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摄影的基本功摄影=曝光=感光度+快门+光圈摄影就是知道在某情况下,用某感光度,某快门, 某光圈的组合。 说几个例子,拍风景用小光圈, 拍人像用大光圈, 拍流水烟花用慢快门, 派运运动用快快门, 强光用低感光度, 弱光用高感光度,等等。 摄影的奇妙是有无限的可能。感光度: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光圈: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f/90, f/128快门: *1/1000 s *1/500 s * 1/250 s * 1/125 s * 1/60 s * 1/30 s * 1/15 s * 1/8 s * 1/4 s * 1/2 s * 1 s以上的感光度,快门,光圈每个数字隔 1 EV. EV=曝光数值ISO100 = ISO200 = +1 EVF/1.4 = F/2 = -1 EV1/1000 = 1/500 = +1 EV问题:ISO100, f/8, 1s = ISO200, f/8, 快门=?分析:ISO+1ev, 光圈不变, 快门所以要-1ev答案:1/2s问题: ISO100, f/11, 30s = ISO 1600, f/1.4, 快门=?分析:ISO+4ev, 光圈+6ev, 快门所以要-10ev答案: 1/30s当你明白了这些基本, 对你摄影是很大帮助的。 比如选择光圈优选和快门优先, 拍夜里的车流, 河里的水流时用快门优先的慢快门。 拍人像用光圈优先的大光圈, 等等。 总之受用无穷。 曝光数值表 以下数值表的感光度是 ISO100这数值表非常有用, 先不说它的EV. 单看看快门和光圈。 在EV10, (光圈f/2.8, 快门是1/250) (光圈f/4.0, 快门是1/60) (光圈f/5.6, 快门是1/30).等等。 这说明了什么?在感光度和现场光(EV10)不变得情况下, 光圈调小了, 快门需要调大(慢). 曝光数值是负数的时候是弱光,曝光数值是正数的时候是高光。F-number = 光圈数值8m = 8 分钟的快门数值8 = 8 秒的快门数值1/8 = 8 分之一秒的快门数值曝光数值表的应用相机的测光器有时候会失灵, 他们说从前的摄影师是用眼睛测光的,其实他们的眼睛不是测光器, 而是根据不同的环境瞎猜的。可是他们通常都猜很准。 白天明显影子下的沙滩和雪景 = EV16白天晴天有明显影子 = EV15白天晴天影子不明显 = EV14白天阴天白云很亮(没影子) = EV13 白天阴天白云不亮(没影子) = EV12白天晴天在阴影下 = EV12室外彩虹蓝天万里无云 = EV15室外彩虹灰天乌云笼罩 = EV14日落前的几分钟 = EV12-14日落 = EV12日落后的几分钟 = EV 9-11教程:景深入门转景深入门 胡铁生 译 转载摄影世界 景深入门(1) 除了曝光和测光的复杂方面之外,摄影爱好者通常会发现景深是最难掌握的一个概念。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这是一个基于主观判断的假设的系数。如果说有人确实对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于以重视的话,那么另一些人则仅是为了应付夜校课程而死记硬背,而许多人几乎完全忽视技术问题或者只吸收一些急需的东西。我得承认,在起初景深似乎像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当时关于”弥散圈”的讲稿颇能说明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后来,我终于体会到景深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为了创作而取得特殊效果方面的实用价值。下面我将以完全实用的术语逐步介绍如何控制景深,并在每个部分都增加了新的信息。 *理解基本理论 通俗地说,景深就是在所调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的清晰区域”。 实际上,在任何照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然而在观赏者看来,这一平面前后的物体也可能会显得相当清晰。清晰范围的差别基于好几方面的标准,在下面几个部分中我们就会接触到。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往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的技术问题。 例如:你在天然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阴影处孟加拉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这时老虎的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虎头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选择“合适的”光圈 光圈日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概括地说,小口径光圈(由较大的 f数值表示)比如f16或f22,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相反,大日径光圈(由较小的 f数值表示),比如 f2.8或f4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 创作一幅作品而非简单地拍照,光圈的选择就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时,你也应该在可行的情况下选用最合适的光圈和速度的组合。然而要注意,因为手持相机拍摄,如果长时间曝光,被摄体的移动或相机的抖动都可能使照片模糊。因此。你得采取妥协的办法:选择一个远非理想的较大光圈以保持足够的快门速度。 例如:在英国拍摄由石头拱廊形成框架的场景照片。你可以把焦点放在靠近中景的喷泉处并按下快门。实拍6张,第一张用f/4第2张用f/5.6,以此类推直到用f/22拍。过后你再仔细观察所印出来的8X1O英寸照片。 用f4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上的拱廊和背景城堡影像都不清晰。用 f11拍出的这一切看起来”差不多清晰”但仍然不符合你的标准。用 f16拍出的拱廊、喷泉和背景城堡影像都显得够清晰,而目你的朋友认为这张是最佳照片。而用f22拍出的影像则模糊不清,这是由于使用低速快门且没用三脚架而造成了相机抖动。 景深入门(2) 用望远镜头拍摄的照片往往显得景深浅,导致有人认为这是长焦镜头固有的光学属性。实际上正如文中说明的那样、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图丽AF400毫米f/5.6AT-X镜头,用 f/5.6,柯达Elite 1OO胶片。) *选择较长或较短的焦距 何人使用28毫米和300毫米焦距镜头都会发现广角照片通常有广泛的景深范围。相反,那些用长焦距拍摄的照片一般说来景深都很浅。这种情况通常导致一个简单的结论:在任何己知的光圈挡住上,焦距越长,景深越短。如果你需要较大景深的画面,就用较短焦距来拍。 以上所述似乎是在实践中对景深的评估。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颇有点迷惑性。景深不会因焦距不同而有所改变,这是一个光学事实。不信吗?那么就用一只35毫米镜头和一只200毫米镜头进行一次具体测试。首先,用长镜头拍摄站在开满鲜花的长篱笆旁的一位朋友。然后换上广角镜头靠近拍摄,让她在取景器中同先前拍摄的影像一样大。用10倍放大镜观察这些幻灯片,你会发现可接受的清晰调焦范围(核对那些花朵)几乎是相同的。假设它们在透视上是不同的:线条与形状的表现肯定是不一致的,在各种距离上物体之间的表面距离也是不一致的。广角镜头产生”扩大了的透视”增加了物体之间的表面距离。这能产生一种光学幻觉,使得粗心的观察者认为在这些照片上景深是不同的。 景深入门(3) 只有在用于相同拍摄距离和相同光圈时广角镜头才会比望远镜头产生更大的景深。然而由于表面景深的差别,使得焦距和拍摄距离的选择成为重要的创作考虑因素。(腾龙AF2O-4O毫米变焦镜头,f/16、加偏振镜,维尔维亚胶片。) *在相同位置变换所用的焦距 公平地说,长焦距镜头确实减少景深,而广角镜头则扩大了景深一但只是当你的拍摄距离是相同的时候。实际上是影像的大小影响着景深,而不论使用什么镜头。不论你从远处用长焦距镜头还是走上前去靠近被摄体用焦距较短的镜头拍满画面景深都将是较浅的。 例如:在与一座历史性大厦隔着一条马路的草地上坐下来用28毫米镜头以f/5.6拍摄一幅其入日处的照片。仍在同一位置,但换用 100300毫米变焦镜头,以100毫米、200毫米和300毫米焦距再拍3张,都用 f5.6。检验照片你就会发现,在这几张照片上大厦的门显得越来越大,而可接受的调焦清晰范围却随着每次焦距的延长而明显变小。 所以,长焦距镜头就真的能比广角镜头产生更小的景深吗?不错,但这只能以在相同的拍摄距离上使用的时候。这是由于被摄体影像放大倍率的增加而减少了可接受的调焦清晰范围。 *改变相机与被摄体的距离 如同我已提到的那样,景深是受相机到被摄体距离影响的。当你对非常靠近镜头的东西调焦时,所得到的景深就非常小。当你对较远处调焦时,景深就会更大,而且景深因焦距不同而改变。 提示:拍摄特写照片,比如微距摄影,要记住景深将以英寸来计算。相机的放置要能使其胶片平面与被摄体平面一也许是一只黑脉金斑蝶的翅膀平行。 你不必使用诸如 f32之类的细小光圈以使蝴蝶完全置于景深之内。使用较大的光圈就能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这将能减少因相机或被摄体移动而产生模糊影像的危险性。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多数镜头在用中挡光圈时能提供较高的分辨率。 例如:你使用一只最近调焦距离为8英尺的3O0毫米镜头,假设选用光圈f8。你在索诺拉沙漠中发现一株开花的仙人掌,并从车上抓拍了几张,此时仍嫌它太远,处在镜头标尺的无限远位置上。之后你就走上前去直到距离被提体8英尺时再进行第2次拍摄。 在第1次拍摄的照片上美景中的仙人掌相当清晰,起码可以辨认得出来;而在背景上的仙人掌看起来也都表现得很清晰。然而在近摄的照片上,只有你看中的那株仙人掌是清晰的。那些在背景上的仙人掌成为看不出轮廓的浅绿的色块,而前景中的仙人掌则被浅景深所虚化了。在这两种情况下,仙人掌距离调焦点越远就显得越不清晰。 切记:当你靠近或远离被摄体时,另外两个因素取景框中被摄体的大小和透视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10O英尺处的形体和线条的表现以及物体之间的表面距离要比在8英尺处时显得大不相同(此点可在取景器上看出来。) 景深入门(4) *确定“正确的”焦点 作为常识,景深在通常的拍摄距离上是按下列方式分布的:景深向焦点前方延伸大约1/3,向焦点后方延伸大约23。你想得到大景深吗?那么就把焦点大致设在大场景的1/3处。 尤其是使用自动调焦的单镜头反光相机拍摄时,让相机来设定焦点是很诱人的。虽然”仓促拍摄”对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动态瞬间也许是必要的,但是在情况允许时控制确切的焦点是很重要的。即便对于使用自动聚焦相机来说这也是很简单的一通常在重新构图时只要轻按快门或就能把焦点锁住。 例如:当你处在赛车现场并看到停在附近的3辆高性能跑车:一辆黑色保时捷车位于前景,一辆红色宝马车处在其后,一辆白色莲花车处在背景中。这时,你发现一位名人靠在最近的一辆车上,他的蓝眼珠清晰可见。你必须马上做出决定:是把焦点放在接近中景的宝马车上以获得最大景深,使3辆车同时都清晰;还是仔细地把焦点调到前景的人物身上,这样你就能把他的照片拍得毫发毕现以展示给你的朋友看? 当把现场中一个鲜明的目标作为主要被摄体时,通常你应把焦点调在最重要的地方:人物的眼睛,游艇船舷上的字母,或者洞穴壁上的宕画。尽管象在其他部分所谈到的那样你确实对景深保持某种程度的控制,但在此时景深却已成为次要问题了。 *选用超焦距调焦 有一个能够产生最大景深的特殊点一把焦点准确地对准这个“超焦距”位置。它是仍然能够使无限远处的被授体保持足够清晰的最近调焦点,这样景深就从调焦距离的一半处一直延伸到无限远。当然景深会因选用的光圈和镜头的焦距不同而有所不同。然而这一技术确实会让你拍出的画面增加景深而你又不必把光圈收缩到最小,以至于因相机震动或被摄体移动而造成影像模糊。 例如:你用一只50毫米镜头在一条马路中央拍摄时代广场。你想把整个地区都拍摄清晰,但又无法把光圈收缩到超过f11(再小的光圈就要求使用130秒的慢速快门,这会使行驶中的汽车模糊)。使用超焦距的办法,你可以把焦点设在30英尺处,这样做就取代了会把焦点对在前景上的金发美人的自动对焦系统。在取景屏上,因为大部分影像似乎处在焦点之外而会显得不顺眼。你坚持拍下了这张照片,结果发现在印出的照片上从15英尺到无限远的所有景物都相当清晰,即都处在景深之内。 *少用无限远调焦 我在拍摄田野和城市风光中很少用无限远调焦,因为用这种方法,任何前景部分都有可能是模糊的,而这类被摄体对画面来说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它们可以为二雏的照片增添三雏的效果。再者、用这种方法大部分景深都会处于无限远的后面,而对画面失去实际价值,“浪费”了景深。 然而,在拍摄体育运动、赛车和野生动物时,如果被摄体位于很远的地方,那么,无限远调焦可能是有用的。在这类情况下,你能够容忍取景器中一部分影像是模糊的一因为你的主要目的是拍出一个绝对清晰的被揭主体。 景深入门(5) *预测景深 有些单镜头反光相机带有景深预测按钮,它把镜头光阑收缩到所选定的实际”工作”光圈上。这是目测景深所需要的,因为没有它的话,你永远是只能通过现代相机的最大光圈去观看景物。 按下景深预测钮,你就可以看到景物分别在f8、f11或f22时的效果,能够一目了然地评估出哪一部分景物非常清晰、一般清晰或完全虚掉了。调焦屏自然会变暗,在最小光圈时几乎变黑,除非照明极完。你在决定这个控制系统“无用”之前,切记自己的眼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适应较暗的光线。 把光圈调到f4,然后到f5.6,等等,缓慢地移动到更小的光圈。这时由于取景屏逐次变暗,而你的眼睛为了改善弱光下的视力,瞳孔就会开得更大。即便如此,在乌云密布的日子,若用f/22拍摄,景深预测可能确实没有什么用处取景屏大暗以至于无法评估可接受的清晰区域。拍摄自然特写照片时,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被摄体作为调焦辅助手段。在一般的惰况下,所用光圈起码不小于f11,这类预防措施就没有必要了。 但是要记住,任何景深目测都是一种估计而非科学技术。例如,在很小的取景屏上看起来清晰的前景在 1620英寸照片上就会显得很模糊。然而,特别是在高倍摄影中(用微距或望远镜头),景深预测是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装置。尤其是当可接受的清晰范围非常浅短时,在若干挡光圈和调焦点上进行最深预测是很重要的,这种技巧有助于创作出技术上优秀的影像。 例如:当你在一个村庄为一位钉马掌的铁匠拍摄带环境的人像使用一只80200毫米 f2.8变焦镜头调至200毫米一端来拍摄,你把光圈设在f8以获得正确曝光,你迅速地拍摄以抓住锤子敲打钉子的瞬间。当你的照片洗回来后,背景上的绿色越野车的轮廓马上就能认出来,而一只部分模糊的棒球帽插进了前景。在你用f2.8取景时,这两者都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在用f8拍出的影像上,两者都成为严重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为避免这类失误,特别是用望远镜头拍摄时,就要使用最深预测系统。景深预测是有用的除非是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唯有此时说景深用不着预测才是准确的。 景深入门(6) *查看镜头景深表 说实话,有些摄影师承认目测景深遇到很大困难,另一些人则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一技术相当可靠或准确。如果你属于其中一类,那就学会辨认镜头上带有这种标志的景深表吧。在当前,许多人不学,而另一些人则发现在有些变焦镜头上景深表设计不当或很差:它们往往让人难以(或无法)判断任何已知焦距光圈组合的景深。 如果你的镜头上带有合适的刻度,那么先调焦,再决定可能提供足够景深的光圈。现在看一下景深表上所选光圈的两个f数字,它们表示在最终影像上可接受的清晰距离(近与远)范围。如有必要,可以改变调焦的距离。为了增加景深,还可以把你可能需要用的那挡光圈再缩小一级。 例如:你躺在阳光明媚的科德角海滩,看看你的女儿在10英尺远处靠近海浪的地方正在堆沙堡。海面上有一只挂着五彩风帆的小船正沿着海岸线驶近。你对着沙堡调焦并把50毫米镜头的光圈设在f16以取得充分的景深。此时景深表显示从7英尺到21英尺的所有景物都将表现得清晰。 遗憾的是,那只小船起码有100英尺远,所以它会有些模糊。不过没问题,你只要转动调焦环使景深刻度表中心左侧的“16”记号(表示f16)对准无限远符号就行了。现在再看一下右侧的“16”记号。你会看到它对在距离标尺上的8英尺处。将焦点调到8英尺处并把光圈缩小到f/22作为额外的保险措施。在最终的照片上,孩子将会非常清晰,而小船也应该相当清晰,除非使用了让动体模糊的慢速快门。 用你的手中相机进行这项练习,直到运用自如为止。那么,这项技巧对于任何带有适当标志以便精确控制景深的镜头来说,在任何场合下都是有用的。 景深入门(7) 在4 X 6英寸的照片上,由于景深大,两座建筑物显得都在焦点上;在8 X 12英寸的照片上,远处的建筑物显得不那么清晰,但仍然能接受;然而把照片放大到 16 X 2O英寸时,画面缺少清晰度就变得非常明显了。(佳能EF20-35毫米变焦镜头,以20米一端拍摄,f/11,富士Super G2OO胶片。) *考虑影响景深的其他因素 首先,景深取决于主观的判断。你可能把影像某种程度的模糊看成是“仍然清晰”的,而一位更挑剔的人则可能认为它是“模糊”的。 认真的微距摄影师应当知道在高倍放大的近摄作品上景深是均匀分布的。在调焦平面的前后景深大约是相等的。 我们所能看得出来的清晰度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物业必考题目及答案
- 西柏坡观后感300字(15篇)
-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生活作文(7篇)
- 时间和位移课件
- 古诗文鉴赏教学计划:古韵今风
- 海上日出文本深度解读与教学建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 海外游子诗词欣赏:羁旅情怀的诗词教学教案
- 我想对您说小学生作文15篇范文
- 纪念馆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信息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汽车维修成本控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既有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及运维技术探索
- 2022年教师副高职称评答辩范文(七篇)
- 高压罗茨风机选型参数表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架桥机日常检查记录表架桥机验收及试吊安全检查表
- 屠宰加工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表正式版
- 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课堂PPT)
- 消防水泵房上墙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