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松的引种计划.doc_第1页
班克松的引种计划.doc_第2页
班克松的引种计划.doc_第3页
班克松的引种计划.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种的必要性班克松原产北美洲北部,是美洲松中分布最广的树种,由于它耐寒冷、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木材又是良好的纸浆原料,世界上中、高纬度国家和地区都有引种。我国吉林、长春、辽宁、北京等地区也有引种,为了丰富胶东地区的树种资源,选择适生有价值的造林树种。在山东省林木种苗站的帮助下,于1989年开始班克松引种试验研究工作,经过在垛山林场11年的栽植试验,年平均高生长量0.31m、胸径0.5cm,8年生前的生长量优于黑松,试验林的植株都已正常开花结实,并表现出抗旱、耐高温和耐瘠薄等特性,在海拔较高,立地比较瘠薄的山地作为造林先锋树种是成功的。班克松(Pinu:banksiana),常绿乔木,为长白山区引进针叶树种。原产于北美洲,分布于加拿大及美国东北部,速生树种,耐寒耐疮薄,是与红松媲美的建筑材料及其它用材。为探讨班克松在长白山西坡这一较为特殊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为今后继续推广这一珍贵树种打好基础,我们对抚松县林业局兴隆国营林场1984年营造的班克松进行了调查分析。班克松又称北美短叶松、灰松、公主松,产于加拿大和美国北部,该树种多生于低海拔排水良好的沙质及砾质土壤上,耐严寒,喜阳但不耐阴,早期生长迅速成材快。乔木高达25米,胸径60一80厘米,木材用于建筑材料和造纸。如控制树形,也可作灌木状栽培,一也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班克松(pinusbanksianaBamb.)原产北美洲北部,是美洲松中分布最北的树种,由于它耐寒、耐旱、耐痔薄、适应性强,木材又是良好的纸浆原料,世界上中、高纬度国家和地区都有引种。我国吉林长春、辽宁熊岳、北京、江苏等地均有引种,为了丰富胶东地区的树种资源,于1983年开始引种。班克松又称北美短叶松、矮松、灰松,常绿乔木,为一般性用材和建筑用材,广泛用于纸浆材。原产北美洲以北,是美洲松树分布最北的一种。班克松抗寒性强,耐干旱瘠薄,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在原产地是采伐、火烧迹地和裸地的先锋树种,能较快占据林地或裸地,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在吉林省白山地区开展班克松引种造林试验,对增加长白山植物区系的物种资源、丰富吉林省东部山区的用材造林树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辽宁省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美国和加拿大引种,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栽培实践,已初步获得成功。在辽宁省常绿树种中是早期生长最快的树种,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瘠薄,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班克克松(PinusbanksianaLamb),又名北美短叶松,英名Jaekpine,Graypine,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原产美国,现广泛分布于加拿大麦肯齐河流域,五大湖地区。成年树高可达20m,可作为用材林,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带树种。材质轻软,富松脂,树皮含揉质,可提制拷胶,针叶可提取芳香油,为优良造林树种及园林绿化树种,北京、河南和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已有引种。班克松(Pinus banksiana),又名北美短叶松,主要分布于加拿大及美国北部内地,耐寒,耐干旱贫瘠的土壤。属强阳性树种,自然分布多为纯林。寿命短,成熟林可高达1824 m,树干常弯曲,树冠开展不规则。适用于纸浆材、矿柱、燃料及荒山绿化。伊春林科院于1980年从美国俄勒冈州引进班克松,经育苗和人工造林,取得初步成功,并从9龄起开始结实,表现出对伊春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树木引种是林木良种繁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林木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增加区域树种数量,迅速获得森林遗传增益和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林业建设中,如何搞好树木引种工作,对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速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树种资源匮乏,针叶树种单调的干旱、半干旱区显得格外重要,一旦引种成功,其意义将十分深远。树木引种驯化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存树种资源的重要手段。引进适宜生长的、有经济价值的外来树种,不仅可以丰富本地造林树种的种类,改善树种布局和自然景观,而且可以为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引种的可能性1班克松适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少雨的大陆性气候, 1月平均气温-294,年均最低气温-20. 540,绝对最低温达-56, 7月平均气温1322,年均最高气温2938,年均降水量2501400mm,无霜期80120d。班克松适应多种土壤, PH4. 56. 5,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上生长最好。在山顶干瘠土壤上和山中部深厚的土壤上都能正常生长。但对土壤通透性反应敏感,在排水不良的平地上不能生长。班克松(Pinus banksiana),乔木树种,高达25 m,早期速生、寿命较短。它是美洲松树中分布于最北的一种。班克松原产地为夏季凉爽、冬天严寒、雨量稀少的大陆性气候,极端最低气温达-40,年均气温-59.4,年降水量2501 397 mm,在其它松类树种不能生存的干旱沙土或石砾土壤上生长,平原冲积土上生长良好。11森林学特点班克松为常绿乔木树种,通常情况下树高1720m,胸径可达2025 cm。在最适宜条件下,树高可达2024m,胸径可达5080 cm。不规则圆形树冠,底层枝很快枯死,但仍留在树上多年,给人一种散乱的外表,同时也影响板材材质并容易形成火灾。在标准密度下,树冠较小,但底层枝仍然死亡。12生长特点班克松在最初的20年内生长较快,为原产地内除美洲落叶松(Larix laricina)之外生长最快的针叶树。20年后生长逐渐缓慢, 60年时开始衰败,立地条件好的80年生时开始衰败。58年生苗高可达14m高;成熟时树高约1720m,胸径2025cm。在加拿大大湖地区曾发现2 470株/hm2林分的平均树高达1221m。13生长速度和材质131生长速度先快后慢班克松早期(前20年)生长很快, 20年后生长速度明显放慢,成熟时(6080年)通常高生长仅1720 m,胸径2025 cm。而不是国内有关材料介绍的树高25 m,胸径6080 cm (这是最佳状况下的极值)。132材质较差班克松底层枝非常发达(密集),而且枯枝在树干上保留多年,受这一特点的影响,树干的通直度不好,尖削度较大,板材质量较差。2从分布和气候条件分析其适应性21分布班克松的最适宜生长环境为加拿大北部和苏必利尔湖以西,向南延伸到美国新英格兰北部,也到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苏达州。班克松的分布很广泛,但并不连续,在加拿大最丰富地区是安大略省,在美国最大面积是明尼苏达州、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它是加拿大国内分布最广的一种松树,从东南到西北,跨越大西洋地区,魁北克、安大略直到哥伦比亚的东北等省,最北到65N。22气候条件班克松分布区的东部属于海洋性气候,其它地区为大陆性气候。1月份平均温度为-29-4, 7月份平均温度为1322,年最高温度为2938,最低温度为-21-46,年均温度为-54,霜冻可以发生在一些区域的任何月份和分布区的西北地带的永冻区。年均降水量在2501 400 mm,一般为380890 mm。平均温暖季节降水150640 mm;年降雪在76508 mm, 一般为102254 mm。平均无霜期50173天,一般为80120天。通常情况下,温度、降水量和无霜期从分布范围的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加,如夏末水分温度适宜,则会出现二次生长。23土壤和地形班克松通常生长于灰土和新生成土的沙壤土地,它也生长在肥沃土壤和覆盖在花岗岩和风化岩上的薄层土壤,以及在石灰岩、泥炭块和永冻层上的土壤。在加拿大和大湖地区,班克松生长在最普通的由冰水沉积、河流湖泊冲刷形成的平地到轻轻起伏的沙壤土地地形。它较少生长在普通的丘陵、沙丘、裸露岩层和光秃秃的山脊。在大湖地区生长在海拔300460m,最高610m。在东部,从海平面到610m海拔,例外的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则可生长在海拔760m处。24适应性从分布和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可以看出,班克松是一个极耐寒(可达65N)、耐旱、耐瘠薄的树种。它可以在许多树种不能生长的地方生存,但最宜生长的地方是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地下水位在1218 m。3从森林类型分析其成林特点班克松普遍是森林火灾后起源,是典型的火成林,是一个先锋树种。班克松属强阳性树种,在干旱、沙壤和贫瘠的酸性土上形成纯林,在开阔地与山杨(Populus tremuloids)和桦树(Betulapapyrifera)形成混交林,在较好的地方与美洲红松(Pinus resinosa)和东方白松(Pinusmonticola)一起生长。实际上,在大湖地区,以前被这两个树种侵占的地方,在采伐和火灾烧毁了表层腐植质后,都长起了班克松纯林。2 1试验地的自然概况班克松种源苗期试验地位于吉林省永吉县江密峰苗圃。地理座标为北纬4345,东经12645,海拨250m,该地属长白山低山丘陵地带,年平均温度为4.3,7月平均气温20一23,1月平均气温一19一21,极端最低气温一45,)积温2821,无霜期135天左右;年降水量670rnm,主要集中在7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土壤为河流冲积土,砂壤质,土层厚度为4既m,较为肥沃,上壤PH值为5.5。该地属长白植物区系,阔叶混交林生态区,圃地主要草本植物有篙类、蒲公英、苔草类等。1调查地自然概况及造林方法调查地设在兴隆国营林场,抚松公路南侧约200m处,海拔656m,为平坦的岗腹台地,灰棕壤森林土。无霜期12od左右,初霜10月上旬,年平均气温3.gC,年平均降水量8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52.sh,太阳辐射总量461J/cmZ。更新造林方法为春季挖坑造林,Za生班克松苗与Za生樟子松苗混交,一行班克松间隔一行樟子松,造林密度为1.5。mxl.5。m。由于樟子松明显不及班克松生长速度快,兴隆国营林场已于几年前将樟子松伐除,现班克松大量结实,且生长良好。吉林省丰满区林业局江南林场和松花江苗圃等单位,位于松花湖边,地处东经126.5北纬斗43.7,海拔400米,年降水量730一790毫米,无霜期130天,最低温度一31,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湿度大,是班克松的理想生境。引种试验地设在胶东半岛中部的乳山市垛LIJ林场,北纬3705,东经12121,属低山丘陵区。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一月平均温度一3.5,八月平均温度24.7,极端最高温度36.7,最低温度一20.3,年降水量838.9mm,无霜期204d。试验地海拔290m,坡度25,基岩为花岗岩,土壤属山地棕壤,砂质,土层厚度30一50mm,pH6.0左右。班克松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等地的引种造林均获成功,都表现出生长迅速、抗性强的特点,凤城、开原、庄河、普兰店各地近年栽培的以及熊岳早期引种的班克松都表现出生长迅速、发育正常,适应性强,其第2代已经正常开花结实。1试验育苗地的概况引种育苗试验地选设在沈阳市苏家屯苗圃,地处于东经12319,北纬4139。圃地位于沈阳市郊沈大公路一侧,地势平坦,土壤比较湿润肥沃,为轻粘壤土,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pH值为6.4,地下水位3m上下。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8.1,年最高气温为33.5,年最低气温一30.3,年平均降水量485.4mm,多集中于6、7、8月。早霜期是9月26日,晚霜期在5月9日,无霜期154天。121原产地的自然概况班克松自然分布于北美北部,北纬4265,西经65127,地貌为平地中山,海拔在10900m之间,夏季温暖冷凉,冬季严寒,降水丰富,年均温510,土壤为灰化土黑化土、灰化沙土、沙质灰壤。自然植被属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一、引种试验区与原产地的自然概况引种试验区地处长白山西麓,地理位置为北纬 41214248,东经 1200712836,年均气温 4,极端最低气温 -39,10的年积温为 2250,生长期 135 天,降水量 100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 2117 小时,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班克松原产区地处北美洲中部以北,地理位置为北纬3469.5,东经15165,分布范围相当广泛。1 月平均气温从 -3.9-28.9,7月平均气温12.822.2,平均最低气温为 -20.6-9.1,绝对最低气温为 -56.6,年降水量为377890 毫米,分布区内的主要土壤类型有灰化黑砂土、灰化砂土、砂质灰壤和潜育化灰壤砂土。1引种区与原产地的自然条件班克松原产于美国,分布区主要是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温度-28.9-3.9。7月平均温度12.822.2平均最高温度29.437.8,平均最低温度-20.6-45.6,年平均降水量2541397mm,通常为381889mm,无霜期50180天,多为80120天,地形平坦或有起伏,土壤为砂质或砾质灰化土,西北部能达到永久冻土带。引种试验地设在胶东半岛中部的乳山市垛山林场,属低山丘陵区,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1月平均温度-3.5,8月平均温度24.7,极端最高温度36.7,最低温度-20.3,年降水量838.9mm,无霜期204天。试验地海拔290m,坡度25,基岩为花岗岩,土壤属山地棕壤,砂质,土层厚度3050mm,pH值为6.0左右。1班克松引进的可行性气候相似性是引种的基础10。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属科尔沁沙地边缘。焦树仁等指出,通过10 a的针叶树引种育苗,在科尔沁沙地,从欧洲引种的树种成活率低,从北美引种的针叶树大部分育苗能够成功,这不仅是由于地理纬度接近,而且由于北美洲中西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条件与科尔沁沙地接近。建议今后主要应该从北美洲引种3。陆志民等也认为在东北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入班克松、小干松、黄松等针叶树是有希望的1。班克松是美洲松树中分布最北的一种,从北极圈内的马更尼河流域,穿过加拿大林区分布到美国东北部其自然分布范围为北纬41416440,西经600612730。班克松抗寒性强,在黑龙江伊春有过引进,据林国英等试验, 15年生林分平均高8. 1 m,胸径11. 4 cm,与同龄樟子松对照相比:树高高出44. 64%,胸径高出13. 80%9。班克松适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少雨的大陆性气候, 1月平均气温-294,年均最低气温-20. 5-40,绝对最低温达-56。7月平均气温1322,年均最高气温2938,年均降水量2501 400 mrn,无霜期80120 d。班克松多生长在低海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和砾质土,耐严寒,可生长在冰冻60 cm的土壤上2,班克松在原产地适宜土壤为灰化土、黑化沙土、灰化沙土、沙质灰壤等。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位于北纬45084558,东经1222412819,全区平均海拔30500 m。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干旱;夏季湿润多雨,无霜期120150 d,年均气温0. 74. 2,年降水368573 mm,10年积温2 3832 900。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土壤有机质为1% 4%。班克松在甘肃陇南等地区适应性强、生长稳定。班克松5年生当年高生长平均为10. 51 cm,油松只有7. 58 cm,地径生长也与油松接近5。可见班克松也有一定的抗旱性,因此,我们认为该树的引入是可行的。黄国学等通过对从加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