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窦娥冤关汉卿 一 中国古典戏剧概述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 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 她与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 元代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1 宋元南戏 南戏 又有戏文 南曲戏文 温州杂剧 永嘉杂剧等名称 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 剧本一般为长篇 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 短的则为二 三十出 每出结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诗 叫下场诗 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 不仅上场脚色皆可唱 而且还可独唱 接唱或合唱 全视剧情需要而定 剧本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 都注有 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 通常为生 旦 净 丑 末 外 贴等七种 其中以生 旦为主 其他脚色皆为配角 揭露社会黑暗 抨击封建统治阶级 伸张正义 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是南戏作家们笔下反映最多 最突出的内容 其次 歌颂青年男女之间自由幸福的爱情 提倡婚姻自主 这也是宋元南戏的一个重要内容 2 元代杂剧 元杂剧 也叫北曲杂剧 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称 元杂剧虽盛行于元代 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了 元杂剧一本通常由四折组成 一折用一套曲 除四折外 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楔子 所谓楔子 即填补的意思 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 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 以引出正戏 相当于开场戏 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 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当于过场戏 楔子与折的区别 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 不必如折那样 必用一套曲调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 或正旦 或正末 由正旦主唱的称为 旦本 由末旦主唱的叫 末本 其他脚色只能念白 动作和效果称为 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 剧本上都标明 科 元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 比南曲高亢激越 元杂剧的脚色大致可以分为末 旦 净 丑四类 3 明清传奇 明代初叶 在北曲杂剧衰落的时期 南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成分 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 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 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其主要特点有 剧本分出并加出目 南北曲合套的形式普遍运用 集曲的广泛使用 曲律更为严格 脚色体制有了较大的发展 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 南洪北孔为传奇的最后一个创作高峰 4 清代花部 所谓花部 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取其花杂之义 故也称 乱弹 康熙年间 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 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 其中影响最大 流传最广的有 高腔 由弋阳腔衍变而来 梆子腔 即秦腔 最早形成于山陕一带 皮黄腔 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戏曲声腔 柳子腔 起源于山东 柳子 即小调或小曲之意 花部诸腔戏的兴起 与其所具有的群众性 通俗性有关 演出的多是一些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 或为历史故事 或为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 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 即由原来的联曲体变成了板腔体 从此结束了戏曲史上的传奇时代 开始了新的乱弹时期 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窦娥冤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 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 开头有一个 楔子 序幕 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 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 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第三折 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 本文的重点有如下几点 1 把握贯串全文的线索 冤 2 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 本文是如何塑造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 4 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5 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1 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 对 端正好 滚绣球 等曲子的理解 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关汉卿 号已斋叟 金末元初大都 现北京 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 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 齐名 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他 生性倜傥 博学能文 滑稽多智 蕴籍风流 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中说自己精音律 会吟诗 能吹萧弹琴 歌唱舞蹈 也会下棋射猎 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 不仅写作剧本 有时还登台演唱 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 但大都散失 现仅存15部 代表作有 窦娥冤 救风尘风 望江亭 单刀会 其中的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年 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窦娥冤 2 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 结构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 个别的有五折 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它不受时间 地点的限制 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类似于现代戏剧的 幕 有的杂剧还有 楔子 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用来说明情节 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 分别称为 末本 或 旦本 2 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 旦 净 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男主角称正末 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 男配角有副末 次主角 外末 老年男子 小末 少年 等 女配角有副旦 外旦 小旦等 净 俗称 大花脸 大都扮演性格 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 李逵 丑 俗称 小花脸 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 还有孛 b 老 老头儿 卜儿 老妇人 孤 官员 徕儿 小厮 3 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 科 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 乐调 曲牌 曲谱 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 每一折戏 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 武打和舞蹈 白是 宾白 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 人物对话 独白 人物自叙 旁白 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 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 曲白相生 方尽剧情之妙 正说明这一点 1 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但在前两折里 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 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 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 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 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 我们发现 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 刑场受戮 故事情节简单 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 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 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 没有冲突 就没有戏剧 更没有高潮 可见 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2 戏剧本身的特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剧作家在剧本中 除了精心构思戏剧的矛盾冲突外 还要匠心独运地安排曲牌 唱词 说白 以便创造条件 让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出 3 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 都属什么宫调 共出现10个曲牌 都属于正宫调 4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 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按 思考和练习一 的要求 10个曲牌有3个层次 使剧情有张有弛 有烘托 有渲染 扣人心弦 催人泪下 第1层是 端正好 滚绣球 两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是 倘秀才 至 鲍老儿 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是 耍孩儿 至 煞尾 四个曲牌 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5 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 6 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 冤屈之大可 动地惊天 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 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 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 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天地 在古代人的意识里 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 是不容侵犯的 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 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 所以窦娥唱出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的唱词时 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7 背诵 滚绣球 一曲 然后作 思考和练习 三 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 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 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 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这样 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 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 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 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 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 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 只能是 落得两泪涟涟 8 小结 这两个曲牌 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 统治阶级草菅人命 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 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 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 为此 这两个曲牌 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 布置作业 1 默写 滚绣球 曲牌 2 结合 思考和练习 四 研究阅读第2 3两个层次 3 熟悉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9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 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 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 纵观全剧 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 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侧面 大堂之上 酷刑之下 为使婆婆免遭毒打 她甘愿牺牲自己 屈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 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 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 可见其性格的善良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 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 这是何等的善良啊 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 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 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试想一个乎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 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 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 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 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 困此 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 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10 通过婆媳的对白 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 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 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 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 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 表现得是那么自然 生动 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 由急转缓 由怯转伤 抒情气氛加浓 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 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 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 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 被诬陷为杀人凶手 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 社会是何等的黑暗 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 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12 阅读 快活三 鲍老儿 13 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 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 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 美好的心灵 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 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 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14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 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 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15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 是否矛盾呢 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 显然是矛盾的 可见 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 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 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 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另一方面 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 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16 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 三大奇愿 这样的情节呢 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 从内容上看 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 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 而且要感天动地 让人们都知道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每有口难言 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 法制腐败 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 争到头 竞到底 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 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 通过奇特的构思 借助于想象 借助于天地震惊 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 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 这样的安排和处理 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 却又合乎人情 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 杀却贪官污吏 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17 提问 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 却偏偏写成现实 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 没有别的办法 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 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 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18 提问 煞 就是结尾的曲牌 为什么关汉卿要把 煞 分成 二煞 一煞 煞尾 三个曲牌呢 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 犹如地下岩浆 冲向决口 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 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 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 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 淋漓尽致 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 把高潮推向顶峰 19 窦娥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三年亢旱的意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窦娥的三桩誓愿 一愿比一愿深刻 一愿比一愿强烈 她发下三愿 为的是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 感动苍天 让人们知道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愦 吏制腐败 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女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样安排情节也是关汉卿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学理想的形象体现 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通过奇特的构思 借助想象 让天地震惊 人神共怒 虽然违背常理 却又合乎人情 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 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 六月飞雪 东海孝妇 典故的出处 1 苌弘化碧 出自 庄子 外物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 而忠未必信 故伍员沉于江 苌弘死于蜀 藏其血三年 化而为碧 2 六月飞雪 出自 太平御览 邹衍事燕惠王尽忠 左右谮之王 王系之狱 仰天哭 夏五月为之下霜 3 东海孝妇 出自 汉书 于定国传 东海有孝妇 少寡 亡子 养姑甚谨 姑欲嫁之 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 孝妇事我勤苦 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 久累丁壮 奈何 其后 姑自经死 姑女告吏 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 孝妇辞不杀姑 吏验治 孝妇自诬服 具狱上府 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 以孝闻 必不杀也 太守不听 于公争之 弗能得 乃抱其具狱 哭于府上 因辞疾去 太守竟论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 练习 1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 有错误的一项是A 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 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 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 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 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 白 有散文 也有韵文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 舞蹈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男主角称正末 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还有净 丑 杂等 D 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 元曲 杂剧规定 每一拆戏 唱词一套曲子 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答案 D 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2 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三桩誓愿典出于 庄子 太平御览 汉书 B 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 使全剧达到了高潮 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 它塑造了一个勤劳 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 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答案 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 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 所以选C 3 下列人物和典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望帝啼鹃苌弘化碧六月飞霜亢旱三年A杜宇苌弘窦娥东海孝妇B邹衍苌弘杜宇于定国C杜宇窦娥邹衍于定国D杜宇苌弘邹衍东海孝妇 答案 D 4 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 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外 云 净 科 唱 卜儿 鲍老儿 倘秀才 叨叨令 正旦 正宫A B C D 答案 A 5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1 刽子磨旗 提刀 摇旗 2 锣三下科 戏剧称角色动作叫 科 与传奇中的 介 相同 3 行动些 行动起来 4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这边那边 这里那里 5 不提防遭刑宪 拷打 6 兀的不痛杀我也 这 7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每每 常常 往往A B C D 答案 A 3 行动些 走快些 5 遭 遭遇 7 每 同 们 6 对元杂剧四大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除了 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等作品外 还有著名的 桃花扇 B 汉宫秋 是马致远的代表作 他的 天净沙 秋思 也是元曲中的小令珍品 C 郑光祖的代表作品是 倩女离魂 D 墙头马上 是白朴的代表作 答案 A 桃花扇 是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创作 7 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理解正确的项有 不限一项 A 借助丰富的想象 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显示窦娥冤情的深重和其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 B 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剧作家虽然同情窦娥的不幸遭遇 但又无法实现其愿望 只好用迷信的手段处理剧情 使其冤情感动天地 从而得以深刻地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形建筑幕墙测绘方案设计
- 活动策划公司团队宣传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文本怎么写
- 东营广场舞活动方案策划
- 药品安全法培训小结课件
- 主题剧场建筑布置方案设计
- 二注建筑方案设计心得
- 美发设计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 银川尾矿库施工方案
- 开发商自渠营销方案
- AAMA2605-铝窗(板)更高标准有机喷涂的非官方标准、性能要求、测试程序
- 第一章三国演义讲义课件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西语国家概况
- GB/T 5271.29-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
- GB/T 28248-2012印制板用硬质合金钻头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 大运河前世今生课件
- 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小学音乐
- 茶叶生产加工常用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