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论文.doc_第1页
水土保持论文.doc_第2页
水土保持论文.doc_第3页
水土保持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新矿区废弃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矿区废弃地是一种松散的岩土混合物堆积体, 大量的废弃地不宜植物生长,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阜新矿区废弃地的水土保持工作,经多年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阜新矿区废弃地水力侵蚀形成的特点,采用沟头防护、沟道治理、堆积区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撒播牧草、经济林等植物治理措施相结合,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的发生;对重力侵蚀发生原因及重点部位,采用挡墙、防滑桩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治理,使松散的混合体得到固持,改变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部,辖区内的阜新矿区自1897 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主要煤种为长焰煤。建国五十多年来,阜新矿区生产煤炭5.2 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与此同时,煤炭开采形成的煤矸石也堆遍了矿区。据阜新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统计,矿区采矿形成的堆积量超过1 亿m3,大型矸石山3座,堆积量0.1 亿m3 以上中型矸石山5 座,堆积量0.01 亿m3 以上小型矸石山4 座,不具规模的矸石山340 多座。其中大、中、小型矸石山主要分布在国有矿的井口附近,不具规模的矸石山为个体小矿形成,零散分布在各小矿井口。矿区内煤矸石总量占地面积32.135km3,总堆积量12.9085 亿m2。经多年的排弃和风化,形成了大量的不同程度的侵蚀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矿区废弃地是非均匀混合物,地表组成物的变化比较复杂,同时它是一个巨型松散堆积体,自身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不稳定状态。矸石山无排水沟,矸石山也未建挡矸墙,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及在外力的干扰下很容易发生新的变化,诱发大型的地质灾害。土壤物理性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侵蚀沟的形成。由于地表物质组成的微变化比较大,它的物理性状远不如原地貌,缺乏对外界侵蚀力的缓冲能力。在侵蚀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侵蚀形式。矸石山为平台和边坡相间的台阶式构造,沟头侵蚀主要发生在平台顶端,沟道侵蚀主要发生在平台的边坡上,超渗产流后, 坡面径流逐渐向凹处汇集, 形成股流;随着汇流面积、径流量、坡长的不断增加, 流速递增, 冲刷力加剧,侵蚀沟自上而下逐步加深、加宽。由平台和边坡逐年侵蚀而堆积在坡脚下的冲刷物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变为废弃地,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堆垫形成的废弃地呈平台、边坡相间分布的阶梯式地形,相对高度100150 m,整个废弃地松散堆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不稳定状态,局部的地表岩移、沉陷和跨落会从一定程度上加剧重力侵蚀速度,增加边坡崩塌的危险性。受降水渗入的影响及弃渣在自然沉降、人为活动的作用下,降低渣体摩擦角,易发生冲刷、滑塌等水土流失现象,若经降水冲刷流入下游农田中,会对种植的农作物产生较大危害,造成不良影响。重力侵蚀的发生,改变原有地形,形成新的侵蚀沟。矿区废弃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平均风速3.0 米/秒,最大风速22.0 米/秒,年最大沙尘暴天数达13 天,有风时间占全年总时间的70 %,季节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六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为71 天,八级以上大风34 天。风将矸石山表层的松散沉积物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同时风沙流以其所含沙粒作为工具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磨损,使地面或迎风岩壁上出现裂隙或凹坑,风沙流钻入其中进行旋磨,其结果大大加快了对矸石山破坏的速度。由于煤矸石的堆放,造成周围土壤质地下降,并且被风沙剥离,加剧了土壤侵蚀,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整个废弃地中矸石山顶部的平台面积所占比例很大,降雨产生径流后在平台低洼处集中,这个低洼地的下方形成一个或多个沟头,水流集中后经过沟头形成跌水进入沟道。沟头是侵蚀沟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其发展方向与径流方向相反,形成溯源侵蚀。由于沟头侵蚀强烈,单纯采用生物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连环锁”。为了防止沟头溯源侵蚀,控制侵蚀沟扩张,在平台低洼处选择围埂蓄水沟式沟头防护工程。在围埂上和沟道内播种荆条以固定沟埂在沟埂之间撒播草木樨保持水土。沟头跌水进入沟道造成大量的“V”字形冲沟,沟道纵比降大,下切十分严重。为了控制沟蚀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沟底下切,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沟底布设谷坊治理侵蚀沟,使谷坊淤平后其淤泥面不再产生冲刷。沟道边坡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但由于矸石山边坡土质差,不利于水土保持,故边坡水土流失治理可结合边坡鱼鳞坑整地工程进行。边坡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营造速生林或用材林,如杨、柳、榆、槐等,立地条件不好的地方可营造生态林,如沙棘、紫穗槐等。水蚀堆积区的土层较厚,相对立地条件好,可用植物措施进行防治。一般在近坡脚处采用沙棘为主的小型灌木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远离坡脚处可选用材林和速生林,如杨、柳、榆、槐等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废弃地边坡平均坡度约33,较陡且岩土松散、稳定性差,水分缺乏,植物生长困难,所以防治废弃地边坡重力侵蚀时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以小型坡面工程整地措施,利用植被的防护固持作用和工程措施的拦蓄作用,防治重力造成坡面的水土流失。废弃地边坡比较陡时,对边坡进行变坡处理,使其由原来的一个坡变成连续的短坡,以利于植物措施的布设。在连续变坡边缘修建排水沟减少雨水对边坡的润滑作用,在坡脚保护区修挡土墙、防滑桩防治重力侵蚀的发生。在边坡上配合植物措施进行治理,采用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横坡耕作的方式种植无刺大果沙棘。种植密度为1.01.0 米,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大量拦蓄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增加土壤的蓄水量。通过工程和植物措施可以改变原地形地貌、固持土壤,改变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边坡抗冲抗蚀能力。矿区废弃地的水土流失与原地貌有很大差别,应该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外营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针对阜新矿区废弃地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对水力侵蚀为主的区域主要以沟头防护与撒播牧草为主,锁住沟头溯源侵蚀,沟道采用鱼鳞坑和经济林等;对重力侵蚀区主要以工程措施配合植物措施进行治理。矿区废弃地的治理是长期而艰难的工作,涉及多门学科、多项技术。通过对阜新矿区废弃地合理处置,在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方面精心规划设计,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