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的批判分析.doc_第1页
对马克思的批判分析.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见贴:对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思考和疑问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7146&page=1&fromuid=98337刚刚看到黄焕金同志的就算欧美资本主义今天垮台,也不遵循马克思理论,产生了一些思考,也有些疑问。我手头有本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第二版),我的一些疑问是从这本书出发的。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逻辑是基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化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通过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以及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而每一次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都让马克思主义者会心一笑,深感马克思的伟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判断是基于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这是一种经济力学的分析方式。马克思是根据对他那个时代激烈的阶级矛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做为分析工具,推断资本主义的终结。但这个工具事实上是机械论的,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辩证的,当然机械论本身并不是错误的,而是马列主义本身将机械论和辩证法对立起来了。马克思理论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这已经成为机械论的逻辑基点。这种逻辑就是终点思维、阻力思维、零和思维和死亡思维,也就是马克思理论的体系已经被这些思维和逻辑框定了。这决定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本质差别,西方经济学是起点思维、动力思维、共赢思维和创新思维。一个死亡逻辑,一个发展逻辑。有时感觉马克思主义象算命先生一样,其思维本质就象预测人都是会死的,并且掐住了这个似乎无懈可击的预测,但是如何死,和什么时候死,马克思主义无能为力,而这对于我们才是最关键的,这个有点类似处于秦汉时候的人认为皇权社会终会结束,但是这个结束对于秦汉时候的人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马克思基于死亡逻辑,因而在对经济的分析中倾向于负面的东西,而忽视正面的东西,并且马列主义会将一切正面因素都转化成负面因素的从属。任何体系都是有生命的,同样社会制度也有生命周期的,在制度还远未到达尽头的时候,不断地把逻辑拉向体系的终点,反而是一种不合理的思维。而马克思主义只要看到资本主义爆发了经济危机,就拿出更换制度的解决方案反而是一种破坏性,而非建设性的方案,而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思维盲区。同时马克思主义者构建的制度假设性成份还太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与设定的偏差。一个社会、国家和制度的发展,有其生命周期和内在脉络,在其生命周期还未结束时儿强行终结,反而是破坏这个社会、国家和制度的正常性,为终结某种制度而终结反而是破坏性而无建设性,并且最关键的问题是谁能评断出制度的生命周期和内在脉络,在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并且在其生命周期中前期,大家反而应该基于建设性而推进社会的发展,而不是社会一出现问题和危机,就是用激烈的制度更替来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者缺乏创新,不能研究出制度终结前过渡理论,如何让一切水到渠成才是最重要的,陷入非此即彼的机械而非辩证的框架里,反而显现出太多暴力性,而缺乏建设性。感觉你的赌气成份太重,一个划时代的经济理论本身是要深刻把握经济体系的内在脉络,然后根据这个脉络引申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如果马克思主义回避这个本质性的要求,那么马克思理论会迎来被时代淘汰的命运。现在中国的经济学主流已经被西方经济学占据,政治经济学处于低潮,主要做为政治性成份,而非经济性成份在中国立足。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感觉就是把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包装上政治标签而已,这正是马列主义者死亡逻辑的结果。马列主义政治性太强,而不具开放性,这样很不好。你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时,你的逻辑基础在哪里?马克思主义背后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果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形式,而无内涵的话,那么我可以放弃马克思主义,而且我根本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根本性否定。我的发文本身只是根据现实,而非想象。我不希望马克思主义变成政客向选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