世界金钥匙会员”酒店。与之比邻、五星级的新傣园酒店更是专门接待国家元首级的西双版纳-“钓鱼台”。挂在墙上那一溜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知名人士、美国基辛格等的题词、照片把傣园酒店包装得风光无限、一点都看不出要给消费者多打点折的意思。倒是傣园酒店附楼是按照三星标准设置的客房,价格不错。住宿附楼三星客房,与主楼的四星级客房同一个餐厅吃早餐,与五星级的新傣园同在一个院内,总体来说傣园酒店附楼是“三星客房、四星早餐、五星环境”,性价比最高。放下行李,就去了网上推荐的财春青吃饭。后来和酒店前台聊天,知道当地人也常去这里,价格适中,味道也不错。财春青泰国餐馆景洪市曼听路曼景兰193号。是泰国傣族开的,主要提供格式泰国风味菜肴,炒饭等,是景洪市内比较地道的风味餐饮企业。不过呢,其他攻略上没提到这里的服务员MM很漂亮哦!当然,饭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冬阴功汤,没有那么浓的椰奶味道,虾都是中间剥壳,很容易吃。我们还点了青柠檬舂木瓜(舂是当地人民做吃食的一种特别方法),菠萝炒饭,番茄喃咪(喃咪是一种用各种调料调好的蘸水,酸酸辣辣)。我们吃得有些意犹未尽,正好那个MM闲着,就叫过来再点个柠檬蒸鱼。吃饱之后,杨师傅过来带我们去逛夜市和买水果。夜市在勐腊街皇冠酒店附近,卖玉器的居多,其他的摊子卖的东西就比较各异。东西都不贵,当然是和这边比。我第一次买了条大的丝围巾,60元。后来对于一件吊带背心很不甘心,又去了一趟,12元,嘻嘻。版纳水果品种相当多,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即使当时摊主说了名字,回头就忘了。菠萝非常好吃,那叫一个甜,叫做“无眼菠萝”,眼很浅,不用泡盐水即可吃。大的3块钱一个,小的2块钱一个。在景点附近的水果摊子也会有卖,又就买一个吃吃,美味解渴望天树、植物园(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原来叫阿莲雅,一般旅行团可能不会去。因为望天树离景洪大约150公里,距离比较远天起的比较早,因为路虽说是国道,但也以山路为主。开了大约2个半小时到达了望天树景区。去望天树要经过勐腊县城,能买点啥吃的就先买上,况且当地的水果是很不错的,既便宜又好吃我们提前在小P孩定了门票包括树冠走廊一共130元(原价160元)。售票处在山下,到景区正门口有一段距离。建议:船就不用坐了,车可以开到景区的正门口。树冠走廊一定要走一下,感觉非常好,不过走的时候有点怕怕,强烈推荐;而且,到了景区要先走树冠走廊,因为一则早的时候人少,二则树冠走廊有人数限制,每天只能走200人。树冠走廊,顾名思义,在树上晃晃悠悠的绳子编的廊子,最高处离地面36米。我当时那个害怕啊,拼命抓着旁边的护栏。那边会有公园的人抓拍照片,等从树上下来招呼大家去看,当然是推销购买咯。我们一人买了一张,有些后悔的是偶的神情很是紧张,他们3人倒是很快乐的样子从树冠走廊下来,有2条路可以选,一条是蔡希陶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西双版纳就是他发现的,还有建立了后来去的植物园),另一条是菲利普小道(英国女王的LG),是为了感谢他向世界证明中国确实存在热带雨林。我们选择了蔡希_路,因为觉得先走条短的路。但后来证明,应该先走菲利普小道,然后再走蔡希_路。因为反正要走一条冤枉路,菲利普小道上的植物介绍比较多,导游向我们介绍的植物,这条路上基本都有。拍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记录下来了名字,说回头弄个植物连连看,看看还能记得几个。(目前看来,没记得几个了)去植物园是另一条路,所以不经过勐腊县城,我们只好随便在路边找了一家叫“绿色山寨鱼头”的饭馆,是个新去的湖北人开的,味道还行,但价钱比当地的饭馆贵不少,建议大家不用去了。植物园的票也是预先定的,可以便宜每人20元。我们选择住在植物园里面的植物园宾馆,因为这样傍晚和第二天一早都可以看植物,而且空气也不错哪!在植物园里最没用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是什么啊?因为问了和没问一样,除了植物学专业的人都只能回答:不知道。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植物园宾馆出门右拐有个小商店,旁边是吃早饭的餐厅,再旁边有个竹子做的餐厅,我们看见有块牌子说晚上8点到凌晨2点有吃的,于是很放心地回去打牌,也没问一下。因为中午吃得晚,正常餐厅开门的时候(6点到8点)我们还不饿,回去打牌。打到10点多出来,发现哪儿哪儿都关门了!于是找到宾馆前台问讯,人家姑娘说:那个餐厅只有周六、周日开,而且要事前确认一下才行。这下我们傻了,只好回去找之前买的存货袋装茶鸡蛋充饥,而且一共只有6个(这天水果也没买了存着)。只好早早洗洗睡了,免得饿得睡不着。郁闷。所以,去植物园住一定要买好存货备着啊!植物园、傣族园、曼听公园篝火晚会(西双版纳)上午在植物园里根据地图把所有的园子都走了一遍,反正就是三个字:“不知道”。貌似很长见识地知道了很多植物的名字,现在想来也是也不记得几个了,导弹棕、王莲所在的区域倒是记下来了,因为这里被拍成了西双版纳的宣传画之一。(图见美食休闲之旅1)上午10点半,杨师傅准时来接我们,我们磨蹭到11点才出发前往傣族园。傣族园在橄榄坝,开车不到1个小时。到了橄榄坝,我们根据之前的攻略去找大世界超市前的烧烤摊,很失望,压根没有。于是在街上乱转,转到了一个叫沙拉傣族餐馆的地方,里面有点黑,坐了2桌人走进去,没人招待,要自己走到后面找服务员点菜。吃完了,也要去找她们结账。服务员、大师傅都是女的。据杨师傅说,傣族男的是很懒的,很多都是女的当家。(这个故事后来在基诺山寨基诺小伙子也这么说)我们点了香茅草烤鱼、蛋炒苦菜、杂菜汤、手撕干巴、土豆丝。味道很不错。吃饱之后,就去傣族园。门票依然是优惠价,每人便宜20块。那里有套票,可以参加泼水活动,包括30块的电瓶车。但是天气不是很热,我们就放弃了泼水的想法,在旁边看热闹啦。找了一个导游给我们讲讲,导游说如果坐电瓶车的话,5个寨子都能到,但是走路的话,就要少走1、2个。我们小议了一下,决定还是腿儿者,全当锻炼。我们从第一个寨子曼将进入,进入的时候有人会列队泼水欢迎,感觉不错。村子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傣族物件和非物质文化。曼,即寨子之意;将,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用,傣语称将。传说,佛祖来到曼贺堆,看见村边一块好看的大石头,似乎有点灵气。他即请人们把石头搬到江岸边的山包上,让世人瞻仰。怎么搬走这“佛点石”呢?人们想出了用“将”套石、穿杠肩抬的办法,终于把“佛点石”抬到了目的地。佛祖为表彰村民们的这一历史功劳,干脆把曼贺堆改成了曼将。曼春满是花园寨的意思,那是过去土司曾把曼春满定为栽花寨的缘故。而曼乍为厨师寨,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且有名气。类似的还有很多,如砍柴寨、抬轿寨、守坟寨、奴仆寨等,都深深打上了封建领主制度的烙印。另外曼嘎、曼听都有自己的传说。关于“曼听”的来历还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很早的时候,过往客人常在此地留足,观看专门饲养的孔雀群。另一种说法是一个老庚(朋友)去尼泊尔朝圣,将一根佛发带回到这个寨子会友,恰好这里正在建白塔,老庚便把佛发奉献给白塔,老庚再三叮嘱要睁大眼睛盯好。“听”就是傣语的看好、盯紧之意。后来,白塔建好了,人们也就把“听”作为寨名,称为曼听。这里景观之多是他寨不能相比的,如孔雀舞场遗址、孔雀坟、公主井、塔包树、佛寺壁画等,都在漫漫岁月里留下了许多动听的传说、故事,孕育出多彩的文化。到了下午14点50,泼水活动在中心的泼水广场举行。真有很猛的傣族姑娘呢。想拍照的同志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被人从后面偷袭哟!我们根据别人的攻略找了一下那个崔永元采访过的岩约家,找是找到了,但是由于时间不够也就没进去。大概问了一下,这里是可以住的,地铺,每晚每人40元。出了傣族园,回到景洪酒店大概6点多,休息了一下,就去曼听公园参加篝火晚会节目是7点半开始,之前提供烧烤水果,包含在票价里面,味道非常一般,尤其是后来我们吃了曼听小寨的烧烤之后,这个烧烤只能称之为*,不过将就吃一下也可以啦。在当地有2个节目推荐看,一个就是这个曼听公园篝火晚会,是当地非专业演员出身的人演出的,有一些互动,最后可以在水上放灯、围着篝火跳会儿舞;另一个是勐巴拉纳西,据说是东方歌舞团演出的,纯表演。两个票价一样,下了飞机就有宣传单,看个人喜好咯。不过两个都要提前一天预订,人挺多的,都是旅行团。提示:互动的内容还有蛮有乐趣的,想参加的话,要提早站在过道上,一说开始就冲上台去哈。还有第二次互动中(是演示少数民族婚恋习俗的),有个姑娘参与的瑶族习俗,答案是:咬手定情。下次想参加互动的姑娘们记住了哈,主持人会问“你知道下面要干什么吗”的时候,可以这么回答,哈哈。基诺山寨、野象谷(西双版纳)今天这两个景点小P孩是没有合作的,所以没有便宜票。门票每人100元,包括观赏歌舞和品尝晚上就奔向了著名的曼听小寨吃烧烤小食。曼听小寨是一条街,内容都差不多。我们点了:烤干巴(云南的一种牛肉做法,把牛肉烤得干干的),烤鱿鱼(虽然有点贵,但是相当的好吃),紫米菠萝饭(王总到现在还赞不绝口地提起),包烤鱼,烤玉米,烤韭菜包(忘记包的是什么了),杂菜汤。后来还看到烤土豆(整个的小土豆),非常香的样子,因为想再买水果吃,就没吃。一共吃了110,在当地不算便宜,所以当地人去得少,游客多。我们后在路上看到了当地人吃的路边摊,但是看上去不是很干净,所以也没觉得亏。之后我们没叫包车的师傅过来接,打了个车又去逛了逛夜市,把心念的小吊带买了回来。然后又是水果啦。这天是平安夜,我们4个说也没什么节目,打牌欢度吧。结果很胶着,打到半夜2点多,我们打J,他们打8。没打完就睡了。也算留点悬念吧。吃吃喝喝、看电影(西双版纳)前一天打牌打得有点晚,这天都没吃早饭睡到自然醒。根据别人的攻略,要去叫纳昆康小区到当地人吃饭的地方吃饭。小区离我们住的酒店不远,步行就可以了。我们找一家人最多的饭馆坐下,在椰子树下晒着太阳吃大排挡,哈哈。我们吃了:山药排骨汤(这个推荐一个,里面有2种山药,据说是野生的,味道非常棒),酸辣鱼(是先炸过的,当地特色),臭菜炒蛋,清炒水节菜,特色的炸猪皮,还有焖三黄鸡(味道非常美)以及一个当地绿叶菜在出门之前,我们特地向前台的姑娘打听了一下当地的缅甸风味冷饮在哪里,娘很热情告诉我们有1家叫耶得纳的饭馆,在沙湾国际广场开了一家分店,但是在金鹿步行街的老店味道更好,有个鸡油饭饭她很喜欢吃。我们告诉她我们去过财春青还略为惊讶了一下,说我们功课做得不错。小小得意了一下。吃饱之后,我们就去寻找传说中的缅甸冷饮。耶得纳在勐泐大道的金鹿步行街里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不好找、也没有标牌广告的,但是当地人都知道,问个保安就可以了。我们去的时候,很晚了,没什么人了,直接和服务员说我们要睡莲椰、帕露达,看了菜单之后决定再要一个底底送和西番莲刨冰。这次我终于知道西番莲是什么东东了!原来就是我在澳洲经常吃的Passion fruit啊!(因为这里写着英文),在做cheesecake的时候经常作为topping。不过我们之前在傣族园买的那2个离成熟还有很久的。记得哈,西番莲是要外皮都是紫色或者紫黑色的时候,里面才甜的。吃得很开心,大家说在市里面逛逛吧。路过一个老婆婆的摊子,发现了当地著名的小苞谷,也就是玉米。那3人说很饱,不想吃。我鼓动他们说,都说到这里要常常这个很好吃的玉米呢。遂买了2根,果然非常香、软、糯。要不是吃得太饱,一定多买几根吃。走到沙湾国际广场,随便逛了逛,没啥意思。看到一些我们看到广告但是在北京不怎么卖的品牌,比如鸿星尔克之类的,店里人还挺多的。广场三层有个电影院,正在放三枪、十月围城和刺陵。我和余总比较中意去那个美美咖啡馆,据说被写进英文版的攻略中的,因为第一任老板娘是哈尼族人,嫁给了老外,后来一共三任老板娘都嫁了老外,老外觉得这是个艳遇之地。老公和丛总居然中意看十月围城!出乎意料。他们说,去咖啡馆不也是坐着吗?还要花钱。我们说,看电影不用花钱么?他们说:这里电影全价才35元,反正回北京也想看的,这里划算得多。好吧,我们妥协了看了电影。票价便宜,但是效果也差了不少,好在不是效果出众的大片。电影院旁边耶德纳的分店)看完电影,闲逛了一下,路边吃了串烤豆腐块。然后那俩男生看看事件差不多,说再去吃饭吧!晕哪。本来想去三味楼的,结果走啊走,在一个路口转错方向了,没找到。于是乎,我们就朝另一个方向的曼听公园附近的傣味居进发了,在一个武术学校对面,当然也是从别人攻略中知道的。傣味居装修得有点意思,竹子装的,可能当地都是这么装修的,只是我们少见多怪罢了。我们点了:小米辣炒牛肉(我们和服务员说要少辣,结果还是很辣。出乎意料的是小米辣和牛肉都是切得很碎,都没法挑,我们吃了整整一大盆米饭,我还要瓶冰可乐)、柠檬凉粉、酸笋煮鱼。西双版纳租车自驾去串寨子、吃傣味、泡温泉线路介绍: 适宜:傣族文化、摄影、休闲、温泉SPA、自驾。傣族文化、温泉SPA线路,傣族是西双版纳主体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民族傣味和小乘佛教文化;串傣族寨子、品尝傣味、体验小乘佛教,到喃呢温泉SPA,亲密接触食人鱼、养生理疗,最舒心的休闲度假无外乎如此也! 曼景保傣族寨子距离飞机场和喃呢温泉不远,走进原生态的傣族村寨,身临其境地感受傣族传统文化,观赏杆栏式傣家竹楼,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香茅草烤鱼、烤鸡、包烧、菠萝饭这些傣族传统美食,只有到没有经过开发的原生态傣族寨子吃一顿傣家饭,细细品味历史的悠远,这不正是我们梦中渴求的休闲度假!与曼景保傣族寨子同一方向的喃呢温泉是傣语,汉语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水神。里面所有的设计、装饰都充满了浓郁的东南亚风情。温泉池里面一共放养了8万条小鱼,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亲亲鱼。这些小鱼最长的只不过5厘米,只有短短的半年寿命。水温达43摄氏度的温泉池里培育着一种体长不到2厘米的小鱼,当人进入池中泡温泉,小鱼立刻将人围住,而且轻轻的地啄食人的身上死去的皮质和一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菌,令人轻松怡然。啄食人体老化皮质、细菌和毛孔排泄物,从而达到让人体毛孔畅通,排出体内垃圾和毒素,同时能更好地吸收温泉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加速人体新陈代谢,达到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神奇功效。 除了鱼疗池,还有地中海泥浴池、玫瑰花池、海盐池、椰奶池、硫磺浴池、普洱茶池等,其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是硫磺浴池,这些浴池的主要功能有:美容活肤、清热泻火、缓解压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辅助治疗慢性关节炎、风湿病等,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这里是海盐池,这是8个池中唯一一个没有温泉水的池子,里面铺满了洁白的海盐,大约有1米厚,这些海盐都是从海南运过来的,一共有120吨。把身体埋进盐里进行盐浴,可以起到美白皮肤、杀菌消炎的作用。在硫磺池的旁边还为顾客设置了一个休息区,实木制成的卓椅跟花园般的大环境相得益彰,里面有免费的果汁和美味的印尼小吃。沿着一条木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掩映在绿树从中的贵宾区。三间贵宾房的屋顶上都铺着厚厚的茅草,庭院里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内部设施齐全,装饰则富丽而又典雅,散发着浓厚的东南亚热带风情。日程安排: 景洪市到曼景保傣族寨子约8公里,再到喃呢温泉有2公里。下午去傣族寨子游览,在傣家去吃傣味;晚上到喃呢温泉SPA。行车路线: 去程:景洪市区-(8公里)-曼景保傣族寨子-(2公里)-喃呢温泉 返程:喃呢温泉-嘎洒镇-左转景洪市方向-飞机场-景洪市区 里程:单边12公里,高速路,路况好 费用: 1、曼景保傣族寨子是自然村寨无门票、喃呢温泉160元/人(小P孩旅行家预定有优惠)。 2、无过路费,往转约20公里,耗油2升,约14元。 3、曼景保傣族寨子餐厅都是乡下消费,经济实惠。 公交车:2路公交车可以到达曼景保寨子旁下车。要到喃呢温泉可以不行2公里过去,或者再到公路边乘坐2路车到嘎洒转盘下车,步行大概500米可到达温泉。注意事项: 1、喜欢民族文化,想了解傣族民风民俗的再考虑这条线路。2、这一行程最好安排在最后一天,吃了傣味,泡完温泉,晚上就可以带着一身轻松返程了。准备工作:1、提前在小P孩网站预定好喃呢温泉优惠票。 3、去泡温泉,带着泳衣、洗漱用具。基诺山寨和野象谷极力推荐基诺山寨,自然景观很好,且山寨人民很朴实,以牛头为圣物,门票相对贵些,但里面可以免费看节目和吃东西基诺山寨里的大柚子树 中午在路边的农家店里吃的,炒鸡绝对是笨鸡做的,肉质很有嚼头,那边的烹饪很随意,随便一把野菜就炒个菜,味道很家常,我们要的玉米直接就稍微炒了下,虽没有以前吃的香甜,但由于味道很原始,口感很清新。西双版纳 原生态傣家乐美食村曼景保西双版纳, 曼景保, 傣家乐, 老咪涛, 村寨曼景保傣族寨子距离飞机场和喃呢温泉不远,走进没有经过开发的原生态的傣族村寨,身临其境地感受傣族传统文化,观赏杆栏式傣家竹楼,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香茅草烤鱼、烤鸡、包烧、菠萝饭这些傣族传统美食,你到曼景保一游一定可以大饱口福曼景保村距市中心不远,在机场门前路过后没多远路左便是了进村后只要见到哪家院门口有个木头牌子,上面写着字,就可以进去让他们帮你做饭吃啦,当然是要付费的,菜饭都是正宗的傣家风味,收费也不高曼景保的寺庙也很值得一看,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里面设施都很全,壁画也很漂亮,这些壁画讲的都是一些佛都的故事曼景保傣家村寨老咪涛们在买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族人热情好客,乡情淳朴,曼景保村寨被多次评为模范村小P孩推荐:到没有经过开发的原生态傣族寨子吃一顿傣家饭,细细品味历史的悠远,这不正是我们梦中渴求的休闲度假吗景点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未经雕琢的美玉曼旦景点附件图片-在版纳工作快一年了,到过版纳所有的旅游景区,这些景区被过度的商业开发后,已然索然无味,直到我来到了这片还未经商业开发过的土地曼旦村,真正令我眼前一亮,犹如在庸脂俗粉的*中出现了一个清纯的妙龄少女,那种清新飘逸的感觉简直无法言语。 从勐腊镇出来,在广袤的香蕉林间小道行走了近10公里,来到山脚下,然后开始上山,山间道路的两侧郁郁葱葱生长着茂密的原始雨林,行走间飘然而下的小雨,恰到好处地湿润着空气,无需多一分,亦不能少一分,仿佛洗净了这世间所有的污秽,空气清新美妙极了,让人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呼吸起来。曼旦村的山顶有一佛塔和一佛寺。“宇谢千达山顶塔”原建于傣历522年,公历1160年,那时“叭真”任这里的召片领(皇帝),有一批哈真百姓来此地建村寨,并命名该地为“勐宇谢达”。据说后来森林里有大蟒蛇出没,见人吃人见马吃马,搞得人心慌慌,百姓四处搬迁,去很远的地方居住,这里即刻变得荒无人烟,随后勐腊土司和磨歇土司同去邀请两位能人,名为“达岭、达董”,才将蟒蛇制服。但由于这里长久无人居住,“宇谢千达山顶塔”早已倒塌,时隔很久才有人回迁至此。为了重建“宇谢千达山顶塔”供后人祭赕,马年即傣历1364年动工,至猴年1366年,即公历2005年,曼旦村长“波光叫”和佛寺里的“帕皮枯香”组织全村男女老少曼旦在离开公路二十多公里处的山谷中,这里常有野象的痕迹,村口标牌两行明示:野象出没,行人注意安全。由于年久标牌有些破损,“象”字残缺,乍一看容易误读为“野人出没“。不过在后来的丛林穿越中,跟随大象的足迹,我们自己倒是做了回野人。齐心协力,重建了此塔村长家亲戚,窈窕的老挝女孩要坐拖拉机去雨林附近的地里搭豆架,我们也就顺便搭车前往。老挝女孩听不懂汉话,但是却可以和同伴用傣语交流。我们去的雨林就在她们干活的田地背后。颤颤巍巍跨过一条小河上圆木搭就的小桥,我们沿着河道徒步进入雨林深处。一路上随处可见大象踏过的痕迹,泥泞的路上一个个大坑显然是大象的脚印。村长隔壁的人家正在制作象脚鼓,在木阁楼上我们认识了波罕丙,他正在用电烙铁在往象脚鼓上烙印花纹。墙上贴着象脚鼓的手绘图,同时也挂着他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牌匾。他家象脚鼓的制作在远近是闻名的,经常有人前来找他定做。他不仅制作象脚鼓,还教授象脚鼓舞蹈和傣拳。每天晚上九点开始,在村中心的小广场上,波罕丙组织四十多个村里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排练民族传统舞蹈和傣拳,这个村子每年在勐腊的舞蹈比赛上都拿冠军,他们现在正在加紧排练,不久就要去望天树景区表演。青年男女们每天晚上练习舞蹈,切磋动作,于身心都是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他们再没有时间去喝酒打牌了。波罕丙从七岁开始就练习傣拳和象脚鼓,今年已经46岁了,他称自己顶多再教五年,现在正在培养他的儿子做舞蹈老师,但感觉儿子的魄力和号召力还是不够。波罕丙除了手工艺者、舞蹈家、傣拳师傅等多重身份外,最近又添了一个新职业,在村口联合其他三家人一起开了一家烧烤店。这是一间古朴的茅草屋,四面都是半墙,坐在里面随时能看得见风景。曼旦的不少人家都以打渔为生。在村中经常可以看到老者坐在门口手工编织鱼篓,他们先将竹子劈成极细的条状,每条宽度都很均匀,再进行编织。老者编得很细心,连侧边的拉手都编成好看的纹样。这样的鱼篓每天能编两个另一户人家则在摘鱼。雪白的渔网挂在老宅楼下,上面密布刚刚捕获的小银鱼,一对傣族夫妇正耐心地从上将小鱼一一摘下,不久就攒了满满一大盒。他们捕鱼的方式很特别,我们在村旁的水库边,看到了他们捕鱼的全过程。渔船行驶到水中央,下好网后,渔夫用一根很长的竹竿在两侧猛地击打水面,声响很大,同时激起极高的水花,很快鱼儿就应声落网。而捕虾则是由妇女来完成,过程则柔和得多。一人一轻舟滑过水面,分不同地点将一个圆柱形的网状篓子轻掷入水中,篓子侧面有洞,贪恋诱饵的鱼虾一旦游进就很难再出来了,随后再一一收回就搞定了。水边的农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吃刚烤好的鱼,是没有破膛过,连着内脏一起烤的,虽然内部有些发苦,但鱼肉还是很鲜美的。西双版纳 竹林深处有傣家曼龙代如果你想听我的歌,请到曼龙代找我,望天树的路上,南腊河畔的竹楼,你会找到我这是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傣族群众自编自唱的旅游歌曲。热情的邀请,质朴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让人不由得想到曼龙代村走一遭。进曼龙代,尽收眼底的是一片片碧翠欲滴的绿野,崎岖的小径旁是迎风摇曳的凤尾竹,绿树环绕的干栏式竹楼,田间地头偶尔可见身着筒裙劳作的妇女,三三两两点缀在绿意盎然的沃野中。清澈的南腊河水环绕村庄,傣家妇女有的在河中沐浴,有的用木棒捶洗衣物,河中央时时飘出动听的赞哈,觅声望去,只见傣家汉子撑着竹排,缓缓驶来。家家户户的竹楼下挂满金黄的玉米,摆放着绿的冬瓜红的金瓜白的地瓜,庭院内老波涛细心编制着竹器,老咪涛嘴嚼槟榔掰着玉米、花生,绿树丛荫中时时掠过几声清脆的鸟鸣。好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家园。近年来,曼龙代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古朴的民风民俗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了远近闻名的自然生态旅游村。依山傍水的曼龙代村有村民88户436人2003年,在州、县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蜿蜒而过的南腊河上架起了一座吊桥,村民与外界的接触更为便利了。家在桥头的波卖温香、波卖晃、波卖坎香三家人抓住时机,集资在吊桥旁开起了第一家烧烤店吊桥河鱼傣味。清凉解署的“叶腊南海”、“叶腊尤麻”茶,风味独特的傣家烧烤河鱼、各种新鲜山茅野菜,自家放养的小土鸡、菜园里各种时鲜蔬菜,荤素搭配适当,让人爽口又爽心。很快,烧烤店的生意就火爆了起来,平均每天45桌,最多一天可达10多桌。眼看着三家人勤劳致富了,其他村民坐不住了,3家合伙、5家联袂办起了7个南腊河畔傣味烧烤餐厅,全村有近50户人家参与经营。每天,大家烤鱼的烤鱼,杀鸡的杀鸡,很快,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正宗傣味就上了桌。席间,美丽的傣家姑娘为客人敬上一杯醇香的米酒,热情的傣家歌手为客人献上一曲动听的赞哈,敲起象脚鼓,和着轻快的鼓韵,精干的傣家小伙还会为客人表演一套传统武术,宾主尽欢共同加入到舞者的行列。曼龙代村如今已成为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傣家村寨,成为一个“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好去处。在这里小P孩向大家推荐曼龙代傣家乐餐厅是傣这是傣味餐厅的烤猪脸,美味可口家乐餐厅的老板老咪涛,你看她那笑容满面的样子就知道她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了这面小P孩墙是傣家乐餐厅的老板专门留给小P孩的游客的,小P孩的游客光临此处都可以在小P孩墙上留下自己的个性签名小P孩旅行家网把当地名特小吃商家联盟起来,介绍给来度假的朋友们,帮助大家找到好吃处、好玩处,并要求商家只要是小P孩的客户到这些商家消费就给与优惠和优质的服务(至少保证不要出现“大菜单”、“小菜单”这样对游客多收费的问题),但是小P孩不要任何好处,同时给商家做推广,帮助朋友们找到好吃处。1、澜沧江边煮出异国风情-CC酒吧老挝火锅 C C BAR中文名:茜茜吧位于景洪市傣江南C区C3 栋,一楼一底独栋临江别墅,采用了傣式风格的建筑特色。一楼和外场有20多张客桌,二楼内外室有9张客桌,共设有36张客桌。C C BAR室内外采用了泰式和老挝式的装修风格,酒吧环境优雅大方、简单古朴,帯有异国风情的味道。C C 是两个英文单词Cultural center的缩写,店名的含义是C区的“酒吧文化中心”。“酒吧文化中心”,故名思意,其经营理念就是要突出酒吧的个性文化,在环境优雅的澜沧江-湄公河傍用酒吧特有的文化演绎方式来展示酒吧的经营特色。 酒吧每天下午17:00开始经营,特别推出特色餐-老挝火锅和各式中老泰简餐,晚间经营酒吧酒水和酒吧餐。 C C吧主推的老挝火锅,保留了它特有的原始火锅风格,这种火锅非常特别:锅内采用木炭烧烤,锅底由内向上凸起,并有规律地开有很多细长的口子,以便热气向上升腾,锅边一圈虽然盛有汤,烤了半天的肉片,却不会烧开或烤糊。蔬菜放进去是不会很快烫熟的,这样就保持了肉可以烤得鲜嫩,蔬菜可以半生吃的老挝人的饮食风格。 夜晚的CC Bar很美,临江而坐,品尝老挝火锅的风味感受环境优静的澜沧江风情,灯火阑珊的夜景,一边品尝着C.C 吧的老挝特色饮食服务,真的别有一番情趣。 CC 酒吧是小P孩旅行家网的联盟商家:凡持有通过小P孩预定酒店、门票、租车任何一种产品确认短信的朋友到CC 酒吧消费时,只要出示短信并告知是小P孩的朋友就可以享受CC 酒吧会员优惠(在指定消费的项目内打8.5折),但有些项目不打折:软饮火机纸活动促销的酒水(因有赠送)。2、法式情缘的味道湄公咖啡馆 湄公咖啡馆的老板-段丽娟和法国籍丈夫格雷。段丽娟出生在普洱市宁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99年,段丽娟的表姐在曼景兰租了一幢傣楼开了一家名为“湄公咖啡”的咖啡馆,段丽娟在咖啡馆里帮忙做事。因为有很多外国客人光顾,段丽娟却不懂英语,无法跟他们交流,所以她萌发了去学英语的念头。2000年,段丽娟到北京大学自费学习英语,02年毕业后,生性开朗喜欢旅游的她留在了北京,并进入澳大利亚的一家旅游公司做导游。在遇到丈夫之前的5年里,她游历了国内外很多城市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增长了不少见识。07年初,她因为一个在版纳开展工作的中德合作项目而回到了版纳,并在湄公咖啡认识了格雷。 格雷是法国人,出生在非洲,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母亲是一位作家,还有一个当宇航员的哥哥,懂七国语言,曾今五星级酒店大厨。从小就喜欢热带亚热带气候,长大后成为一名厨师的他曾在很多亚洲国家的五星级酒店餐厅工作过,后来他在菲律宾开了三家餐厅和咖啡馆。 6年前,格雷再次从泰国乘货船来到版纳,在来之前,卖掉了之前在菲律宾经营的餐厅,心里想来中国找一个可以长期休憩的地方。当时就想,究竟是去版纳还是大理?对比了一下后,觉得版纳的气候和少数民族文化更有吸引力,所以决定留在西双版纳。当时,格雷还想等休息够了再开一家餐厅或是做点其他事,但遇到妻子的时候,她已经有了湄公咖啡馆,所以就没有做其他事。西双版纳交通便利,以前在老挝、泰国、越南都工作过,从西双版纳去那些国家和地方都很方便。湄公咖啡馆是小P孩旅行家网的联盟商家:凡持有通过小P孩预定酒店、门票、租车任何一种产品确认短信的朋友到湄公咖啡馆消费时,只要出示短信并告知是小P孩的朋友就可以享受湄公咖啡馆赠送一瓶澜沧江啤酒(大瓶);免费享受商家提供的电脑上网;随意阅读商家杂志书籍。 注:赠送啤酒是指用餐者;一场人一瓶,不是一人一瓶。 讲个小笑话:湄公咖啡馆是“法兰西情调”,不是“苏格兰调情”。不欢迎只要撸子不要面条的“不差钱”大爷。 这里流淌着异国音乐、西双版纳风情、法式西餐情调、浪漫酒吧随意,如果你喜欢,可以到这里休憩小坐,慢慢品味在西双版纳的异国风情。3、地地道道的傣族风味-傣味美食园 傣味美食园是当地傣族三姐妹合资开设的傣味餐厅,这里采用傣家竹楼的建筑风格,他们的竹楼,并不是用竹子盖的,它是用木头盖的外形看起来象一个竹字,楼下楼上都配有藤条编制的凳子。竹楼下还配有一个个掩映在绿荫丛中凉亭式的小包间,再加上傣家原汁原味的美食佳品,用香茅草捆扎着烧烤的鱼,既薰香诱人又鲜嫩无比;用热带雨林的芭蕉叶包蒸的肉,软糯爽口,又有独特的香味。 傣味美食园竹楼的周围种满了热带植物,在绿荫包围的里的竹楼里品尝着傣家正宗的菜肴,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傣味美食园是小P孩旅行家网的联盟商家:凡持有通过小P孩预定酒店、门票、租车任何一种产品确认短信的朋友到傣味美食园消费时,只要出示短信并告知是小P孩的朋友就可以享受傣味美食园赠送一份糯米饭。 注:赠送糯米饭是一桌人一份,不是一人一份!4、哥卖的不是烧烤,是诚信-曼听小寨岩香烧烤店 西双版纳烧烤名气很大,是沿袭了傣族等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一种饮食模式,和内地烧烤很不一样,这里的烧烤好别具特色。要在西双版纳吃烧烤,那曼听小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停车方便、热闹,但是一般距离小P孩推荐的酒店都远,适合租车自驾的朋友驾车去吃。曼听小寨是一个烧烤夜市,这里有很多家烧烤店,对于刚到版纳的游客,是很难选择的,因为这里一些烧烤店会拉客,然后对于外地的游客实行“大菜单”、“小菜单”攻略,如果不清楚当地市场行情的朋友们,可能会被狠狠的宰上一刀。这不仅让游客吃得不如意,还在游客这次的版纳之旅中画上了不好的一笔。 岩香烧烤价格实惠,这里没有菜单,因为这里的老板主要是做本地人生意的,价格对每一位到这里消费的朋友都是一样的,本地人大家都知道行情,这也是小P孩选择岩香烧烤店作为联盟商家的一大因素(但是小P孩提醒朋友们点菜时还是要问清楚价格后再确定是否要点)。 这只是小P孩特别要求商家明确公开的价格中的一部分参考价格(价格也可能随市场行情有变化,但是小P孩要求商家对于小P孩的朋友一定要执行与本地人一个价),还有很多菜式哦。我都记不清啦(小P孩特别提示:点菜时一定要问清楚每盘菜的价格再决定是否确定点,因为这里没有明码标价的菜谱,都是看菜点菜,吃完结账) 曼听小寨岩香烧烤是小P孩旅行家网的联盟商家:凡持有通过小P孩预定酒店、门票、租车任何一种产品确认短信的朋友到岩香烧烤店消费时,只要出示短信并告知是小P孩的朋友就可以享受岩香烧烤店赠送一盘凉黄瓜或一盘傣腌菜。 注:赠送黄瓜或傣腌菜是一桌人一盘,不是一人一盘。5、别具风味泰式菜-财春青泰国餐馆 财春青泰国餐馆位于景洪市曼听路曼景兰街口。主要提供格式泰国风味菜肴,炒饭等。是景洪市内比较地道的风味餐饮企业。财春青餐馆口味地道、价格适中,餐厅的构造是一座傣家竹楼,不过菜肴都是泰式的风味,这的冬阴功汤,感觉很正宗。杂菜猪肉盖浇饭和菠萝炒饭,都很好吃。还有泰国豆奶,也不错。价格非常合适,不是很贵,很实惠。这里的环境相当不错,很整洁,感觉很清新,服务MM都是地道泰妹,温柔语细态度好,书写的菜单都是一水的马蹄印-泰文。6、竹林深处有傣家曼龙代傣家乐餐厅 勐腊县城到望天树有14公里,在其中7公里里程碑的地方小道上岔路下去沿着稻田走2公里就是远近闻名的自然生态旅游村-曼龙代。 2003年,村旁蜿蜒而过的南腊河上架起了一座吊桥,村民与外界的接触更为便利了。家在桥头的波卖温香、波卖晃、波卖坎香三家人抓住时机,集资在吊桥旁开起了第一家烧烤店吊桥河鱼傣味。清凉解署的“叶腊南海”、“叶腊尤麻”茶,风味独特的傣家烧烤河鱼、各种新鲜山茅野菜,自家放养的小土鸡、菜园里各种时鲜蔬菜,荤素搭配适当,让人爽口又爽心。很快,烧烤店的生意就火爆了起来,平均每天45桌,最多一天可达10多桌。眼看着三家人勤劳致富了,其他村民坐不住了,3家合伙、5家联袂办起了7个南腊河畔傣味烧烤餐厅,全村有近50户人家参与经营。每天,大家烤鱼的烤鱼,杀鸡的杀鸡,很快,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正宗傣味就上了桌。席间,美丽的傣家姑娘为客人敬上一杯醇香的米酒,热情的傣家歌手为客人献上一曲动听的赞哈,敲起象脚鼓,和着轻快的鼓韵,精干的傣家小伙还会为客人表演一套传统武术,宾主尽欢共同加入到舞者的行列。如果你想听我的歌,请到曼龙代找我,望天树的路上,南腊河畔的竹楼,你会找到我 这是勐腊县勐腊镇曼龙代村傣族群众自编自唱的旅游歌曲。热情的邀请,质朴的语言,优美的旋律,让人走进曼龙代。傣家乐餐厅的老咪涛和蔼可亲,餐厅内还有一堵小P孩墙,这是专门给小P孩的朋友们画上一笔“到此一游”。7、勐远仙境-望景楼餐馆 望景楼餐馆位于勐远仙境大门前约100米的位置,它不仅是个餐馆,而且还是一个户外休闲俱乐部,餐馆桌子设计新颖,传说是老板岩吴叫自创滴那里因为户外休闲的优势,有许多外国游客都会去那里进行户外探险同时品尝傣家风味,老板热情好客,如果你游览勐远仙境后感到疲惫,欢迎你到岩吴叫餐馆稍稍休息,补充体力继续前进8、植物园宾馆餐厅 植物园宾馆(科学家活动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直属企业,环境幽雅、设施齐全、舒适卫 生、服务热情,是进行会议、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场所。植物园宾馆餐厅拥有装修豪华的宴会餐厅 2 个、雅座 3 间、民族风味餐厅一个,能同时接待 300 多人就餐,可为宾客提供滇菜、川菜、粤菜等色香味具全的佳肴及傣族特色系列菜。9、曼原生态傣家乐美食村曼景保傣味餐厅 距离景洪市8公里的曼景保傣族寨子是一个民风淳朴、保留傣族特色的自然寨子,距离飞机场和喃呢温泉不远,走进原生态的傣族村寨,身临其境地感受傣族传统文化,观赏杆栏式傣家竹楼,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寨子里有人家开设的傣味餐厅很有特色,除了有香茅草烤鱼、烤鸡、包烧、菠萝饭这些傣族传统美食外,最主要这里是真正到傣族人家吃饭,你可以0距离体会傣家人的日常生活。10、古代土司御用厨师寨-傣族园曼乍寨 千年古寨傣族园由五个傣族村寨,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组成,各个寨子都有自己的功能。曼将,曼,即寨子之意;将,是指蔑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傣语称将。曼将即蔑套寨;曼春满、曼听两个自然村寨,其名称分别是“花园寨”和“宫庭花园寨”的意思;曼嘎,即赶街的寨子;曼乍寨,即厨师寨。因为这个寨子过去专门培养给土司衙门做饭菜的人而得名。 曼乍寨自古以来就是名厨辈出,是有名的餐厅的集中地,现在里面的居民基本是家家开设傣家乐,到傣族园游览的朋友都可以到各家品尝傣家大厨的手艺和美食。比较有名的是崔永元采访过的岩约家和宋祖英光顾过的岩光家。11、能歌善舞咚吧叉-僾尼族阿卡寨 西双版纳“阿卡寨”位于景洪市机场老路流沙河畔。“阿卡寨”秉承爱伲族古老传统的饮食文化,爱伲族古老传统独具特色的美食佳肴,演绎爱伲族的饮食文化,介绍爱伲族的风情及发展历史。独家开发推出的葛根系列盛宴,以来自大山深处的葛根原料,顺应原生态,彷佛回归大自然。阿卡寨餐厅曾获“云南省少数民族十大特色餐饮企业”荣誉称号。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八宝饭、紫米气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键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人还善于利用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调肉食和调理民族菜肴。如用花椒、香蓼、蒜泥、姜汁、苤菜叶、腌芭蕉心和蜂蛹做成“蜂肾酱”;用生姜、酸笋、花椒、薄荷调食“吮螺丝”。至于“柴花”、“油炸蜂子”、“生炸竹蛆”、“花香芭蕉花”、“干炸泥鳅”、“面笋”、“香柳拌生肉”、“竹筒鸡”、“清汤橄榄鱼”、“石蹦炖蛋”、“ 苤菜根炒肉”等风味食品,无不可以酸辣鲜香取胜。丰富了中国菜的花色品种。其中有“哈尼味精”之称的豆鼓,吃法尤多,用其调制的“雀肉松酱”,鲜香无比。阿卡稀饭、 阿卡竹筒鸡是很有名的特殊菜。 品一壶醇香的爱伲米酒 唱一曲浓浓的爱伲情歌 手挽着美丽动人的“小阿布” 欢快地跳一段热情豪放的“竹筒舞”12、花园式餐厅-佛光园 佛光园是景洪市区内一家经典花园式餐厅。该餐厅位于景洪市易武路4号,占地7亩,拥有环境优美的园林设计,接待过崔永元、侯耀文、宋祖英、杨丽萍等等众多国内外知名艺人。其优美的环境、可口的菜肴、周到的服务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西双版纳南糯山一带主要生活着爱尼人,坐落着大大小小的一座座爱尼山寨。爱尼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自称雅尼或阿卡,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和思茅地区澜沧县以及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等国的北部半山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群体。约在公元九世纪,哈尼族从红河中游南迁进入西双版纳。现有总人口达15.8万,占全州人口总数的19%,是西双版纳州第二大少数民族,分布于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的各山区,其中尤以勐海县格朗和乡分布最为集中,格朗和乡,就在南糯山之中。门每个爱尼村寨都要建一道寨门,称为龙巴门,作为村寨与山野的分界,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爱尼人称寨门为“老扛”,凡建新寨都要在大路口上竖寨门。建村于1644年的石头寨寨门。从南糯山看古茶树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座爱尼人竹楼,这位好客的爱尼汉子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邀我们到他家里坐坐。爱尼人竹楼顶对他来说,也许是山里面见人不多凑凑热闹,也许是想顺便做点茶叶生意,对我们来说,到爱尼人家里看看,却是求之不得。西双版纳的爱尼人居住的房舍多是“干栏”式竹楼。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拥熬”(平房),另一类叫“拥戈”(楼房)。“拥熬”是一种地棚式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西双版纳爱尼人一种比较普遍的民居建筑。“拥戈”是一种“干栏”式楼房,它的建筑形制与傣族竹楼基本相似,一楼一底。楼室住人,底室关畜禽、堆杂物。说是竹楼,实际上竹楼的底层,主要是放置农具和一些杂物。这家经济条件应该很好,摩托车汽车都有。问了一下主人,家里是茶农,古茶树制成的古树茶销路不错,每年全家收入5、6万元,相当富裕了。从这里上楼。看到楼上的客厅。柱子都是木头的。还有灶间,不熄灭的炭火。主人招待的普洱茶和萝卜干。几十年前北方有用茶和萝卜招待客人的习惯,据说“吃了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地爬”。在爱尼人家也见到了这种搭配。爱尼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