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学 习 过 程 订正、笔记栏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准确地翻译全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初步了解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全文。难点: 特殊句式的理解二、预学导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吏事_ 寡学术_ 阖户_ 启箧_ 既薨_循默_ 龌龊_ 奏牍_ 掷地_ 补缀_(2)文学常识积累赵普选自 ,赵普,字 , 代著名 家,自古有“ ”的说法,文中“太祖”指 。2二读课文,完成(1)解释下列重点字词寡学术 ( ) 手不释卷( )每归私第 ( ) 阖户启箧( )既薨 ( ) 发箧视之( )龌龊 ( ) 碎裂( )及为相 ( ) 卒用其人( )(2)解释下面句中的“以”字太祖常劝以读书( ) 以天下事为己任( )又以其人奏 ( ) 跪而拾之以归 (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三、课堂互动探究 订正、笔记栏(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把握节奏。(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解释加点的字词。(1)少习吏事( ) (2)寡学术( ) (3)及为相( ) (4)晚年手不释卷( ) (5)每归私第( ) (6)阖户启箧取书( )(7)读之竟日( ) (8)及次日临政( ) (9)处决如流( ) (10)既薨( ) (11)家人发箧视之( ) (12)则论语二十篇也( )(13)普性深沉有岸谷( )( ) (14)虽多忌克( )( )(1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16)未有其比( )(17)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18)普明日复奏其人( )(19)碎裂奏牍掷地( ) (20)太祖乃悟( )(21)卒用其人( ).一词多义。为:(1)以天下事为己任( ) (2)奏荐某人为某官( )之:(1)读之竟日( ) (2)家人发箧视之( )(3)跪而拾之以归( ) ()至之市( )以:(1)太祖常劝以读书( ) (2)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跪而拾之以归( ) (4)岁以大穰( )习:(1)学而时习之( ) (2)普少习吏事( )而:(1)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跪而拾之以归( )如:(1)处决如流( ) (2)匠师如其言( )3.古今异义。寡学术 古义: 今义: 每归私第 古义: 今义: 家人发箧视之 古义: 今义: 阖户启箧 古义: 今义: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 普颜色不变 古义: 今义: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古义: 今义: (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1说出下列句子的特殊性。 (1)太祖常劝以读书。 ( ) 订正、笔记栏(2)读之竟日。 ( )(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4)碎裂奏牍掷地。 ( )(5)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2.翻译下列句子。(1)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4)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1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太祖常劝以读书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普少习吏事 ( ) (2)读之竟日 ( ) (3)普颜色不变 ( ) (4)他日补缀旧纸( )3 翻译下列句子。(1)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3)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二)课内阅读 订正、笔记栏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寡学术 (2)手不释卷(3)每归私第 (4)阖户启箧(5)既薨 (6)发箧视之(7)龌龊 (8)碎裂(9)及为相 (10)卒用其人2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跪而拾之以归。C普又以其人奏。D俱以假山显。3翻译下列句子。(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2)太祖常劝以读书。 (3)以天下事为己任。 (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4概括本文记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5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人(写出姓名即可) 六、课后作业1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练习。2背诵全文。赵普第二课时参考答案二、预学导学1(1)手不释卷(2)以天下事为己任(3)龌龊;刚毅果断(4)普少习吏事,寡学术。(5)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三、课堂互动探究(二)1 “阖”、“启”、“取”“读”上承“劝”,下启“处决如流”,一连串连贯的动作描写,写出赵普为国勤奋读书的精神。2既反映了赵普读书的效果,又写出了赵普学以致用的精神。3文章第二节采用了概括介绍与具体的细节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这句话是对赵普为人的客观评价。既体现出其观点,也概括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引出下文奏荐人才的故事。5细节描写有“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这些细节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举荐人才,表现了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和刚毅果断的品行风格。6(1)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2)说明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君主。7(1)年少时就任要职,为国效力;(2)年老时刻苦读书,从收中寻求治国安民的方法;(3)为了给国家举贤,不惜冒着惹怒圣上的危险一次次举荐。8本文写了赵普刻苦读书与推荐人才这两件事。围绕一个中心:以天下为事为己任9赵普尽管他有忌妒刻薄的缺点,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勤奋刻苦,专心致志,知人善任,做事刚毅果断,是一个做事持之以恒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的人。同时他的身上又有不畏皇威,敢于冒死为国荐才的精神。(一奏不行,再复奏,复奏未果,又三奏,三奏未通又四奏)10(1)如写赵普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阖”字,表明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决心之大)(2)写太祖怒,描写了:“碎裂奏牍掷地”的细节。“碎裂”已足以表明怒的程度了,再加上一个“掷”字,就不难想象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了。(3)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普颜色不变”、“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跪而拾之”这一细节生动感人,被太祖撕碎的奏牍,要将它恢复原样,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写邮了赵普的沉着镇定、坚定执著。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11主要运用了反复、对比、白描、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突出了赵普为人深沉,能以天下为己任的特点。12(1)写太祖的“不用”、“亦不用”主“卒用”,总共才七个字,省去了若干对话和过程,真可谓惜墨如金。(2)通篇没有说明赵普所荐者何人,为何荐此人,而把笔墨医治在一奏、二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反映了他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13(1)把年轻时的赵普“寡学术”与年老时的赵普“手不释卷”进行对比,突出赵普为国勤奋读书的精神;(2)把其他在相位者与赵普进行对比,突出赵普的刚毅果断14 (1)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或典故: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凿壁借光 韦编三绝 目不窥园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圆木警枕 幼学不厌 朝乾夕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囊茧照读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2)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事例:范仲淹,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文天祥,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右臣相。元军大举进攻宋朝,文天祥带兵奋起抗战,终不敌被俘。元朝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至死不降,最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15首先从学习方面可获得的启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方法:学习要专心致志,学以致用,读书要读得精要。二是学习态度: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先天不足后天补,要下定决心努力。三是从赵普身上获得的学习感悟:学习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功的必由之路;只要端正态度努力学习,一个即使基础很差,也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从生活方面可获得的启示有:学习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学习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遇事沉着镇定的品质。16答:作为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普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但正是这一缺点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可信,也符合史家“秉笔直书”的写作原则,看人应看主流、长处,应看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唯才是举的优点。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而且,本文也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既写出了真实的赵普,又突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反而使他的形象更高大。17示例一:选A理由:赵普忧国忧民,在政事上一直勤勤恳恳,到了晚年仍不忘学习来提高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是活生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例子。示例二:选B理由: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警示着后人,他也用卓越的政绩表明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报负。18示例一:当然不能。论语里虽然包含了学习、做人、处事、治国等各方面的知识,是孔子一生思想理论的精华,但是这些理论只能充实我们的思想,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们不能仅凭它们就想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立足。我们必须用大量的文化知识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将来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示例二:赵普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工作性质。他工作的目的和方向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答案,用到实际中来,这就是赵普只用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的原因。而我们不是古代的官吏,即使以后从政也不仅仅是一部论语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复合型人才,所以,只研究透彻论语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可笑想法。四、课堂练习2E五、拓展阅读1打开 穿 他 看,望 织补,连缀 感到奇怪2A 3B 4(1)(张良)认为他很老了,最后忍住了,下去取鞋子。(2)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跪下替他穿上鞋子。(3)读这本书就可以做国君的师傅了。5尊重长辈或领导、勤奋读书、善于忍耐。高邮市_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题赵普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主备吴士荣审核徐善巧统稿王文安执教班级学生姓名成绩学 习 过 程 订正、笔记栏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2学习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重点: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难点:1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2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二、预学导学1根据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晚年_ _,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_ _。(3)宋初,在相位者多_ _,普_ ,未有其比。(4)宋太祖劝赵普多读书的原因是: (5)读书给赵普带来的益处是: 2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人物细节描写的语句。 3检测一下自己的译文功力。(1)读之竟日。 (2)太祖常劝以读书。 (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三、课堂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预学导学”部分的知识。(二)深入探讨课文。1从文中找出能表现赵普读书勤奋的词语。 2赵普的“处决如流”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订正、笔记栏 3文章的第二节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4赏析“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5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有哪些细节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 6“太祖乃悟”中太祖“悟”的是什么?“卒用其人”说明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 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8本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9通过文中所写的两件事,你认赵普是个怎样的人? 10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抓重点动词来分析) 11作者叙述赵普这则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12请举例说明本文“叙事简洁,不用冗笔”的写作特点。 13试举例说明文中如何采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的。 14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试着举出一两个吗?并谈谈他们对你成长的影响。 15学习了本文,你从赵普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谈谈。 16赵普为国奏荐人才不惜触怒龙颜,但是作者又写他“虽多忌克”,这不是有 订正、笔记栏损于他的形象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17学习完赵普后,班里举行了“选举心中最伟大的具有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圣贤人物”活动。有人列出了以下选项,你选择的是哪位?理由是什么?请在班会上陈述。A赵普半部论语治天B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后天下之乐而乐C屈原汩罗江自沉,以身报国D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选择:( )理由: 18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也不必学习那么多知识,而只研究透彻论语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不少于30字) 四、课堂练习1解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竟日: 次日: 明日: _ 他日: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阖户启箧取书”细节中的一个“阖”字,表明赵普闭门谢客、刻苦读书的精神。C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写赵普为国推荐人才的决心和耐心,又描写了“补缀旧纸”这一生动感人的细节。D赵普死后,发现箱子有一部论语。这一细节表明他平时手不释卷所读之书就是论语。后人称誉他“半襄阳论语治天下”是有根据的。E在“奏荐人才”的描写中,主要通过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3文中写赵普刻苦读书的句子为:_文中能表明赵普性格特点的语句:_ 4文中表现太祖怒不可揭的一个细节是:_5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了他怎样的胸襟?(用原文的句子回答)_ 6作者说赵普晚年“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三个有关刻苦的成语。_ _ _7“阖户启箧”中的“阖”表明赵普_8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结合课文分析下列细节描写的作用。(1) “阖户启箧取书”写赵普 订正、笔记栏(2)“跪而拾之以归”写赵普_(3) “补缀旧纸 ,复奏如初”写赵普 _ 五、拓展阅读与赵普比较阅读并回答问题: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毂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1解释加点的词: 阖户启箧取书 ( ) 因长跪履之 ( ) 未有其比( ) 良大惊,随目之( ) 他日补缀旧纸( ) 良因怪之( )2与“跪而拾之以归”句中“以”字意思相同的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C普又以其人奏 D父以足受,笑而去3与“读之竟日”句中“之”的用法及意思相同的是:( )A良鄂然,欲殴之 B常习诵读之 C良因怪之 D家人发箧视之4翻译句子:(1)为其老,强忍,下取履。_ (2)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_ (3)读此则为王者师矣。_ 5 当赵普面对宋太祖和张良遇到“老父”时,他们两人表现出许多共同的优秀的品格,结合文章来说说。_ 六、课后作业1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练习。2背诵、默写、翻译课文。赵普第一课时参考答案三、课堂互动探究(三)(1)年轻(2)少(3)等到(4)放下(5)府第,大的住宅(6)关闭(7)整天(8)处理政务(9)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10)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11)书箱(12)原来是(13)性情;形容人严肃刚正(14)虽然;对人忌妒刻薄(15)的人;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16)相提并论(17)曾经(18)又(19)扔(20)才(21)终于2(1)当作(2)担任(1)书(2)书箱里面(3)碎裂的奏牍(4)到去,往(1)拿(2)把(3)表顺承的连词,相当于“而”(4)因为(1)温习(2)熟悉(1)表转折,但,却(2)表顺承(1)像(2)遵照3古义:知识学问;今义:有系统的专业性很强的学问事处、古义:府第,大的住宅 今义:用在数词前边表示次序古义:打开;今义:发送、开发古义:门; 今义:常用义为人家、户头古义:处理决断;今义:枪毙犯人古义:形容人过分谨慎;今义:不干净,比喻人品恶劣古义:脸色;今义:色彩或颜料等古义:某时段的第二天;今义:今天的后一天,第二天(四)1.(1)省略句、倒装句:“劝”后省略了宾语“之”,介宾短语“以读书”后置(2)倒装句:状语“竟日”后置作了补语(3)省略句:“奏”后承上文省去“荐”(4)省略句:“掷”后省略了介词“于”(5)固定句式:“以为”译为“把当作”初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学 习 过 程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能仔细观察人物,把握人物形象。2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重点:在写作中如何将人物个性写得生动感人,又合情合理。难点: 运用描写,突出个性二、预学导学1课前阅读:本单元后的写作知识短文。2学习准备:认真回想你头脑中印象深刻的,而且有特点有个性的人。三、课堂互动探究1在我们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接触了很多人物,有的令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难忘,请看下面三个片断,说说他是谁。(1)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3)他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 这几段文字分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引写观察人物特点 写出人物个性材料,圈划重点。交流学生划出的重点:人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观察时要仔细把握,认真比较,反复思考,然后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怎样观察人物的特点?全面观察人物,就是从看、听、想、感四个方面入手。看,人物的外貌和神情、动作;听,听人物的语言和说话的语气;想,联想人物的相关资料和别人的评论;感,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评价,还可以感受揣摩人物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观察人物,了解并写出人物个性如何写出人物个性?(1)外貌描写抓特征。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选择最能表现特征的写,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如:高尔基就是抓住外祖母的眼睛、脸颊等,突出外祖母在困苦的生活中乐观、开朗、坚强的一面。(2)动作描写要细致作者描写雪地捕鸟,抓住一系列动词,不仅写出他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描写了他是怎样做的,写出了连贯的动作,再现了雪地捕鸟的欢乐场面。(3)语言描写需恰当所谓“言为心声”,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要让所写的人物出来直接讲话。在万分危急、人们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一声怒喝,临危不乱、镇定沉着的英雄本色展露无遗。恰当的语言,围绕中心,可以使全文“抱成一棵菜”,有故事,有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肇东市检察系统考试真题
- 2024年辽宁锦州凌河区招聘市容管理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年牡丹江绥芬河市博物馆公开招聘讲解员招聘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柳林镇卫生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薄膜加热器件制造工6S现场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合气潜水员合规化技术规程
- 飞机化学铣切工岗位适配性复评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春季粤规院科技集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黄酒压滤工岗位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规程
- 传感器应用技术 课件 3-18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 医院培训课件:《S/D 比值临床价值》
- 《湖南民居特色》课件
-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 2025年度火锅店合伙人合作协议书:特色火锅底料配方保密协议
- 岗位化验员述职报告
- 2023年价格鉴证师考试《价格鉴证案例分析》试题真题及答案二
- 2025年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我的家乡沧州
- 两人合伙经营网吧协议
- 【课件】纪念长津湖吾辈当自强!课件 -2024年12.24纪念抗美援朝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