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习题集第三章 烯烃1 CH2=CHCH2CH2CH2CH31-己烯CH3CH=CHCH2CH2CH32-己烯有顺反异构CH3CH2CH=CHCH2CH33-己烯有顺反异构2甲基1戊烯有顺反异构2甲基2戊烯有顺反异构4甲基2戊烯有顺反异构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 有顺反异构3甲基2戊烯有顺反异构2,3二甲基1丁烯 2,3二甲基2丁烯3,3二甲基丁烯 (1) 乙烯基 CH2=CH-(2)丙烯基 CH3CH=CH-(3) 烯丙基 CH2=CHCH2-(4)异丙烯基(5)4甲基顺2戊烯(6)(E)-3,4-二甲基3庚烯(7)(Z)-3-甲基4异丙基3庚烯3(1)2乙基1戊烯(2)(E)-3,4-二甲基3庚烯(3)(E)-2,4-二甲基3氯3己烯(4)(Z)-1-氟2氯溴1碘乙烯(5)反5甲基2庚烯(6)(E)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7)(E)3甲基4异丙基3庚烯(8)(E)3,4二甲基3辛烯5顺,顺24庚二烯(Z,Z)24庚二烯顺,反24庚二烯(Z,E)24庚二烯反,顺24庚二烯(E,Z)24庚二烯反,反24庚二烯(E,E)24庚二烯7 中间体分别是:中间体稳定性:反应速度顺序为: 8试以反应历程解释下列反应结果:910(1) 2溴丙烷(2)1溴丙烷(3) 异丙醇(4) 正丙醇(5) 1,2,3三氯丙烷(6) 聚丙烯腈(7) 环氧氯丙烷11解:由题意得:则物质A为:1213 14 解:化合物A的结构式可能是(1)或(2):15解:合成路线如下:第四章 炔烃、二烯烃、红外光谱2. (1)2,2二甲基3己炔 (乙基叔丁基乙炔)(2)3溴1丙炔 (3)1丁烯3炔(4)1己烯5炔(5)2氯3己炔(6)4乙烯基4庚烯2炔(7)1,3,5己三烯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4甲基1戊炔(2)3甲基3戊烯1炔(3)二异丙基乙炔(4)1,5己二炔(5)异戊二烯(6)丁苯橡胶(7)乙基叔丁基乙炔45 6 7完成下列反应式。 8指出下列化合物可由那些原料通过双烯合成而得。 (1)(2)(3)9以反应式表示以乙炔为原料,并可选用必要无机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2)(3)10以四个碳原子以下烃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2)(3)11 (1) 乙烷乙烯乙炔Br2/CCl4不变褪色褪色硝酸银氨溶液不变(2)分别加入硝酸银氨溶液,有炔银沉淀的位1丁炔。 12 解:(1)将混合物通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乙炔生成乙炔银而沉淀除去。 (2)将混合物进行Lindlar催化加氢,则乙炔变为乙烯。 13解:(1)1,2加成速度比1,4加成速度快。因为1,2加成生成的中间体稳定,说明活化能抵,反应速度快。1,2加成生成的中间体正碳离子为P-共轭和有三个C-H键与其超共轭,而1,4加成的中间体比其少三个C-H键超共轭。(2)1,2加成产物有一个C-H键与双键超共扼,而1,4加成产物有五个C-H键与双键超共扼。与双键超共扼的C-H键越多,产物越稳定。 14解: 低温反应,为动力学控制反应,由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反应主要产物,为1,2加成为主。高温时反应为热力学控制反应,由产物的稳定性决定主要产物,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稳定。 15解:10mg样品为0.125mmol,8.40mL 氢气为0.375mmole。可见化合物分子中有三个双键或一个双键,一个叁键。但是根据臭氧化反应产物,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 CH2=CHCH=CHCH=CH2 ;分子式:C6H8 ;1,3,5己三烯。 第五章 脂环烃1. (1)(2)1甲基3异丙基1环己烯 1甲基4乙烯基1,3环己二烯(3)(4)1,2二甲基4乙基环戊烷3,7,7三甲基双环4.1.0 庚烷(5)(6)1,3,5环庚三烯5甲基双环2.2.2 -2-辛烯(7)螺2.5-4-辛烯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1,1二甲基环庚烷(2)1,5二甲基环戊烯(3)1环己烯基环己烯(4)3甲基1,4环己二烯(5)双环4.4.0癸烷 (6)6.双环3.2.1辛烷(7)7.螺4.56癸烯3 环戊烷甲基环丁烷1,1二甲基环丙烷顺1,2二甲基环丙烷反1,2二甲基环丙烷乙基环丙烷4解:(1),(2),(3)化合物无顺反异构体。 (4)有顺反异构: (5)有顺反异构:(6)有顺反异构:56 (2)(3)(4)7 8 9第六章 单环芳烃1.正丙苯异丙苯2甲基乙苯3甲基乙苯4甲基乙苯连三甲苯偏三甲苯间三甲苯2间二硝基苯对溴硝基苯1,3,5三乙苯对羟基苯甲酸2,4,6三硝基甲苯间碘苯酚对氯苄氯3,5二硝基苯磺酸3叔丁基苯 对氯甲苯对硝基乙苯苄醇苯磺酰氯2,4二硝基苯甲酸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甲苯基丙烯)第七章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1 2 (1) 二苯甲烷(2) 对联三苯(3)1,7二甲基萘(4)4硝基1萘酚(5)9,10蒽醌(6)5硝基2萘磺酸3(1)(2)(3)(4)4 解:(1)环丁二烯电子为四个,具有反芳香性,很不稳定,电子云不离域。三种二苯基环丁二烯结构如下: (2)(a), 具有下式结构(不是平面的):(b),不可以,因为1,3,5,7辛环四烯不具有离域键,不能用共振结构式表示。 (c),环辛四烯二负离子具有芳香性,热力学稳定,其结构为: 电子云是离域的。5解:(1)CrO3, CH3COOH (2)O2,V2O5 (3)Na,C2H5OH1,4-萘醌 邻苯二甲酸酐1,2二氢萘(4)浓硫酸,800C (5)HNO3,H2SO4(6)Br2萘磺酸 硝基萘1溴萘(7)H2,Pd-C加热,加压 (8)浓硫酸,1650C四氢萘萘磺酸 6.解:(1)(2)(3)(4)(5)7.写出下列化合物中那些具有芳香性? 解: (1),(8),(10)有芳香性。4(1)溴水 不变 褪色 不变 Br2/CCl4,Fe不变 褪色 (2)溴水 不变 褪色 褪色 硝酸银氨溶液 不变 沉淀 5(1)C6H5Br(2)C6H5NHCOOCH3(3)C6H5C2H5(4)C6H5COOH(5)o-C6H5(OH)COOCH3(6)p-CH3C6H4COOH(7)m-C6H4(OCH3)2(8)m-C6H4(NO2)COOH(9)o-C6H5(OH)Br(10)邻甲苯酚 (11)对甲苯酚(12)间甲苯酚6.7 解:(1)正确反应:(2) 正确反应:(3) 正确反应8解:(1)(2)(3)(4) 9解:(1) 甲苯 4-硝基2溴苯甲酸;3硝基4溴苯甲酸 (2)邻硝基甲苯 2-硝基4溴苯甲酸 (3)间二甲苯 5-硝基1,3苯二甲酸 (4)苯甲醚 4-硝基2,6二溴苯甲醚 (5)对二甲苯 2-硝基1,4苯二甲酸 (6)苯 间氯苯甲酸 10 解:(1)(2)(3)(4)(5)11根据氧化得到的产物,试推测原料芳烃的结构。 解:(1)(2)(3)(4)(5)(6)12 解: (1)(2)(3)13解: 14 (1)和(4)不(2)和(3)是共振结构。15 解:甲氧基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和供电子的共轭效应,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是供电基团,其邻、对位上电子云密度比间位上大,硝化反应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易于进行,所以苯甲醚进行硝化反应时主要产物是邻和对硝基苯甲醚。 从硝化反应的中间体的稳定性看,在邻位和对位取代生成的中间体比在间位上取代稳定。在邻,对位取代有上式结构,每个原子都是八隅体,稳定。第八章 立体化学1. 解:(1) 三种(2)四种(3)两种(4)八种 (5) 没有(6)四种(7)没有(8)两种(对映体)(9)三种2解:(1)四种立体异构,两对对映体:(2)有三种立体异构,其中两种为对映异构体:(3)对这个题的答案有争议,大多数认为没有立体异构,但是如果考虑环己烷衍生物的构象为椅式,应该有两对对映体。 3 (1),(4),(5)是手性的。4解:(1)对映体(2)相同化合物(3)不同化合物,非对映体(4)相同化合物(5)对映体(5)(2R,3S)2,3二溴丁烷是相同化合物。为内消旋体。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菲舍尔投影式,并对每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标以(R)或(S)。 7. 解:全部使用菲舍尔投影式,根据R,S构型之间仅仅相差任意两个基团或原子位置不同,只要任意两个基团或原子交换一次位置,就可以互变一次构型,解题时,任意写出分子的菲舍尔投影式,先进行构型判断,如果不对,就交换两个原子或基团位置一次。 (1)(R)-2-戊醇 (2)(2R,3R,4S)4氯2,3二溴己烷(3) (S)CH2OH-CHOH-CH2NH2 (4) (2S,3R)-1,2,3,4-四羟基丁烷(5) (S)-2溴代乙苯 (6)(R)-甲基仲丁基醚8. 解:3甲基戊烷进行一氯代时生成四种构造异构体,如下:总计有六种异构体。9. 解:结构式如下: 10. 解:(A, (B), (C)的结构如下:11. 解:(A), (B), (C), (D)的立体结构式及各步反应式如下: 。第九章 卤代烃11,4二氯丁烷 2甲基3氯6溴1,4己二烯2氯3己烯 2甲基3乙基4溴戊烷4氯溴苯 3氯环己烯 四氟乙烯 4甲基1溴环己烯2 3完成下列反应式: 4(1)(2)(3)(4)(5)(6)(7)(8)(9)(10)5解:(1)CH3CH=CHClCH2=CHCH2ClCH3CH2CH2ClBr2,aq 褪色 褪色 不变 硝酸银氨溶液 不变 氯化银沉淀 (2) 苄氯 氯代环己烷 氯苯 硝酸银氨溶液 立即生成氯化银沉淀 加热生成氯化银沉淀 加热也不反应 (3)1氯戊烷2溴丁烷1碘丙烷硝酸银氨溶液 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生成淡黄色沉淀 黄色碘化银沉淀(4)氯苯 苄氯2苯基1氯乙烷硝酸银氨溶液不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加热才生成氯化银沉淀6 解:(1) (2)按SN2反应: 7 解:(1) (2)E1: 8. 解:(1)SN2反应,分支多不利于进攻: (2) SN1反应,叔正碳离子稳定性大于仲正碳离子:(3) -SH 的亲核能力大于-OH:NaSH NaOH.(4) Br -的离去能力大于Cl-:(CH3)2CHCH2Br (CH3)2CHCH2Cl.9.:(2),(4),(5)属于SN1历程;(1),(3),(6),(7)属于SN2历程。 10解: (1) (A)应如下式,(B)错,不反应: (2) (B)为消除反应,生成烯烃(3) (A)正确,(B)错,正确为: (4) 正确为:11合成下列化合物。 解:(1)(2)(3)(4)(5)(6)(7)(8)(9)(10)(11)(12)(13)12解: 13解:14解: (B) 无旋光性。 15解: 。第十章 醇和醚 1. (1) 仲醇,2戊醇 (2) 叔醇,叔丁醇 (3) 叔醇,3,5二甲基3己醇(4) 仲醇,4甲基2己醇 (5) 伯醇,1丁醇 (6) 伯醇,1,3丙二醇(7) 仲醇 异丙醇 (8) 仲醇1苯基乙醇 (9) 2壬烯5醇2 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顺序如下: 2甲基2戊醇二乙基甲醇正丙醇 3 解:溶解度顺序如右:(4) (2) (1) (3) (5)。理由:羟基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羟基越多在水中溶解度越大,醚可与水形成氢键,而丙烷不能。4. 解:(1)烯丙醇 丙醇 1氯丙烷 溴水褪色不变不变浓硫酸 溶解不溶(2)2丁醇1丁醇2甲基2丙醇卢卡斯试剂十分钟变浑加热变浑立即变浑(3)苯乙醇 苯乙醇卢卡斯试剂立即变浑加热才变浑5. 解: 6. 写 解: (1)(2)(3)(4)(5)7 解:(1) 反应速度顺序:对甲基苄醇 苄醇 对硝基苄醇。 (2) 苄醇 -苯基乙醇 a-苯基乙醇。8 解: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如下: (2) 解: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如下: 9. 解: (1) 反应历程:(2) 反应历程: 解:12戊醇: (2)2-甲基-2-丁醇: (3)2苯基1丙醇: (4)2苯基2丙醇: 11 解:(1)甲醇,2丁醇合成2甲基丁醇:(2)正丙醇,异丙醇合成2- 甲基2戊醇(3)甲醇,乙醇合成正丙醇,异丙醇: (4)2甲基丙醇,异丙醇合成2,4二甲基2戊烯 (5)丙烯合成甘油和三硝酸甘油酯(6)苯,乙烯,丙烯 合成3甲基1苯基2丁烯12.完成下面转变。 解: 13 14. 15. 解:化合物结构式为:CH3CH2CH2CH2OH16. 17. 18. 19.解:(1)C4H10O习惯命名法IUPAC命名法CH3OCH2CH2CH3甲基正丙基醚1甲氧基丙烷CH3OCH(CH3)2 甲基异丙基醚2甲氧基丙烷CH3CH2OCH2CH3乙醚,乙氧基乙烷(2) C5H12O 习惯命名法IUPAC命名法CH3OCH2CH2CH2CH3甲基正丁基醚 1甲氧基丁烷CH3OCHCH3CH2CH3甲基仲丁基醚2甲氧基丁烷CH3OCH2CHCH3CH3甲基异丁基醚2甲基1甲氧基丙烷CH3OC(CH3)3甲基叔丁基醚2甲基2甲氧基丙烷CH3 CH2OCH2CH2CH3乙基正丙基醚, 1乙氧基丙烷CH3CH2OCHCH3CH3乙基异丙基醚, 2乙氧基丙烷20解:(1)乙醚中混有少量乙醇:加入金属钠,然后蒸出乙醚。(2)戊烷,1戊炔,1甲氧基3戊醇;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炔银分出,加硝酸生成炔。液相用浓硫酸处理, 戊烷不溶于浓硫酸分出,醇溶于硫酸,用水稀释分出醇(醚)。21 解: (2)(3)(4)(5)22. 解:(1)乙烯,甲醇 乙二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 (2) (3) (4) (5) (6) 23 解:乙二醇分子内有两个羟基,通过分子间氢键缔合成大分子,而单甲醚只有一个羟基,氢键作用减少。对于二甲醚,分子中已没有羟基,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乙二醇沸点最高,乙二醇二甲醚沸点最低。 24. 解:(1) 甲丁醚 (2) 2甲氧基戊烷 (3) 2甲基1甲氧基丁烷25. 26 解:沸点为1380C的物质为正戊醇。此化合物为乙基正戊基醚。 27.解: 碘化银分子量为234.8,11,62mgAgI为0.05mmole, 根据分子式指导此化合物分子量为339,4.24mg 为0.0125mmole,可见此化合物有四个甲氧基。28. 解: 环氧乙烷在酸催化及碱催化产物是相同的,但是,1,2环氧丙烷产物是不同的。 酸催化: 碱催化: .第十一章 酚和醌1. 间甲酚 4乙基1,3苯二酚 2,3二甲基苯酚2,4,6三硝基苯酚 2甲氧基苯酚 1甲基2萘酚4羟基苯磺酸 9蒽酚 1,2,3苯三酚5甲基2异丙基苯酚 5硝基1萘酚 2氯9,10蒽醌2. 3. 4. 5.(1) 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苯,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苯酚。(2) 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萃取,分出少量苯酚。(3) 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对甲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苯甲醚不溶分出,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对甲苯酚。(4)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萘酚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正辛醇,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萘酚。6.解:硝基是吸电子基团,具有R, -I效应,但是硝基在间位吸电子的共轭效应不起作用。羟基上电子云密度越小,酸性越强。酸性由强到弱: 7. 解:加入三氯化铁水溶液,有显色反应,说明具有酚羟基。加入三氯化磷能够发生反应,说明具有醇羟基。或者加入卢卡斯试剂,立即反应变浑,说明具有醇羟基。 8. 解: (1)对硝基苯酚 形成分子间氢键; (2)邻硝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 (3)邻甲苯酚形成分子间氢键;(4)邻氟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9.解:(1)间苯三酚:(2)(3) (4)苯乙醚(5)2,4二氯苯氧乙酸(7)(8)(9)2,6二氯苯酚 (10)4乙基2溴苯酚10. 从苯和丙烯合成邻甲氧基苯基丙三醇单醚 11. 完成下面转变。 12. 解:(A),(B)的可能结构如下:13解:(A)为苯甲醚,(B)为苯酚,(C)为碘代甲烷。 第十二章 醛酮和核磁共振1.命名下列化合物:(1) 3-甲基戊醛 (2)1-甲基-3-戊酮 (3)甲基环戊基酮(4)间甲氧基苯甲醛 (5)柠檬醛 (6)-溴苯乙酮(7)1-戊烯-3-酮 (8)丙醛缩二乙酮 (9)环己肟 (10)2,4-戊二酮 (11)丙酮-2,4-二硝基苯腙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3. 醛: 戊醛 3甲基丁醛 2甲基丁醛 2,2二甲基丙醛 酮: 2戊酮 3戊酮 3甲基2丁酮4.解:(1)NaBH4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 (2)C6H5MgBr然后加H3O+(3)LiAlH4 ,然后加水 (4)NaHSO3 (5)NaHSO3然后加NaCN (6)稀碱 (7)稀碱,然后加热 (8)催化加氢 (9)乙二醇,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开发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美术教育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货车司机职业健康管理协议
- 环保设备检测员技术服务合同
- 电影节参展作品宣传推广合作协议
-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补充协议
- 低空经济飞行调度员航空器运行调度与管理协议
- 高质量半导体无尘车间气流组织施工与安全保障协议
- 《慢性肾炎和肾功能障碍》课件
- 影视改编小说优先补充协议
-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员培训技术规范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服务合同2篇
- 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白皮书(2024年版)-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
- 小学一年级奥数经典100试题(五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奥数竞赛试卷》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练习
- 2025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第二批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28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非遗苗族蜡染》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服务整改报告范文
- 会计案例分析-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