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汇编.doc_第1页
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汇编.doc_第2页
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汇编.doc_第3页
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汇编.doc_第4页
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积法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含义若用某种材料取代而且应可以取代(例如膨胀剂可以取代粉煤灰,而粉煤灰不可取代膨胀剂。)原配合比中的某种或几种材料的一部分或者在原配合比中祗掺入某种材料(例如泵送剂),则原配合比即为取代或掺入之前的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因此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不一定是最原始的即不掺任何掺合料或外加剂的配合比。二、绝对体积法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理假定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体积之和为1000L或1.0 m3。三、配合比计算、无掺合料的混凝土1、确定水灰比W0/C02、确定基准用水量W0 kg/m3或L/m33、计算基准水泥用量C0 kg/m34、设定混凝土含气量(对普通混凝土为 10-20L/m3)5、设定泵送剂掺量百分率b6、计算泵送剂用量BC0*b kg/m3 7、计算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用水量WW0-B*pw kg/m3式中pw泵送剂含水率8、计算砂石总体积Vz1000-C0/c-W-B/b- L/m3式中c水泥表观密度 kg/m3或kg/Lb泵送剂表观密度 kg/m3或kg/L9、设定砂率s10、计算体积砂率st1/1+s*(1-s)/(g*s)式中s砂子表观密度 kg/m3或kg/Lg石子表观密度 kg/m3或kg/L11、计算砂子体积VSVz*st L/m312、计算砂子用量SVS*s kg/m313、计算石子用量G(Vz - VS)*g kg/m314、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m3)、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1、确定水灰比W0/C02、确定基准用水量W0 kg/m3或L/m33、计算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C0 kg/m34、设定混凝土含气量(对普通混凝土为 10-20L/m3) 5、设定粉煤灰代用水泥百分率f6、设定粉煤灰超量系数fc7、计算粉煤灰代用水泥量FdC0*f kg/m3 8、计算粉煤灰用量FaFd*fcC0*f*fc kg/m39、计算水泥用量CC0-Fd kg/m310、设定泵送剂掺量百分率b11、计算泵送剂用量B(C+Fa)*b kg/m312、计算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用水量WW0-B*pw kg/m3式中pw泵送剂含水率13、计算砂石总体积Vz1000-C/c-W-Fa/f-B/b-L/m3式中f粉煤灰表观密度 kg/m3或kg/L14、设定砂率s15、计算体积砂率st1/1+s*(1-s)/(g*s)16、计算砂子体积VSVz*st L/m317、计算砂子用量SVS*s kg/m318、计算石子用量G(Vz - VS)*g kg/m319、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m3)、掺入粉煤灰和膨胀剂的混凝土1、确定水灰比W0/C02、确定基准用水量W0 kg/m3或L/m33、计算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C0 kg/m34、设定混凝土含气量(对普通混凝土为 10-20L/m3) 5、设定粉煤灰代用水泥百分率f6、设定粉煤灰超量系数fc7、计算粉煤灰代用水泥量FdC0*f; kg/m3 8、计算未掺入膨胀剂时的粉煤灰用量FawFd*fcC0*f*fckg/m39、计算未掺入膨胀剂时的水泥用量CwC0-Fd kg/m310、设定膨胀剂代用胶凝材料百分率p11、计算膨胀剂用量P(Cw+Faw)*p kg/m312、计算膨胀剂代用水泥量PdcCw*p kg/m313、计算膨胀剂代用粉煤灰量PdfFaw*p kg/m314、计算水泥用量CCw-Pds kg/m315、计算粉煤灰用量FaFaw-Pdf kg/m316、设定泵送剂掺量百分率b17、计算泵送剂用量B(C+Fa+P)*b kg/m318、计算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用水量WW0-B*pw kg/m3式中pw泵送剂含水率19、计算砂石总体积Vz1000- C/c-W- Fa/f- P/p-B/b-; L/m3式中p膨胀剂表观密度 kg/m3或kg/L20、设定砂率s21、计算体积砂率st1/1+s*(1-s)/(g*s)22、计算砂子体积VSVz*st L/m323、计算砂子用量SVS*s kg/m324、计算石子用量G(Vz - VS)*g kg/m325、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m3)、掺入粉煤灰和矿粉及膨胀剂的混凝土1、确定水灰比W0/C02、确定基准用水量W0 kg/m3或L/m33、计算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C0 kg/m34、设定混凝土含气量(对普通混凝土为 10-20L/m3) 5、设定粉煤灰代用水泥百分率f6、设定粉煤灰超量系数fc7、计算粉煤灰代用水泥量FdC0*f kg/m3 8、计算未掺入膨胀剂时的粉煤灰用量FawFd*fcC0*f*fckg/m3 9、设定矿粉代用水泥百分率k10、设定矿粉超量系数kc11、计算矿粉代用水泥量KdC0*k kg/m312、计算未掺入膨胀剂时的矿粉用量KwKd*kcC0*k*kckg/m313、计算未掺入膨胀剂时的水泥用量CwC0-Fd-Kd kg/m314、设定膨胀剂代用胶凝材料百分率p15、计算膨胀剂用量P(Cw+Faw+Kw)*p kg/m316、计算膨胀剂代用水泥量PdcCw*p kg/m317、计算膨胀剂代用粉煤灰量PdfFaw*p kg/m318、计算膨胀剂代用矿粉量PdkKw*p kg/m319、计算水泥用量CCw-Pdc kg/m320、计算粉煤灰用量FaFaw-Pdf kg/m321、计算矿粉用量KKw-Pdk kg/m322、设定泵送剂掺量百分率b23、计算泵送剂用量B(C+Fa+K+P)*b kg/m324、计算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用水量WW0-B*pw kg/m3式中pw泵送剂含水率25、计算砂石总体积Vz1000-C/c-W-Fa/f-K/k-P/p-B/b- L/m3式中k矿粉表观密度 kg/m3或kg/L26、设定砂率s27、计算体积砂率st1/1+s*(1-s)/(g*s)28、计算砂子体积VSVz*st; L/m329、计算砂子用量SVS*s kg/m330、计算石子用量GVz(1- st)*g kg/m331、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m3)采用逐级填充法设计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一、已知条件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S8 2、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P.O42.5、表观密度c3.134 t/m3(kg/L)3、砂、细度模数f2.4、表观密度s2.64 t/m3(kg/L)、紧密密度sj1.96 t/m3(kg/L)、堆积密度sd1.54 t/m3(kg/L)4、石、品种卵碎石、表观密度g2.76 t/m3(kg/L)、紧密密度gj1.65 t/m3(kg/L)、堆积密度gd1.56 t/m3(kg/L)5、粉煤灰、质量等级级、表观密度f2.143 t/m3(kg/L)6、矿粉、质量等级S95、表观密度k2.931 t/m3(kg/L)7、膨胀剂表观密度p2.639 t/m3(kg/L)8、泵送剂、表观密度b1.172 t/m3(kg/L)、含水率w0.659、混凝土含气量0.015 m3/m3(L/L)二、基本方程1、混凝土体积方程G/g +S/s +C/c +F/f +K/k +W+1 式中,G石用量 t/m3(kg/L)S砂用量 t/m3(kg/L)C水泥用量 t/m3(kg/L)F粉煤灰用量 t/m3(kg/L)K矿粉用量 t/m3(kg/L)W用水量 t/m3(kg/L)。2、砂浆体积方程S/s +C/c +F/f +K/k +W+G*g/g(1-g)+A 式中,G*g/g(1-g) 石空隙体积 m3/m3(L/L)g石空隙率g1-gj/gA砂浆富余量 m3/m3(L/L)。3、净浆体积方程C/c +F/f +K/k +W+S*s/s(1-s)+B 式中,S*s/s(1-s) 砂空隙体积 m3/m3(L/L)s砂空隙率s1-sj/sB净浆富余量 m3/m3(L/L)。4、胶凝材料用量方程C+F/fc+K/kcW/Bwc 式中,fc 粉煤灰超量系数kc 矿粉超量系数Bwc基准水灰比。5、掺合料粉煤灰用量方程FC*f*fc/(1-f-k) 式中,f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以下简称粉煤灰代用率)。6、掺合料矿粉用量方程KC*k*kc/(1-f-k) 式中,k矿粉取代水泥百分率(以下简称矿粉代用率)。三、配合比计算公式求解公式六元一次联立方程组,可得G、S、C、W 、F、K值。1、Gg(1-g)*(1- A) 2、Ss(1-s)*(g-g* A+ A-B) 3、Cs (g-g*A+A-B)+B-*(1-f-k)* cfk/ (1-f-k)fk+ffcck +kkccf+Bwccfk 4、WBwccfks (g-g*A+A-B)+B-/ (1-f-k)fk+ffcck+kkccf+Bwccfk 5、FC*f*fc/(1-f-k) 6、KC*k*kc/(1-f-k) 说明:、如果同时掺入掺合料硅粉可设,J硅粉用量j硅粉代用水泥百分率jc硅粉超量系数j硅粉表观密度。则变为七元一次联立方程组,1、G/g +S/s +C/c +F/f +K/k +J/j +W+1 2、S/s +C/c +F/f +K/k +J/j +W+G*g/g(1-g)+A 3、C/c +F/f +K/k +J/j +W+S*s/s(1-s)+B4、C+F/fc+K/kc+J/ jcW/Bwc 5、FC*f*fc/(1-f-k-j) 6、KC*k*kc/(1-f-k-j) 7、JC* j *jc/(1-f-k-j) 。相应地,配合比计算公式也变为,1、Gg(1-g)*(1- A) 2、Ss(1-s)*(g-g* A+ A-B) 3、Cs(g-g*A+A-B)+B-*(1-f-k-j)*cfkj /(1-f-k- j)fkj+ffcckj +kkccfj+ j jccfk+Bwcc fkj 4、WBwccfkjs (g-g*A+A-B)+B-/(1-f-k- j)fkj+ffcckj +kkccfj+ j jccfk+Bwcc fkj 5、FC*f*fc/(1-f-k-j) 6、KC*k*kc/(1-f-k-j) 7、JC* j *jc/(1-f-k-j) 。以下按不掺入硅粉计算。、当掺入膨胀剂和泵送剂时应在混凝土体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调整配合比。四、配合比计算1、设定基准水灰比Bwc0.50 2、计算石空隙率g1-gj/g1-1.65/2.760.403、计算砂空隙率s1-sj/s 1-1.96/2.64 0.264、设定砂浆富余量A0.39 m3/m3(L/L)5、设定净浆富余量B0.205 m3/m3(L/L)6、设定粉煤灰代用率f和超量系数fcf0.20fc1.407、设定矿粉代用率k和超量系数kck0.10kc1.108、计算G、S、C、W、未掺膨胀剂和泵送剂时的石用量Gwg(1-g)*(1- A)2.76(1-0.40)*(1-0.39) 1.010 t/m3(kg/L) 1010 kg/m3、未掺膨胀剂和泵送剂时的砂用量Sws(1-s)*(g-g* A+ A-B)2.64*(1-0.26)*(0.4-0.4*0.39+0.39-0.205) 0.838 t/m3(kg/L) 838 kg/m3、未掺膨胀剂时的水泥用量Cws (g-g*A+A-B)+B-*(1-f-k)* cfk/ (1-f-k)fk+ffcck +kkccf+Bwccfk 0.26*(0.4-0.4*0.39+0.39-0.205)+0.205-0.015*(1-0.20-0.10)*3.134*2.143*2.931/(1-0.20-0.10)*2.143*2.931+0.20*1.4*3.134*2.931+0.10*1.1*3.134*2.143+0.5*3.134*2.143*2.931 0.237 t/m3(kg/L) 237 kg/m3、未掺泵送剂时的用水量WwBwccfks (g-g*A+A-B)+B-/ (1-f-k)fk+ffcck+kkccf+Bwccfk 0.5*0.26*(0.4-0.4*0.39+0.39-0.205)+0.205-0.015 *3.134*2.143*2.931/(1-0.20-0.10)* 2.143*2.931 +0.20*1.4*3.134*2.931+0.10*1.1*3.134*2.143+0.5*3.134*2.143*2.9310.169 t/m3(kg/L)169 kg/m39、计算未掺膨胀剂时的粉煤灰用量FwC*f*fc/(1-f-k)237*0.20*1.4/(1-0.20-0.10)95 kg/m310、计算未掺膨胀剂时的矿粉用量KwC*k*kc/(1-f-k)237*0.10*1.1/(1-0.20-0.10) 37 kg/m3五、掺入膨胀剂时的配合比调整1、计算膨胀剂用量P及相应体积VpP(Cw+Fw+Kw)*p式中,p膨胀剂代用水泥百分率(以下简称膨胀剂代用率)。p0.07P(237+95+37)*0.07 26 kg/m3VpP/p 26/2.639 9.85 L/m32、计算膨胀剂代用水泥量Pdc及相应体积VdcPdcCw* p 237*0.07 16 kg/m3VdcPdc/c 16/3.134 5.10 L/m33、计算膨胀剂代用粉煤灰量Pdf及相应体积VdfPdfFw* p 95*0.07 7 kg/m3VdfPdf/f 7/2.143 3.27 L/m34、计算膨胀剂代用矿粉量Pdk及相应体积VdkPdkKw* p 37*0.07 3 kg/m3VdkPdk/k 3/2.931 1.02 L/m35、计算水泥用量CCw-Pdc 237-16 221 kg/m3 6、计算粉煤灰用量FFw-Pdf 95-7 88 kg/m37、计算矿粉用量KKw-Pdk 37-3 34 kg/m3 8、计算膨胀剂代用水泥和粉煤灰及矿粉的总体积Vz及与膨胀剂体积的差值VchVzVdc+Vdf+Vdk 5.10+3.27+1.02 9.39 L/m3VchVp-Vz 9.85-9.390.46 L/m3可在Gw或Sw中扣除与Vch相应的重量,本例在Sw中扣除。9、计算未掺泵送剂时的砂用量SwbSw- Vch*s 838-0.46*2.64 837 kg/m3六、掺入泵送剂时的配合比调整 1、计算泵送剂用量B(C+F+K+P)*b式中,b泵送剂掺量b0.024B(221+88+34+26)*0.024 8.92、计算泵送剂含水量bwB*w 8.9*0.65 6.0 kg/m3 3、计算用水量WWw-bw 169-6 163 kg/m3 4、计算泵送剂体积VbB/b 8.9/1.1727.59 L/m3 5、计算泵送剂含固量体积VbgVb- bw7.59-6.01.59 L/m3可在Swb或Gw中扣除与Vbg相应的重量,本例在Swb中扣除。 6、计算砂用量SSwb- Vbg*s 837-1.59*2.64 833 kg/m3七、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m3)CWSGFKPB22116383310108834268.9八、提示1、配合比调整方法参见下表;序号浆体富余量调整材料用量调整效果ABGSCW1+ + + + +可同时调整G、S、C、W。2+ + 3+ + + +祗能调整 S、C、W, 不能调整G。4+ + 5+ + + + 可大幅调整S。6 + + +7+ + + + + +可大幅调整C、W。8 + + 2、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由于砂、石级配不良致使其空隙率过大,则必然增大C、W值,从而加大混凝土成本,也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此时可通过调低A、B值进行处理;反之如果砂、石空隙率过小,则C、W值也将过小,也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此时可通过调高A、B值进行处理;3、在检测为计算砂、石空隙率所必须的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及堆积密度等相关指标时必须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即应取有足够富余量的等量砂样和石样,先将砂样中的含石部分筛除,再将筛除的含石部分掺入到石样中并混合均匀; 4、在确定实际使用的配合比即施工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砂含石率调整砂、石用量; 5、在计算砂、石空隙率时,采用紧密密度还是堆积密度可根据个人习惯,加上A、B的调整即可。从理论上讲,采用紧密密度较为合适,但由于采用紧密密度时计算所得的空隙率较小,故需适当调高A 、B值,否则从公式中可以看出,S、G值将过大,而C、W值将过小,这将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反之如果采用堆积密度,则由于计算所得的空隙率较大,故需适当调低A 、B值,否则从公式中同样可以看出,S、G值将过小,而C、W值将过大,同样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而且会加大混凝土成本。本例在计算砂、石空隙率时,采用了紧密密度;6、增减A、B值可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7、当采用砂、石堆积密度时,对于塌落度为220mm的泵送混凝土,A值一般可取0.335m3/m3左右,B值可取0.165m3/m3左右; 8、A、B值相同的配合比,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可以把不同基准水灰比的配合比取相同的A、B值,便能够控制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工作性基本相同,但必须采用高减水率的减水剂才能够实现。也可根据需要对不同基准水灰比的混凝土取不同的A、B值;9、增减B值可调整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以适应不同减水率的泵送剂;10、当A1时即为同强度等级的砂浆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一、已知条件1、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2、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P.O42.5;、表观密度c3.24。3、粉煤灰、质量等级级;、表观密度f2.256;、超量系数fc1.20。4、矿粉、质量等级S95;、表观密度k2.50;、超量系数fk1.10。5、砂子、细度模数f2.4;、表观密度s2.655。6、石子、粒径5-20mm碎石;、表观密度g2.716。7、泵送剂、含水率pw0.65;、表观密度b1.174。8、混凝土含气量q 20L/m3。二、配合比计算1、设定基准用水量参照下表设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平均强度(MPa)最大用水量W0(kg/m3)A65160B75150C90140D105130E120120*未扣除集料和外加剂中所含的水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初步设定基准用水量W0 160kg/m32、设定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和集料总体积、胶凝材料浆体体积VpVB+ Vw+q0.35m3/m3 350L/ m3式中Vp胶凝材料浆体体积VB胶凝材料体积Vw水的体积q含气量、集料总体积(Vs+ Vg)0.65m3/m3 650L/ m3说明:应含泵送剂体积。式中Vs砂子体积Vg石子体积3、设定胶凝材料及其浆体组成与胶凝材料及其浆体各组分体积(m3)见下表。混凝土强度等级平均强度(MPa)VwqVB胶凝材料组成及各组分体积VcVc+ Vf (或Vk)Vc+ Vf (或Vk)+ VjA650.160.0275+0.04250.1275+0.0255+0.0170B750.150.0350+0.04500.1350+0.0270+0.0180C900.140.0425+0.04750.1425+0.0285+0.0190D1050.130.020.200.1500+0.05000.1500+0.0300+0.0200E1200.120.020.210.1575+0.05250.1575+0.0315+0.0210表中Vc水泥体积Vf粉煤灰体积Vk矿粉体积Vj硅灰体积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A级,设定胶凝材料为第类组成,但掺合料分为粉煤灰和矿粉两种组分。、水泥体积Vc0.1275m3/m3 127.5L/m3、粉煤灰体积Vf0.0125m3/m3 12.5L/m3、矿粉体积Vk0.0300m3/m3 30.0L/m34、设定粗细集料体积(m3)见下表。混凝土强度等级平均强度(MPa)(Vs+Vg)VsVgA650.650.26000.3900B750.650.25350.3965C900.650.24700.4030D1050.650.24050.4095E1200.650.23400.4160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A级设定、砂体积Vs0.26m3/m3 260L/m3、石体积Vg0.39m3/m3 390L/m35、计算各组分材料用量、水泥用量CVc*c127.5*3.24 413kg/m3、粉煤灰用量FaVf*f12.5*2.256 28kg/m3、矿粉用量KVk*k30*2.5 75kg/m3、砂用量SVs*s260*2.655 690kg/m3、石用量GVg*g390*2.716 1059kg/m3、掺入泵送剂后的配合比调整、泵送剂用量B(C+Fa+K)b式中,b泵送剂掺量b0.030B(413+28+75)*0.030 15.5kg/m3、泵送剂体积VbB/b15.5/1.174 13.2L/m3、泵送剂含水量bhwB*pw15.5*0.65 10.1kg/m3、实际用水量WW0-bhw160-10.1 150kg/m3、泵送剂含固量体积VhgVb-bhw13.0-10.1 3.1L/m3、调整石子用量可从石子用量中扣除与Vhg相应的重量,GsG-Vhgg1059-3.1*2.716 1050kg/m3。6、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kg/m3)CWSGFaKB4131506901050287515.5三、核算水胶比W/B1、基准用水量W0 160kg/m3 2、胶凝材料用量BC+Fa+K413+28+75 516kg/m3 3、水胶比W0/B160/516 0.31(略小)这样,混凝土可能超强,为此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将用水量适当调增,相应调减胶凝材料用量,使水胶比提高一些为宜。四、核算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1、粉煤灰代用水泥量Fd28/1.2 23kg/m3 2、矿粉代用水泥量Kd75/1.1 68kg/m3 3、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C0C+Fd+Kd413+23+68 504kg/m34、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W0/C0160/504 0.32(略小) 调高水胶比后,水灰比也将相应调高。五、核算砂率pS/(S+G)690/(690+1050) 0.40(可以)六、建议该法的一些参数例如用水量、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和集料总体积的比例、胶凝材料各组分的比例以及粗细集料的体积比等均为大致的数值,不尽合理。在计算配合比时可采用该法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同时参照其它资料对该法的诸如上述的参数作适当调整为好。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二)一、已知条件1、混凝土强度等级C65。 2、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P.O42.5;、表观密度c3.24。3、粉煤灰、质量等级级;、表观密度f2.256;、超量系数fc1.20。4、矿粉、质量等级S95;、表观密度k2.50;、超量系数fk1.10。5、硅粉、表观密度j2.10;、超量系数fk1.00。6、液体泵送剂、表观密度b1.174。、含水率bw0.65。7、砂子f2.4。8、石子5-20mm碎石。9、混凝土含气量q15 L/m3。二、配合比计算1、通过试验和计算求得砂石混合材料的最小孔隙率和最佳砂率以及相应的混合材料的表观密度砂石混合料最经济的空隙率为16,一般为20-22。A、通过试验预先求得砂子和石子的紧密密度和表观密度分别为s1.8600g1.9600s2.6550g2.7160B、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砂率范围本例选择砂率范围为0.3600-0.3800,即0.3600、0.3700、0.3800共三个砂率。C、计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紧密密度a、计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紧密体积砂率vVs/(Vs+Vg)1/1+s*(1-p)/(g* p)式中Vs砂紧密体积Vg石紧密体积p砂率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得相应于不同砂率的紧密体积砂率见下表。砂率p0.36000.37000.3800紧密体积砂率v0.37220.38230.3924b、确定砂石在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中的紧密体积含量见下表砂率p0.36000.37000.3800砂紧密体积含量Sv0.37220.38230.3924石紧密体积含量Gv0.62780.61770.6076c、计算不同砂率混合材料的紧密密度sg (Sv*s+ Gv*g)/(Sv+ Gv)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紧密密度见下表。砂紧密体积含量Sv0.37220.38230.3924石紧密体积含量Gv0.62780.61770.6076混合材料的紧密密度sg(kg/L)1.92281.92181.9208D、计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表观密度a、计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密实体积砂率vVs/(Vs+Vg)1/1+s*(1-p)/(g* p)式中Vs砂密实体积Vg石密实体积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得相应于不同砂率的密实体积砂率见下表。砂率p0.36000.37000.3800密实体积砂率v0.36520.37530.3854b、确定砂石在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中的密实体积含量见下表砂率p0.36000.37000.3800砂密实体积含量Sv0.36520.37530.3854石密实体积含量Gv0.63480.62470.6146c、计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表观密度(一般为2.65左右)sg (Sv*s+ Gv*g)/(Sv+ Gv)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表观密度见下表。砂密实体积含量Sv0.36520.37530.3854石密实体积含量Gv0.63480.62470.6146混合材料的表观密度sg(kg/L)2.69372.69312.6925E、计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孔隙率(sg-sg)/sg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得不同砂率的混合材料的孔隙率见下表。砂率p0.36000.37000.3800孔隙率0.28620.28640.2866F、比较后求得砂石混合材料的最小空隙率和最佳砂率以及相应的混合材料的表观密度见下表最小孔隙率min0.2862最佳砂率pz0.3600相应表观密度z(kg/L)2.69372、确定胶凝材料浆体体积胶凝材料浆体体积等于砂石混合材料最小空隙体积加富余量f,f取决于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和外加剂性能及掺量,可先按塌落度220-240mm时设定f10-12(塌落度180-200mm时f8-10),最终由试拌决定。现设定f11,则胶凝材料浆体体积Vpf+min0.11+0.28620.3962m3/m3396.2 L/m3。3、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设定混凝土重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