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的抗菌治疗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在临床的实践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孙伟 2007 10 21 内容 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利奈唑胺的药代 药效学特点及优势 抗菌药物正确应用基础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二大标准 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药效学特性 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代动力学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简称 它用数学方程或定量地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 分节 排泄及结构转化等过程的动态规律 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四大参数 吸收A absorption分布D distribution代谢M metabolism清除E excretion 此四参数决定了抗菌药物以何种速度 何种浓度到达目标器官 以及在目标器官中出现和保留时间 任何抗菌药物 除口服或局部应用不吸收者外 在体内均有ADME过程 即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A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吸收部位 消化道 口服给药 口腔 胃 小肠 大肠 呼吸道 鼻腔给药 肺 肌肉 肌肉注射 粘膜 栓剂 吸收部位不同 药物被吸收的程度和快慢 有差异 静注 肌注 皮下给药 口服 共性 药物是通过生物膜吸收的 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其它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排序 吸入 舌下 直肠 肌注 皮下 口服 皮肤 吸收 吸收 衡量指标 生物利用度 即药物吸收入血的剂量的比例生物利用度反映了药物到达作用部位或进入将药物带至作用部位的体液的程度 D分布 分布是进入血循环的药物离开血液进入组织的过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蛋白结合率和疏水性低蛋白结合率和高疏水性则常表现为良好的分布特性 M代谢 代谢是指药物化学转化成其他形式化合物 即代谢产物的过程 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药物代谢的结果是药物的失活 活化或产生新的毒性 代谢产物保持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也能增加毒副作用 或两者皆有 E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排出机体的方式许多药物经肾排泄 因此受肾功能不全影响 也会与其它竞争肾清除通路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受影响 药代动力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药物选择 需根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选用在相应组织或体液中分布良好的抗菌药物 尤其是特殊部位感染 如脑组织 骨 前列腺等 用药途径 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 中度感染时 不必用注射剂 但处理严重感染时 静脉给药保证疗效 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药效学 药效动力学 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用以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即药效和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 根据药敏试验中抗菌药对细菌的MIC值结合药物在常用剂量时的血药浓度判断该菌对某抗菌药敏感或耐药 从而指导临床选用合适抗生素 抗菌药的体内杀菌活性 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 抗菌药物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分类 T MIC ln Dose Vd MIC T1 2 ln2 100 DI 在治疗细菌性感染时 根据体内杀菌活性合理用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药效学中有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作用指标是抗生素浓度大于MIC时间的百分比 简称T MIC 半衰期短者 需多次给药 使给药间隔时间 T MIC的时间延长 达到最佳疗效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增加每次给药剂量 使AUC24 MIC和Cmax MIC达较高水平 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 内容 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斯沃 利奈唑胺 的药代 药效学特点及优势 斯沃药代动力学优越性 优良生物利用度 且食物对吸收无明显影响低蛋白结合率呈非浓度依赖性良好组织穿透力不通过P450酶代谢 且对P450酶无诱导性 也不抑制其活性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 双通道清除 包括非肾清除与肾清除 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老年患者药代力无明显变化 故老年患者应用无需调整剂量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一 吸收1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 生物利用度100 故可进行序贯治疗 达峰时间 1 2hr食物影响 与高脂饮食同服 Tmax略有推迟 从1 5hr延至2 2hr 峰浓度约下降17 但AUC0 与空腹相比无变化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二 吸收2 每12小时口服一次 达稳态时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 平均值 标准差 n 16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三 分布1 强大体液和组织穿透性 能迅速广泛分布于不同脏器组织中低血浆蛋白结合率31 且有非浓度依赖特性稳态时平均分布容积40 50L唾液 血浆浓度比高达1 2 1 汗液 血浆浓度比为0 55 1 提示广泛分布能力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四 分布2 1 AdaptedfromHoneybourneD etal JAntimicrobChemother 2003 51 1431 4and erratum 2003 52 536 2 GeeT etal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2001 45 1843 6 3 LoveringAC etal JAntimicrobChemother 2002 50 73 7 4 PfizerInc dataonfile 5 GendjarSR etal ASN ISNWCN2001 Abstract2205 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 保证足量药物到达感染部位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五 分布3 Conte等人的研究Conte等在25例健康男性成年志愿者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 开放性研究利奈唑胺 斯沃 600mg每12小时口服给药一次共5次 以评价稳态下利奈唑胺 斯沃 血浆和肺内浓度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六 分布4 ConteJEJr GoldenJA KippsJ ZurlindenE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2002 46 1475 1480 利奈唑胺 斯沃 在血浆及肺上皮衬液 ELF 中的半衰期接近7小时 在12小时的给药间期内药物浓度始终高于MIC90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七 分布5 Honeybourne等人的研究Honeybourne等在1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类似研究 发现利奈唑胺 斯沃 在给药后至少8小时内 所有受试者 10 10 血清和支气管内膜内药物浓度均大于金葡菌和肺炎链球菌的MIC90 4 g mL 大部分受试者的ELF及肺泡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可达到上述浓度 比例分别为90 9 10 和60 6 10 HoneybourneD TobinC JevonsG etal JAntimicrobChemother 2003 51 1431 1434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八 分布6 GeeT等人的研究GeeT等测定了利奈唑胺 斯沃 多剂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研究中 6例健康志愿者接受利奈唑胺 斯沃 600mg每12小时口服给药共5剂监测血浆和炎症水疱液内的药物浓度 GeeT EllisR MarshallG etal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2001 45 1843 46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九 分布7 MIC90 抑制90 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GeeT EllisR MarshallG etal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 2001 45 1843 46 利奈唑胺 斯沃 对革兰阳性菌的血浆浓度和MIC90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十 分布8 LoveringAM等人的研究该研究入选了12例行全髋置换术并接受利奈唑胺 斯沃 600mg静脉滴注的患者检测利奈唑胺 斯沃 在患者血 骨骼 脂肪和肌肉组织内的穿透性和浓度 LoveringAM ZhangJ BannisterGC etal JAntimicrobChemother 2002 50 73 77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十一 分布9 结果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分析显示利奈唑胺 斯沃 能够快速 有效的进入骨 脂肪 肌肉组织 在静脉给药结束后10min内局部浓度即可超过MIC 4 g mL 利奈唑胺 斯沃 可迅速穿透骨组织 在10 20 30分钟后平均浓度分别达到9 1 8 6 6 3mg L 利奈唑胺 斯沃 也能够迅速穿透肌肉组织 在静滴结束后10分钟达到10 4mg L 30分钟后达到峰浓度13 4mg L 在手术期间 利奈唑胺 斯沃 的脂肪组织浓度接近敏感病原菌的MIC 然而 肌肉组织浓度可超过其MIC的3 4倍 说明利奈唑胺 斯沃 在骨骼周围组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 LoveringAM ZhangJ BannisterGC etal JAntimicrobChemother 2002 50 73 77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十二 代谢 肝代谢50 70 吗啉环开环氧化不经P450酶代谢 且对P450酶无诱导作用对重要P450酶同功酶1A2 2C9 2C19 2D6 2E1及3A4均无抑制作用 因此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较低代谢物为非活性物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十三 排泄 肾清除占所给剂量80 85 其中30 为原型药物余为各种代谢物粪便排出所给剂量7 12 主要为代谢物 T1 2 成人5hr 4 26 5 4hr 3个月 16岁儿童 2 7hr 1 1 4 8hr 血透可清除 斯沃药动学优越性 十四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特点 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同肾功能不全患者 斯沃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发生改变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斯沃不通过人体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 也不抑制有临床意义的人体细胞色素同功酶老年患者 65岁 无需调整剂量 斯沃药效学优越性 具杀菌和抑菌双重特性 取决于感染病原体与应用条件对链球菌具杀菌效应独特作用机制 与其它类别抗菌药物不具有交叉耐药性与糖肽类药物不同 本品不具有肾毒性本品可应用于序贯治疗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抗菌活性主要与其抗生素浓度大于细菌MIC时间长短有关 利奈唑胺 斯沃 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利奈唑胺 斯沃 的半衰期约为4 69 5 40小时 1 ChungE AmsdenGW NafzigerAN etal Formulary 2003 38 294 319 2 QuintilianiR InfectMed 2004 21 219 233 总结 1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和体内抗菌活性都是影响抗生素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选择抗生素应该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 当选择抗生素时 必须考虑其结合靶位能力 穿透性以及可达到的浓度 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能够穿透至靶位并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仅有抗生素的游离成分能够穿透至组织 也只有抗生素游离成分具有抗菌活性 总结 2 利奈唑胺 斯沃 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结构防腐防锈处理方案
- 符合国际标准的厂房建设方案设计
- 建筑业信用体系与绿色发展的耦合研究
- 2025年游乐设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成都教编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郴州市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员工激励机制理解试题及答案
- 2025藏语驾校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考研数学高数周试题及答案
- 2025财务岗考试真题及答案
- 城乡燃气管道维护保养技术方案
- 2025年西藏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A类)
- 水土保持治理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手册
- 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商业计划书
- 仓库搬运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抗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保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标准)吊篮移交协议书
- 中专院校普法课件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