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考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以及结构特点。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1、 导入 1、请大家看课本P35漫画,谈谈你的感想。(学生发言。)明确: 在当时,有家报纸上曾刊发过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艺评论,指出他以写意的风格,描绘人物神态而非具体人物,给读者留有更大的想象余地。 叶圣陶评价丰子恺:“子恺兄的散文跟他的漫画十分相似,或者可以说是同一的事物,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丰子恺的散文。看看他的文章,是否也具有这样写意的风格呢? 2、作者简介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2、 目标展示 1、整体感知文章,划分文章层次。 2、通过人物神态、心理的分析,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三、自学指导(一) 浏览文章,勾画表现神态、动作、心理的关键词,同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明确: 四个场景 投考途中:村民与自然奋斗,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 考试前(旅店):考试之前气氛紧张。 考试后(旅店、茶馆):等候消息焦虑不安,放榜如同晴天霹雳。 回乡:连夜启程来杭入学。 (在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多的是第一个场景。其中出现的人物是我、村民和一群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展现热火朝天的抗旱场景呢?文章的另外三个场景主要是以写学生为主的,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学生的,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4、 自学指导(二)1、 这个时候村民、学生、作者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能够说明什么问题?2、画出体现心态(孩子,“我”)的词句。明确: 1、村民村民关心的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学生们“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观等书中。” “ 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作者闲散;“恼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烟。”(作者看到乡间抗旱是“不胜感动”的,鼓动孩子们去关注,而孩子们却“对此不闻不见”,这种对比是为了批评孩子们不关注社会的疾苦吗?)不是。 作家的用意正是以这种成人与儿童的关注点的不同来表现孩子们不谙世事、内心单纯。他们只紧张自己将要面临的考试,对世事艰辛却“不识愁滋味”,我们不能用成人应有的情感、认知去要求稚嫩的孩子。 2、“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吵醒”,“女孩愁容满面”,“真有些可怜”(紧张); “到了傍晚,许多孩子活泼地回来有的脸上表示满足,有的脸上表示失望。”(天性活泼,考试影响太大); “空气沉闷”,“寝食不安,茶饭无心”,“谈话反反复复”(内心复杂动荡); “像一个霹雳”,“茫然若失”(被结果折磨)。(详解)等待放榜 神态:老师走后,“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来”,“伸长了脖子”、“跨出门槛”,穿长衫的人“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 语言:久等不来,于是“背地里骂他或料他”,老师回来后“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 纯真的孩子紧张地等待结果,却不由自主地咒骂老师,表明考试让他们心理有些扭曲,纯真被消磨。 (这时的“我”“抽了一口大气”,“胡乱编出些话来”安慰他们。这和之前的“闲散”心情明显不一样了。那么作者对于孩子们的考试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呢?)5、 合作释疑 在这几个场景中,作者的感情呈现了怎样的变化?他对这种考试的态度是如何的呢?(从文中找出依据)明确: 1、赶考前:闲散 考试前:孩子们心理压力巨大,同情 等消息:孩子们坐立不安地焦虑,紧张 放榜的时候:孩子们很是脆弱,同情 2、态度 1)“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 我对孩子们表达同情的同时,也有对这种教育制度的不满。 2)“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体会“捞”的妙处)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这是他们看待考试的性质决定的,这也表露出了作者对考试制度的不满。 3)(归乡)“然而大多数的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观念中,都把杭州的学校这样地排列着高下等第.万一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大家讲起了不胜欣羡的。” “考取了学校的人都鼓着勇气,跑回家去取行李,雇人挑了,星夜启程跑到火车站,乘车来杭入学。考取省立学校的人尤加起劲,跑路不嫌劳苦,置备入学的用品也不惜金钱。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用不尽似的。”学生们都把这考试当作今后荣华富贵的踏板,从中也流露出了对考试制度的弊端的憎恶。6、 总结 1、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叙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 2)心理、细节等描写生动传神。 3)语言自然随意,朴实无华。 2、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在感受孩子纯真的同时,倍感心情沉重:教育扼杀了他们的童真童趣,使他们体味到了考试竞争的残酷与无情。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天真烂漫、质朴无华的童心所造成的深深创伤,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流金融服务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合规风险控制技术与应用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AR交互技术赋能:2025年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报告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公众参与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制造关键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市场潜力与产业链布局优化报告
- 2025年健康养生食品行业消费者对健康养生食品行业品牌影响力的看法报告
- 2025年零售电商行业智能客服在用户体验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天然植物精油护肤品牌市场细分领域分析报告2025
- 幼儿园中班第二学期语言发展计划
- 2025年快消品行业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研究报告
- (三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三模)豫西北教研联盟 (平许洛济)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护士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NB/T 11646-2024井工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监测预警技术规范
- 2025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1:1范围+3术语和定义(雷泽佳编制-2025A0)
- 2024年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病案科岗前培训课件
- 武汉市2025年高三语文四调10篇高分作文范文:去过与感动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