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发展.doc_第1页
煤层气发展.doc_第2页
煤层气发展.doc_第3页
煤层气发展.doc_第4页
煤层气发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发展煤层气产业的思考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煤层气在煤矿俗称“瓦斯”,是煤矿安全开采的“第一杀手”,在煤矿开采中排空会造成强烈的温室效应,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倍。但如果对煤层气加以有效利用,又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1立方米煤层气热值相当于1.13升汽油和1.22千克标准煤。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瓦斯排放量150亿方/年,居全球第一位,煤矿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开发利用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层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俱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探明率较低,目前,全国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约2500亿立方米,探明率仅0.6%。有关资料表明,初步评价我国45个聚煤盆地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6.8万亿方,可采资源量约11万亿方。中国煤层气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井下抽放阶段(1950-1990),为减少瓦斯灾害而进行井下抽放,20世纪50年代在阳泉、抚顺矿务局等建立了瓦斯抽放站,年度抽放量2-3亿方,很少利用。二是地面开发试验和瓦斯利用初步发展阶段(1990-2005),引进国外煤层气开发技术,取得了突破和进展。全国30多个地区钻井200多口,在柳林、晋城等获得了工业气流,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023亿方;井下抽放利用规模逐渐扩大,2008年,瓦斯抽放50亿方,利用23亿方。三是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初期阶段 (2006-现在),中石油、中联公司、晋煤在沁水盆地规模开发,实现了产业化突破。截至2010年合计建成产能20亿方,日产气400万方,并已建连接西气东输支线(中石油)、潘庄-晋城市输气管线(晋煤集团)和端氏-博爱输气管线三条煤层气输送管线,年输气能力达到45亿立方米。但是,国内煤层气发展的脚步,似乎还没有追上人们的预期。据了解,2010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仅为88亿立方米,利用量也只有36亿立方米,这与国家“十一五”煤层气开发计划形成了较大差距。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政策扶持的欠缺以及煤炭和煤层气重叠的矿权,是阻碍煤层气规划目标实现的瓶颈之一。如煤炭矿业权与煤层气矿业权的重叠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煤层气的抽采,从而制约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捷足先登,引领绿色发展中国石油是国内首批探索煤层气开发的特大型企业,煤层气勘探开发面积16.1万平方公里,资源量16.48万亿方,占全国已登记资源的69.5%。中国石油自1987年开始进行煤层气地面开采研究和实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煤层气开始步入规模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两大盆地为中心,以山西晋城、黄河东岸山西临汾-吕梁一线、陕西韩城热点的煤层气产业化格局。华北油田和中石油煤层气公司是中国石油下属单位中拥有煤层气矿权区域较大、业务开展较早、成效显著的两家单位。在中国石油多年勘探的基础上,油田公司经过“十一五”攻关,煤层气地质规律研究、地震技术应用、羽状水平井开发、排采规律和地面工程优化设计等技术获得重大突破。2009年率先实现了中国石油煤层气开发商业化运营。截至今年初,油田公司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近1200亿立方米,建成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形成樊庄郑庄国内第一个千亿立方米规模储量区,依托西气东输主干线实现大规模管网外输,产能8亿方,外输商品气量近4亿立方米,为中国石油煤层气开发作出突出贡献。油田公司在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煤层气发展战略中始终走在前列。在我国向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大力开展勘探评价,加快产能建设节奏,稳步提升生产水平,加快煤层气发展,也是打造绿色石油的重要举措,正向我们发出新的召唤。挑战与机遇并存油田公司是国内涉足煤层气业务较早的单位之一,早在1991年就在河北省大城县开辟了煤层气开采试验区,积累了一些煤层气开发经验。2004年开始涉足晋东南沁水煤层气田开发,开展了前期地质研究和试采。2006年6月启动了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6亿立方米产能建设,从此拉开了晋东南煤层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序幕。油田公司煤层气发展势头强劲,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一是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复杂煤层地质条件下的控气机理和富集区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储层特征及影响单井产量的地质、工程因素,突破高煤阶特地渗储层改造技术等开发技术瓶颈,完善煤层气低成本开发技术系列。二是需要尽快启动沁水盆地煤层埋深大于1000米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和有利目标优选,盘活深层资源,扩大储量规模,进而夯实产业大发展的资源基础。三是需要全面系统规划地面煤层气集输设施,统筹建设省内和省外两个煤层气利用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煤层气行业的升温,国内一些企业和专家以煤层气与煤共生为由,主张将煤层气矿种纳入煤炭附属矿种。众所周知,煤层气在煤矿井下抽采行为中称为“瓦斯”,“瓦斯”的成分比“煤层气”复杂,除了甲烷,还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等空气组分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采矿活动所产生的气体组分,可利用价值比“煤层气”低。长期以来我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瓦斯高达150亿立方米,占世界采煤排放总量的51% ,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还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对煤层气的认识从“瓦斯”的概念上升到列入国家一级矿种的“煤层气”概念后,将“瓦斯”变害为宝、保障国家能源供给、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理念才真正植根于公众头脑。我国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远比国外复杂,面临许多挑战和风险。而多年的开发实践证明,所有从事煤层气地面抽采企业所用的井筒技术以及地面集输技术,毫无例外均采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主体技术,关键工程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来自石油天然气行业。煤层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勘探开发需要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目前一些企业炒作煤层气概念,上市圈钱,并没有能力实施大规模科学开采。国家应吸取煤炭矿权下放,小煤窑泛滥,乱采乱挖、浪费国家资源、污染环境的历史教训。我国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远比国外复杂,面临许多挑战和风险。应鼓励大型企业实施煤层气开发,发挥其技术完善、装备先进、管网发达、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宣布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三家公司,作为进一步扩大煤层气开采对外合作第一批试点单位,为油田公司做大做强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业务提供了新的契机。油田公司可以凭借取得对外合作权的机会,优化现有合作项目,通过对外合作这个平台,扩大国际技术交流,借鉴国外煤层气产业的成熟经验,有针对性地突破某些技术瓶颈,促进煤层气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 大有可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下,油田公司加快煤层气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大有希望。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指出,要坚持煤层气业务是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这一业务定位,坚持“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