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明文写作教学案.doc_第1页
简单说明文写作教学案.doc_第2页
简单说明文写作教学案.doc_第3页
简单说明文写作教学案.doc_第4页
简单说明文写作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说明文写作教学案歌女笑和尚 五代时候,洛阳有个歌女叫杨苎罗,往往用三言五语便能将她见过人的形象描写出来,因此名气挺大,得到当朝大臣杨凝式的赏识。一次,名僧云辩和尚在杨凝式家里碰见了杨苎罗。这和尚肚圆体胖,特别好吃,荤素不忌。两人见过后,恰巧有只大蜘蛛从屋梁上垂丝而下,云辩和尚对歌女说:“你若是能结合这蜘蛛的特点来形容我,我就送你两匹绢。”歌女瞟眼蜘蛛,张口就说: 吃得肚圆撑, 寻丝绕寺行。 空中设罗网, 只待杀虫生。 杨凝式拍手大笑,指着云辩和尚说:“和尚,快拿绢来。” 歌女随口吟的这首诗,句句写的是蜘蛛,又旬句暗暗地写了和尚。“肚圆撑”既是蜘蛛的外貌特征,也是和尚的外貌特征。而且“寻丝”与“寻思”、“虫生”与“众生”谐音,设网杀生,语带双关,又将蜘蛛与和尚那行为、性格的特征也描绘出来了。云辩和尚只好白白地送了她两匹绢。 歌女的这首诗就是在对蜘蛛进行巧妙的说明。 在现代社会中,用到说明的场合很多。今天,我们就要练练写简单的说明文的本领。 写说明文,基本要求是能准确通俗地说清楚事物的特征。 准确,就是要正确揭示事物的特征,并做到用词准确,判断恰当,分类合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关于“魔鬼的海”和“鸣沙”的说明,所介绍的知识是合乎科学的。 通俗,是指说明的语言浅显易懂,力求化生疏为熟悉,化繁杂为简易,化抽象为形象。要善于联系日常生活和平时见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使读者觉得亲切;要善于使用新鲜贴切的比喻加以说明,使读者觉得形象可感;要善于在比较中说明事物,使读者易于把握事物的特征;要善于使用确切的数据来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事物间的比照和联系。 人们天天听到声音,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们几乎天天看到花,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道理;至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很多人更不知道其中的奥秘。本单元的一些课文对这些问题作了准确通俗的解答,使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样的说明文就有价值了。 这次训练的目标是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所谓说明,就是对事物的外形、内部构造、制作方法、生长规律、活动习性等方面作准确介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作文叫说明文。 衡量一篇说明文的优劣,首先要看它是否抓住了介绍事物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作时定要把特征说清楚。如“活板”,在宋朝是一种新的印刷术,主要特征是“活”。活板这篇文章就自始至终抓住这个“活”字,层次分明地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历史、活板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外露的,有的是内含的;有的属于现象,有的属于本质。所以,只说明事物的特征是不够的,还得说明它的本质,这样才能深刻地说明它。 怎样才能圆满地完成这一训练呢?可从以下方面人手: 第一,使用恰当的说明顺序。 叙述有顺序,说明也有顺序。一个事物有诸多特点,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对于如何尽快、清楚地使读者了解该事物,也很重要。没头没脑、东一句西一句的介绍,常会使人陷入“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状态。常用的顺序有: 1空间顺序 按事物在空间所处的位置为顺序进行说明,IlU空间顺序的说明。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色彩、大小等。一般形式为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从近到远,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等。采用哪一种形式,依说明对象而定。中学课本中中国的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便采用的是空间顺序。空间的顺序也叫方位顺序或地点顺序。 2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说明,就是使用的时间顺序。它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演变或制作程序。一般采用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写法来说明事物的演变。而说明事物的制作程序,则由开始到结束,完全依实际程序进行。 3逻辑顺序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着眼点来介绍某一事物,叫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多用于复杂事物的说明。由若干方面构成的复杂事物,说明时按构成的几个方面为序,叫逻辑顺序。 当然,说明某一具体事物,并不一定使用单一的说明顺序,多种说明顺序并用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沈括的活板,首段是以时间为序:“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先简洁说明印刷术的发展,下文才分别从几个方面介绍活板印刷。可见,说明顺序的运用是很灵活的。 请看下例: 火的自述 云南 普越 说起我火,一个永远跳动着的红色小精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前,我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草地上、森林里,可自从碰上了人,我便温顺了许多,但我仍然不时搞一点儿恶作剧开开心,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有人把我的品性概括为四个字“亦正亦邪”。 我给人类带来光明,帮人类驱走野兽,我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我使人类第一次拥有了金属文明许许多多,举不胜举,此为“正”。 不过,有时我也“邪”得出奇,我横扫草原,吞噬楼房,引爆油库,焚毁村庄,让儿童嘶哑地哭喊,让母亲痛苦地呻吟 我喜欢呼啸的狂风,喜欢人们随意丢弃的烟头,喜欢能让我在除夕之夜快乐的鞭炮,喜欢一但最喜欢的还是人们松弛的大脑和麻痹的神经。当然,也有令我讨厌的东西,那就是当我玩得起劲的时候及时赶到,并使我的玩性消失得一干二净的消防车。车上的人们都不顾个人的安危,与我拼命抢夺财物和生命。我不得不马上熄灭,悄悄化作一缕白烟。 这就是我,一个给人类带来温暖与幸福,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财产与生命的红色小精灵。 作者在本文的前半部,回顾了“火”的诞生史,系以时间为序的说明文字。 全文紧扣住火的“利”与“害”两个方面的特点,用自我陈述的方式进行介绍说明,既突出了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等好处,也说明了火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坏处,正所谓“亦正、亦邪”,这是很好的概括。自述中特别强调了人们要了解火、利用火、防范火,意旨鲜明、突出。文章虽短,但文笔亲切、自然,语言简练清新。 第二,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对于初中生来说,常用的主要有: 1下定义 下定义就是用精确的语言、简明的方式来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方法,它使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例如,我们为了揭示“人”的本质特点,可以给“人”下这样一个定义:“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高等动物。”由于这个定义强调了“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因而就把“人”和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区别开来了。像辞典上对词语的注释,均属于下定义。比如对“米这个词儿,该怎么理解?如果说它是“可以煮着吃的一种食物”,话并不错,但不是“定义”,因为能“煮着吃”的“食物”还有很多,肉就能“煮着吃”,也是“米”吗?辞典上说得好:“谷类或某些植物去掉壳的种子,特指稻米。”这样的解释就是下定义。 、 2分类别 分类说明,是按照事物的不同特点或属性,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一类一类地分别加以说明,这样可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有一些比较复杂的事物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种类,因此在说明文中,往往需要对这些事物的特性和功用等进行分类说明。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就把云分成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等,并分别说明了它们的特点和预示的天气,眉目非常清楚。 分类时,一定要注意做到:一次划分只能依据一个标准,在同一次划分时,不可随意将划分标准变更。例如,对小说分类,若按篇幅长短分类,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若按写作年代分类,可分为古典小说、近代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绝不能将两个标准在一次划分中同时使用。那样就会造成混乱。 3举例子 在说明文中,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和道理具体化,往往用举例的方法加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大会堂将要竣工的时候,建筑工人在这里举行了庆祝竣工典礼大会。记者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听了著名演员梅兰芳同志演出的京剧。我们从座位的最前排走到最后排,听到的唱腔一样清晰和圆润。”作者用这样一个例子说明了人民大会堂的音响效果非常好。 4作比较 有比较才能鉴别。为了说明事物,人们常常拿这个事物和那个事物作比较。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就多处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为了具体说明天上的许多红色的星星是很大很大的,就用太阳来作比较,说“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作比较,以说明事物的特征。一般地讲,都是以读者熟悉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帮助读者调动以往的信息储备对新事物加深理解。 5打比方 打比方,也叫打比喻,就是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方式来介绍人们所不熟悉的事物,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为了说明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就引用了唐朝文学家的话,远望这座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使所要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6列数字 为了说明事物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范围等特征,列数字也是一种常用方法。 数字能帮助文字说明问题,运用数字可以增加文章的科学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在介绍大会堂之大时就运用了数字,说它“建筑面积达十七万一千八百平方米,体积有一百五十九万六千九百立方米”。 7列图表 为了使说明对象的构造特征更直观地显现出来,还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叫“图示法”。包括图和表两种。图一般指事物内部构造的示意图;表一般指介绍事物有关数据的表格。 请看下例: 工艺台笔 河南杨丹蕾 在我的案头,有一件工艺品台笔。它的底座上雕塑着两匹骏马,远望就像一幅立体的骏马图。它的右前方,有两个固定在座上的插笔筒,里面各插了一支高级铱金自来水笔、一支精制狼毫毛笔。台笔最高处约有20厘米,底座长23厘米。除了笔筒上端镀了一圈金外,整件台笔呈黑色,黑中又略带点儿棕色。底座和两匹马都是由美术陶瓷制成的。由于它的表面上了釉,因而极为鲜明光滑,看上去就像凸凸凹凹的镜子,能映出人影。 与普通笔架相比,工艺台笔的突出特点是它首先是一件工艺品,可作装饰用,我的这件台笔就可以称为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座上的两匹马制作精致,造型新颖。 台笔底座的左后上方是一匹骏马。它高扬着头,眼睛直视前方,充满自豪之情。马腿结实有力,上面的肌肉依稀可见。它腾空跃起一只后蹄,振鬣扬尾。看到它,我仿佛已听到那划破寂静的萧萧长鸣。它的右前方是匹小马。与那匹骏马相比,它显得小巧多了,大概只有骏马的二分之一多一点高。它瘦瘦的,你若伸手去摸它的脊背,会感到它净是骨头,还没多少肌肉。但它的眼睛很亮,其中似乎闪着好奇的光,也许它涉世不久,还离不开父母。只见它偎依在骏马身边,头低着,好像在想什么心事,大概是想成为父辈那样一匹雄健的千里马吧! 整个结构不算复杂,但左右相衬。一高一矮,一刚一柔,造型设计颇费功力。因是陶瓷制品,制成形就不容易;为了表现马的神态、气质,釉彩的厚薄、颜色的深浅,也不太好掌握,可这两匹马却烧制得非常精巧,线条清晰,形象逼真,反映了无名艺人高超的技术。 与一般工艺品相比,工艺台笔又有其实用的特点。底座的右前方的两支笔,可用红、蓝、黑等色墨水(注意不要用高粘度的墨汁,以免水路堵塞)。笔套中也可换插配套的圆珠笔和活动铅笔。如果将狼毫毛笔的毛笔头拔出,专入软笔头,便可做成一支塑料软笔。这样就有五种笔可召选择,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由于笔套与底座相连处是活弓的,因而笔可以任意转动、倾斜。 这件工艺台笔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既是装饰品,支是文具用品。你若看到它,也一定会喜欢它的。 本文介绍了自己喜爱的一种实物工艺台笔。小卅者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