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doc_第1页
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doc_第2页
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doc_第3页
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doc_第4页
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近年来,我县(汝南县)日光温室发展已成规模,温室建造结构经过了两次更新调整,目前我县建造的日光温室兼具黄淮改良式和寿光琴弦式的特点,优点结构坚固、升温速度快、保温效果好、管理方便,种植面积利用率高,效益大。下面重点介绍改良琴弦式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和建造方法并简要说明改良钢架式日光温室的建造结构。第一节 规划设计(一)场地选择与走向日光温室场地选择及走向要科学合理。适宜建造日光温室的场地应是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温室为东西走向,东,西,南三面阳光充足,周边没有高大树木,建筑物遮档阳光。避免风口、风道、烟尘污染,保证全天见光。(二)角度与遮阳区日光温室都是东西延伸,坐北向南,充分利用太阳光线。在黄淮流域日光温室的方位角应采取正南方,太阳正午时,太阳光与温室屋面角基本成垂直;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和地形的影响,东西墙体方位角可偏左右角度各35度,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日光温室的前后棚之间的遮阳距离,应根据棚体的高度决定,物体高度的投影比为1:2,如前物体高度为3米时,前后温室之间遮阳距离为6米。(三)采光角与跨度 (1) 前屋面采光角:日光温室成功的关键就是采光量,采光角大小决定了日光温室的采光量。在日光温室建造时,采光角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大多数温室户容易忽视的问题。日光温室前屋面坡与太阳光构成的角度叫采光角,建造时,先从温室屋脊高处向前沿地面引一条直线,使地面与直线成三角形的夹角,夹角的度数越大,与太阳光构成的角度也越大,即采光角越大,接受的太阳光越充足,温室的升温也就越快,光照越强,效果越好,在黄淮流域日光温室前屋面采光角为30度较为理想。 见图1图2 (2) 后屋面采光角:是温室建棚时后屋面与地面平行的夹角。后屋面是温室与后墙体之间形成的斜坡,后屋面采光角起到保温、储热、反射光线的作用,日光温室后屋面角,与后墙高度,脊柱高度和后坡面长度有关,经实践证明,后屋面角,达到38度时较为理想,后屋坡面长度1.6米,厚度达到50厘米为宜,角度越大时,后屋面越陡,不利于操作。见图3(3)跨度:跨度是指温室后墙内侧到前屋面边柱的距离,温室的跨度要与温室的屋脊高度、立柱高度还有后墙体的高度成正比例,这样才能保证温室跨度达到一定距离时,前屋面采光角也能达到科学的角度(即30度)。计算温室跨度距离可采用1:2.7为宜(即屋脊高度3.32.7=8.91米)约9米。第二节 建造改良琴弦式日光温室结构,所需材料主要有大毛竹或加厚钢管,小青竹,水泥立柱,木杆,玉米秆、镀锌铁丝等。山墙:山墙是日光温室两端的最高墙面,最高点也就是物脊的高度,是放置和固定脊檩的地方,距地面的高度3米33米,山墙的最高点的距离与后墙的垂直距离约08米。山墙的厚度应达到1米以上。脊檩:大毛竹,杂木杆均可,为东西向放置,是固定在脊柱之上,两端与山墙相连起到固定后坡与前屋面的作用,是放置温室草苫的地方,是日光温室重量的主要支撑檩,因此,脊檩要牢固、结实、合理。椽子:杂木杆,主要起支撑后坡和前支撑杆的作用。(一)筑墙 温室墙体包括后墙体和东西山墙体,以夯土墙和草泥垛墙为主。粘土地适于草泥垛墙,沙壤土地适于夯土墙,墙体厚为1米以上。近几年来我县温室筑墙大多采用挖土机筑墙,墙体厚度下宽15米,上宽1米,墙体高度25米,分34层筑起,筑墙时,筑一层凉晒34天,以防墙体泥土湿软,墙体倒歪斜,注意阴雨天墙体要盖好膜防雨,筑墙时可取棚内生土,取土后,用上层填平地块,使棚内地面低于棚外地面30厘米左右,不宜过深,深度过大,温室内冬季湿度大,夏季易积水影响生产。(二)建门温室墙体完成稍干以后,在一边山墙内,沿后墙从内向外掏宽70厘米,高1.2米的洞口即可。(三)后坡处理处理后屋时先埋好脊柱,脊柱每四米一根,脊柱埋好后在脊柱上固定脊檩,再将椽子的一头固定在脊檩上,椽子应超出脊檩15-20厘米。另一头固定在墙体上。椽子每一米放一根,椽子以直径达到10厘米左右的杂木为好。椽子长度18米左右,在椽子下方横拉4道810号铁丝,在铁丝上铺放一层草垫,草垫上盖一层宽约2.5米薄膜,薄膜上到椽子头,下到后墙面,在铺好薄膜的墙面上垛高30厘米的草泥,为女儿墙,压好薄膜;然后,在后坡上放两层玉米杆,两层厚度应达到40厘米左右,第一层玉米杆稍向下,根部应出头10厘米左右,第二层稍向上,在两层玉米杆上应压上木杆或毛竹,压实固定好,再在玉米杆上压一层15厘米以上的草泥土,整平拍实,玉米杆应出后墙30厘米。(四)前屋面建造前屋面略呈拱形,原因是抗风抗压性强,减少棚膜褶皱,透光流滴性好,升温速度快,棚内空间大。 (1)立柱:以跨度为9米的日光温室为标准,从内向外分三行立柱,一行边柱。每隔4米一行,脊柱(第一行立柱)高3.6米,中柱(第二行立柱)高3.1米,第三行立柱高2.5米,(以上均下埋0.5米),边柱(最前排立柱)高1.6米,边柱下埋04米,固定立柱应南北一致,方法是先固定边柱和脊柱再拉线固定其它立柱。(2)前屋面支撑杆:用大毛竹或加厚钢管,在固定好的立柱上,南北每4米放一根大毛竹或加厚钢管,根部朝上,梢部与边柱相连接,根部与后屋面椽子相连接,中部用铁丝与立柱固定好,要南北一致,固定牢固,使前屋面支撑杆稍成拱形。(五) 横拉丝横拉丝采用810丝的镀锌铁丝,每隔40厘米在支撑杆上方东西拉紧,固定在两边山墙两侧,与地锚相连,用紧丝钳用力拉紧铁丝,然后用细扎丝把铁丝和支撑杆固定紧,拉丝要上下均匀,横拉铁丝时,在支撑杆下东西前沿,中柱,背柱,东西拉3道8-10号铁丝,为以后固定秧苗作准备。(六)小撑杆用小青竹每根45斤,南北放置在铁丝上,用旧布固定在铁丝上,小青竹距离60厘米南北为一行。小青竹削平杈,包好头,以防刺破薄膜。盖薄前,在前沿边立柱固定一道横杆,用竹片一端固定在横杆上,一端扎入前沿地下,有利于薄膜撑紧撑平,也防止扣薄时剌破薄膜。(七)地锚固定地锚,扣膜前,预先在前沿埋好地锚,深度4050厘米,地锚用尼龙丝绳或8号铁丝,固定砖块,每1米一个地锚,要牢固,结实,防止大风天气。(八)扣膜在温室骨架全部固定好以后,把温室膜穿上尼龙绳,扣膜时上部保留放风口60厘米左右,一端先固定在墙体上,用压膜袋装上细土,压在墙上,撑平,压实,防止薄膜褶皱,影响流滴和透光效果;然后用长木杆或大青竹杆,卷好薄膜,向一端轻拉,固定在另一墙体上,撑平,压实即可。注意目前大部分日光温室使用的是EVA流滴保温消雾膜,该膜不同于聚氯乙稀薄膜,不可拉力过大,以免影响流滴消雾效果。(九) 放风口膜风口薄膜是扣好大棚膜后,固定于上放风口的薄膜,上放风口是起到放风降温,排湿,通风换气的作用,冬春季节一般放风以放上风口为主。风口薄膜宽度225米,穿上尼龙绳固定在两边墙体上,风口薄膜应压大棚膜50厘米为宜,防止夜间散发热量。(十)固定压膜线压膜线起到压紧薄膜作用,压膜线使用专业压膜线和优质尼龙绳均可。压紧程度达到压好后风刮不动,压膜线一端固定在脊檩处,一端固定在地锚上,每1米一根压膜线。改良琴弦式温室所需材料(以100米温室为标准)数量长度规格1、脊柱:24根3.6米10152、中柱:24根3.1米8123、前柱:24根2.5米8124、边柱:24根1.6米8105、大毛竹:60根9米直径13厘米6、小青竹:200根56米7、铁丝120公斤810号铁丝8、小竹片80根2米4厘米宽9、细铁丝10公斤10、EVA流滴消雾薄,宽9米,长度102米,厚度008mm009mm 11、草苫102条长11米,宽1112米12、防雨薄,耐老化,长度102米,宽11米,厚度010mm见结构图4第三节 改良钢架式日光温室的简要说明除了改良琴弦式的结构,根据黄淮流域的气候特点和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抗压的性能,推广了改良式钢架温室,跨度8米,脊柱高3.1米,后坡面长14米,前沿高度1.2米。见图5(一)墙体用土筑高22米,下宽15米,上宽1米,先在土墙上方垒30厘米高砖混水泥墙,把后屋坡钢架固定到砖混水泥墙内,再在水泥墙上垒高30厘米的混砖女儿墙,处理好后屋面,后屋面可采用水泥结构也可采用改良琴弦式后屋面结构,厚度达到50厘米以上。(二)立柱:规格为1015厘米水泥柱,柱高3.6米,每4米一根立柱,地上留高度3.1米,地下0.5米。(三)支撑架: 加厚钢管做支撑架,支撑架起到支撑前屋面和后屋面的作用。(四)后屋面:上扣水泥预制板,钢筋水泥,每平方米负荷200公斤以上。也可采用钢筋下拉8号铁丝。后屋面钢架与前屋面钢架用电焊连接,要求是加厚钢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