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作业.doc_第1页
201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作业.doc_第2页
201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作业.doc_第3页
201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春季学期马哲平时作业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世界观是( B )。 A、关于世界的观点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世界上的所有观点 D、世界大观的简称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 )。 A、运动 B、静止 C、规律性 D、可知性4.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C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5.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C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6.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7.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8. 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9.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 C )。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10.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 A、事物的相对性 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C、事物的变化 D、人的自觉能动性11.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 A )。 A、 砍伐树木 B、 碾碎谷种 C、 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 D、 洪水冲毁庄稼12.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B )。 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 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 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13. “从认识过程的程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这体现了认识论的( A )。 A、唯物主义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经验论思想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5. 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D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D、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反应性;从刺激反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16.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作用机制的基础是( C )。 A、社会根本性质 B、社会物质基础 C、社会基本矛盾 D、社会存在17. 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C )。 A、经济基础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上层建筑18. 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完全是( A )。 A、脑力劳动者 B、群体劳动者 C、体力劳动者 D、个体劳动者19.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B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决定社会能否存在20.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B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关系问题 D、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关系问题二主观题(每题10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答: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沿着2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系统。从人类历史上睦,世界上存在过和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都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政治上由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的共产党单独执政,国内不存在合法的反对党,但可以存在参政党;二是经济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但有时也允许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否认,现代西方哲学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2.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现代意义。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第二方面,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第三方面,物质是意识的根源;第四方面,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五方面,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不断地证明了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可靠性。现在自然科学对物质层次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无论物质层次分的多么细,不管它们的形式怎样,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现代科学发现不断地证实了物质定义,我们应该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那就是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实践,提高 我们对物质概念的认识,然后不断丰富它,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思维方法3.论述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答: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的; 第二,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第四,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为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5.谈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答:第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6.如何认识群众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答:高中政治内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