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红霞在闪耀.doc_第1页
一缕红霞在闪耀.doc_第2页
一缕红霞在闪耀.doc_第3页
一缕红霞在闪耀.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缕红霞在闪耀记唐山市人民医院第二分院内科主任 于文霞她,是一个好人,邻居们这么说她;她,是一个好大夫,患者和家属们如此评价她;她,是一个好主任,科里的医护人员这样称赞她她有着善良宽厚的品德、正直的心胸、睿智的头脑、精湛的医术,二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人生定格在病房里,忠实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以勤奋、敬业和精益求精的工作诠释了“白衣战士”的时代风采她就是于文霞,唐山市人民医院二分院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界同行认为神经病学是最难掌握的内科专业之一,然而,于文霞却在这个领域不言疲倦,如老黄牛般辛勤耕耘着。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于文霞1989年自华北煤炭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成为神经内科的一名医生。从那天起,她就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首先必须做到精通业务、精炼医术。于是,在日常诊疗活动之外,书橱里的那几十部“大部头”神经病学中外文书籍便成为她最忠实的朋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她已从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成为了一个颇有经验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由于工作出色,被选拔为华北煤炭医学院在人民医院的带教老师。在神经病学领域,提及某一疾病,尤其是一些罕见病,于文霞从不陌生,会很快把该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措施详细地讲解出来,她的精湛医术早已为她的学生、患者和同事们所公认。无论上班还是休班,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每天都有许多慕名找她看病的患者。救得他人似己生神经系统的疑难病症很多,由于病症的复杂性、多样性,往往使诊疗工作变得困难重重。“学医很辛苦,当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时,内心很愉快。我非常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希望自己能够掌握更多知识,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我想,每一个医护人员都会这样做的”面对困难时,于主任总是这样鼓励她的医护人员。去年夏天,韩城王先生因“双眼睑痉挛3年,口、下颌不自主运动半年”找到于文霞主任。王先生时年60岁,患高血压病十余年、糖尿病五年,三年前又开始出现双眼频繁瞬目,后发展为不自主眼睑闭合,持续时间从数秒延长到数分钟,影响了看电视、读报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半年前,又开始出现不自主缩唇、撅嘴等动作。王先生焦虑地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丑,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整天不敢出门。”为了治病,他曾辗转多家医院,并在离家近的医院住院治疗四十多天,还是不见好转。于文霞接诊病人后,详细询问了病史,仔细查阅了患者的磁共振片,并为患者做了细致的体格检查,随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诊断:Meige综合征。王先生和她的家人听后半是疑惑半是惊喜,难道于主任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病来吗?值得庆幸的是,接下来的治疗很快就有了效果,住院治疗二十天后,王先生顺利康复出院,出院随访问:半年没有复发。于文霞主任就是这样,凭借高超的医术,不仅能够为患者明确诊断,而且经过对症治疗,让病人病情明显好转。从医路上德为先于文霞不仅勤于医学,精于医学,尤重医德。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同事、对病人极度负责,难事不推诿避讳,功成不掠人之美,由此赢得了患者和同事的爱戴和好评。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对于有着“生命中枢”之称的大脑来说,一旦缺血坏死往往很难逆转,治疗起来事倍功半,因此,在神经内科,医生更需要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为了挽救一个个珍贵的“脑细胞”,让病人有一个尽可能好的生命未来,于文霞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疾病“抗衡”着。2010年,一位温州的患者慕名找到于文霞主任,患者是一位56岁的男性,因头晕、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而入住当地医院治疗,四十五天后患者病情不仅不好反而突然加重,在被告知救治无望的情况下,他们毅然来到唐山。当时患者病情危重,影像检查结果显示为大面积脑梗塞,脑干梗塞面积达五分之四,右侧肢体肌力为四级,左侧肌力几乎为零。入院后,患者又相继出现了呼吸道阻塞、肺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任何一个并发症都是致命性的,每一个并发症的出现也在一遍遍冲击着患者家属的信心,检验着医生的医术。为了救治病人,于文霞每天都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病情改变,即使门诊或下班后也常常赶到病房,为患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气管切开、吸痰应对呼吸道阻塞;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抗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插胃管,胃管内注入止血药和胃肠粘膜保护剂对抗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调整血压,改善心脑血供和营养一直全力救治了四十多天,患者病情才逐渐稳定。紧接着,于文霞便为患者制定了系统的康复治疗计划。五个月后,患者不仅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还奇迹般的康复,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左侧肢体肌力由原来的0级恢复到接近4级(正常5级),生活基本实现了自理。患者康复后,一直把于文霞看作救命恩人,感激、崇拜有加,于文霞却淡定地说:“生命原本就有自我修复的功能,我所做的就是帮助病人更好地完成这个过程,这正是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面对患者,于文霞总是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尤其是面对一些家庭贫困的患者时,她总是不动声色地尽可能帮助她们。在她手下,许多疑难危重病患者明确了诊断,顺利康复。也有一些患者康复后为了表达谢意,试着给她送上感谢“红包”,她总是婉言谢绝。于文霞曾说,病人的钱是治病的,老百姓看病不容易,“红包”咱无论如何都不能要!一向对病人和蔼可亲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便显得出奇的坚决。对待每一位患者,于文霞总是一视同仁,耐心询问病史,细致查体,并经常用委婉的语言鼓励那些偏瘫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查房时,为病人查体总是动作轻柔、认真细致,查体结束也不忘为患者盖好被褥。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折射出一个医生对病人的忠诚、体贴和关爱。一缕红霞在闪耀有人说,她是一位知识渊博,见地独到的学者。平时虽不多言多语的她,谈论起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时,总是字字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不得不令人叹服。有人说,她是一位循循善诱,以身示教的感召型良师。工作中,她总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把医疗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把对病人的精心和爱心汇聚到行动中,把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医务人员。在每一个学生和年轻医师的眼里,这是最好的榜样和教育。有人说,她更是一位德艺双馨、值得托付的好医生。在人民医院、在第二分院,很多人都尊敬她,把她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