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爱国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词的贡献.doc_第1页
略论爱国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词的贡献.doc_第2页
略论爱国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词的贡献.doc_第3页
略论爱国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词的贡献.doc_第4页
略论爱国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词的贡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论爱国词人辛弃疾对豪放派词的贡献 玛丽娜(秦陵兵马俑博物馆,陕西临渔,710600)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唯一绵延不绝、一直持续发展的文化。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印度、巴比伦、埃及由于种种原因,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而中断衰竭,颇能引起人们“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叹。可是,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虽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经内忧外患,但从未发生过毁灭性的中断。尤其是诗词,可谓峰峦叠出,代有高峰,这种悠久、有序、完整的文化发展现象,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体系和价值,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过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仍然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辛弃疾的词,对豪放派词的贡献尤其巨大。 淳熙卜五年(公元1188年),一个大雪纷纷的夜晚,南宋杰出爱国英雄和文学家辛弃疾病卧在床。忽然著明思想家、文学家陈亮,从浙江永康赶到江西上饶,专程前来登门拜访,辛弃疾万分高兴。 辛弃疾和陈亮都是当时的民族英雄,为了抗金救国,他们或英勇征战,或奔走上书,忧国爱国精神为人称道,但是,由于奸臣当道,他们的爱国行动类遭打击,辛弃疾被迫罢官,丢职,陈亮被诬陷下狱,两人这次相见,止是陈亮刚刚出狱之后,自然是十分难得。 陈亮虽然在狱中吃尽了苦头,但见了辛弃疾仍然精神抖数,谈笑风生。辛弃疾见他这样,心如刀铰一般,鼻子一酸,禁不住留下了眼泪。他颤抖的说:“贤弟,你有推倒一世之勇,开拓万古之心,可你怀才不遇,又遭冤狱,你的笑声里包含着悲愤与痛苦啊”! 陈亮岔开话题说:“奥,你的剑呢?我为你舞一回剑如何?”辛弃疾从床头的墙上取下宝剑,刷地一声拔剑出鞘,一道寒光掠过昏暗的灯光,如闪电刺破乌云,立刻打破了室内的沉闷气氛。只见陈亮左辟又刺,轻如飞燕,稳如泰山,柔胜游龙,矫赛猛虎。霎时斗室之内如电闪雷鸣,狂风四起,令人目不暇接,心荡神摇。 “好!好威风的剑!真是英雄木色,光彩照人!”陈亮收势还未站稳,辛弃疾便大声喝彩。他随既接过宝剑,凝视着寒光逼人的剑锋说:“剑啊剑,我已委屈你多年了,今天你终于遇到了知己!” 陈亮这次来访,一住就是十日。两人志同道合,浩气凌云,纵论世事艰辛,常常通宵达旦。陈亮走后,辛弃疾一直郁郁不欢,沉侵在对故友重逢的回忆中,只好借酒浇愁。一次喝得兴起,捧剑凝思,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咏传千古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髦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如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事。可怜白发生”! 这首诗,!川顾了辛弃疾五一多个春秋的战斗经历,他-.I一岁就组织两千多名义兵,加入耿京的农民抗金义军,在军中掌“书记”。这支队伍英勇善战,赫赫有名,声威大震,逐渐形成气候,聚众十万余人,在数百里的田野山林里安营扎寨。晚上,巡夜的士兵吹起号角,营营相对,号声四起;白天,各营将士习武练兵,战马奔驰,弓弦鸣笛,威武雄壮,;操剑练弓,官兵同乐,一边烤炙肥美的牛羊肉,一边弹起苍凉悲壮的塞外曲。“了却君王天下事,复仇雪耻,重整山河,本是指日可待事。”然而,当辛弃疾从江南凯旋回到山东时,叛徒张国安,杀了耿京,投奔金人,二一几卜多万义军一下子溃散了。辛弃疾从此也一直被朝庭冷落了。得不到施展宏图大略的机会。现在头发白了,报国无门,眼看一切理想和愿望都要付诸东流了,他怎能不悲从心来。 这首i司前九句为一意,极力描写军阵之盛和意气之豪迈,写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末句“可怜白发生”为另一意,写眼下伤心失意,苍凉凄苦。两者对比,前者慷慨激昂,气势磅礴;后者悲观失望,消沉哀叹。这种艺术内容和气韵上的大起大落,如电闪雷鸣突然转入死一般寂静,正是辛弃疾感情上经受了巨大冲击,理想与现实尖锐对立的反映。 辛弃疾(1140 1207)子幼安,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的一个仕宦家庭,和李清照是同乡。他出生时,家乡己沦陷金人之手卜多年。偏安临安的南宋朝廷,贪生怕死,岁岁向金人纳贡称臣,无心北伐,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是个有骨气的人,在孙子少时,就注意培养他抗金复国的志向,因此辛弃疾从小就在心理种下了于金王朝不共戴天的仇恨。为了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抱负,辛弃疾少年时就发奋读书,增长知识;一面学习武艺,锻炼身体;一面学习文化,增长才干,终于使自己年纪轻轻就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历任江阴鉴判,建康通判等地方官职。42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20年之久。虽然两度被起用,但一直未被重用,68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提出许多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21岁起义抗金,不久归宋。23岁那年,辛弃疾离开家乡,来到江南,准备为抗金北伐贡献力量,当时秦桧这个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己经死了,可南宋朝廷里还有不少主和派的官僚政客,所以辛弃疾总是得不到重用,找不到充分发挥他杰出才干的机会,他在南宋生活四十多年,虽然在抗金北伐中建立过一些功勋,堪称坚定的主战派抗金英雄,但仍然常常怀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深切感慨,这种遗憾心情,在他的不少词章中都有表现。下面这首菩萨蛮可谓这种心情的代表作、:“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一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鹤鸽,。辛弃疾止在江西任安忧使,他登上郁孤台想到四一年前金兵曾打过江西,多少性名断送在金兵的刀枪之下,不禁感慨万千,他放眼向西北方向望去,想到失陷在敌人手中的古长安,但层层青山遮住了视线?他听着鹤鸽的叫声,看着夜幕降临下的江水,心中的愁闷无法排谴,。这首词感情深挚,意境苍凉,以眼前景,道心上事,用极高明的比兴手法,写极深沉的爱国情怀,达到了言近意远,辞简意丰的艺术境界。 由于辛弃疾始终将个人和国家大业紧密相连,加上他传奇般的经历,文武双全的才千,耿直磊落的情操,他的i7常常具有以英雄自诩的豪情,也带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伤感。所以,豪放中带着沉郁,是辛弃疾的主格调,如著名i司篇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芬远目,献愁供恨,玉答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妒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秀,摄英雄泪”。既写了他登高北眺,收复中原的壮怀,又表现了他无人理会,悲愤难抒,只好“换取红巾翠秀,摄英雄泪”的惆怅。这首i1是宋词中的不朽之作,作者来建康前后,一直备受压制,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全倾与词中。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埋没、压抑人才的愤怒,抒发了民族自尊的爱国主义精神。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寺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一个风雨如晦得秋夜,辛弃疾投宿于江西上饶博山之下一户姓王的人家,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屋,屋后是一片松林。环境一卜分荒凉冷落。词人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于是在孤灯之下,写成了这首寄慨遥深的小令,上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换头两句回忆作者当年于金兵浴血奋战,为北伐奔走呼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如今被弹劫罢官,退居农村,闲着双手,抱负难以施展,不知不觉头发花自,容颜苍老,已经到了暮年。结拍两句画龙点睛,是全篇的核心,充分表现了词人虽处逆境仍念念不忘中原万里河山的伟大情怀。2005年10月,我有幸参观了博山,此情此景感慨万千,对辛弃疾的这首词领悟颇深,觉得它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环境气氛的渲染却异常出色,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直到现在还有很强的感染力。充分表现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和愤慨。 菩萨蛮却写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抗金潮流不可阻挡的坚定信念,又用暗示手法说:“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鹤鸽”。流露了事业未成,壮志难酬的心情。辛弃疾的词除了豪放沉郁的一面外,也有属于婉约的作品,消玉案。元夕写作者在热闹非凡的元宵灯市中,追求一个孤高、淡泊的意中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豁然门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得婉转含蓄,意味深长。辛弃疾之所以能成为南宋词坛上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稼轩词从内容到形式之所以能那样别开生面、个性鲜明、又丰富多彩、摇曳多姿、一与其善于将各家之长熔于一炉,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也是分不开的。 宋宁宗开喜三年(公元1207年)辛弃疾在得知宋北伐大军惨遭失败后,痛心疾首,悲愤欲绝,不久就病逝了。临终前他曾大呼:“杀贼”!表现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和忠诚。他留下的600多首光辉诗篇,是他爱国土义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诗词史上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纵观辛弃疾的词,他对宋词的主要贡献是: 一、他的词豪放大气,气宇轩昂,为豪放派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和 唐诗一样媲美的另一顶峰”。 二、他的词写景抒情,既写了词人挽天河的壮志,也表达出壮志难酬,抱负未展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和爱 国情怀。 三、他的i7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写国家兴衰,民族存一亡,历史更替,一占今无此笔力。开豪放派的先河。 四、他的词大多深沉清愁,感情凄沧沉!l因。激烈婉曲,义气云天。 五、他的i司曲音激昂,哀怨,fJ人。咏物抒怀,寄情与物,拟人巧妙。善于描写雄奇阔达的景物,或登临怀 一占,咏史伤今,突破了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留恋光景,伤春悲秋的限制。抒发了远大的政治理想和 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以身许国的精神。 六、他的词包含激情,激烈悲愤,形成浓重的惆怅氛围,显示了婉约忧郁的风格。 七、他的词高远辽阔,景中寓情,情中描景,相得益彰。慷慨悲壮,直抒胸臆,直泻而下,一吐为快,不 可一世。在语言上他的词以诗入词,以文入词,提高了词的品位,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八、他的词敢于鞭打时弊,爱憎分明,令人激昂兴奋,豪情满怀,他的词,评论时政利弊,历史功过,表 达远见卓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维护民族尊严,反映时代丰韵变幻,是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九、他的词境界壮阔,气势飞动,力度非凡,充满豪迈激情,一洗五代以来绮靡柔弱的词风。给宋代词坛 带来一股刚健雄风和阳刚之气。十、他的词关注现实政治,忧国忧民,洞察人生,他的词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忠肝义胆,重气节,重风 骨,正气凛然,有大丈夫气慨。十一、但他的词与其相伴而生的缺点是:有时狂放太甚,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