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doc_第1页
浅议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doc_第2页
浅议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doc_第3页
浅议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doc_第4页
浅议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组织各种音乐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学校师生的充分关注。但是也有不少人(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其他学科教师)反对开展课外活动,说既费钱又费力,还经常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些家长不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队伍,学校活动时教师不让学生出教室,甚至威胁学生如果参加活动就不许进教室上课等等的情况时有出现,不得不令我们反思。其实这些持反对意见的教师、家长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学生的在校时间是固定的,其他学习任务也需要完成。很多学生便打起了“退堂鼓”,是可以理解的。因而,如何正确处理好学生学业和课外活动时间的矛盾,就成了能否把音乐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关键问题。一、 分析和建议1、要通过宣传和引导转变家长和部分老师的对音乐课外活动的观念,使之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音乐课外活动。2、学校要改变那种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衡量和考评教师的机制,代之以考评学生多方面素质发展情况。3、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活动的时间投入总量是固定值。如果各门学科均各自规定自身的课外活动时间,则时间投入量必将大大超出这个定值。因此,学校要有合理的、全盘的活动计划,各科要严格按计划执行。不能随意占用、调整、减少学校活动时间。 4、学校不能不切实际地对各科活动定下目标,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只重“成效”,不重“基础”。5、课外活动要保持经常性、持久性,不要因参加各种比赛活动而冲击正常的教学活动。有的学校没有详细、合理的活动训练计划,平时活动又不正常,只是有比赛活动或是来人参观、检查才拉起队伍“展示”一番。这种没有正常、持久地训练,只是临时抱佛脚的最大后果便是冲击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还要停课进行急抓。这正是教师、家长反对课外活动的原因之一。6、学校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并要有各校的特色。不应你校有什么,我校也要有什么,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活动。二、过程和措施(一)、音乐教学与艺术学科的综合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即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点。音乐与这些艺术门类的综合,使得音乐艺术的形态更加绚丽多彩。 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也成为必要和可能。1、音乐教学与舞蹈的综合音乐催生律动与舞蹈,后者使音乐形体化、时空化,两者结合一起的内部原因就是音乐与律动、舞蹈之间所共同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谐感。而这些正是美感的核心之所在。因此,将音乐与律动以及舞蹈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中也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音乐凭借声音创造听觉的形象,舞蹈凭借形体创造视觉的形象。音乐和舞蹈有机的结合,完美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舞蹈是流动的诗、运动的画、跳动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舞蹈语汇来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2、音乐教学与美术的综合。音乐与美术是中小学正式开设的艺术课程,因而在教学中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是艺术教师运用的最主要的艺术融合教学形式。实际证明,音乐与美术融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在音乐欣赏课时启发学生为一曲曲音乐描绘出一幅幅“音中画”,使学生对抽象的音符产生形象的体验,让他们把对音乐的感受借助生花妙笔留下美妙的痕迹。好的音乐就是一副美丽画面的流泻与折射,美好的音乐会在我们脑海中幻画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由音乐和绘画交织的美好氛围中去获得一种艺术的熏陶和美的感受。我们要努力挖掘音乐这一听觉艺术和美术这一视觉艺术的交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音乐与美术的融合即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的立即理解音乐。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画面。在教学中以音乐为主体,有机地结合美术,抓住音乐与绘画审美上的共同特征,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强化,共同陶冶情操,感受、发现、表现、创造艺术美。3、音乐教学与戏剧的综合戏剧本身就是一门最具综合性的艺术,它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建筑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成分,用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戏剧有剧本,剧本就是文学的形式。戏剧要以唱歌、伴奏音乐、和音响效果来烘托气氛以增强感染力,这就是音乐的成分。戏剧需要布景和灯光来创造环境气氛,人物也需要用化装和服饰来帮助塑造形象这些是美术的成分。戏剧的表演离不开形体动作,这就是舞蹈的成分。戏剧正是将多种艺术的成分集与一身,是各种艺术门类综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所以音乐课堂上要善于挖掘运用戏剧的综合要素。4、音乐教学与影视的综合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影视歌曲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于影视艺术的魅力得以广为传播,长期流传,而主题歌直接阐述主题。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曲,音乐昂扬向上,主要表现了唐僧师徒四人赴西天取经,不畏艰险,踏平坎坷,战胜妖魔,最终修成正果。我心永恒是电影铁达尼号的主题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音乐是作者创作的音调与民间曲调锯大缸动机的融会创造。可谓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同时运用了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生动地塑造了梁山108将好汉的形象。此歌一经播出,立即风靡了全国。(二)音乐教学与非艺术学科的整合、音乐教学与语言学科的综合寻找音乐与中文歌词的内在联系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人类艺术早期萌芽时期,诗歌与音乐就是一对同时诞生的姐妹,不论中外,古代的诗歌都可诵可吟。音乐与诗歌很多共通之处,它们都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如:中国的诗经富于音乐节奏和韵律感,汉代乐府,大部分是可以“入乐”歌词,唐诗中最通俗的七言绝句与古体诗,都可以配上曲调演唱。宋词本来就源于民间小调,它实际上是宋代的“流行歌曲”。又如:舒曼认为,作为艺术家,首先应成为一个“诗人”,并且努力追求诗的“悟性”。肖邦即是一位著名的“钢琴诗人”。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就是俄罗斯诗人所作的口篇抒情诗谱写而成,每一首诗代表一个月份,表现俄罗斯不同季节的种种风貌,充满诗情画意。由此可见,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歌曲是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有些歌词就是一首诗,一首词,例如春晓、满江红、长江之歌、卜算子咏梅等。歌手王非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歌词就是语文教材上苏轼的水调歌头。音乐教学与英语学科的综合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英文歌曲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青睐,例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my haet will go on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此歌曲也被编入十三册教材。现代的学生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与提早,初中生已有一定的词汇量,再加上社会音乐也逐渐融入英文歌词。他们课外自己也在学唱一些英文歌曲如孙燕姿的Green light,蔡依林love.love.loveYesterday once more、Jambalaya。根据“提倡学科综合”理念,从学生兴趣出发教材中补充了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例如十三册中的Edelwelss、Santa Lucia十四册中的Cradle song十五册中的Wei are the world等。平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每学期适当选择1-2首英文歌曲来学唱,学生不仅巩固了英语学科的知识而且体验到音乐赋予的美感。对音乐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有些可向英语教师请教,以确保英语朗读语言美与音乐美的更好的结合。2、音乐教学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借助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加深音乐作品的理解利用音乐作品促使社会学科的学习艺术化3、音乐教学与心理学科的综合艺术课程就象一把金钥匙,以它新的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一个新的环境,更好挖掘学生心理提供更大舞台,帮助教师开启学生心理之门,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得艺术能力,完善人格魅力。从现实意义来看,音乐教学与心理学科的综合是十分有探索和推广价值。我们的学校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我们是否可以建立一个“音乐室”,那里储存着学生多方面需要的音乐,音乐教师可为大家“导赏”,也像图书室那样为大家开放此外,音乐学科在综合教学中还可以与自然、数学、现代信息技术等课程的综合。要适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呈现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际中不仅可以涉及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地理,历史,社会等人文学科的整合课例,也可融入数学,自然等的整合,赋予音乐课新的内容。总之,“提倡学科综合”不仅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更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音乐学科综合应是为更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学中所采用的任何一种学科知识的综合,都必须围绕本课案的音乐目标而存在,都应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为我所用”。通过多学科整合,使音乐课案的教学目标得到更完美的实现,这才是音乐学科综合的真正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