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规范练习.doc_第1页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规范练习.doc_第2页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规范练习.doc_第3页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规范练习.doc_第4页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规范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规范练习语 文 试 题 2004.12.5(I卷 49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27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炫(xun)耀隽(jun)永倔强(jing)踏莎(su)行B. 树阴(yn)山脊(j)憧憬(chng)应付(yn)C. 折腾(zh)拙(zhu)劣拜谒(y)绵亘(gn)D. 强(qing)迫柏(bi)树熨(y)帖瞭(lio)望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安祥声名狼籍恍惚余暇B. 丰富多彩发愤图强飘渺计日程功C. 装祯惨绝人寰拖沓繁闷D. 篷荜增辉斑驳山青水秀鸠占鹊巢 3. 选出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A. 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刻思考)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端倪(事情的眉目)B. 砥砺(磨炼)风致(风味,风趣) 袅娜(柔美的样子)赎罪(抵消所犯的罪过)C. 给予(给)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伦理(人与人相处的处种道德准则)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D. 不可遏止(不能阻止)虚无缥缈(形容虚幻渺茫,不可捉摸)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斑驳(明暗不一)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 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_之后,即可付诸实施。(2) 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_,为保护患者不遗余力(3) 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_暴利的犯罪行为。A. 审定许诺谋取B. 审订承诺谋取C. 审订许诺牟取D. 审定承诺牟取 5. 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 他一贯虚怀若谷,拾人牙慧,终成一代名师。B.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石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D. 夜很静,四周鸦雀无声,只是偶尔有一只小小的甲虫,嗡嗡地响着从花丛间飞了过去。 6.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B.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C.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D. 张淘最近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7.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天山连绵几千里,_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A. B. C. D.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如长虹横贯、气势磅礴,正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所说的那样,“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C.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D. 一个没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不但不知道明天走到哪里?做什么?就连今天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都弄不清楚。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B.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的言行,由其弟子编篡而成。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制体著作,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谋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D.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汉唐以来,常把国语与左传并称,称国语为“春秋外传”。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10分) 10.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声非加疾也(强) 虽有搞素(晒) 非我也,兵也(士兵)B. 且知方也(正道) 至而自谢曰(感谢)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男孩)C. 微独赵(只有) 然谋臣当爪牙之士(指武士)孰视之(仔细)D. 因之止饥馑(接着) 老臣贱息舒祺(子)进不用命,退则无耻(那从) 11. 下列各句“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位尊而无功A. 子路率尔而对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涂有饿孚而不知发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2. 下列各项中均含有通假字的一项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数罟不入 池共其乏困君子生非异也蚓无瓜方之利,筋骨之强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弃甲曳兵而走少益耆食A. B. C. D. 1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赵王之子孙侯者秦军汜南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渔人甚异之浴乎沂,风乎舞雩则修文德止来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秦晋匹也,何止卑我A. / / / B. / / / / C. / / / D. / / / 14.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是例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 申之以孝悌之义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每题3分,12分)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史记刺客列传 15.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勇力事鲁庄公侍奉B. 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已经C.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答应D. 欲倍其约加倍 16. 下列对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1) (2)相同,(3)(4)也相同B. (1)(2)不同,(3)(4)相同C. (1) (2)不同,(3)(4)也不同D. (1)(2)相同,(3)(4)不同 17. 下列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庄公)犹复以为将B.(恒公左右)而问曰C.(恒公)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D. (1)(2)相同,(3)(4)不同 18. 以下对所选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沫深得鲁庄公的信任,即使是打了败仗,仍被任用为将领。 B. 鲁庄公惧齐国的威力,而齐割地求和。C. 曹沫在会盟时表现出他的勇气与胆量,用匕首威胁齐恒公。II卷(101分)四、 1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_(2)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_(3)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_ 20. 默写(任选三句)(6)(1) 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3) 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吾日三省吾身:_?_?传不习乎? 21. 鉴赏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 这首诗首句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点出有雪,扣题,而且暗示雪大。作者用的“讶”字,有“惊奇、诧异”之义,这是因为夜雪_。接着从_觉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了却见窗明,正说明_。(2) 第3、4句变换角度,从_觉角度写雪势有增无减。一个“重”宇,别有情致。“夜深”而“时闻”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一是说明了冬夜的_,二是说明诗人彻夜未眠,透露出他谪居江州时的_心情。 22. 简要分析劝学中设喻手法运用的特点,并用课文原句举例说明。(写两点)(4)(1) _(2) _五、阅读下文,回答23-29题。(18)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我们的富翁们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里去过冬。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23. 这篇散文中,(1) 作者认为乡村的冬天之美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答:(1) 乡村的冬天之美表现在: _;_。(2) 作者的生活态度:_ _ _。 24. 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写富翁们的巴黎生活?答:_ 25. 仔细阅读第2段画线的句子,请回答:(1) 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第1段中哪句话与它在内容上相照应?答:(1) 在文中的作用_。(2) 第1段中与之照应的语句是_。 26.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这篇叙事散文对乡村冬季景物的极力赞美,意在抒发作者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感。B. 文章分两段,第1段是铺垫,起陪衬作用,给读者一个乡村冬天是美好的总体印象,也让读者明白,“我”为什么“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C. 作者在第2段里描绘了一幅大自然冬天的美丽图画,这些虽然都出现在乡村,但生活在巴黎的人们也能想象并领略到。D. 冬天的夜晚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能够静下来沉思,“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文章到这里由物情转向人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好,人情更加美好。E. 作者直接描绘终日景物,以其美丽的外观来撩拨读者的感情,使读者最终认同乡村冬天的的景物之美。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晨会上,当校长宣布你荣获某项荣誉称号或者向你颁发某项奖时,台下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当老师表扬你取得进步时,同学们的掌声会为你响起;在家里,你为父母分担了家务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邻里的事情时,亲友长辈们会欣喜地为你鼓掌;有时候,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了一个道理,也仿佛会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会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请以“掌声”为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不得抄袭、模仿;要有掌声响起时的环境描写;要具体写出如何赢得掌声的过程。注意:有环境描写的作文以45分切入,无环境描写的则以42分切入。班级_ 姓名_ 考号_ II卷(101分)四、 1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_(2)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_(3) 四方之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