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工伤保险待遇一、享受范围和对象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或雇工(以下简称职工),凡用人单位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本办法参加工伤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均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二、工伤医疗期待遇(一)职工因工负伤(含职业病,下同)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二)治疗工伤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先在就近医疗机构急救。(三)被认定为工伤后,对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护理费,其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经批准转往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四)工伤职工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五)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三、工伤评残后待遇(一)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生产)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伤残等级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本人工资的)按月发给生活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级24个月90%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50%;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40%;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30%二级22个月85%三级20个月80%四级18个月75%注: 在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扣除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伤残等级保留劳动关系,安排适当工作,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的)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本人工资的)本人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发给: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五级16个月70%20个月35个月六级14个月60%15个月30个月注: 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停发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在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下列标准执行:不足2年的,按全额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70%支付;不足4年的,按80%支付,不足5年的,按90%支付。 办理退休手续的,不发给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三)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伤残等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个人提出解除的,由用人单位发给: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七级12个月10个月20个月八级10个月8个月15个月九级8个月6个月10个月十级6个月4个月5个月注: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下列标准支付:不足2年的,按全额的60%支付;不满3年的按70%支付;不足4年的,按80%支付;不足5年的按90%支付。办理退休手续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四、工伤康复期待遇(一)工伤复发确需治疗的,享受规定的工伤待遇;(二)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国家规定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五、工伤死亡待遇待遇名称待遇标准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享受条件: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享受标准:以工亡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增发1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48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注:核定的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得超过工亡职工本人生前工资。六、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调整的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一)2004年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1、调整范围和项目2003年12月31日以前企业因工致残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抚恤金。2、调整时间调整后的待遇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3、调整标准(1)伤残津贴标准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按照本通知规定计发伤残津贴。计算基数为职工因工致伤(含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1997年4月1日以前发生的工伤,伤残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1996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75%的,以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5%为基数计发伤残津贴;高于1996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300%为基数计发伤残津贴。1997年4月1日以后发生的工伤,伤残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受伤前一年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75%的,以75%为基数计发伤残津贴;高于受伤前一年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300%为基数计发伤残津贴。 调整金额标准为:2002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受伤时上一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年4月1日前受伤的,以1996年度计)60%。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不列入调整范围。以上述办法计算的调整金额低于60元的,按60元增加。高于上述办法计算的待遇部分,予以保留,待以后调整时逐步冲减。(2)生活护理费标准生活护理费为:2002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护理费待遇率。护理费待遇率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为50%;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为40%;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为30%。(3)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为:2002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抚恤金待遇率。抚恤金待遇率为:供养1人的50%;供养2人的80%;供养3人及以上的100%。对于1997年4月1日前因工死亡,供养亲属人数较多,按上述办法计算后,其每户增加金额不足50元的,按50元增加。供养亲属抚恤金合计金额高于上述办法计算的部分,予以保留,待以后调整时逐年冲减。(四)相关规定1、2004年1月1日以后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计发,初次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得高于工亡职工生前工资。2003年12月31日以前因工伤亡职工的工伤待遇按本规定的办法进行调整后,今后将与2004年1月1日以后因伤残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一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1 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设计 (1)-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智能制造背景下前围板加强板自动化装配的工艺瓶颈与质量控制策略
- 智能制造技术如何实现0.5%浓度口服液灌装环节的全程可追溯性
- 智能刮垢系统多模态传感器的认知偏差校正模型
- 智能传感器网络在井式炉快速响应中的时空同步难题
- 新能源电池隔膜分切工艺与电极涂布设备参数耦合控制难题
- 新型复合材料在分体坐便器密封系统中的失效机理与成本控制难题
- 文化遗产数字化载体中机械计时模块的伦理边界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中国易水砚数据监测报告
- 5.2 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2012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12
- 反恐C-TPAT程序文件整套(通用)
- 大学通用俄语1
- 液化气站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考试试题
-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比较优质课件
- 智能纤维案例
- 金蝶云星空+V7.5-产品培训-电商与分销-返利管理
- 甘肃省嘉峪关市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公共基础知识》含答案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解除合同协议书简单版通用版(2篇)
-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 GB/T 22365-2008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