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戏曲_窦娥冤_赏析.docx_第1页
经典戏曲_窦娥冤_赏析.docx_第2页
经典戏曲_窦娥冤_赏析.docx_第3页
经典戏曲_窦娥冤_赏析.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这样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在他笔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他们都是元代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通过刻画这样活生生的人物,关汉卿将自己对当时元代贪官污吏的鄙夷、对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不满全都吐露在这些戏曲中。窦娥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部戏曲中,作者通过选取列女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将三条主线贯穿其中,对当朝者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一、窦娥冤故事梗概 窦娥冤全剧分为四折一楔子,通过描述窦娥与梼杌太守之间的矛盾以及窦娥与张驴儿之间的矛盾分别揭露了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高利贷的残酷剥削,重要原因地痞恶霸的强行霸占和诬陷,决定原因贪官污吏的无能。 在楚州一户贫穷的人家里,窦天章由于没有进京赶考的钱,将自己的女儿窦娥卖给了蔡婆家作为童养媳。窦天章拿着这些钱进京赶考去了,而窦娥就在蔡婆家住了下来。但是婚后不久,窦娥的丈夫去世了,只留下蔡婆和窦娥两人相依为命。有一天,蔡婆出门讨债,在路上不小心遇到了当地无赖张驴儿父子并被他们胁迫。张驴儿见到窦娥后色心即起,想将窦娥据为己有,但是窦娥抵死反抗不从。此时,张驴儿以毒死蔡婆为要挟迫使窦娥屈服。不想,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为此张驴儿怀恨在心。为了报复窦娥与蔡婆,他将窦娥婆媳二人告到了官府,声称是他们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当时官府并没有收取证据就对她们两人严刑逼供。窦娥为了保护蔡婆的安全含冤承认自己杀了人,并被判以斩刑。在临刑之时,窦娥不满官府的黑暗,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她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真在行刑的时候,窦娥的血飞溅在白绫上,并且在六月下起了鹅毛大雪,此后三年大地一直大旱不见降雨。三年后,作为廉访使的窦天章回到楚州时见到了窦娥的冤魂,于是重新审理此案,并最终还窦娥一个清白。二、窦娥冤赏析 作为我国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通过主人公的悲情遭遇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和表达对政府官员清廉的愿望,同时歌颂了像窦娥这样底层人民的善良心灵以及与黑暗势力反抗到底的精神。站在元代戏曲创作的角度来看,窦娥冤戏曲具有元代戏曲的特点,并将元代戏曲发挥到了极致,是元代戏曲的经典代表。 (一)三条主线 关汉卿当时生活的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而作为底层生活的观察者、体验者,关汉卿对这些都有着深切的感受,也对当时的官府极为不满。作为一名杂剧作家,他将这些黑暗的现实都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并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祈愿也都倾诉在笔下。窦娥冤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歌唱了窦娥的善良和反抗精神,批判了政府的无能。 1.善与恶的冲突中国古典悲剧的主线 戏剧的戏剧性就在于戏剧的冲突性上,它通过展现故事中的矛盾将戏剧的主要思想传递给观众。只有存在冲突,才能给戏曲中故事的发展带来起伏,给观众的视觉、听觉带来冲击。而善与恶的冲突是我国戏曲中常采用的冲突之一,它一般有两个结果:其一,邪不胜正,最终正义打败了邪恶,取得了圆满的结局,皆大欢喜;其二,正不压邪,最终善良的事物被邪恶的东西给毁灭,是一个悲剧的结果。而通过善与恶的冲突展现出悲剧的结局也是我国古典悲剧的一个结局,而悲剧的结局是剧中人物矛盾的一个升级,是对矛盾的一个更为清晰地展现。窦娥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窦娥是不幸的,幼时丧母,七岁又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但她是善良的,她只想一心一意服侍婆婆,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即使受到流氓张驴儿的胁迫时她也坚守着妇德,不畏强权,明辨是非。即使是在行刑的途中,她怕婆婆伤心,请求侩子手从后街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柔弱、需要人保护的女子,竟然被当时的官府任意枉杀。张驴儿横行霸道、死缠烂打,就是社会上的一个地痞流氓;而梼杌太守昏庸无能,草菅人命,置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这样一善一恶的鲜明对比,通过窦娥的冤情更加突出了窦娥的善良以及与强权的誓死反抗精神。 通过这样悲剧的结局,可以让观众陷入沉思: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悲剧呢窦娥冤中窦娥为了保护婆婆的安全而无奈认罪,她的善良换来的是血的代价、是生命的考验。善良的人去世了,而邪恶的人却仍旧在世上逍遥法外,让人怎么不痛心疾首。本来应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官府之地却变成了与小人同流合污之所,让老百姓的苦与冤无处可申。所以当时的社会是造成悲剧结局的原因,也是戏曲创作者对社会不满的无声控诉。 2.百善孝为先中国古典悲剧的弘扬重点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严格遵守伦理道德的约束。而百善孝为先也是中国文化传统,更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弘扬重点。在旧中国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文化发展的缓慢,当时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比法律更为深刻。而在戏曲创作方面也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就可以看出,他不仅想通过窦娥的冤情批判当时官府的黑暗无能,也想借助窦娥的孝行歌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关汉卿的笔下,窦娥是正义的化身,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 面对重重打击、面对种种不幸,窦娥仍然为蔡婆尽孝道:“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孝服守,我言词须应口。”身为传统女性,坚守妇道,宁死不嫁张驴儿为妻,并劝婆婆不要再嫁:“我替你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受尽各种刑罚仍然不肯屈服,但是看到婆婆将受刑时含冤承认以保婆婆之周全:“住住住,体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这些都歌颂了一个传统妇女对婆婆的孝道、对丈夫的忠贞、对强权的反抗。在戏曲的最后,关汉卿对窦娥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升华:即使在窦娥的冤情得到了平反后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婆婆,他让自己的父亲替自己照顾婆婆,为婆婆送终。 孝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德,但是过分的孝就是一种愚孝,是人性中错误的坚守。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就是如此,正是这样的一种错误的坚持给她悲剧的人生埋下了伏笔,也让观众在观后对这样的人物产生了无限的悲悯之情,从而加深了窦娥身上的悲情成分。而中国古典悲剧正是通过人物展现出来的孝道与其悲剧结局形成对比,从而从侧面突出了人物的悲剧结局,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3.圆满大结局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戏曲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多并的命运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将作者对生活的美好、人性的善良、社会安宁的渴望都添加到作品中,以在作品中寻求到一点心理慰藉。所以,在中国古典悲剧戏曲中,常常以圆满大结局的形式来安慰现实生活中受伤的心灵,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点希望。这也是作家创作的目的所在。 窦娥冤就是如此。在黑暗的现实中,窦娥的冤情不能得到实现,不能得到伸张,关汉卿借助鬼神的力量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自己的理想得到了实现。用“血溅白绩,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这样非自然的、超脱现实的现象更加突出了窦娥的冤情,也透过这些现象向当时的百姓告之实情。三年之后,窦天章通过窦娥的冤魂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并为她平反,将张驴儿、梼杌太守等邪恶的人予以惩罚,判窦娥无罪。虽然这些鬼神是不存在的,是作者虚幻的,但是透过这些鬼神我们可以感受到正义的力量,感受到社会的正义最终还是存在的。 这样的圆满结局既符合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邪不胜正”思想,也透过这样大团圆的结局让人们对邪恶的厌恶之情得以宣泄,再一次验证了世间的事物在本质上是善良的、美好的。所以,在我国古典悲剧戏曲中多采用圆满的结局以彰显正义的力量。 (二)“鬼魂”描写的审美文化解读 “鬼魂”描写作为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对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值得深究。文学作品中的“鬼魂”不同于迷信观念中的“鬼魂”,它身上倾注了作者的思想并加以艺术改造,体现了深层的意象见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 1.作者理想的体现 在窦娥冤这个戏曲中,关汉卿通过描写窦娥的冤魂一直“阴魂不散”以表明窦娥确实存在着冤情,只有等到真相大白之时才能返回阴地安息。在戏曲中,窦娥的冤魂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并且每次都出现在关键时刻。在当时的社会中,官府的官员与地痞流氓同流合污,不顾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命,滥杀无辜。那么,善良无辜的百姓将在哪里申诉他们的冤情呢?现实生活中不能够实现,那么只有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实现了。这就是作者创造鬼神的目的之一,他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望转换为对另一个美好世界的向往,体现出作者的理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中和之美”思想的体现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戏曲作家在创作时注重剧中各要素的平衡,总是在各要素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求得“中和之美”。如若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圆满,那么作者在创作时会设置“鬼魂”的环节以圆死者的梦求得作品的“中和之美”。在窦娥冤中窦娥生前含冤而死,其冤情得不到伸张。因此关汉卿在其死后让其鬼魂一直徘徊在楚州,为后面窦天章为其申冤创造条件,从而平衡了窦娥的角色。因此,在关汉卿的窦娥冤这个戏曲中,“鬼魂”的再三出现既迎合了中国人民对美好事物的爱护之情,也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三、结语 关汉卿通过窦娥冤反映当时元代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宣泄他对时局的不满,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同时,在他的窦娥冤中也可以找到当时作为我国戏曲创作鼎盛时期元代创作的亮点和创新之处,为以后戏曲的发展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