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布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布的基本知识().ppt_第3页
布的基本知识().ppt_第4页
布的基本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的基础知识 纤维 纤维的定义 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 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 纺织纤维特点 具有一定的长度 细度 弹性 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 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例如 棉花 毛 丝 麻等天然纤维是理想的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分类 主要纤维特性 天然纤维 棉 优点 亲水性纤维 吸湿快 干燥快 耐用 手感好 良好的服贴性 无起毛起球 无静电问题 缺点 光泽差 缺乏弹性和回弹性 经树脂压光或遇酸时 强力减弱 水洗时会发生收缩 容易起皱 主要纤维特性 天然纤维 亚麻 优点 吸湿和散湿较快 优异的纤维强力 植物纤维中强度最佳 回弹性强 手感和光泽度佳 表面有刺痒感 接触有凉感 无静电和起球问题 缺点 耐磨性 耐用性差 服帖性弹性和回弹性差 易发霉 遇水时 往往会发生收缩 补充 亚麻发展20年 比棉要贵 手触摸有凉感 较粗 主要纤维特性 天然纤维 蚕丝 优点 天然纤维中最细的纤维 天然纤维中唯一的长嘶 光泽性 亲水性 回弹性 服帖性都佳 悬垂性能差 有舒适的手感 缺点 有静电问题 耐用性普通 弹性差 不耐长久的日光照射 会变黄 耐酸不耐碱 主要纤维特性 天然纤维 羊毛 优点 亲水性好 手感好 良好的服帖性和弹性 吸湿和放湿均慢 良好的绝缘性 没有静电问题 缺点 光泽差 水洗后会产生比较大的收缩 摩擦时回起毛球 耐酸不耐碱 主要纤维特性 再生纤维 人造丝人造棉 优点 吸湿能力强 抗静电性能强 染色好 耐碱性好 缺点 弹性恢复能力差 尺寸稳定性差 耐磨性差 主要纤维特性 合成纤维 涤纶 优点 纤维表面光滑 有亚麻布手感 弹性 服帖性 耐用性佳 热定型佳 耐日光 耐摩擦 挺 爽 保形性好 尺寸稳定 易洗快干 缺点 不吸水 透气性差 染色性差 容易起毛起球 易产生静电 主要纤维特性 合成纤维 晴纶 优点 服帖性佳 蓬松柔软且外观像羊毛 有皮毛感 适用分散染料 阳离子染料 缺点 耐磨性较差 弹性恢复较差 尺寸稳定性差 拒水性纤维 有静电和起球起毛问题 主要纤维特性 合成纤维 锦纶 优点 耐磨性好 强度高 谈性恢复性好 缺点 易变形 织物保型性差 透气性差 纤维的英文成分及缩写 1 棉 COTTON CO 2 麻 LINEN LI 3 丝 SILK S 4 羊毛 WOOL W 5 涤纶 POLYESTER PL 6 人造棉 VISCOSE VIS 7 人造丝 RAYON RA 8 锦纶 POLYACRYL9 腈纶 PAN10 粘胶 VI11 尼龙 PA12 金属丝线 ME 纤维鉴别 鉴别的方法物理方法 包括感官 手感 外观判定法 显微镜法化学方法 燃烧法 化学试剂法等在实际鉴别时 常常需要用多种方法 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结果 纤维鉴别 A 首先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B 如果是天然纤维 则用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如果是化学纤维 则结合纤维的熔点 比重 折射率 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C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 一般可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纤维 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D 对于经过染色或整理的纤维 一般先要进行染色剥离或其它适当的预处理 才可能保证鉴别结果可靠 燃烧鉴别 纤维鉴别 感官鉴别 纱线 纱线的定义 由纺织纤维组成的细而柔软 并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连续长条 统称为纱线 纱线的工艺流程 细纱 清棉 梳棉 条卷 精梳 并条 粗纱 清棉 主要任务 开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 以利混合 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清棉 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 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混棉 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 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成卷 制成一定重量 长度 厚薄均匀 外形良好的棉卷 主要机械的名称和作用 1 混棉机械 自动抓包机 由1 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 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 用气流输送到前方 同时起开棉作用 2 棉箱机械 棉箱除杂机继续混合 开松棉块 清除棉籽 籽棉等较大杂质 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 43号棉箱 开松小棉块 具有较好的均棉 松解作用 4 打手机械 毫猪式开棉机 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 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 直立式开棉机 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 但易损伤纤维 产生棉结 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 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 A035混开棉机 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 且有气流除杂装置 有较好的混棉 开棉和除杂作用 单程清棉机 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 梳理 清除较细小的杂质 制成厚薄均匀 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 主要任务 1 分梳 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 除杂 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 混合 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 成条 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 刺辊 齿尖对棉层起打击 松解作用 进行握持分梳 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 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 并转移给锡林 2 锡林 盖板 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 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具有均匀混合作用 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 转移给道夫 3 道夫 剥取锡林上的纤维 凝聚成较好的棉网 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 制成均匀的棉条 条卷 主要任务 1 并合和牵伸 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 牵伸 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2 成卷 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 要求边缘平整 退解时层次清晰 精梳 主要任务 1 除杂 清除纤维中的棉结 杂质和纤维疵点 2 梳理 进一步分离纤维 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 牵伸 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 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 成条 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 主要任务1 并合 一般用6 8根棉条进行并合 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 牵伸 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 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3 混合 利用并合与牵扯伸 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 不同唛头 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 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 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 成条 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 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 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 主要任务 1 牵伸 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 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 加捻 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 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 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 主要任务 1 牵伸 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 使纤维伸直平行 2 加捻 将须条加以捻回 成为具有一定捻度 一定强力的细纱 3 卷绕 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 成型 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 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纱线的质量评定 一 纱线细度 1 定长制 单位长度的质量2 定重制 单位质量的长度3 纱线的细度均匀度纱线的细度不匀指的是沿纱线长度方向粗细的变化程度 纺织品的质量 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纱线细度均匀度 用不均匀的细纱织成布时 织物上会呈现各种疵点 影响织物质量和外观 在织造工艺过程中 会导致断头率增加 生产效率下降4 纱线的捻度和捻向A 捻度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B 捻度有方向 由下而上 自右至左的叫 S 捻由下而上 自左至右的叫 Z 捻C 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1 加捻对纱线强度的影响A 对强度的影响对于无捻的须条 它的强力是很低的 随着加捻的程度不断提高 纤维间的摩擦力增大 滑移的纤维根数减少 且加捻使强度不匀得到改善 所以随着捻系数的增加 强度不断增加 但是 随着加捻系数的提高 纤维因倾斜扭转所承受的预负荷增加 轴向分力在减小 所以 前一种有利因素与后一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使纱线在某一捻系数时达到强力最高值 继续加捻 纱线强力将下降 此时的捻系数叫临界捻系数 B 对断裂伸长的影响纱线的断裂伸长由三部分组成 A滑移伸长 纤维间 B纤维本身受力伸长 C纱线捻回角和直径变小而产生的伸长 在正常捻系数范围内 总的趋势是随捻系数的增加 断裂伸长值增大 2 对纱线体积重量和直径的影响 简述规律 3 对纱线耐磨性的影响4 纱线其它性质的影响A光泽B手感C条干均匀度等 二 重量偏差 重量偏差 实际干重 设计干重 设计干重 100 纱线的强力由单纱的断裂强度决定 纱线强力的构成纱线强力 滑脱纤维贡献的力 断裂纤维贡献的力当纤维上受到的 抱合力 摩擦力 纤维强力时 该纤维就会发生断裂 纤维此时所具有的长度 就是一个分界线 即比该长度长的纤维发生断裂 比该长度短的纤维发生滑移 该长度就称之为 滑脱长度 滑动阻力等于断裂强力时纤维所具有的长度 用表示 不同结构状态的纱 滑脱长度不一样 如捻度大 滑脱长度就短 并合使均匀度提高 且结构改善 所以强力提高 即股线强力 各单纱强力之和 但同向并捻与反向并捻是有差别的 三 纱线强力 四 纱线结点 纱线的分类 A按组成纱线的原料分类 纯纺纱线 混纺纱线 长丝纱线 纤维长度不同 短纤维纱线 纤维成分不同 B按纺纱方法分类 并合与加捻情况不同 单纱 股线 缆线 纺纱工艺流程不同 精梳纱 普梳纱 纺纱设备不同 环锭纱 新型纱 转杯纱 气流纺纱 自捻纱 装饰布的工艺流程和评定标准 常用概念 1 经向 经纱 经纱密度 经向指的是面料长度方向 该方向的纱线称做经纱 其中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称为经密 经纱密度 2 纬向 纬纱 纬纱密度 维向指面料宽度方向 该方向纱线称做纬纱 其中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称为纬密 纬纱密度 3 密度 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 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 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 如通常见到的 45 45 108 58 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 经纬密度为108 58 面料的有效宽度 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 常见的有36英寸 44英寸 56 60英寸等等 分别称作窄幅 中幅与宽幅 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 一般常叫做宽幅布 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 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 如 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 45 45 108 58 60 即幅宽为60英寸 4 幅宽 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 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 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 盎司 OZ 来表达 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 如7盎司 12盎司牛仔布等 5 克重 日本称做 先染织物 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 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 这种面料称为 色织布 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 如牛仔布 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6 色织 需要补充 具体窗帘布的内容 织物的后整理 机织物或针织物下了织机后 经过漂白 染色 印花等之后才能投放市场 本身单纯的发挥纤维本身不耐久等特性 经过处理使他 更接近天然纤维 从而获得本身并不具备的功能 后整理的定义 一 织物整理的目的 使织物完美化 使织物规格化 改善织物的手感 改善织物的外观 其他服用性能的改善 二 织物整理方法 1 物理方法 利用水分 热量和压力 拉力等机械作用or整理时 fibre不与所应用的化工原料发生化学变化 而获得整理效果 如 机械柔软整理 外观整理 定型整理 2 化学方法 利用一定的化学药品or高分子合成树脂 在fibre上发生化学的作用 从而达到整理的目的 如硬挺 防缩防皱 拒水 阻燃等防护整理 3 物理 化学联合方法 耐久性轧光 电光 轧纹 缩呢根据整理效果的持久程度可分为暂时性与耐久性整理 暂时性整理 经水洗整理效果便会消失 如上浆 轧光 电光等耐久性整理 防缩 防皱整理 三 一般整理 一 手感整理 1 硬挺整理A 目的 使织物获得平滑 硬挺 厚实 丰满的手感 并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也可改善悬饰性和外观 B 整理剂 1 浆料 增进硬挺度 并胶粘填充剂 本身也具有填充作用 2 填充剂 增加重量 厚实 滑爽手感 3 防腐剂 便于存放 4 着色剂 调整和改善上浆后织物色泽 硬挺整理加工时一般结合定幅进行 浆液中加入柔软剂 以改善综合性手感 同样 单纯的柔软整理 要加硬挺剂以增进其身骨 2 柔软整理A 目的 改善织物手感 使柔软滑爽B 柔软剂整理 轧柔软剂 烘干 拉幅 烘燥柔软剂a 甘油 缺点 易生霉菌 过量 b 石蜡乳液 缺点 过量 手感发腻 强力 c 红油 手感 光泽好 不耐洗d 反应性柔软剂 防水剂PF 有机硅 均由较长的硫水脂肪链和能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的基团两部分联接而成 耐洗 C 机械柔软整理 在轧光机 机械预缩机上获得柔软整理效果 但压力 温度要低 车速要快 二 定型整理 1 定幅整理将织物的幅宽拉到标准尺寸 纠正织物在印染加工过程出现的幅宽不匀 纬斜 极光等缺点 拉幅工程建立在织物含有适当水分下 利用机械夹往布边逐渐拉宽 并缓缓的干燥 从而获得暂时的定型 织物拉幅前后的幅宽 应有一定的限制 否则会造成严重缩水现象 2 机械预缩整理这是解决经向缩水的有效方法原理 使织物的纬密和经向织缩增加到一定程度 使织物具有松驰的结构 实际上 就是使织物中原来存在的潜在收缩 在成为成品之前让它预先缩回 四 外观整理 1 轧光 1 原理 棉fibre在湿热条件下 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水分的作用 在机械压力下 纱线被压扁 绒毛被压伏 织物变的平滑 光洁 光泽提高 2 轧光机 由重叠排列的软硬辊筒组成 2 7只 织物环绕经过几只辊筒 由于湿热压的作用而获得光泽 轧光效果与含湿率 轧辊间压力 轧辊温度 通过的轧点数有关 1 叠层轧光 数层织物同时通过同一轧点 织物间相互碾压 产生波纹效应 可获得柔软的手感 清晰的纹路 适用于府绸 2 摩擦轧光 软 硬三辊 软硬辊筒线速度不致 硬辊 摩擦辊筒 转速高 使织物通过时受到摩擦 获得强烈光泽 仿蜡光纸光泽 2 电光 1 原理 与轧光相似通过刻有平行斜线的硬辊筒使织物表面压有很多平行斜线 调整了光线漫射与定向反射的比例 所获光泽明亮 有丝绸般手感 2 电光机 一硬一软两只辊筒 硬辊筒钢制 中空 可加热 表面刻有斜线 软辊筒是耐热纸粕辊筒 3 加工时 对压力 T 织物含湿率以及辊筒表面斜线角度都须作恰当选择 避免强力 色光不匀3 轧纹轧纹机由一只钢制可加热硬辊与一只软辊组成 两者表面分别刻有阳纹和阴纹 且相互吻合 织物经轧压后即产生凹凸花纹 以上整理属暂时性 若与树脂整理联合应用 可获得耐洗效果4 磨毛 整理后织物可产生绒面 手感改善 穿着舒适 可在拉绒机上做 织物经反复摩擦产生绒面 四 树脂整理 树脂整理 凡经过树脂处理过的织物 都叫树脂整理 没有确定具体指标要求 防缩处理 不管用机械防缩还是用树脂 祗要达到缩水指标的都叫防缩处理 防缩抗皱 干回能200 以上 缩水率达到指标要求的产品 防缩免烫 干 湿回能都在200 以上 缩水率达到指标要求的产品 或者 洗后平挺度达到4级以上的产品 永久性压烫 又称DP或PP整理 洗后平挺度 折裥稳定性 缝头平整度都要达到3 5级以上 AATCC的DP级测试方法 五 特种整理 1 拒水整理用化学拒水剂处理 使纤维的表面张力降低 致使水滴不能润湿表面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拒水整理 又称透气性防水整理 适用于雨衣 旅游袋等材料 织物的拒水整理效果还与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关 经过拒水处理的织物仍能保持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