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种植事务手册_第1页
规模种植事务手册_第2页
规模种植事务手册_第3页
规模种植事务手册_第4页
规模种植事务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常宁安邦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农业规模种植实用 操 作 手册常宁科技子公司 生产技术成员目 录前 言第1章 规模化种植及安邦“新农业服务模式”第2章 水稻栽培技术第3章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第一节:概 述 第二节:良种的选用 第三节:稻种播前精选与催芽技术 第四节: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第五节: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 第六节:水稻田机械化作业管理技术前 言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步伐越跨越大,但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我国农业现状相对世界而言是落后的,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是主要原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现代农业技术无法普及,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管理混乱,食品安全问题堪忧。社会在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却日渐突出。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政策,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探索“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成功推出了“新农业服务模式”。规模化种植及安邦“新农业服务模式” “新农业服务模式”又叫“安邦模式”,是安邦公司针对目前我国广泛存在的“三农”问题,将农业工业化、将公司工厂化、将公司下设的各个管理及生产部门车间化、将车间里的各个工作环节岗位化,并通过服务将专业分工后的新型农业生产者有机结合,促进规模种植,从而系统的解决“三农问题”。通过提高农业种植组织化程度,初步摸索出一套可复制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第一种模式,公司直接流转土地,采取专业化分工规模种植管理模式,种植管理员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其他从供种、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到机耕、机插、机收、谷物烘干等工作由合作社或公司的专业部门来完成。第二种模式,通过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种植大户(2030亩)有机组织起来,帮他们把面积扩大到2001000亩的规模,再提供全套餐服务,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 第三种模式,以村为单位,在不改变原有经营权的情况下由村干部统一组织,采取合作社的模式,由我公司提供全套餐服务,实行规模种植。我司为其他广大农户提供各类农业服务: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提供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服务;提供各种机械化服务(机耕、机插秧、机收割);提供农副产品收购服务;育秧工厂提供优质秧苗;服务种植大户或规模种植;粮食烘干服务。如今,从安邦的反馈信息来看,无论是科学全面的套餐,还是灵活细致的点菜,都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新农业服务模式”已经达到了可以进行复制的层次。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全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 良种的选用为使水稻机械化种植后,能获得增产丰收,选择优质的水稻种子尤为重要,这是水稻夺取丰产的第一重要环节。良种的主要选用方法如下:1. 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粳稻品种。2. 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选择适合的品种。直播稻应选择能保证水稻生长期,并且在当地温度条件下能安全出苗、安全齐穗、安全成熟的优良品种,还应考虑到直播稻分蘖势强、穗型小的特点,选择分蘖势弱、穗型大的品种。机插稻应选择返青期短,分蘖势强,有效分蘖数多的品种。3. 水稻机械化种植对均匀性要求较高,因而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要求较高。所以应选择发芽率和发芽势高的品种.第二节 稻种播前精选与催芽技术一、精选种子精选种子的方法:浸种前做好晒种、筛种、盐水选种、发芽试验等工作。发芽试验时种子的发芽率要求达到90%以上,发芽势在85%以上。二、药剂浸种我省水稻以稻种带菌为主的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此外还有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这些均可用药剂浸种的方法来防治。浸种时选用“使百克”或“施保克”1 支(2ml)加“吡虫啉”10 克兑水67 公斤浸种5 公斤种子。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一般籼稻需浸足60 日度,粳稻80 日度,稻种吸足水份的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三、确定播期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在厚度仅为2-2.5cm 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因而秧龄弹性小,必须根据茬口按照秧龄18-20 天推算播期。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和机手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播种,确保批批适龄移栽。四、催芽技术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两天内催好芽;“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根据种子生长萌发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催芽可以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晾炼芽三个阶段。1、高温破胸:自稻谷上堆至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阶段。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温度上限内,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迅速而整齐。一般上堆后的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2、适温催芽:自稻种破胸至幼芽伸长达到播种的要求时为催芽阶段。育秧催芽标准为:根长达稻谷二分之一,芽长为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芽长不宜超过2mm;机播育秧或机直播,90%的种子破胸吐白即可。“湿长芽、干长根”,控制根芽长度主要是通过调节稻谷水份来实现,同时,要及时调节谷堆温度,使催芽阶段的温度保持在2530,以保证根、芽协调生长,根芽粗壮。3、摊晾炼芽:为了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催芽后还应摊晾炼芽。一般在谷芽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 小时即可播种。第三节 机械化耕整地技术一、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水田整地技术是通过机械将田块进行耕翻、平整,以利于水稻机械化播种和插秧的作业技术。不管是直播还是移栽,水田耕整耕整地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旱耕型;另一类是水耕型。二、生产应用技术措施由于水田耕整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和栽种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项组合式技术形式,有和播种作业结合的,也有和秸秆还田作业结合的,因此它们应用的技术措施也各不相同。(一)旱耕型有两种方式:1、施肥 旱浅旋耕 灌水 耙平 机插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系列旋耕机,进行旱浅旋耕灭茬,耕深6-10cm;由于耕层较浅,灌水后沉实时间短、浮泥少、田块坚实;插秧机作业时,不下陷、不打滑;拖板不壅泥;插秧质量易提高,有利早分蘖。2、施肥 旱浅旋耕播种灌水排水后续作业特点:该模式采用少(免)耕条播机一种机具,使水稻种植生产中的两主要环节耕、种充分融合在一起,实现联合作业,一次完成旋耕、碎土、播种、覆土及镇压等多道工序,是直播稻中最为简单的耕播工艺,具有减少机具下田作业次数,保护土壤结构、节约能源等优点。(二)水耕型也有两种方式:1、施肥灌水浸泡 水田秸秆还田机作业两遍 (机械或人工简单整平)后续栽种作业特点:该模式以水田秸秆还田机为生产作业机具,该机作业能实现耕、碎、埋、平等多道工序,对高留茬、秸秆或杂草较多的田块有较好的埋覆和平整效果。能满足水田插秧、直播等机械作业生产要求。2、施肥灌水旋耕(犁耕)水田埋草起浆机作业后续作业特点:该模式采用水田埋草起浆机,主要针对高留茬、秸秆和杂草较多的已耕田块进行耕整作业,能较好地埋覆秸草、留茬等,且起浆和平整效果显著。也可对用水浸泡的未耕地直接耕整作业,但工效降低。该机作业的田块能满足机械插秧和机械水直播作业要求。三、农艺要求旱耕型作业要求:前作留茬田田面要平整,高度差35cm,前茬麦茬或早稻稻茬高度15cm 以下,且无秸秆等杂物。机械直播前不进行灌溉,土壤含水率在30%以下。利用原有的畦、沟,直接旋耕播种,旱浅旋深度35cm,种子覆土厚度0.51.5cm,表土层细平,全田高度差3cm 左右。播种后及时清理畦沟和横头沟,疏通内外沟的连接点,确保排水畅通。插秧时,田面采用平畦,开明沟,沟宽为1118cm,明沟间距即畦宽应是插秧总幅宽的倍数。水耕型作业要求:插秧和水直播所用机械的作业性能、秧苗或种子等特点,对大田作业质量标准,可简单地归纳如下:平。即田面平整,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cm,插秧或直播后达到寸水颗颗到。光。即田面整洁,达到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等。实。即田块沉实,已埋秸秆、留茬无成堆现象,土层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机械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适。即表土硬软适中。用锥形穿透针测定,标准深度810cm。清。即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水清而不浑浊。四、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1、严禁用倒档作业。田间地头转弯时,应将机具略微提升,以减少转弯阻力避免损坏工作部件。3、犁耕作业时应注意耕作方向,尽可能在田块中只留一条大垄或大沟。5、工作时,耕整机后和机上禁止站人,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6、由拖拉机动力驱动的农具,因而要求驾驶人员特别注意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切断动力,以免意外事故发生。7、停车时,应将耕整机降落着地,不得悬挂停放。第四节 水稻育秧与移栽技术机械化水稻移栽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机插秧、机抛秧和机摆秧。机抛秧和机摆秧由于机器的原因,推而不广,只有机插秧最为农民所接受。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方法广泛应用的有二种: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下面重点介绍。一软盘育秧技术软盘育秧技术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总结转化而来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育秧方式。该育秧方式成本低,质量好,易于操作,适合机械化栽插的要求。(一)、作业流程(二)、床土准备1、床土(营养土)的选择:最适合作床土的一是菜园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地土(特别注意的是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里取土);三是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2、用量:每亩大田备足合格营养细土100 公斤为宜。3、床土培肥:床土培肥方法有两种:(1)集中取土。于冬末春初,在取土地上匀施肥料,每亩可施人畜粪或腐熟灰杂肥40 担,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70 公斤,施后连续机旋耕2-3 遍,进行碎土拌肥,旋耕深度掌握10 公分左右,而后进行过筛堆闷,过筛后的细土粒径应不大于5mm。其中2-4mm 粒径需达60%以上,堆闷时细土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并用农膜覆盖,促使肥料充分熟化。(2)零散取土。过筛后每1 立方米的细土匀拌25%的氮、磷、钾复合肥2 公斤。有条件的提倡用“旱秧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过筛后每100 公斤细土可拌0.5-0.8 公斤“旱秧壮秧剂”,可起培肥、调酸、助壮秧苗的作用。(三)、材料及秧田准备1、秧板规格:畦面宽1.3 米,沟宽0.25 米,沟深0.15 米,四周沟宽0.3 米,深0.2 米。2、用种量:每亩大田备足精选种子3 公斤。催好芽的种子取出晾芽并达到内湿外干,利于匀播。3、秧盘准备:每亩大田备足25张软盘,采用机械播种流水线播种的,每台流水线需备足硬盘用于脱盘周转,具体用量应根据播种时移送秧盘的距离而定。4、农膜及其它材料:根据秧板面积准备适量的盖膜、稻草等辅助材料。(四)、精量播种由于机插秧苗的秧龄弹性小,必须按照秧龄15-20天倒推播期。播种的技术要求是:(1)严格控制底土厚度,掌握在2-2.5cm 之间。(2)洒足底土水。(3)按盘数称种。发芽率为90%时,每盘播芽谷140-150 克。(4)做到细播匀播。(5)覆土,以盖没芽为宜,厚度掌握在0.3-0.5cm。在播种结束后,应灌平沟水使秧板充分湿润后排放,以弥补秧板水分不足,并沿秧板四周雍土整好盘边,保证尺寸,这样可以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五)、封膜芽谷播后需经过一定的高温、高湿才能出苗整齐。为此,播后要封膜控温保湿促齐苗。(六)、苗期管理技术经催芽的稻种,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出苗才能整齐。秧田要开好平水缺,避免降雨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1、揭膜练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cm 左右,不完全叶抽出时,大约播后3-5 天揭膜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如遇低温可适量推迟揭膜,揭膜时灌一次足水,洇透床土,也可喷洒补水。2、合理施肥及时追施断奶肥。断奶肥的施用要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般在一叶一心期(播后7-8 天)施用。每亩秧池田用腐熟的人粪清10 担兑水20 担或用尿素5-7 公斤兑水500 公斤,于傍晚秧苗叶露时浇施。施好出嫁肥。施肥时间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施用,一般在移栽前3-4 天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 公斤兑水200 公斤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要洒一次清水以防肥烧苗;叶色正常、叶型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1-1.5 公斤兑水60-70 公斤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看苗用好助壮剂。为达到适合机插的秧苗标准在秧苗二叶期时,可根据天气和苗势配合施用助壮剂。如果气温较高,秧苗生长过快,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池可用15%“多效唑”可湿粉剂50 克,按1:2000 倍液兑水喷雾,以延续植株生长速度,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多效唑”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床土培肥时已用“旱秧壮秧剂”的不必使用。3、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促进秧苗老健,增强秧苗抗逆性。一般春茬秧在移栽前5 天控水炼苗,麦茬秧控苗时间宜在栽前3 天进行。控水方法:晴天保持半沟水,若中午秧苗卷叶时可采取洒水补湿。阴雨天气应排干秧沟积水,特别是在起秧栽插前,雨前要盖膜遮雨,防止盘土含水率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4、搞好病虫防治秧田期病虫主要有立枯病、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等,应及时对症用药防治。近几年大面积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必需做好稻飞虱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可在一叶一心期亩用“吡蚜酮”有效成分1克加30公斤水喷施。5、起运移栽有条件的地方可随盘平放运田头,也可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 层为宜,过多堆放可能会造成秧块变形或折断秧苗。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二、双膜育秧技术双膜育秧技术原理与软盘育秧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双膜育秧是在秧板上平铺打孔地膜作垫层代替软盘。这种有孔底膜与盖膜并用的育秧方法,简称双膜育秧。它的特点是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一、作业流程地膜打孔 铺有孔膜床土准备 碎土拌肥 过筛 铺撒床土 洇足底水精做秧板均匀播种覆土 覆膜盖草揭膜绿化 肥水管理切块移栽二、前期准备1、双膜准备及用量:按机插大田面积准备。一般每亩大田需备足幅宽1.5 米的底膜4.2 米;幅宽2.0 米的农膜4.2 米。2、底膜打孔及要求:首先准备一板长为1.5 米,宽0.15 米,厚5cm的木方。然后将地膜整齐地卷在木方上,划线冲孔。孔距一般为23cm,孔径为0.2-0.3cm。孔径不宜过大,否则大量秧根将穿孔下扎,增加起秧难度。三、育秧管理双膜育秧的播期确定、浸种催芽、封膜盖草、苗期管理等与软盘育秧相同。其精细播种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在铺有孔地膜的秧板沟边分别固定厚2cm,长200cm 左右的木条。2、铺放底土,并用木尺刮平,刮平后模板木条顺次移动使用。3、补足底土水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在播种前一天铺好底土后,灌平板面水,使铺散的细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放;二直接用喷壶喷洒,使底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后立即播种盖土,以防跑湿。4、定量播种:每平方米一般播发芽率为90%的芽谷740-920 克。播种时要按秧板称种,并力求播种均匀。5、均匀撒盖种子土。覆土量以盖没种子为宜,厚度为0.3-0.5cm,覆土后不宜对表土洒水,以免表土板结影响出苗。覆盖的土不需拌肥。双膜育秧的起秧与软盘育秧不同,需切块起秧,双膜育秧的切块问题是比较重要的,切块不好直接影响插秧质量。在起秧前,首先要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宽27.5-28cm,长58cm 的标准秧块。为了确保秧块的标准尺寸,事先应准备好切块方格模具,再用长柄刀进行垂直切割,切块深度以切破底膜为宜,切块后卷起。三、机插稻基质育秧技术1、 壮秧指标:秧龄1620 天,叶龄3.54 叶,苗高1320 cm,苗挺色绿,茎粗叶宽,碳氮比适中,单株绿叶3.5 叶左右,出苗均匀,生长整齐,无病虫危害,盘根牢固,提起不散,基质厚度2 cm,厚薄一致,单株白根量10 条以上,百株地上部干重2025 g,成苗1.53 株/cm2。2 、苗床与材料准备2.1 苗床准备(1)苗床要求灌排分开、土壤肥沃、田面平整、无杂草、无残渣。(2)根据机插大田面积,按秧大田比1100落实秧田面积。(3)秧板方式分通气式、水做式、旱地3 种。通气式、水做式秧田的基本要求是垄宽1.4 m,沟宽0.25 m,沟深0.15 m。通气式:在冬季人工或机械开沟并浅旋灭茬,确保表土冻酥,播种前上水验平,精做秧板;水做式:在保证做到秧板坚硬的前提下,尽量早做备用。旱地育秧可利用现有的水泥场地、砖场地或空闲土地,再配套灌浇水设备和排水系统,确保需水有水、积水能排。2.2 基质与营养土准备基质选用江苏省作栽站推荐的科力基质,备足25 kg/667 m2,同时备足过筛细土20 kg/667 m2,然后按细土壮秧剂1001 充分拌匀。2.3 种子准备(1)根据机插秧的特点,适宜选择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品质较优、抗病性较强、耐肥抗倒的早中熟单季晚粳稻品种。(2)一般每667m2大田用种量以2.53 kg 为宜。(3)精选种子(纯度达98%,发芽率达90%以上,发芽势达80%以上),按当地植保部门推广的药剂进行浸种处理,一般6 kg药液可浸种3 kg,浸种时间为60 h,然后催芽,根据机械播种的特点,催至芽露白即可,不宜过长。2.4 材料准备(1)秧盘。秧盘分硬盘、软盘2 种。一般每667m2大田备58 cm 28 cm 规格的塑料硬盘2123 张、软盘2325张,有条件尽量选择硬盘。(2)无纺布。一般每667 m2秧田备30 g/m2、1.6 m 宽规格的无纺布20 kg。重复使用的无纺布必须在当季使用结束后及时清洗干净,方可再次使用。3 播种育苗。育苗有人工水田育苗、机械化流水线育苗 2 种。3.1 确定播期机插秧对秧龄要求高,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一般根据栽插期与秧龄来推算播期,还要根据每台机械每天的插秧面积,做到分期分批播种。一般高速插秧机每台每天大田栽插面积3.33 hm2左右,每批次播种间隔时间23 d。3.2 人工水田育苗(1)铺放秧盘。要求纵向横排两行,短边向外,做到摆平摆齐,秧盘紧靠无缝隙,盘底紧贴地面。(2)铺放基质,厚度为1.5 cm,太薄不利于秧苗盘根和保持水分,然后用光而直的木条刮平。基质使用时要将其搅拌蓬松、不结块。装盘后保持基质自然状态不镇压,也不可向基质中添加土壤和肥料等。(3)精细播种,覆土盖籽。播种时间在下午34点以后,每盘播芽谷150160 g,播种时不宜大把用力抛撒,应少量往复数次播种,尽量做到按垄称重,按盘称种,均匀播种。播种后用预先准备好的营养土盖籽,覆土厚度0.30.5 cm,做到谷不见天,力求均匀覆盖,厚薄一致。3.3 机械化流水线育苗流水线播种是指摆盘、铺基质、播种、浇水、盖籽、浇水出盘等过程全部在机器上自动完成,人工只需及时给机器补充秧盘、基质、营养土、水分和接盘,该方式播种效率高,用工量少。如基质已吸足水分,接盘后可在屋内堆放数天移入秧田;如基质过细过干,吸水不均匀,接盘后必须立即移入秧田,使基质吸足水分,如暂时不能移入秧田,在室内堆放,但必须在24 h内移入大田,然后沟灌窨墒,使基质吸足水分。四、机械化插秧技术(一)、主要技术内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已培育好的规格化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平整后大田中的技术。该项技术模仿人工手插秧,具有定苗定穴的特点,既保证了秧苗个体的壮实,又保证水稻群体的质量。最近示范推广的高性能插秧机依据现代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理论,更具有宽行、浅栽的特点,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以利于秧苗生根及水稻低位分蘖,缩短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二)、生产应用技术措施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在生产应用中主要分为三部分,育秧、机插、大田管理,按以下工艺流程进行。(三)、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