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作业题.doc_第1页
=《神经病学》作业题.doc_第2页
=《神经病学》作业题.doc_第3页
=《神经病学》作业题.doc_第4页
=《神经病学》作业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病学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1、神经病学(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也是神经科学中的一门临床分支,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2、黄斑回避(一侧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3、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体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压增高等。包括颈强直、凯尔尼格征(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4、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5、浅反射(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角膜等引起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软愕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和肛门反射。)二、选择题1.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不应包括A.详细询问病史 B.仔细的体格检查 C.相关的辅助检查 D.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E.试验治疗2. 脊髓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A.四肢中枢性瘫痪B.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C.截瘫 D.单瘫 E.偏瘫3. 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称作A.右侧中枢性面瘫B.左侧中枢性面瘫C.右侧周围性面瘫D.左侧周围性面瘫E.双侧周围性面瘫4. Chaddock征阳性提示A.皮质脑干束损害B.脊髓丘脑束损害C.锥体束损害D.薄束损害E.楔束损害5. 患者以左侧口角流涎2天为主诉来诊,查体:左眼闭合不全,左侧额纹变浅,左侧口角低,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舌前2/3味觉减退,病变位于A.左侧面神经茎乳孔病变B.左侧面神经内耳病变C.左侧面神经管部病变D.左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 E.左侧桥小脑脚病变6. 以下关于失语症不正确的表述是A. 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表现B. Wernicke失语:以口语理解障碍为突出表现C.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主要表现D.经皮质性失语:以音量小、语调低为主要表现E.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特征7. 感觉性共济失调的表现不包括A.站立不稳,踩棉花感B.深感觉障碍C.不伴眩晕、眼震D.凭视觉不能减轻症状E.凭视觉可减轻症状8. 女患,79岁,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出现低钠血症,纠正低钠过程中出现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不能张口,但双眼可按指令做睁闭眼动作,双侧肌张力增高,腿反射活跃,双病理征阳性,该患者的状态是A.嗜睡B.去皮质综合征C.无动性缄默D.闭锁综合征E.浅昏迷9. 下列哪项为锥体束损害的体征A. Kernig征B. Lasegue征C. Romberg征D. Brudzinski征E. Babinski征10. 下列不属于轻瘫试验的是A.双上肢平举,手心向下,轻瘫侧上肢逐渐下垂和旋前B.双上肢平举,手心向下,轻瘫侧小指常轻度外展C.仰卧,下肢伸直,两膝并拢,检查者分开之,轻瘫侧较易移动D.仰卧位双腿伸直,轻瘫侧下肢常呈外旋位E.俯卧位,双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轻瘫侧小腿逐渐下落11. 浅感觉检查不包括A.痛觉B.冷觉C.热觉D.触觉E.振动觉12. 脑脊液吸收的主要部位A.蛛网膜颗粒B.脊神经根间隙C.脊髓表面D.各脑室脉络丛E.腰大池内神经根13. 防止低颅压综合征不适当的措施A.使用细针穿刺B.放液量一般为2 - 4ml,不超过10mlC.术后至少去枕平卧4-6小时D.熟练掌握穿刺技术E.术后即刻起床14. 以下哪项不属于癫痫样放电A.三相波B.多棘慢复合波C.棘波D尖波E.3Hz棘慢波综合波15. 女患,38岁,半月来头痛,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即可减轻。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CT及MRI平扫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应选择的检查为A.脑电图 B.经颅多普勒超声 C.腰椎穿刺D. CT灌注成像 E. SPECT16. .脑脊液检查对下列哪种疾病的定性诊断意义最大A.大面积脑梗死B.脑转移瘤C脑胶质瘤D.结核性脑膜炎E.帕金森病17. 下列临床诊断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A.通过详细的问诊、查体以及实验室检查,收集可靠详实的临床资料B.根据CT, MRI等详细的检查结果进行定位诊断C.根据病变的部位、临床的病史与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做出定性诊断D.明确疾病性质后,制订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E.根据疾病的性质、部位、患者的综合状态等因素进而评估疾病对患者本身生理功能、心理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评定患者的预后18. 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是A.偏头痛B.紧张型头痛C.丛集性头痛D.三叉自主神经头痛E.其他原发性头痛19. 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吸氧疗法B.佐米曲普坦经喷鼻吸人C.舒马曲普坦皮下注射D.二氢麦角胺静脉注射E. 4肠-10肠利多卡因1ml经患侧鼻孔滴人20. 女患,28岁,常在月经期反复出现右额颖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持续4-72小时不等,常服用布洛芬以缓解头痛。应诊断为A.紧张型头痛B.丛集性头痛C.有先兆偏头痛D.基底型偏头痛E.无先兆偏头痛21. 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是A.血压突然升高,短暂意识不清,抽搐B.眩晕、呕吐、耳鸣,持续一至数日C.发作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4小时内完全恢复D.昏迷、清醒、再昏迷E.一侧轻偏瘫,历时数日渐恢复22.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溶栓治疗A.发病3小时内B.头颅CT证实无出血灶C.患者无出血素质D.出凝血时间正常E.头颅CT出现低密度灶23.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A.脑动脉炎B.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C.血液病D.脑动脉瘤E.脑血管畸形24. 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重要的鉴别点为A.活动中发病B.头痛、呕吐C.脑脊液含血量多少D.头颅CT检查发现脑实质内高密度影E.脑膜刺激征25. 女患,55岁,脑梗死后第3日出现意识不清。查体:血压190/100mmHg,右侧偏瘫,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80mmH2 O。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降压药B.扩张血管药C.尿激酶静脉点滴D. 20%甘露醇静脉滴注E.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26. 男患,74岁,以“工作中突然出现左肢无力,伴头痛半小时”为主诉来诊,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神清、语利,左侧面、舌核上瘫,左侧肢体偏瘫,左侧Babinski(+),颈强直(一)、双侧Kernig征 (一)。为帮助诊断,首选的辅助检查是A.脑电图 B.脑血管造影 C.头颅CT D.脑脊液 E.脑超声波27. 关于脱髓鞘疾病下列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脱髓鞘疾病是一组脑和脊髓以髓鞘破坏或髓鞘脱失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B.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C.脱髓鞘疾病病理特征性表现是脱髓鞘,而神经细胞、轴突及支持组织保持相对完整 D.脱髓鞘病损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一白质 E.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呈袖套状浸润28. 男患,69岁,患帕金森病,并患前列腺增生,下列药物中哪一种不宜应用A.苯海索 B.多巴丝拼 C.苯海拉明 D.金刚烷胺 E.澳隐亭29. 抗癫痫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尽可能单药治疗B.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至最低有效剂量C. 70肠w80%患者单药治疗可以控制发作30. Alzheimer病的临床特征不包括A.认知障碍B.记忆障碍C.精神障碍D.行为异常E.昏迷三、简答题1.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可归结为几种?各是什么?2.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3.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4. 头痛的防治原则包括哪三方面?5. 何谓肌强直、铅管样及齿轮样强直?四、论述题1.不同节段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表现如何?2.肌力分几级?各级的表现是什么?3. 试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般临床特点。4.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5. 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药物治疗?神经病学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1、意识障碍2、去皮质综合征3、三凹征4、静止性震颤5、TIA二、选择题1. 易出现“三偏”综合征的病损部位在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丘脑 E.内囊2. 一侧瞳孔散大,直接及间接反射均消失,病变在A.对侧视神经 B.同侧视神经 C.对侧动眼神经D.同侧动眼神经 E.同侧视神经及动眼神经3. 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外展受限,病变部位在A.右动眼神经B.右滑车神经C.右视神经D.右展神经E.右三叉神经眼支4. 下列哪项不符合对感觉障碍的判断A.感觉径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疼痛,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B.感觉径路的破坏性病变可引起减退或感觉消失C.过度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度,表现有潜伏期及后作用D.牵涉性疼痛系指内脏病变时出现相应皮肤节段区疼痛及感觉过敏E.放射性疼痛系指疼痛可扩散到受累的感觉神经的支配区5. 一患者能被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及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继续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谵妄 E.意识模糊6. .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A.一侧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偏盲、黄斑回避D.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盲E.顶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_7. 新纹状体病变表现为A.静止性震颤_B.舞蹈病C.手足徐动症D.扭转痉挛E.偏身投掷8. 脑干反射不包括A.睫脊反射B.角膜反射C. 跖反射D.头眼反射E.眼前庭反射9. 下列哪项不属于三叉神经检查A.角膜反射B.下颌反射C.咀嚼肌运动D.面部感觉E.表情肌运动10. 动眼神经检查不包括A.眼裂大小B.瞳孔大小C.眼球向上、下、内运动D.角膜反射E.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11. 脑脊液产生的主要部位A.第三脑室脉络丛B.第四脑室脉络丛C.侧脑室脉络丛D.蛛网膜下腔E.蛛网膜颗粒12. 哪项不属于腰穿适应证A.留取CSF做各种检查以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B.测量颅内压或行动力学试验以明确颅内压高低及脊髓腔、横窦通畅情况C.动态观察CSF变化以助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D.怀疑颅后窝存在占位性病变E.注人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13. 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脑血管造影术的适应证A.颅内外血管性病变B.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C.某些肿瘤的定性D.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E.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14. 以下哪项不属于癫痫样放电A.三相波B.多棘慢复合波C.棘波D尖波E.3Hz棘慢波综合波15. 以下关于神经系统症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许多神经系统症状可以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B.神经系统的疾病不会以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症状作为主诉C.昏迷基本上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D.抽搐肯定是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E.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通常是由于合并了神经系统疾病16. 对确诊颅内动脉瘤意义最大的检查是A. CT B. MRA C. PET D. MRI增强 E. DSA17.关于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缺一不可B.定位诊断特别要重视起病形式和病程特点这两方面资料C.定性诊断目的是确定疾病的病因D.通常是先定位,后定性E.完全依靠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定位有时反而会导致错误结论18下列哪项不是偏头痛的特征A.多为偏侧B.发作性C.常伴恶心、呕吐D.搏动样头痛E.一般持续15分钟至3小时19.偏头痛预防的药物不包括下列哪个A.阿米替林B.奋乃静C.头痛宁胶囊D.氟桂利嗓E.普蔡洛尔20.男患,38岁,反复发作性左额颖部搏动性疼痛4年。头痛发作同时或之后出现左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常持续1周左右可缓解。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其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重症肌无力(眼肌型)B.眼肌麻痹性偏头痛C.视网膜性偏头痛D.丛集性头痛E.无先兆偏头痛21.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失语B.眩晕、呕吐C.平衡障碍D.眼震、复视E.交叉瘫22. 脑栓塞的治疗原则为A.改善循环、减轻脑水肿和预防脑庙B.预防脑栓塞再发C.改善循环、减轻脑水肿,并治疗原发病D.外科手术摘除栓子E.应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23. 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出血量B.并发症严重程度C.出血部位D.出血量和部位E.出血量、部位及并发症严重程度24. 脑出血首选的治疗原则A.预防休克B.应用脱水剂C.控制血肿感染D.立即输血E.给予苏醒剂25. 男患,68岁,3天前睡眠醒后发现视野范围缩小。查体:血压正常,心脏正常,神清,语利,右侧同向性偏盲,肢体肌力5级,感觉正常。诊断考虑为A.脑血栓形成B.脑出血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塞E脑膜炎26. Alzheimer病的确诊依据是A.病史B.智力量表检查C.头颅MRI D.病理检查E.脑电图检查27. 女患,78岁,5年前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逐渐加重,出门经常找不到家,近2年来生活渐渐不能自理,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MMSE评分8分,头颅MRI显示脑萎缩,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根据NINCDS-ADR-DA的国际标准,该患的诊断为A.确定的Alzheimer病B.可能的Alzheimer病C.血管性痴呆D.可能性大的Alzheimer病E.路易体痴呆28. 有关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描述是 A.精神症状很少见。 B.超过70%的病例有眼肌麻痹及复视 C.约6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共济运动障碍 D.肢体无力最多见 E. Charcot三主征见于大部分晚期多发性硬化患者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