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说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一课时:词语学习(1)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2.通过比较,分析汉字的结构学习。 3.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一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保护动物和它们和睦相处 二 重点:通过讲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难点: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三 教学手段 教科书,备课本,粉笔,黑板 四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首先抽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测验内容以课文材料为主,让两名学生上黑板做提前准备的测验题,让下面的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讲解词语:老师提出一些生词,解释给学生,学生根据解释组词造句。通过这种形式进行讲解词语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教师1.两栖 【动】有时水利上生活,有时陆地上生活。 学生:两栖动物 水陆两栖 两栖作战 我们身边有很多对人们有好处的两栖动物,我们要保护它们。 教师2.漂移 【动】漂流移动;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学生:木头在水里不断漂移; 大陆也会漂移的教师3.挤压 【动】从四面往中间压 学生:大陆也会挤压; 这大陆挤压而形成的; 这座上陆地挤压而形成的。 挤压成型 教师:4.俯冲 【动】 (飞机)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学生:飞机开始俯冲。 老鹰从天空俯冲下来 飞机那俯冲的动作让人吃惊。 教师5.变形【动】 形状,格式起变化 学生:这个零件已经变形了。开始慢慢变形。 变形虫 变形性 这个箱子被压得已经变形了。 教师6.灭绝 【动】完全消灭; 完全丧失 学生:使苍蝇蚊子死净灭绝。 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灭绝的暴行 灭绝人情 洪水灭绝了一切生命。 任何物种的灭绝,都是生态环境的一场灾难。 六 德育渗透;以“两栖”为主进行德育。 我们身边有很多对人们有好处的两栖动物,我们要保护它们。 七.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用课文中的重点词造句。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 恐龙无处不在 第二课时:词语学习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2.通过比较,分析汉字的结构学习。 3.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二,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团结和睦相处 三, 重点:通过讲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难点: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四, 教学手段 教科书,备课本,粉笔,黑板 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六, 教学过程 教师抽查学生的复习情况以后对课文中的生词讲解,给学生解释每一个词语的用法,内部结构,同义词,反义词,模仿造几个词组和句子,然后同学们在教室里进行自由谈话形式组词,造句。 讲解词语: 教师1.迁移【动】移动;离开原来的所在地面另换地点。 学生:迁移户口 工厂从城内迁移到郊区 不断迁移 迁移性 教师2.破裂 【动】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双方的感情关系等遭到破坏而分裂。 打破常例。 学生:制度要严格遵守,不能破裂。 感情破裂 他死于心脏破裂 我们不要破裂同学们之间感情。 教师3.拼合 【动】 和在一起;拼缀; 拼凑 和“分散”相对。学生:把这些东西要及时拼合 拼合得天衣无缝 教师4.天衣无缝 【组】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多指诗文方面)。计划周密,不露行迹;无隙可寻。 学生:到那里你就会看到拼合得天衣无缝。与“完美无缺”词义相同 教师5.稀少【形】(希少) 事物出现得少;很少;稀疏 学生:街上行人稀少 人烟稀少 教师6.抗拒 【动】 抵抗;拒绝 学生:地球的运动是不可抗拒的。 要及时抗拒 六德育渗透;以“破裂”为中心进行德育。 制度要严格遵守,不能破裂。我们不要破裂同学们之间感情。 七.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读所有的词语,做到能流利的阅读,书写和使用 复习所讲内容,熟读会读课文。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三课时 课文学习(一) 时间: 年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检查,课堂讨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式,读懂每句话,提高阅读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要求会读,会写,能正确理解并运用。 二.德育目标: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重点:通过自读理解进行讨论。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正确运用 三教学手段 教科书 备课本 粉笔 黑板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6500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是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南极地区恐龙化石的发现又证明了什么?在获得这些知识的同时,药学会寻找证据,联系其他事物来分析事物的方法。 通过上面的一段内容来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通过讲解自渎,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能力,理解疑难句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和汉语表达能力。 一,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记忆生词。 1.为什么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哪一个发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早期的恐龙是怎么样生活的?4. 是什么原因使恐龙走到了世界各地? 5.世界各地的恐龙是在什么时间灭绝的?科学家找到原因了吗? 6.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二)串讲课文 1.第一段(第1-4自然段) 以“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为话题,介绍恐龙等古老的两栖动物化石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现的现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1)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话题。 (2)讲述恐龙在南极大陆冰冻地带的发现,提出这种古老的动物在全球无处不在的证据。 关键词:1986年1月,阿根廷南端的詹姆斯罗斯岛发现恐龙骨骼化石。 (3)提出这一发现南极大陆的关系问题,为进一步讨论原因做了铺垫。 2.第二段(5-12自然段) (1)解开南极大陆发现恐龙化石之谜大陆板块漂移。 关键词:40多亿年间,大陆板块;缓慢运动俯冲,挤压泛大陆 (2)泛大陆不断地形成和破裂。 关键词:25亿年前,最后一次完整的发大陆。热带很温带恐龙曾到处都在舒适地生活着。 (3)但大陆的冲洗分裂;继续的破裂和移动。 关键词:返大陆的冲洗分裂四部分;继续的破裂和移动北美,南美和印度的分开;南极与澳大利亚的分开。 (4)大陆分离时各自带了恐龙离去。 关键词:大陆分离时各自带了恐龙离去;6500万年前恐龙都突然灭绝了,大陆也完全分开现在每个大陆都有了自己的恐龙化石。 这两段介绍了恐龙物的各方面特征,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六.德育渗透: 很长时间来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十大陆开始分离,恐龙慢慢适应不了环境纵欲灭绝了, 所以我们也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才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很好的保障。 复习本节课,预习下节课 第十四课 恐龙无处不在 第四课时 课文学习(二) 时间: 年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式,读懂每句话,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新的句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德育目标: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爱护环境 重点:通过自读理解进行讨论。 难点:理解疑难句型并模仿造句。 三教学手段 教科书 备课本 粉笔 黑板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天然的牧场” 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随大陆漂移到南极的动物和植物为什么要比其他同类悲惨得多? 2.为什么把南极洲称作“全球的大冰箱”? 3.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具有怎么样的意义? 4.联系课文题目,怎么样理解课文第一段中“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 (二)串讲课文 第三段(13-15自然段) (1)介绍南极大陆动,植物种类大大减少的原因 关键词:一亿年前,天气逐渐变冷,动,植物越来越稀少,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2)提出南极恐龙化石的3.能复述课文的内容。 4.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手段 教科书,备课本,粉笔,黑板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的方式做出练习题。 一、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反对民族分裂【分裂】 2)分离这种元素 【分离】 3)我们分散几个 【分散】 4)他们之间的合作已破裂了 【破裂】 5)这里人们稀少 【稀少】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B 2.A 3.D 三、完成下列句子 1.你不同意,那么他们怎么样去做呢? 2.他那突出的成绩,说明他平时很努力。 3.这次失败是自己错过时间,而不是别人作怪的。 四、写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1.B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 D 2.B 3.D 4.A 5.C 6.D 7.A 德育渗透 通过“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句话进行德育。 作业:复习本节课预习下节课。 第十四课 恐龙无处不在 第六课时 学习词语(一) 时间: 年 月 日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检查,讲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2.通过比较,分析汉字的结构学习。 3.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二,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善于合作,善于竞争 三, 重点:通过讲解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难点:要求达到会读,能理解,会用的程度。 四, 教学手段 教科书,备课本,粉笔,黑板 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六, 教学过程 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词语情况然后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生词意 教师1.致命【动】 可使丧失生命 学生:致命伤 致命的弱点 致命的一击 他那些话真致命的。 教师2.签订【动】 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 学生: 签订合同 两国签订了贸易议定书和支付协定。 教师3.交汇【动】 相交, 遇见(多指河流) 学生:这就是两条河的交汇处。 这两种方向是不会教会的。 教师4.相似【动】 相像; 学生:这两个人的年貌相似。 相似的图形 相似形 教师;5.减弱【形】(气势)变弱;削弱 学生:风势减弱 开始减弱 不会减弱 慢慢减弱 教师6.命名【动】 给与名称 学生:命名典礼 重命名 教师;7.平行【形】 等级相同,没有隶属关系; 两个平面或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任意延长始终不能相交,叫做平行; 同时进行的 学生:平行关系 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 平行作业 教师;8.合作【动】 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学生:分工合作 技术合作 我们学习上要合作交流经验一起进步。 德育渗透 以“合作”为主进行德育 我们学习上要合作交流经验一起进步。 作业:抄词造句,熟读课文,预习下节课。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七课时 课文材料的运用(一) 时间: 年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式,读懂每句话,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新的句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善于动脑子善于动手 重点:通过自读理解进行讨论。 难点:理解疑难句型并模仿造句。 二教学手段 教科书 备课本 粉笔 黑板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讲解法 问答法 鼓励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到了关于恐龙的故事,知道了很多知识,这篇课文上说的还是关于恐龙的故事,那我们阅读本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一下一些问题。 希望同学们阅读时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 中国东北部发现的恐龙化石宝藏,为什么引起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探究七 区域的变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新世纪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新世纪版试用本
- 2025关于合同解除的赔偿标准
- 2025贵阳市科技创新基金合同书
- 篮球:传切配合及体能练习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呼和浩特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企业食堂管理承包合同
- 2025标准购房合同协议书 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型材供应购销合同
- 2025个人借款轿车抵押合同书
- 基本不等式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DL∕T 2568-2022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腧穴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精美课件(第1课时)
- 消防喷淋系统设计合同范本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物流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