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花卉年鉴.doc_第1页
2011年云南花卉年鉴.doc_第2页
2011年云南花卉年鉴.doc_第3页
2011年云南花卉年鉴.doc_第4页
2011年云南花卉年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云南年鉴(花卉类)201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完成63.01万亩,同比增长8.47%;花卉总产值232亿元,同比增长15.42%;花卉出口总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25%;鲜切花总产量达60.5亿支,同比增长8%,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促进花农增收60亿元,同比增长20%。以鲜切花为主,地方特色花卉、绿化观赏苗木、药用花卉和加工用花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云花”在全国花卉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全国花卉市场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抗旱保生产促发展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的特大旱灾,使我省花卉生产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省花产办对此高度重视,赴受灾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灾情、具体指导、统筹协调,确立了“保一批、弃一批、转一批”的工作思路,指导协调解决花卉企业和花农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建立了灾情汇报机制,及时将灾情上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努力,共争取到了财政抗旱扶持资金500万元,组织实施了一批引水、节水、蓄水及灾后恢复生产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卓有成效的市场营销,在周边受灾国家及地区花卉生产尚未恢复而市场花价较高的时机,抢占市场先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通过全省全行业的努力,不仅弥补了灾害给产业带来的损失,而且实现了增长的目标,真正做到大灾期间有保障,大灾过后不落后,产业的平稳持续发展。云南自主创新花卉新品种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始实施为了显著增强云南花卉自主创新实力,努力实施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中花卉创新工作的各项工作,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正式启动实施“云南自主创新花卉新品种及产业化示范工程”。该项目汇集了我省在花卉新品种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的花卉科研单位及花卉企业,将通过花卉新品种引种、新品种选育、花卉相关标准研制、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式,使我省花卉创新实力得到显著提高。在项目的推动下,截止2010年底,我省成功选育的花卉新品种已达145个,其中54个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书(3个在国外获授权),占全国选育新品种数的80%以上。另外,制定各级各类花卉标准50余项,其中花卉生产技术集成、采后处理技术等多个标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六个花卉产品获得“云南名牌”产品称号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及省名牌推进委员会要求, 2010年的云南名牌申报、复评工作进展顺利,云南名牌申报数及申报种类都创了历年之最,共评出云南名牌产品6个,其中新评通过5个,复审通过1个,分别是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明珠”牌百合鲜切花、昆明芊卉种苗有限公司的“芊卉”牌蝴蝶兰和大花蕙兰、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的“英茂”牌大花蕙兰和康乃馨种苗、元江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臧健”牌唐菖蒲(复评),花卉产业云南名牌培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花卉产业标准化工作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为推进我省花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我省花卉产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显著提高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我省从花卉大省向花卉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2010年10月,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签订了“加快推进花卉产业标准化工作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建立长期的、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合力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按照“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动、高效率落实”的原则加强双方在花卉产业标准化工作方面的合作与支持,形成协调一致、优势互补的工作局面,合力推进花卉产业标准化工作。此举在省级各部门中进一步深化了扶持花卉产业的意识,增强了发展花卉产业的动力,夯实了产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云花绽放“中国创造”魅力获选2010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评的“2010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于2011年1月20日出炉,云花绽放“中国创造”魅力入选“2010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云南主栽鲜切花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项目是由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公司、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共同承担的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通过开展花卉新品种的引进、自主研发和示范推广,大幅提升云南花卉新品种的数量和新品种规模化生产的比率,重点集成和优化了栽培、种苗繁育、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加工及运输、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在花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瞩目的成绩,花卉品种创新实力领先全国。全省兰花工作会议召开为进一步探索云南兰花发展新的思路、新的亮点,给兰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推进云南兰花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切实把云南兰花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由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兰花协会承办的云南省兰花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于8月21日在昆明长城宾馆召开。本次会议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信心、搞活市场、促进发展”为主题,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主任陈松、副主任和葵,云南省兰花协会会长潘光华等人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曲靖、大理、楚雄等35个州、市、县兰协负责人及养兰大户共2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旗帜鲜明的指出,云南兰花要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道路,要建立健全产业链条,在产前的种苗快繁,产中的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及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及产后包装、物流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加快兰花产业化进程。首届云花(北京)年宵花会成功举办2010年初,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首次组织了我省18家实力较强的云南特色花卉企业入京“探路”,成功举办首届云花(北京)年宵花会。北京是云南花卉的传统市场,仅鲜切花就占了北京市场70%80%份额以上,但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兰花、云南茶花、高山杜鹃等地方特色花卉在北京市场却才开始露脸。近几年,云南加大地方特色花卉的开发力度,逐步步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此次年宵花会是云南地方特色花卉第一次进京探路,获得了北京消费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云花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温带球根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顺利通过课题验收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云南省花产办牵头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的“温带球根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十一五”国家星火产业带第一批安排下达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开展球根花卉种质资源发掘、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高效种植、采后处理、配套装配的创新、集成和示范。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并于2010年9月先期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课题验收。项目通过对球根类花卉种植资源发掘和新品种研发、球根繁育体系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切花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标准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种球采后处理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了百合、马蹄莲等球根花卉的杂交组合设计等困难,在百合杂交技术、百合杂交种子出苗率、种球采后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一套完善的新品种研发体系,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球根花卉新品种13个,收集整理种质资源319份,申请专利15项;形成了适宜云南不同区域的本土化种球繁育技术规程6套,使得种球国产化率、脱病毒率、萌芽率显著得到提高;形成了适宜云南不同区域的球根类切花繁育技术规程6套,完成了精准施肥、花期调控、采后处理等试验示范,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研制9项国家/行业标准,指导完成17项企业标准的制定;建成了6个花卉技术推广服务站,掌握了种球繁育、切花生产、种苗保育等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此外,在我国首次开展种球采后配套设备的研制,研制出种球分级机,热水杀虫设备,使种球分级成本降低了63%,项目取得的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个花卉产品获评“名牌农产品”11月,经云南名牌农产品认证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华泰联花卉(昆明)有限公司的“华泰联”鲜切花、云南通海瑞园花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